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EM全球金獎戰隊成員采訪

這是一支來自上海中學國際部的E.cool-i戰隊,由16名高中生組成。每位同學對iGEM挑戰充滿激情與(yu) 熱愛,以他們(men) 無與(yu) 倫(lun) 比的創新和才華,為(wei) 挑戰營樹立了新的標杆。他們(men) 不僅(jin) 僅(jin) 是挑戰者,更是未來的變革者和領導者。他們(men) 的榮譽不僅(jin) 屬於(yu) 他們(men) 自己,也屬於(yu) 整個(ge) 挑戰營,期待看到他們(men) 在未來繼續書(shu) 寫(xie) 科學創新的新篇章。祝賀E.cool-i戰隊榮獲全球金獎、Best New Improved Part Nomination(最佳改進生物元件提名)!

課題介紹

目前,有多種基因工具用於(yu) 防止工程微生物的泄露,他們(men) 被稱為(wei) Kill-Switch。本課題設計了一種簡單易用的工程微生物“安全鎖”,在37℃(人體(ti) 內(nei) 的溫度,即益生菌的工作溫度;也是部分工業(ye) 微生物發酵的常用溫度)的條件下,這個(ge) ”安全鎖”不會(hui) 發揮作用,宿主工程菌可以正常地繁殖和工作;而在22℃的環境中(更接近自然環境中的溫度(除去在熱帶地區及炎熱的夏天),“安全鎖”會(hui) 發揮作用,表達出對宿主工程菌有毒的蛋白使得宿主“自殺”,從(cong) 而防止工程菌的泄露。

戰隊合照

在生物信息的海洋中,我用二次元的激情,探索科學與(yu) 創意的交匯,尋找無限可能。

Hi,我是Jasper,濕隊隊長。參加iGEM的契機其實是來自”內(nei) 卷“的焦慮,身邊的同學們(men) 都在科創、丘成桐、ISEF,我這種“小白”也得尋找易上手且能發揮價(jia) 值的挑戰—— iGEM來進行彎道超車。因此我的初衷也很純粹,就是得獎和積累經驗。

由於(yu) 我們(men) 人員分工比較分散且需要把更多同學放到幹隊中輪換,我基本跟著濕隊走了大半程且參與(yu) 了做了大部分實驗,同時負責了部分wiki撰寫(xie) 與(yu) 最後的主力答辯。

兩(liang) 年的努力總算能作為(wei) 隊長挑起大梁且帶領大家榮獲金獎,也算是圓滿。近期還有兩(liang) 件欣喜的事:成功獲得獎學金&獎勵自己看完了很多想看的番。不同於(yu) 通過看論文解壓(令我眼紅)的同學,追番補番打遊戲和音樂(le) 是我最好的解壓方式。

iGEM的收獲比預想得更為(wei) 豐(feng) 富,不僅(jin) 有對實驗器械的使用和過程設計的理解,同時也有管理團隊的感悟,畢竟想讓整個(ge) 隊伍都能參與(yu) 實驗且合理安排不是一件易事,也會(hui) 需要許多人的小犧牲(在此感謝每位隊友的支持與(yu) 諒解)。強烈建議濕隊絕對要保證在場的每個(ge) 人都十分清楚自己的任務,隊長要鼓勵大家多問,避免一人出錯影響全隊的情況。

比賽的過程還是曆曆在目,印象最深刻的必然是錄製宣傳(chuan) 視頻和答辯。由於(yu) 我是一名“間歇性完美主義(yi) 者“,免不了一直“挑刺“,這導致視頻時長相較於(yu) 預估值經常翻倍。為(wei) 了安撫大家,我也會(hui) 在每次”肝“完後請大家奶茶。關(guan) 於(yu) 答辯,最大的印象已經不是某些細節或具體(ti) 的事情,而是整體(ti) 慌張焦慮的心情(每天到哪裏都想著怎麽(me) 回答問題和妥善分工)。畢竟是關(guan) 鍵的最後一步,事關(guan) 重大,當時我們(men) 好吃懶做(bushi)的全隊甚至無一人抱怨、廢寢忘食地寫(xie) 了三四千字的大綱來應付各種可能的問題。真正迎來答辯確是刺激又短暫,甚至不給人反應的時間——答辯過完好久才接受iGEM原來早已結束的事實。

好的戰果離不開思楷學術老師們(men) 的辛勤付出與(yu) 陪伴。作為(wei) 濕隊隊員,對濕隊教練段老師印象最深,她如神一般拯救我們(men) 於(yu) 苦難之中,在答辯前萬(wan) 分焦慮的時候耐心給予我們(men) 答疑,提出許多中肯的建議,我們(men) 的凱旋絕對有老師一份功勞。當然,幹隊也有許多優(you) 秀的老師,特別是幹隊教練Leon老師,優(you) 秀到比賽結束幾個(ge) 月了咱幹隊隊員還是對他念念不忘~

