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宣布擬撤銷包含軟件工程在內(nei) 的六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引發了諸多猜測和討論,讓不少人產(chan) 生了一些政策導向的聯想,同時也關(guan) 心起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研究生招生。
圖源:網絡
實際上,研究生專(zhuan) 業(ye) 撤銷的更早。去年5月份,中科大便已宣布正式暫停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學碩的招生。
圖源:中科大官網
更令人焦慮的是,這並不是第一所叫停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的高校。早在2019年,廈門大學就宣布動態撤銷包含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在內(nei) 的多個(ge) 碩士學位(注:廈大於(yu) 2022年恢複了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專(zhuan) 碩的招生,學碩未恢複)。
2020年,複旦大學宣布取消軟件工程學碩的招生。
圖源:複旦大學官網
去年早些時候,西北工業(ye) 大學同樣暫停了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的研究生招生。
圖源:西北工業(ye) 大學官網
作為(wei) 大熱計算機類中的一支重要學科,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一直以來都備受考生青睞,無論是高考還是考研,錄取分數線都比(同一學校的)其他專(zhuan) 業(ye) 高出不少。但就是這樣一個(ge) 炙手可熱的專(zhuan) 業(ye) ,卻迎來了高校的停招潮。
尤其是此次C9高校從(cong) 碩士到本科的連環撤,不禁讓人對該專(zhuan) 業(ye) 甚至是整個(ge) 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的前景產(chan) 生疑惑: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到底還能報嗎?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的前景到底還光明嗎?高校撤銷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是否是對互聯網行業(ye) 的悲觀預測?
01、撤銷原因
首先,我們(men) 要明確,大學優(you) 化學科專(zhuan) 業(ye) 並非是簡單遵從(cong) “熱門就新增,冷門就撤銷”這一原則,而是出於(yu) 對辦學定位、就業(ye) 情況、學科質量等多方麵的綜合考量,所以我們(men) 不應將撤銷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這一行為(wei) 簡單地理解為(wei) 互聯網的就業(ye) 前景不行或計算機軟件人才過剩。
撤銷某一專(zhuan) 業(ye) 並不意味著就不培養(yang) 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人才,而可能是對專(zhuan) 業(ye) 名稱變更,推進學科專(zhuan) 業(ye) 交叉,新增細分專(zhuan) 業(ye) 對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進行升級換代或把該專(zhuan) 業(ye) 調整至其他專(zhuan) 業(ye) 進行招生、培養(yang) 等原因,比如複旦大學軟件學院把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部分招生計劃調整到計算機學院的計算機軟件與(yu) 理論等專(zhuan) 業(ye) 。
深入分析,高校接連撤銷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主要出於(yu) 三個(ge) 方麵的考量:學科調整、培養(yang) 方式以及就業(ye) 市場。
從(cong) 學科調整的角度分析軟件工程作為(wei) 比較早出現的計算機類學位,已經穩定存在了20多年,於(yu) 2002年開始在各大高校開設並招收研究生。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基本上所有高校都已開設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學位點數量已然飽和。
隨著近幾年互聯網等計算機相關(guan) 新興(xing) 行業(ye) 的發展,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等新方向層出不窮,對計算機類人才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能要求也越來越細。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教學定位大而全、空泛不符合實際的問題就顯現了出來。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zhuan) 業(ye) 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軟件工程是培養(yang) 精通計算係統研究、開發、部署與(yu) 應用等相關(guan) 領域的人才。
圖源:百度百科
