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都有家長問Leo 老師。你在英國任教了10年,有這麽(me) 多經驗,是否會(hui) 看過有一些非常規的東(dong) 西可以分享一下?
例如很多家長都以為(wei) 英國中學的學科都是很標準化,以為(wei) 來來去去都是那些學科,但其實有一些學校經常會(hui) 自己給學生一些比較奇怪和非常規的學科,這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東(dong) 西。
在我任教的第二間學校當中,他們(men) 就曾經有一科是我在其他學校沒有見過的。
這一科就是”創意”。
創立這一科的目的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因為(wei) 現在人工智能已經越來越厲害,那麽(me) 人類相對於(yu) 機器和電腦來說的優(you) 勢就越來越少,很有可能創意將會(hui) 是人類的最後防線。
因此有學校認為(wei) 教育不應該隻是在拘泥於(yu) 之前的模式,也就是注重學術的科目,而是應該探索一條新的路向給現在這個(ge) 世代的孩子做好準備。
說起來很容易,實行起來很困難。第一個(ge) 需要麵對的問題就是創意這個(ge) 課堂怎樣去教?創意可以教的嗎?
我還保留著以前學校的創意課堂課程資料,所以可以分享給大家看看。實際上的課堂內(nei) 容就不可能用一篇文章去概括,但這篇文章可以給到大家一些方向。
我們(men) 會(hui) 從(cong) 7個(ge) 方麵去培育學生們(men) 的創意:
-
Innovation(革新):如果隻是不斷學習(xi) 前人的累積的知識,社會(hui) 並不會(hui) 進步。我們(men) 需要不斷的革新,想出一些新方法令事情做得更好。這就是很多創業(ye) 家成功的原因。
-
Noticing (洞察力):要解決(jue) 問題,首先要洞察到問題所在。
-
Making connections(融會(hui) 貫通): 讀書(shu) 時會(hui) 懂得舉(ju) 一反三的人,才會(hui) 把知識融會(hui) 貫通,然後創造出新的知識。
-
Problem solving(解難能力):能夠幫老板或經理解決(jue) 困難的人,在職場中才會(hui) 吃香。如果隻會(hui) 執行指令,在未來很有可能會(hui) 被人工智能取代。
-
Problem finding(找出問題): 社會(hui) 中有很多問題人們(men) 都已經習(xi) 以為(wei) 常,並不覺得是一個(ge) 問題。但如果你具有用創意找出問題的能力,你會(hui) 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東(dong) 西。
-
Risk Taking( 冒險): 一個(ge) 永遠隻留在自己comfort zone的人,是不會(hui) 進步的。創意某程度上就是一種冒險,你要做一些別人從(cong) 來沒有做過的事。
-
Looking at things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多角度思考):一個(ge) 有創意的人可以從(cong) 別人想不到的角度去理解問題。
在創意的課堂中,我們(men) 會(hui) 培養(yang) 學生們(men) 4種素質:
-
Motivation(動機):學習(xi) 是一場馬拉鬆,並不是一場百米短跑。隻有培養(yang) 出孩子們(men) 自我學習(xi) 的動機,他們(men) 才會(hui) 贏出最後的比賽。
-
Curiosesity(好奇心):學習(xi) 並不限於(yu) 在學校內(nei) 。隻有培養(yang) 出孩子的好奇心,他們(men) 才會(hui) 對世間萬(wan) 物有求知欲。這樣他們(men) 才可以終身學習(xi) 。
-
Thinking(思考):在英國讀書(shu) ,最避忌的就是死記硬背。我們(men) 非常鼓勵學生思考。例如在我的數學課中,我寧願學生們(men) 細心思考5條問題,也不願意他們(men) 用同一種方法操練50條問題。
-
Questioning(問問題):會(hui) 問問題是一種非常高的技巧。如果你對知識隻是死記硬背,並不是透徹了解的話,你根本不能問一個(ge) 好的問題。所以我們(men) 會(hui) 非常鼓勵學生問問題,來測試一下他們(men) 對知識有多透徹了解。
雖然孩子現在的學校很可能沒有創意這個(ge) 科目,但家長可以根據以上的一些方向和分析,來自行培養(yang) 孩子創意方麵的發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