最後也想給無論是已經參加iGEM挑戰還是正在觀望的學弟學妹們(men) 一些小小的建議:iGEM挑戰周期較長,但一分辛苦一分成收獲,現在學的練的以後都應用到其他方麵。剛接觸挑戰/活動的學弟學妹們(men) 不要焦慮,現在內(nei) 卷已經成為(wei) 常態,整個(ge) 社會(hui) 都潛移默化地利用與(yu) 製造焦慮,導致很多同學盲目參加無意義(yi) 的活動。建議充分了解挑戰背景,詢問有經驗的人,參加一些含金量高的挑戰,找到自己的興(xing) 趣與(yu) 特長,再專(zhuan) 攻那些方向。

Joy同學(幹隊隊長)

在植物與(yu) 微生物的微觀世界中,我用畫筆詮釋內(nei) 心的寧靜與(yu) 奇妙,讓藝術之美與(yu) 科學相融,尋找靈感的綠洲。

Hi,我是Joy,幹隊隊長。參加iGEM的契機是校內(nei) 同學得知我對生物感興(xing) 趣後,邀請我加入他們(men) 的團隊。之前我並沒有參與(yu) 過類似的挑戰,在加入後才開始真正了解iGEM的內(nei) 容和宗旨。當時希望能夠學到更多關(guan) 於(yu) 合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的知識,也認為(wei) 和同學們(men) 一起合作完成這樣的國際挑戰是一件十分有意義(yi) 的事。

我在幹隊主要負責任務分配,以及Integrated Human Practices和部分education的任務。我參與(yu) 了大量采訪問題的撰寫(xie) ,也有現場參加每一個(ge) IHP的采訪。我認為(wei) 與(yu) 每個(ge) stakeholder溝通能獲取很多有用的信息,所以很建議幹隊同學即使沒有采訪問題或者暫且與(yu) 自己的部分不相關(guan) 也要多多旁聽采訪。

挑戰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次外出采訪。我與(yu) 其他幾位隊友在去一家生物醫藥公司進行關(guan) 於(yu) 產(chan) 品應用價(jia) 值的采訪過程中,被告知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沒有應用場景。這無疑給了我們(men) 重重一擊,我們(men) 很滿意研究成果,但是在聽到被訪者表示應該不會(hui) 需要這樣的產(chan) 品後崩潰得在返途中哀嚎了一路。我們(men) 調整好狀態,重新整理被訪者提供的信息時,發現他們(men) 並不是我們(men) 的目標客戶,不能提供符合我們(men) 產(chan) 品的確切信息。也幸虧(kui) 有Leon老師在我們(men) 自我懷疑時把我們(men) 拉回理性思考。

關(guan) 於(yu) 答辯令我比較意外的是評委們(men) 竟然幾乎沒有問關(guan) 於(yu) 幹隊的問題。答辯結束後幹隊成員都覺得有點可惜,準備了那麽(me) 久的內(nei) 容都沒用上。後來我們(men) 得知應該是評委在審批材料時沒有存疑才沒有提問。不過在準備答辯的過程中,也暴露了成員內(nei) 部可能存在信息不匹配或知識缺漏的情況,立即查缺補漏,是非常關(guan) 鍵的。

參加iGEM讓我的團隊合作能力與(yu) 領導力得到了極大的鍛煉。我們(men) 在負責不同內(nei) 容的情況下又要緊密合作,這促使我們(men) 要學會(hui) 如何有效地溝通、協調和擔負責任。作為(wei) 幹隊隊長,我同時需要組織協調團隊,保證每個(ge) 組員的任務都在穩步進行中。當我們(men) 在比賽中遇到挫折,學會(hui) 如何從(cong) 失敗中吸取教訓,調整方向,也是一次次非常寶貴的經驗。這次經曆也讓我認識了與(yu) 我同校多年卻不怎麽(me) 熟絡的同學們(men) ,我們(men) 擁有了很多共同難忘的經曆。

對於(yu) 剛剛接觸各類挑戰和活動的學弟學妹們(men) ,我想分享的是一定要敢於(yu) 嚐試丶注重過程,不要害怕失敗,因為(wei) 每一次嚐試都是一次學習(xi) 的機會(hui) ,比賽的過程比結果更有意義(yi) 。

最後也想感謝思楷的老師們(men) ,都很認真負責。特別是我們(men) 的幹隊老師Leon。他陪伴我們(men) 走過了比賽全程,他不僅(jin) 作為(wei) 一個(ge) 老師,更像是我們(men) 的mentor和支持者。他總是能夠及時回應我們(men) 的問題,耐心答疑解惑,並在困難時給予鼓勵和支持,不僅(jin) 關(guan) 注科研層麵的問題,還在團隊建設和團隊氛圍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希望我們(men) 和思楷一起越來越好!

