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點
12月15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設的一個(ge) 工作組向NIH提出了6點建議,其中最為(wei) 引人注目的是大幅增加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工資。
根據建議:從(cong) 2024年開始,博士後的最低工資要提高到 7 萬(wan) 美元,相比現在的NIH提供的博士後津貼水平,增幅超過了20%。新的工資標準還要根據每年的通脹率進行調整。
這僅(jin) 僅(jin) 是全美學術界的年輕研究人員為(wei) 自己爭(zheng) 取權益的一個(ge) 縮影,自2022年以來,全美各地的高校、研究機構的研究生和博士後們(men) 都開始為(wei) 自己的不公平待遇發聲:
通過組織談判和罷工,預計在新的5年合同期結束時,加州大學絕大多數博士後加薪 20% 至 23%,最低工資將超過70,000美元。博士後和研究人員還能獲得8周的100%帶薪的家庭假。
華盛頓大學和工會(hui) 達成臨(lin) 時協議,同意提高博士後和研究人員的待遇。博士後今年最低工資提升到65,508美元,研究人員最低工資將提升到54,548 美元;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博士後和研究人員通過談判的方式,將博士後最低工資提高到70,000 美元,助理研究員(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s)最低工資提高到77,000美元;
Science也將青年研究人員們(men) 的抗爭(zheng) 評選為(wei) 2023十大年度科學突破之一。
01 卷不動的年輕人, 正在離開學術界
NIH工作組成立的一個(ge) 背景是,美國生命科學領域博士後的流失。NIH是美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最關(guan) 鍵的資助機構,近年來美國科學、工程和衛生領域的研究生持續穩定增長,但博士後的數量增長緩慢甚至倒退,因此NIH成立工作組著手尋找解決(jue) 方案。
根據國家科學與(yu) 工程統計中心(NCSES)的一項調查:從(cong) 1979 年到 2010 年,美國學術機構的生命科學博士後數量從(cong) 大約 6,900 人穩步增長到 21,700 人。但2010年後,博士後數量相對波動。到2021年,生命科學博士後數量從(cong) 前一年的21,900 人下降到 20,245 人,出現了曆史最大的跌幅[1]。
卷不動的年輕人,正在離開學術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hui) (NSF)發布的《美國博士學位調查》(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SED)也顯示,越來越多的博士生跳過了博士後這個(ge) 選項。從(cong) 工作領域來看,2021 財年,隻有 26.9% 的博士生致力於(yu) 學術界,而打算進入商業(ye) 或者工業(ye) 領域的博士生是這一數字的兩(liang) 倍多(54.1%)[2]。
學術界和工業(ye) 界的薪資差距實在太大。生物醫學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畢業(ye) 生進入工業(ye) 界後,起薪中位數預計在 10.5 萬(wan) 美元。與(yu) 此相比,博士後的起薪中位數隻有 5.3 萬(wan) 美元。而且生物醫學行業(ye) 還在蓬勃發展,2012 年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的年度風險投資金額約為(wei) 50 億(yi) 美元,而到了 2021 年這一數量增長到了 380 億(yi) 美元[4]。
選擇博士後,更可能降低整個(ge) 職業(ye) 生涯的收入。一項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的研究發現,不僅(jin) 博士後的工資遠低於(yu) 工業(ye) 界的起薪。而且即使完成了博士後的人,第一份工作的起薪也和直接進入工業(ye) 界的情況下相等。在控製所有因素的情況下,完成博後再工作的人,工作10年後的平均工資比不做博士後的人低 12,002 美元[5]。
《自然》雜誌今年早些時候對 93 個(ge) 國家的 3,838 名博士後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隻有 40% 的人對自己的薪資感到滿意,隻有 34% 的人對自己的職業(ye) 發展前景感到滿意[3]。
