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幾十年間,信息學競賽作為(wei) 一個(ge) 很客觀、少爭(zheng) 議的賽事,激勵和成就了很多靠實力說話的優(you) 秀學子。一代又一代優(you) 秀的信息學選手通過學習(xi) 信息學找到自己的興(xing) 趣、進入頂尖名校學習(xi) 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成長為(wei) 我國乃至世界信息科技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術大牛和產(chan) 業(ye) 界領軍(jun) 人才。算起來,到今年 CSP-J/S 開始已經不足半年時間了,最近很多家長和同學在問“具體(ti) 應該怎麽(me) 學?”、“零基礎要怎麽(me) 開始?”、“什麽(me) 樣的機構比較靠譜?”一類的問題。
在這裏,小編們(men) 要再次推薦先閱讀前不久剛更新的科普文《什麽(me) 是信息學?為(wei) 什麽(me) 學?應該怎麽(me) 學?》。在此基礎上,針對入門階段的家長和同學近期問得最多的問題,我們(men) 做了一下總結。
-
- 剛開始學習信息學,半年能參賽嗎?參加的比賽是什麽?
- 學過奧數、Python、Scratch,對學習信息學有幫助嗎?
- 在哪能找到靠譜的老師帶著孩子學習?現在找的機構老師是不是在騙我?
結合這三類問題以及背後的一些現象,小編們(men) 分工撰寫(xie) 了這篇針對零基礎入門小白的《2022 賽季新手備賽學習(xi) 指南》。而對於(yu) 已經參加過至少一次 CSP-J/S 的同學,建議關(guan) 注下周將發布的另一篇指南《2022 賽季老選手再戰學習(xi) 指南》。
奔著“升學”才學習(xi) ?興(xing) 趣優(you) 先才更好,莫要急功近利
在日常的溝通中,不少家長和學生在聊到信息學的時候先關(guan) 注到的往往是“能參加什麽(me) 比賽?”、“怎麽(me) 學才能保送清北?”,而不是先關(guan) 注“學信息學能讓什麽(me) 能力提升?”、“怎麽(me) 學才能產(chan) 生興(xing) 趣?”。
想了解信息學競賽的成績能有什麽(me) 實際用途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學習(xi) 的初心是隻是升學,而不是真的有興(xing) 趣,問題就很大了。
特別是有一些家長隻一味地想讓孩子參加競賽,被一些培訓機構“租借”白名單賽事牌子做的山寨賽事騙錢就更是得不償(chang) 失了。在所有與(yu) 編程相關(guan) 的競賽中,現在隻有中國計算機學會(hui) 組織的 NOI 係列活動是得到近四十年驗證、透明公正和被廣泛認可的。
與(yu) 過去相比,現在高考升學相關(guan) 的政策中既取消了曾經省級一等獎直接保送大學的政策,也沒有了過去自主招生降線錄取的政策。可以說,大方向上與(yu) NOI 主要負責人這些年所提倡的“反對奧賽與(yu) 高考掛鉤”觀點是一致的。當前,對於(yu) 信息學競賽的選手來說,有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是進入很多頂尖高校特殊類別招生(例如“少年班”、“大中銜接”等)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現行的高考“保送生”政策隻覆蓋在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中獲得金牌的 50 名學生;而“強基計劃”高校普遍要求入圍的學生須已入選省隊並且在 NOI 中獲得銀牌以上成績,實際能影響到的學生也隻在兩(liang) 、三百的量級。
雖然看起來競賽成績在高考的作用被削弱了,但對比更多曾經在高考“自主招生”中被認可但已經在新高考政策中被清除的其他活動,各地重點高中把“強基計劃”當成了裸分高考外為(wei) 數不多對升學率產(chan) 生影響的救命稻草。這使得重點高中在招生時更加看重從(cong) 義(yi) 務教育階段找出拔尖的學有餘(yu) 力學生。也正是這個(ge) 原因,在信息學方麵,很多重點高中在中招環節設立了“信息學中考自主招生”、“信息學特長生”等招生渠道;也有不少學校在入學後對學生進行二次選拔,組建編程社團、信息學校隊。
