在國內(nei) 讀大學,我們(men) 都會(hui) 有一個(ge) 慣性的共識:除了清北複交浙這樣的牛校,省會(hui) 城市的大學一定比地級市的好 ,xx大學一定比xx學院好,同一個(ge) 大學的主校區一定比分校區好。
這樣的選校攻略,是否也影響了你對美國大學的判定呢?
實際上,中國和美國的教育體(ti) 製存在差異。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沒有北京師範大學的名氣的高,這個(ge) 論述是成立的。但是要說“加州大學比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實力要強”就會(hui) 貽笑大方。因此,當你在選擇美國院校的時候,一定不要因為(wei) 一些“觀念上的誤區”而錯失好學校。
那麽(me) 美國大學的“主校”和“分校”到底有什麽(me) 關(guan) 係?如何避免思維誤差導致錯失好學校?賽思學院就為(wei) 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分校並非從(cong) 屬 而是為(wei) 了方便區分,利用資源
美國大學數量類型眾(zhong) 多,世界頂尖名校也可以叫“學院”,比如,家喻戶曉的麻省理工學院;Top30院校也可以是“分校”,比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實際上,美國的“分校”並非大家傳(chuan) 統意義(yi) 上了解的“分校”。大多數美國大學的“分校”都是獨立運作的,不受“主校”的管轄。主校和分校可以被看作兩(liang) 所不同的學校,他們(men) 的資源、教師和學生都是分開的,排名也是分開的。
美國大學有眾(zhong) 多分校的原因,可以總結為(wei) 以下兩(liang) 點。
01 方便區分
在美國,大學不是由國家統一管理,而是由當地的州政府管理,不同地區的管理政策就會(hui) 相差很多。因此,美國出現了很多以州係統命名的大學,後麵又會(hui) 以學校所在的城市進行區分。
正是因為(wei) 這種相對獨立的關(guan) 係,所以各個(ge) 校區的教學水平和排名都是不一樣的。例如,同為(wei) 加州大學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和加州大學洛杉磯都是聲譽高的院校,但同為(wei) 普渡大學的普渡大學卡魯梅和普渡大學西拉法葉差別就太大了。
02 充分利用資源
有些大學的主校區麵積太小,學生無法充分利用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大學就會(hui) 選擇增加校區。比如,賓夕法尼亞(ya) 州立大學在賓州全境有24個(ge) 校區,學生畢業(ye) 時獲得的畢業(ye) 證和學位證也都是由賓夕法尼亞(ya) 州立大學統一頒布的。
美國大學分校類型
美國大學和分校眾(zhong) 多,各位家長在為(wei) 孩子選校的時候不能隻看主校的頭銜,還要細致了解各分校的狀況,美國大學的分校可以大致分為(wei) 以下四個(ge) 類型,大家可以參照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
1、事實獨立, 不分主次
這類分校並未采用“分校”和“主校”的明確分類。
♥代表院校: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
SUNY是美國紐約州的一個(ge) 由很多家高等院校組成的大學係統。目前,紐約州立大學共有64個(ge) 成員分校,其中,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這四所國家級研究型大學實力最為(wei) 卓著,均屬世界一流大學之列。
分校都各自管理自己的事務,隻是名字前有一個(ge) 相同的前綴。SUNY更像是一個(ge) 掛名,方便統一稱呼。2 、高度自治,完全獨立
這類院校各自在不同城市崛起,形成獨立的發展體(ti) 係。
♥代表院校:加利福尼亞(ya) 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UC)
UC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公立大學係統,被譽為(wei) “公立高等教育的典範”。雖然 UC 各個(ge) 分校之間的聯係十分緊密,且共用一個(ge) 申請係統, 但各校的自治權非常大,相互不受什麽(me) 影響,學術、招生、財政、科研、體(ti) 育等都是獨立的。所以選校的時候要注意,不是隻要進了 UC 就萬(wan) 事大吉了,你得看是哪所UC。
3、從(cong) 屬關(guan) 係
這一類學校最接近我們(men) 傳(chuan) 統認識上的“分校”。這類學校的主校的排名和教學質量會(hui) 比分校更佳。
♥代表院校: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簡稱UM)
UM坐落於(yu) 美國密歇根州安娜堡,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享有“公立常青藤”的美譽。有三個(ge) 校區,分別是安娜堡主校區(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和兩(liang) 個(ge) 規模較小的分校——迪爾伯恩校區(University of Michigan-Dearborn)和弗林特校區(University of Michigan-Flint)。
4 、統一管理
這一類學校,就是上文提到的,為(wei) 了充分利用資源而設立,翻譯成“校區”要比“分校”更為(wei) 妥當。類似於(yu) 主校的各個(ge) 校區,相當於(yu) 主校區的學院。
♥代表院校:賓夕法尼亞(ya) 州立大學(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簡稱PSU)
PSU最大的主校區是帕克校區(University Park),其他分布於(yu) 賓夕法尼亞(ya) 全州的23個(ge) 分校的規模都要小很多。各校區由賓州州立大學統一管理而並非獨立運作,統一招生,統一財政,完全受控於(yu) 主校區的管理。
曲線救國:海外分校更劃算
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全球化發展,美國頂尖大學也延伸出合作辦學、跨國學習(xi) 項目等多種國際化教育形式,開設海外分校就是一種方式。
據了解,美國大學的海外分校幾乎遍及世界各地,一般分為(wei) 幾種類型:
👉母校獨資:如芝加哥商學院在香港的分校,以及波士頓大學在比利時的分校。
👉外部投資:如卡內(nei) 基梅隆大學在澳大利亞(ya) 南澳洲的分校 — 母校和輸入國共同投資,可以得到來自輸入國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資金支持。
👉輸入國政府投資:如中東(dong) 地區的“知識村”和“教育城”中美國大學的國際分校。
這些海外分校有時候可能成為(wei) 留學擇校時的“曲線救國”之路,原因在於(yu) :
👉按照所在地物價(jia) ,花費低。大部分海外分校的學費一年都是在3萬(wan) 美金以內(nei) ,比美國主校相對來說便宜一點。
👉國際機會(hui) 和資源豐(feng) 富。以中東(dong) 學校為(wei) 例,豪氣衝(chong) 天是共識,有錢還舍得為(wei) 學生花錢。超級豪華的教學樓和宿舍,想想就令人神往。
👉相對本部要求較低。雖然官方沒有明確給出分數要求,但是錄取學生的成績背景通常比本部錄取的低一些。
但是有一個(ge) 重要的問題要提醒大家。海外分校區和主校區之間的轉換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比如NYU上海就明確在官網上寫(xie) 道:從(cong) NYU上海轉到紐約主校區的幾率可是非常渺茫的,隻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才會(hui) 發生。
因此如果要選擇美國大學海外分校,希望大家是因為(wei) 認可分校的特色,而不是希望能透過入讀海外分校以後好轉學去美國主校,畢竟這個(ge) 可能性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
總而言之,留學擇校時一定要改變“主校一定比分校好”這樣的中式思維,否則你可能錯失一所很不錯的學校。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