鑒於(yu) 博士後流失的現狀。NIH工作組提出的目標是“探討博士後培訓係統的現狀,確定並了解與(yu) 博士後研究人員減少有關(guan) 的關(guan) 鍵因素和問題,並提出解決(jue) 這些因素的建議。”
在 2023 年 2 月至 4 月期間,NIH下設的工作組舉(ju) 辦了四次公眾(zhong) 聽證會(hui) ,並發布了一份信息征求書(shu) 邀請社會(hui) 各界參與(yu) 。工作組收到了近 3300 份反饋意見,其中近 70% 來自研究生和博士後,近 90% 的意見都是有關(guan) 薪酬和福利的。
近年來,NIH為(wei) 博士後提供的國家研究服務獎(NRSA)津貼一直在穩步增長,到 2023 財年,博士後第一年的津貼為(wei) 56,484 美元。但它並沒有跟上通貨膨脹的步伐。
因此,在工作組向NIH提出的6點建議中,第一點就是增加博士後的薪酬和福利。他們(men) 建議NIH應該根據通貨膨脹調整每年增加薪酬,到2024年NRSA博士後津貼至少提升為(wei) 70,000 美元。
NRSA隻是NIH的資助機製之一,並非所有博士後都能拿到NRSA的津貼。考慮到博士後內(nei) 部不平等的問題,工作組還建議,NIH應鼓勵各機構向所有博士後學者支付 NRSA 水平的最低報酬。這個(ge) 建議適用於(yu) 所有博士後學者,無論資助機製或學科如何,也適用於(yu) 國內(nei) 和國際博士後學者。如果這個(ge) 建議被采納,NIH資助的所有博士後都將拿到70,000美元的年薪。
現在為(wei) 博士後群體(ti) 加薪這一點,還隻是NIH工作組在報告中提出的幾點建議之一,並還沒有形成正式的政策。
不過,如果工作組的建議經過NIH形成政策,那麽(me) 影響範圍可能會(hui) 擴大NIH資助的博士後之外,整個(ge) 博士後群體(ti) 的工資標準都會(hui) 出現相應的調整。因為(wei) NIH的工資標準,常常會(hui) 成為(wei) 博士後工資的標杆。
NIH在官方網站也曾經提到過,雖然能直接拿到NRSA資助的博士後是少數,但許多機構都使用這個(ge) 薪資標準作為(wei) 指導,來確定各類博士後的工資和補助水平[9]。
02 全美學術界大罷工
對於(yu) 漲薪的動力,NIH工作組對外首先強調的是博士後流失的緊迫性。但NIH沒有提及的另一項因素,也是推動工作組提出漲薪建議的關(guan) 鍵,這就是去年年末開始美國學術界的大規模罷工抗議。
去年冬天,加州大學(UC)係統的 48000 名學術工作者舉(ju) 行了美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學術罷工,大幅加薪、兒(er) 童保育補貼、加強家屬醫療保健、延長探親(qin) 假以及降低國際學生的學費等,NIH工作組如今提出的報告,和當時罷工的訴求幾乎都能對應。
最主要的訴求仍然是漲薪,加州大學的許多校區都在全美最貴的租房市場。隨著生活成本不斷增加,特別是在高通脹和租金飆升的情況下,加州大學的研究生和博士後們(men) 付房租都成了問題。工會(hui) 的一項會(hui) 員調查發現,92%的研究生和61%的博士後學者麵臨(lin) 著房租負擔,每月房租支出占其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11]。
經過前後6周的爭(zheng) 取,這次罷工加州的學術工作者們(men) 贏得了可觀的加薪,博士後普遍加薪超過20%,研究生的工資也提升到34000美元以上。5年協議結束後,加州大學博士後的最低工資提高至 70,000 美元,位居全美最高之列。
這隻是一部分抗爭(zheng) 。僅(jin) 在 2022 年,就有近十所院校的研究生代表,代表近3萬(wan) 名同行向全國勞資關(guan) 係委員會(hui) 提交了工會(hui) 選舉(ju) 文件。這一年各類學術工作者們(men) 進行了15次罷工,據彭博社報道,對停工數據庫的審查顯示,這一年是至少20年來高等教育領域學術工作者罷工次數最多的一年[12]。
加州大學成功的罷工,又引發了連鎖反應,激勵了更多大學校園內(nei) 的抗爭(zheng) 。
今年6月7日,華盛頓大學(UW)的 2400 名博士後和研究人員(900名博士後,1500名研究人員),在持續幾個(ge) 月的工資談判失敗後罷工。罷工大約一周後,工會(hui) 與(yu) 大學達成臨(lin) 時協議,同意提高博士後和研究人員的待遇。
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華盛頓大學學術工作者工會(hui) (UAW 4121)主席薩姆-桑普特(Sam Sumpter)坦誠,"我可以肯定地說,我們(men) 的成員正在關(guan) 注加州大學學術工作者所取得的成就,並從(cong) 中獲得了很多啟發。我不能肯定管理者是否因為(wei) 加州大學的罷工而提出這一建議,但我們(men) 肯定不認為(wei) 這是巧合[13]。"