總結來看,高考這一環節中競賽相關(guan) 的“升學政策”出口在變窄、對學有餘(yu) 力拔尖學生的選拔在前移。這種背景下,近年來信息學競賽題目的區分度也略有提升,同學們(men) 在競賽環節中要麵對的挫敗也在變多。一開始就急功近利、期望突擊拿獎的同學將很難“速成”,對獲獎的預期過高會(hui) 導致無法建立成就感,幾次挫敗後往往隻能“賠了興(xing) 趣又折了時間”。
根據我們(men) 幾年前對於(yu) “堅持學習(xi) 時長”和在當時 NOIP 普及組比賽中“獲獎情況”的統計分析(如下圖),從(cong) 學習(xi) 開始到獲得不錯的成績往往需要兩(liang) 到三年的連貫學習(xi) 。如果學生在學習(xi) 過程中沒有培養(yang) 起興(xing) 趣,長期堅持學習(xi) 是很困難的,甚至對於(yu) 學生來說會(hui) 是一種精神折磨。
所以呢,小編們(men) 在這裏奉勸各位家長要放棄讓孩子“一夜暴富”的幻想,在開始接觸之初就要有一個(ge) 正確的心態——關(guan) 注學習(xi) 信息學帶來的知識收獲,培養(yang) 孩子對於(yu) 計算機科學的興(xing) 趣,學會(hui) 欣賞孩子因為(wei) 學習(xi) 信息學而在學習(xi) 習(xi) 慣和綜合能力方麵的提升。信息學競賽成績終歸隻是學習(xi) 的副產(chan) 物,隻有真正熱愛、能堅持攻堅克難的孩子才有可能順手摘到“信息學競賽皇冠上的明珠”。被逼著刷題、隻機械訓練的學生是很難在 NOI 有突出成績的,甚至還會(hui) 導致孩子在成長階段因長期壓抑產(chan) 生影響終生的心理問題。
學科內(nei) 不要放鬆,要做到學有餘(yu) 力就要做好平衡
對於(yu) 大多數同學來說,在高二前如果沒有在特殊類別招生中“拿到政策”,那最終在高考其他學科成績的就格外重要了。所以不管是現在在讀小學、初中還是已經上高中的同學,學信息學時都一定不要放鬆其他學科的學習(xi) 。
無數同學的經驗告訴我們(men) ——競賽生不應該是賭徒。現在每年全國能通過信息學競賽被保送到清華、北大的同學隻有集訓隊的 50 個(ge) 。其他同學不管最終以怎樣的方式被錄取,參加高考都是無法避免的。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注意平衡好學科內(nei) 知識的學習(xi) ,摒棄“信息學學好了就可以不高考”的錯誤想法。
此外,即便是進入大學後,在中學時學習(xi) 的學科知識也同樣重要。
無論是語文和英語幫助打下的閱讀、寫(xie) 作、分析能力基礎,曆史、地理、政治帶來的人文素養(yang) 底蘊,還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促成的建模、演繹和推理能力,它們(men) 作為(wei) 學習(xi) 能力的基礎都能影響到上大學後學習(xi) 和研究的能力上限。
在中學光鮮的部分偏科競賽生在進入大學後會(hui) 因為(wei) 過往基礎不牢而學習(xi) 吃力。小編們(men) 見到過國家隊選手保送後在大學因為(wei) 物理差點掛科而被老師談話,也見到過做人工智能研究的學長因為(wei) 論文寫(xie) 不通暢而被導師在組會(hui) 批評,還見到過英語不夠好的實驗室同學吐槽論文太難讀、瘋狂查字典熬夜睡不了覺。
有的家長和同學可能就會(hui) 好奇了——是不是中小學階段能不能學信息學就隻能看智商了?不得不承認,在競賽上“智商”是很重要的因素。從(cong) 幾年前我們(men) 統計的各年級學習(xi) 時長上就不難看出,嚐試學習(xi) 的人中能堅持下來的還是少數。
但是,對編程有好奇心、希望嚐試一下信息學的同學隻要當前學科內(nei) 成績不差,不是已經自顧不暇的狀態,就可以考慮開始學習(xi) 。
而且,在學習(xi) 信息學的過程中,能正確利用時間的同學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學好信息學,也促進課內(nei) 課程的學習(xi) 。
多讀信息學的練習(xi) 題,訓練讀題、審題的能力對於(yu) 語文的閱讀、分析能力是會(hui) 有幫助的;
在後期階段參與(yu) 海外信息學訓練賽的過程中,英語的語感會(hui) 被促進、單詞量也往往會(hui) 提升;
根據題目描述進行問題抽象、建模並用一個(ge) 或者多個(ge) 算法聯立解題的過程和物理、化學中進行問題抽象和求解的過程是高度類似的;
練習(xi) 和比賽時,對於(yu) 輸入、輸出進行推算、驗證的過程對於(yu) 數學能力的促進在競賽選手的身上更是非常顯性的。
所以呢,在小編們(men) 看來,“學科內(nei) 沒掉隊”是學習(xi) 信息學的前提,而“學有餘(yu) 力”則在有興(xing) 趣、養(yang) 成正確習(xi) 慣、堅持學習(xi) 後的必然結果。