實際上,在就業(ye) 方向,工作崗位分為(wei) 算法、測試、前端、後端等,研究方向有人工智能、數據庫係統、計算機圖形學等,而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課程設置和培養(yang) 方式的寬泛包容常常讓學生不知道畢業(ye) 到底應該從(cong) 事什麽(me) 樣的工作,陷入一種“什麽(me) 都學了,但又什麽(me) 都沒學透”的迷茫。針對這一現象,部分高校選擇調整學科設置,撤銷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甚至軟件學院,新增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更細分的專(zhuan) 業(ye) 來有效應對當前的市場環境,更好地培養(yang) 學生在特定領域的深度技能。
從(cong) 培養(yang) 方式的角度分析軟件工程本科及學碩等傳(chuan) 統培養(yang) 方式通常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傳(chuan) 授,而相對忽略實踐能力的培養(yang) ,這使得學生在學習(xi) 過程中較難獲取足夠多的真實項目經驗。
然而對於(yu) 技術崗,企業(ye) 更加偏向雇傭(yong) 具備具體(ti) 技能和實際應用經驗的員工,現有的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方式可能導致畢業(ye) 生麵臨(lin) 難以適應現實工作的問題,他們(men) 無法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麵臨(lin) 的現實業(ye) 務中去,無法順利從(cong) 校園銜接到職場。
因此,部分學校保留專(zhuan) 碩、取消學碩或調整培養(yang) 方式,實現更加實踐導向的教學,包括加強真實項目鍛煉、提供更多的實習(xi) 機會(hui) 以及與(yu) 企業(ye) 展開深度合作。這種改變有助於(yu) 確保學生在畢業(ye) 時不僅(jin) 具備紮實的理論知識,還具備豐(feng) 富的實際項目經驗,提高畢業(ye) 生在職場中的競爭(zheng) 力和適應力。
從(cong) 就業(ye) 情況的角度分析當前互聯網行業(ye) 的發展進入瓶頸期。計算機人才市場趨於(yu) 飽和,互聯網企業(ye) 的招聘需求卻大幅下降,加之頻繁被“優(you) 化”的社招人還在與(yu) 應屆生爭(zheng) 奪有限的崗位資源,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的就業(ye) 市場正在麵臨(lin) 巨大挑戰。
一些學校的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就業(ye) 率逐年降低,就業(ye) 去向也不再如前幾年般理想,直接反映出了市場對這一專(zhuan) 業(ye) 的需求下降。2023年中科大軟件學院畢業(ye) 生薪資,30萬(wan) 以上年薪占比僅(jin) 28%,相比2022年的40萬(wan) 以上年薪的49%,幾乎腰斬。
圖源:網絡
南昌大學軟件學院召開2023屆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推進會(hui) ,力求解決(jue) 23屆軟件工程類專(zhuan) 業(ye) 學生就業(ye) 困難等問題。
圖源:南昌大學官網
取消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成為(wei) 一些學校的應對之策,他們(men) 轉向開設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目前就業(ye) 市場有缺口的專(zhuan) 業(ye) ,以避免培養(yang) 出大量就業(ye) 壓力較大的畢業(ye) 生。
中科大此次撤銷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的行為(wei) ,釋放了深化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調整的信號,可以視為(wei) 一種積極的反思和調整,不排除此後會(hui) 有更多的高校通過撤銷、合並或改革等方式來適應新的就業(ye) 市場需求和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然而,這也引發了對於(yu) 整個(ge) 互聯網發展前景的思考,互聯網行業(ye) 是否會(hui) 再次回暖?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是否還有報考必要?
02、前景分析
先說結論:“互聯網行業(ye) 麵臨(lin) 挑戰,但仍充滿機遇。”回首過去,互聯網行業(ye) 經曆了高潮迭起的歲月,科技巨頭穩紮穩打逐年增長,初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類獨角獸(shou) 讓投資者爭(zheng) 相追逐。然而當前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互聯網寒冬仿佛看不到盡頭。
互聯網巨頭麵臨(lin) 監管壓力和業(ye) 務調整,大量初創公司倒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和盈利難題中,萎靡的經濟形勢讓整個(ge) 投資市場信心不足,融資難進一步抑製創新、形成循環。但,互聯網行業(ye) 並非陷入冰點,而是正在經曆一場深刻的洗牌和變革。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行業(ye) 的格局也在不斷變化。在一些傳(chuan) 統領域遇到瓶頸的同時,新興(xing) 技術的湧現已為(wei) 互聯網行業(ye) 帶來了新的契機、創造了新的增長點。人工智能、區塊鏈、雲(yun) 計算等前沿技術正成為(wei) 引領未來發展的先鋒力量,為(wei) 行業(ye) 注入新的活力。