罷工不是美國學術界采取的唯一抗爭(zheng) 方式,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博士後和研究人員就曾通過談判的方式,將博士後最低工資提高到70,000 美元,並提供其他福利,包括 5000 美元的兒(er) 童保育津貼[16]。
學術界的抗爭(zheng) 在這幾年集中爆發,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一個(ge) 原因是學術工作者近年來和工會(hui) 的合作。
比如本次加州大學罷工的參與(yu) 成員,來自加州大學學術研究人員聯合會(hui) 。它是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hui) (United Auto Workers, UAW) 600 多個(ge) 地方工會(hui) 之一,屬於(yu) UAW Local 5810 內(nei) 的一個(ge) 工會(hui) [14]。
UAW是一個(ge) 傳(chuan) 統的藍領工會(hui) ,近年來非常活躍。今年針對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成功罷工也是他們(men) 組織的。UAW很早就希望把工會(hui) 拓展到學術界。博士後群體(ti) 的低待遇和缺乏關(guan) 注,使他們(men) 成為(wei) 了工會(hui) 關(guan) 注的群體(ti) 。
加州大學的博士後是最早和工會(hui) 合作的群體(ti) ,早在2010年,加州大學與(yu) 當時代表加州大學係統6500名博士後的UAW下屬工會(hui) 簽訂合同,為(wei) 大多數博士後加薪 3%,高薪博士後加薪 1.5%。作為(wei) 交換工會(hui) 同意不罷工。此外,這項合同還把博士後最低工資標準的NIH的NRSA 博士後獎學金聯係起來,成為(wei) 博士後最低工資談判領域的先例[15]。
近年來,其他高校的學術工作者也和工會(hui) 開始了合作。僅(jin) 在2022年,麻省理工學院、西北大學、耶魯大學等25 個(ge) 校園的學術工作者都成立了工會(hui) 。很多學術工作者選擇了加入了隸屬UAW係統的工會(hui) 。
工會(hui) 化的腳步還在繼續,2022 年 1 月以來,美國校園研究生會(hui) 代表的學生人數已增加超過 33,000 人。在同一時間範圍內(nei) ,加入工會(hui) 的博士後增加了約 2000 名。在 2022 年和2023上半年的工會(hui) 投票中,91% 的學生讚成成立工會(hui) ,而 2017 年至 2019 年的支持率僅(jin) 為(wei) 67%[16]。
03 漲薪的錢從(cong) 哪裏來?
各高校談判都獲得了階段性的成果,NIH的工作組也建議為(wei) 博士後群體(ti) 漲薪。但是一個(ge) 最根本的的問題還沒有解決(jue) ,錢從(cong) 哪裏來?
統計表明,現在美國60%的博士後收入靠經費支持,隻有15%的博士生依靠獎學金和實習(xi) 工資。而經費的來源主要就是PI,博士後漲薪,意味著PI要承擔更多的壓力[19]。
《知識分子》曾經介紹過當代美國PI的工資構成。學術界習(xi) 慣把工資的來源分為(wei) 硬錢和軟錢,硬錢是學校穩定提供的資金,軟錢則來自那些需要不斷爭(zheng) 取的項目。
2014年後,一項調查了1050名PI的研究顯示,PI的65%工資出自各類機構的項目資助。高校現在更像是一個(ge) 平台,PI則是自負盈虧(kui) 的企業(ye) ,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後的錢大部分都要PI自己出[20]。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生副教務長兼研究生部主任麗(li) 莎-加西亞(ya) -貝多拉(Lisa García Bedolla)的說法很貼切,她說"每個(ge) 實驗室在很多方麵都是小微企業(ye) 。”她認為(wei) ,加州大學新合同中的漲薪是必要的,但幅度太大了,特別是對於(yu) 那些沒有準備的教職員工。如果漲幅達到 10%、20% ,誰都難以承受。
在華盛頓大學的博士後和研究人員的罷工中,華盛頓大學校長曾經用這點與(yu) 教職工討價(jia) 還價(jia) 。麵對近 100 名華盛頓大學教職員工要求博士後漲薪的聯名致信,校長回擊“有些PI,比如您的撥款可以適應每年的波動並維持如此高的增長,而有些PI則明確表示,他們(men) 的撥款做不到”[21]。
寄希望於(yu) 撥款的大幅度增長也不現實。NIH的撥款和該機構的總體(ti) 預算在過去幾年中沒有增加太多,今年拜登簽署的新的債(zhai) 務上限協議生效至2025年,可能會(hui) 導致NIH未來兩(liang) 年支出的削減。美國科學家聯合會(hui) 研發預算和政策計劃主任馬修·胡裏漢(Matthew Hourihan)說表示,如果把通貨膨脹因素考慮在內(nei) ,2024財年大多數項目都要削減開支[22]。