機構套路非常多,參考 NOI 大綱能避坑
至於(yu) 家長們(men) 經常問的“去哪學”、“哪個(ge) 機構教得好”的問題,小編們(men) 過去一直是不想說太多去得罪人的。從(cong) 去年到今年,在教育“雙減”的政策下,很多以前做學科輔導、機器人、積木拚搭和少兒(er) 趣味編程的機構都湧入了所謂“剛需”的信息學賽道。“用過時的錯誤升學政策誘惑家長”、“用本不成立的焦慮恐嚇家長”是這些不專(zhuan) 業(ye) 機構的常見套路。
就小編們(men) 平時和機構老師打交道的情況來看,多數市麵上機構的老師不是雙一流大學畢業(ye) 的,計算機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老師也很鮮見。根據小編們(men) (應一些家長請求)去幾個(ge) 打廣告最多的機構“臥底”了解到的情況,這些機構的老師多是來自於(yu) 師範類專(zhuan) 科和三本院校的畢業(ye) 生,對外宣傳(chuan) 的“名師”往往不在機構帶課,甚至是“租”來做廣告的。
至於(yu) 不少機構強行“規劃”的以“Scratch→Python→C++”為(wei) 代表的逐一學習(xi) 多個(ge) 編程語言的所謂路徑,更是浪費學生時間和家長金錢的套路。這些機構這麽(me) 宣傳(chuan) 往往有下麵這幾方麵的原因:
-
- 機構所在城市裏能教明白編程的老師非常有限,機構找到的老師能學會什麽就教什麽,教不會的盡可能在規劃上往後寫,在收錢上能收一點是一點;
- 抓住本該把時間更多投在語文、數學基礎的小學低年級學生,把動漫亞文化和遊戲融入在 Scratch 一類的拖拽編程中,吸引沒判斷力的孩子,反複帶他們玩知識點重複的不同遊戲,讓家長交錢能早一點是一點;
- 借著對人工智能概念的火熱和對國家政策的歪曲,把 Python 包裝成“人工智能時代的語言”,強行給家長灌輸學了 Python 才能學 C++ 的錯誤概念,讓學生續費的時間能長一點是一點。
而事實上,真正學懂計算機科學、不帶銅臭的工程師會(hui) 告訴你,編程這件事情“用什麽(me) 語言”並沒有那麽(me) 重要。就像中文、英文都可以拿來寫(xie) 文章一樣,Scratch、Python、C、C++ 都是可以拿來寫(xie) 程序的編程語言,它們(men) 能做的事情也是高度重疊的,而它們(men) 之間的差異性則甚至比中文和英文的差異性還要小得多。
學習(xi) 編程,真正學習(xi) 的是計算機語言共性的一些語法特征,是這些語法特征能被用來表達的含義(yi) ,是如何正確組合使用這些語法來描述算法解決(jue) 實際問題。吃透一個(ge) 編程語言後再去學另一個(ge) 編程語言是很容易的,但每個(ge) 語言都學個(ge) 皮毛則隻是單純浪費時間和金錢。至於(yu) 編程語言的選擇。
考慮到參加 NOI 係列活動隻支持 C++ 這一個(ge) 語言,不妨在孩子課內(nei) 學習(xi) 不吃力的前提下,小學四、五年級後直接從(cong) C++ 開始學習(xi) (四年級之前還是不要瞎琢磨,讓孩子學好語文和數學吧)。去年,中國計算機學會(hui) 發布了《NOI大綱》,它是很有指導意義(yi) 的,很多頂尖學校教練和高校專(zhuan) 家都參與(yu) 到了這一大綱的編寫(xie) 中。就過去一年小編們(men) 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這一大綱既可以作為(wei) 衡量教學專(zhuan) 業(ye) 度的標準,也可以作為(wei) 規劃學習(xi) 的參考。
按照《NOI大綱》十個(ge) 難度係數的劃分,作為(wei) 入門的小白,現階段需要關(guan) 注的核心是係數 1~5 的內(nei) 容。而接下來一年以什麽(me) 節奏去學習(xi) 這些內(nei) 容,也要因人而異。根據所處的年級差別,小編團隊大致給出了下麵這三個(ge) 時間和目標規劃,僅(jin) 供家長和同學們(men) 參考(括號內(nei) 數字為(wei) NOI 大綱難度係數)。
對於(yu) 四年級到五年級的同學
備注:* 標記建議第二輪認證前學習(xi)
對於(yu) 六年級到初二的同學
對於(yu) 初三到高一的同學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願因對編程感興(xing) 趣走入信息學大門的同學能愛上信息學,在磨礪和挑戰中享受信息學的樂(le) 趣。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