從(cong) 長遠來看,互聯網行業(ye) 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的推進,人們(men) 對於(yu) 信息和科技的需求將繼續增長。在我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正在逐步推進,數字經濟成為(wei) 未來長效發展的重點。
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wan) 億(yi) 元,同比名義(yi) 增長10.3%,已連續11年顯著高於(yu) 同期GDP名義(yi) 增速;數字產(chan) 業(ye) 規模同樣穩步增長,軟件業(ye) 務收入達10.81萬(wan) 億(yi) 元。各行各業(ye) 都在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進程,大量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崗位需求將持續增加。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此外,隨著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的落地應用,互聯網產(chan) 業(ye) 結構進一步升級,拓展出新的產(chan) 業(ye) 生態和價(jia) 值空間。可以肯定的是,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可能會(hui) 改變,但絕不會(hui) 消失。當前,互聯網行業(ye) 已經度過了瘋狂擴張期,開始向精耕細作轉型。
先進機器人、生成式AI、區塊鏈、物聯網……這些新興(xing) 技術雖各有特色和應用領域,但無論是機器人的編程和控製係統設計,還是AI算法的訓練和優(you) 化,區塊鏈的共識機製和智能合約開發,亦或是物聯網設備的接入和數據傳(chuan) 輸,都需要計算機技術人員提供底層技術支持和解決(jue) 方案。
在這個(ge) 背景下,市場對軟件工程人才的需求仍在,隻不過對人才的要求產(chan) 生了變化。市場、企業(ye) 希望相關(guan) 技術人員不僅(jin) 要具備紮實的計算機基礎知識,還需要對各種新興(xing) 技術和他們(men) 應用的行業(ye) 都有深入的了解研究。
綜上,我們(men) 或許可以將高校撤銷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的決(jue) 定看作是對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設置的一次調整,是對就業(ye) 市場的理性判斷,而非是對互聯網行業(ye) 發展前景的末日宣判,互聯網行業(ye) 仍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
03、報考建議
這幾個(ge) 月,張雪峰憑借現實理性的專(zhuan) 業(ye) 選擇建議狠狠地火了一把,筆者在這裏也簡單給出一些有關(guan) 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選擇方麵的拙見。
理性考慮人工智能等新專(zhuan) 業(ye)
如果你能確保自己考取C9等頭部高校,這些新專(zhuan) 業(ye) 會(hui) 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依托學校平台,你可以接觸到最前沿的信息、技術甚至機遇,為(wei) 進入職場打好基礎。
但如果你隻能選擇普通學校,軟件工程作為(wei) 一個(ge) 已經開設了幾十年的成熟專(zhuan) 業(ye) ,會(hui) 更適合你,讓你有一個(ge) 紮實的基礎。相反普通學校趁熱度開設的新專(zhuan) 業(ye) 很大可能會(hui) 踩雷,因為(wei) 他們(men) 不具備豐(feng) 富的資源在早期就將學科設計的很完美。如果現在選擇普通學校開設的新專(zhuan) 業(ye) ,很大概率你就是一個(ge) 試驗品,為(wei) 後續培養(yang) 方案的調整做“小白鼠”。
多嚐試,盡早確定深耕方向
深入了解各個(ge) 行業(ye) 互聯網技術應用的發展趨勢,了解不同方向的就業(ye) 前景。不僅(jin) 是考慮選擇人工智能還是區塊鏈,同樣是考慮選擇醫藥領域的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領域的自然語言處理還是金融行業(ye) 的區塊鏈。雖然這些領域都正需要熟練的軟件工程師,但他們(men) 的發展前景和每個(ge) 人的實際情況匹配度是不同的,選擇適合你的,才能走的更遠、更久。
主動尋找實踐機會(hui)
當今,降本增效的互聯網大廠已經不願再培養(yang) 人才,他們(men) 需要的是了解行業(ye) 、懂業(ye) 務、能迅速上手的“應用型人才”。所以,請通過實習(xi) 、項目比賽或參與(yu) 開源社區等方式,去積累盡可能多的實際經驗。
大部分軟件工程應屆生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足夠的實戰能力,很多同學在麵試的時候並非寫(xie) 不出代碼,而是不會(hui) 分析現實場景下的業(ye) 務邏輯,在學校裏學習(xi) 的知識和企業(ye) 實際應用存在差異,卻又脫不下“孔乙己的長衫”。當然,說這麽(me) 多,代碼能力才是一切的基礎。如果基礎都打不好,就更別提其他的了。
找不到工作的時候首先問問自己,Leetcode刷完了幾遍,是不是全部都弄懂了、全部都能做對了。打鐵還需自身硬,就業(ye) 還需自身強。互聯網的世界如同一場巨大的科技盛宴,我們(men) 要做的就是隨時調整自己的航向,敏銳地嗅到新的機遇。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