考慮到資金上的限製,多位科學家都認為(wei) ,如果博士後實現大幅度漲薪,那博士後崗位總數可能會(hui) 被削減。
曾經研究過博士後薪資的堪薩斯大學勞動經濟學家唐娜·金瑟(Donna Ginther)也認為(wei) ,漲薪的結果可能是減少博士後總數,並隻鼓勵有嚴(yan) 肅學術抱負的研究人員走這條路。她希望看到實驗室更多地依賴於(yu) 教職員工,他們(men) 有穩定的薪水、有競爭(zheng) 力的福利,而且是與(yu) 博士後不同的長期職位[23]。
甚至提出漲薪建議的NIH工作組也在報告中承認,“在不相應增加NIH經費的情況下,提高博士後薪酬的一個(ge) 預期結果是,NIH能夠支持的博士後職位數量可能會(hui) 減少。”
如果漲薪隻帶來了崗位減少,那對學術界隻能說是有利有弊。不過,漲薪會(hui) 帶來博士後崗位減少這種悲觀預測,也未必會(hui) 成真。
在NIH為(wei) 博士後漲薪進行調查期間,其他一些資助機構已經完成了漲薪,博士後職位也沒有明顯出現下降。今年4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為(wei) 300名直接資助博士後提供7萬(wan) 美元的最低工資。資助範圍更大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hui) (NSF)已經將旗下博士後的最低工資定為(wei) 7.1萬(wan) 美元,具體(ti) 工資根據當地的生活成本可以有差異[24]。
此外,2015年前後,美國博士後加薪也引起過學術界的激烈討論。當時奧巴馬政府規定,年收入低於(yu) 50,400 美元的工人在每周超過 40 小時的情況下,每加班一小時領取至少 1.5 倍的正常工資。而當時NIH規定的博士後最低工資為(wei) 42,840 美元,因此NIH麵臨(lin) 兩(liang) 個(ge) 選擇,要麽(me) 給加班費,要麽(me) 就把博士後最低工資提到50,400美元。
當時很多學者對漲薪表示不看好,擔心機構不會(hui) 落實漲薪,或者漲薪會(hui) 造成博士後崗位減少。分子生物學家Lenny Teytelman表示,許多PI會(hui) 發現很難支付更高的薪水。一些博士後會(hui) 被解雇,即將畢業(ye) 的博士將會(hui) 麵臨(lin) 更多競爭(zheng) ,而博士後的名額卻越來越少[25]。
但是至少在美國生物和生物醫學領域,他的猜測並沒有實現。從(cong) 2015年到到 2023 財年,該領域的博士後研究員津貼漲到了56,484美元。同時,2015財年後,該領域博士後人數仍然增長了一段時間,直到近幾年才重新下降。
與(yu) 此同時,工會(hui) 代表和教職員工也在積極行動,爭(zheng) 取其他經費來源。
上麵提到的關(guan) 於(yu) 漲薪的種種討價(jia) 還價(jia) ,往往是圍繞著資助機構提供的經費。許多工會(hui) 代表承認,聯邦研究撥款跟不上通貨膨脹,而且他們(men) 也擔心漲薪負擔都落在PI身上。工會(hui) 更希望的是,高校校方不要置身事外,應該由校方出資為(wei) 博士後提供更多工資和福利。一位工會(hui) 代表表示,他們(men) 在談判桌上曾明確表示,希望調動校方的資金,而不是讓PI承擔博士後的漲薪和其他補助。
經費的來源是一個(ge) 問題,校方會(hui) 不會(hui) 按照約定執行漲薪是另一個(ge) 問題。
加州大學史無前例的大罷工後,加州大學決(jue) 定給予博士後和教職員工更高的薪酬、學費減免和其他福利,這被譽為(wei) 史無前例的勝利。但實際上,加州大學沒有為(wei) 雇員們(men) 在合同中專(zhuan) 門為(wei) 加薪劃分出一塊資金,而是由各院係和實驗室負責人自行決(jue) 定如何支付這筆費用,這導致支付了預算和支付政策的混亂(luan) 。
院係和實驗室負責人可能通過一些鑽空子的方法,盡量減少工資的支出。有些院係通過任命學生擔任一些紙麵上工作時數較少的職位來減少支持。比如,研究生在大學會(hui) 從(cong) 事半全職工作,每周工作時間在20個(ge) 小時,如果工作時間更少就會(hui) 減少工資。為(wei) 了省錢,校方和院係會(hui) 安排紙麵上工時隻有17小時,實際卻要花費研究生很多業(ye) 餘(yu) 時間的工作。
這種手段在法律上還很難找到破綻。加州大學發言人在給《科學》雜誌的一份聲明中寫(xie) 道“學生可能每天花幾個(ge) 小時寫(xie) 論文,但這些研究時間不一定是為(wei) 大學工作。沒有合同語言規定學生拿到的職位,必須是全職工作50%的時長[26]。”
考慮到這些因素,博士後的待遇改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NIH工作組的建議確實向博士後待遇改善邁進了一大步,但後續能走多遠還不確定。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