Kevin同學

捕捉生命的微妙瞬間,從(cong) 城市的街頭到貓咪的悠閑世界,探索自然,探索我的生物之夢。

Hi,我是Kevin,幹濕隊中都有我的身影。當初參加iGEM是十年級聽說學校有人想組隊,於(yu) 是就趁機加入。本來想主要在濕隊做實驗的,後來發現幹隊的事情也不少,並且相同重要,所以就兩(liang) 邊都兼顧著。在團隊中我主要參與(yu) 的是IHP(Integrated Human Practices),幫助我們(men) 團隊做調研和準備社會(hui) 活動。

iGEM備賽過程較長,分為(wei) 線上和線下階段。我們(men) 在報名思楷的培訓後,先參加了線上的理論課程,保證我們(men) 具備基礎的生物實驗知識和對比賽有大概的了解。在線下集訓前,我們(men) 的隊長積極地分享課題相關(guan) 內(nei) 容,課程筆記,和對應的論文來幫助我們(men) 更好地開展幹濕隊任務。關(guan) 於(yu) 線下集訓,相信不難從(cong) 上麵兩(liang) 位隊長的分享中看出緊張又有趣。思楷學術的老師也都很支持我們(men) 想做的事,給予我們(men) 人脈和資源上的幫助。在幹隊做調研時,Leon老師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很多建議,指導我們(men) 將問卷優(you) 化再優(you) 化,讓我們(men) 在設計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課題的理解。整個(ge) 過程下來,我深深地感受到設計一個(ge) 產(chan) 品和研究背後嚴(yan) 密的邏輯與(yu) 大量的心血。這裏雖然說的是生化試劑盒,但即使試劑在實驗室已經成型,我們(men) 還得花更多的時間去做市場和公司的線下考察與(yu) 調研。

今年我還參加了另一個(ge) 含金量很高的國挑戰——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榮獲生物組一等獎。這兩(liang) 個(ge) 比賽有所不同:丘成桐更學術一些,iGEM涉及的領域和技能要求要更多;丘成桐更偏向於(yu) 較為(wei) 傳(chuan) 統的科研路線,花一到兩(liang) 年時間在實驗室跟著導師和師兄師姐們(men) 做研究。而iGEM更像是開創一家生物公司一樣,去研發和推銷一個(ge) 能夠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生化產(chan) 品。同時打兩(liang) 個(ge) 挑戰會(hui) 有很多事情要忙,一定要說的話,iGEM打起來會(hui) 輕鬆一點,畢竟有可靠的隊友一起分擔壓力可以讓解決(jue) 問題成為(wei) 一種享受。丘成桐就隻能是一個(ge) 人慢慢熬了。從(cong) 暑假開始,衝(chong) 刺iGEM和丘成桐的時間分配一直都是個(ge) 問題。九十月份尤其是最忙的時候。那兩(liang) 個(ge) 月不光要適應IB高強度的學習(xi) 壓力,還得同時兼顧丘成桐苛刻的選拔和iGEM全球答辯的準備,很多時候腦子得多線程運行。那段時間多次”逼迫“我做出許多艱難的決(jue) 定,但也正是這種情況讓我能夠冷靜下來去分析怎樣做才能利益最大化。為(wei) 此,我犧牲了睡眠和成績,好在最終三個(ge) 方麵都堅持了下來,也都獲得了滿意的成就。

對於(yu) 想往生物方向發展,且剛接觸挑戰活動的學弟學妹們(men) 來說,先積累生物的基礎知識一定是最基礎且重中之重的。同時慢慢了解科研的過程,以及需要的技能。這樣在真正投入挑戰的時候才能如魚得水,效率最大化。一起加油!

Leon老師寄語

TodearE.cooli:

Thereisnopassiontobefoundplayingsmall,insettlingforalifethat'slessthantheoneyouarecapableofliving.

Duan老師寄語

親(qin) 愛的同學們(men) ,感謝在最美的時間裏遇到最美的你們(men) 。在2023 年iGEM期間,同學們(men) 都認真的學習(xi) 生物知識,抓緊時間完成實驗,並及時記錄實驗數據,雖然在實驗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挫折,正所謂“寶劍鋒從(cong) 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之花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最後,我們(men) 獲得金獎的成績。無論何時,我們(men) 都需要刻苦自覺的精神,都需要頑強拚搏的勇氣。同時祝福我親(qin) 愛的孩子們(men) ,在未來的時光裏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快樂(le) ,綻放屬於(yu) 你自己的精彩。

Echo老師寄語

每一次嚐試都充滿機遇與(yu) 挑戰,每一次經曆都塑造了現在的自己。

願大家充滿信心迎接未知,繼續譜寫(xie) 屬於(yu) 自己的精彩篇章!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4年CCL北美微積分測評競賽詳解!

下一篇

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入學筆試ESAT和UCAT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