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2022年底,新冠疫情全劇終,2023年2月,香港恢複全麵通關(guan) 後,我們(men) 就一直致力於(yu) SAT考試相關(guan) 的信息更新和考情普及。理由很簡單,正是因為(wei) 疫情造成的斷檔,使得很多在2019年及以前順理成章的家長/學生代間信息傳(chuan) 遞失靈。
由此,作為(wei) SAT行業(ye) 老兵中的一員,我們(men) 就更有責任和義(yi) 務向廣大家長和同學普及有關(guan) 備考的基本常識。 本次,我們(men) 一一列舉(ju) SAT考試相關(guan) 的坊間誤傳(chuan) ,分析原因並予以糾正:
誤傳(chuan) 一:SAT最多隻能考3次
誤傳(chuan) 原因: 這是有關(guan) SAT最常見的誤傳(chuan) 之一,幾乎遇到的大多數家長或學生都或多或少提起過類似情況。我理解的誤傳(chuan) 原因有兩(liang) 個(ge) :
一方麵,學校的升學指導老師不太希望學生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考太多次SAT考試,更不願意為(wei) 不同學生的不同考試時間而批假,造成學校內(nei) 部行政管理上的麻煩,因此會(hui) 直接提出這個(ge) 說法。
另一方麵,絕大多數學生通常是要托福達到90+/100+分之後,才開始準備SAT的。按這個(ge) 標準計算的話,大多數學生開始接觸SAT已經是高一寒假或者暑假之後的事情了,由此,真正能夠有效備考的時間有限,實際考試的次數也就是在2-3次的樣子。因此,大多數人也就最多考3次。 這兩(liang) 個(ge) 因素加在一起,假以時日,以訛傳(chuan) 訛,也就成了有關(guan) SAT的最常見誤傳(chuan) 之一。
事實真相: 事實真相是,無論是CB官方還是美國大學的招生網頁,都沒有SAT考試次數的限製。隻要是學生自己憑本事考出來的成績,都是真實有效的。當然,作為(wei) 標榜綜合錄取的美國大學,也是並不推薦學生們(men) 過多花時間在標化考試上,而耽誤其他能力的成長空間。這裏的其他能力,包括但不限於(yu) GPA、活動、文書(shu) 等。
誤傳(chuan) 二:SAT考試有效期是2年
誤傳(chuan) 原因:
把托福有效期與(yu) SAT有效期搞混了。托福是2年的有效期,之後官方不再提供考試記錄。
事實真相:
SAT目前是不清空之前的考試記錄的。也就是說,若幹年前的考試成績,至今還在保留著。如我們(men) 2016-2017年的學生,現在還能查到他們(men) 的考試記錄。
誤傳(chuan) 三:SAT機考相對紙考變簡單了
誤傳(chuan) 原因:
每次考試改革後,都會(hui) 有各路專(zhuan) 家對其難度進行評價(jia) 。這時就分成討喜和不討喜的兩(liang) 類評論類型。
討喜的評價(jia) ,或者說對自己有利的,是直接說變困難或變容易,不給詳細理由。變難是嚇唬家長和學生,變容易是誘導家長和學生,畢竟基本盤永遠是小白居多,各自吸引各自的客戶群體(ti) 。不討喜的評價(jia) ,是相對深度地分析改革的目標和動向,最後推演出實際隻是考試重點變化的結論。後者更多適合素質較高的學習(xi) 型/分析型用戶,但這種用戶總是少數派。
事實真相:
現有SAT機考與(yu) 之前的SAT紙考相比,與(yu) 其說是難度大幅度降低,不如說是由於(yu) 考試形式的改變,考查重點發生了變化,而考查的基礎能力和底層邏輯變化不大。
以閱讀為(wei) 例,還是考查詞匯運用、議論文/小說閱讀、邏輯思維。目前我們(men) 接觸到的學生案例,比較適合開始備考SAT的托福起步分數,是95+分。這也變相說明,沒有好的語言基礎,準備SAT會(hui) 有很大瓶頸,即考試難度並未大幅度降低。
誤傳(chuan) 四:托福不到100分,就不要開始準備SAT
誤傳(chuan) 原因:
很多學生和家長把SAT的目標成績定的過高,比如1500分,而忽視了自身實力以及準備周期。盡管人總要有夢想,有追求,但如果是不切實際的夢想和追求,就更像是幻想了。當直接把SAT成績定位到1500+分時,潛台詞實際是學生的托福成績要在105+或110+分,由此才會(hui) 有“托福不到100分,就不要開始準備SAT考試”這種誤傳(chuan) 。
事實真相:
盡管SAT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可以接觸到的最難考試之一,但也是分為(wei) 基礎分和拔高分兩(liang) 部分的。數學和語法部分,合計約1150分,這兩(liang) 個(ge) 模塊對中國學生是相對友好且容易拿分的,很多學生充分練習(xi) 後,都能夠拿到不錯的分數。
即使是難度更高的閱讀部分,也有70%的內(nei) 容是基礎分數段,隻有30%的難題,如詞匯題的生僻詞、最後部分的邏輯類題目,是拉開分數檔位的。
因此,很多托福不到100分的同學,經過努力和指導,最終可以達到1450+分的成績,也會(hui) 為(wei) 自己的申請加大籌碼。反之,如果學生非要等到托福100+分後,才開始準備SAT的話,很可能麵臨(lin) 時間不足,倉(cang) 促上陣的問題,最後連基礎分都拿不全。
同時,還有一個(ge) 情況是我們(men) 多年教學總結出來的,就是托福和SAT的備考實際是互為(wei) 補充,互相印證的,或者說,SAT的備考實際對托福是有反哺作用的。這些也都是我們(men) 建議學生在托福90-100分的水平線,也可以開始第一輪準備SAT的原因。
誤傳(chuan) 五:美國大學需要學生提交所有SAT成績
誤傳(chuan) 原因:
這個(ge) 誤傳(chuan) 與(yu) “SAT最多隻能考3次”是孿生兄弟,互為(wei) 因果。因為(wei) 美國大學需要學生提交所有SAT成績,所以不要考太多次,省得讓招生官看到不理想的成績。那麽(me) ,最多考3次吧。看似順理成章,但存在很明顯的漏洞,即把美國大學當成一個(ge) 整體(ti) 看待。
事實真相:
實際上,美國大學的本科申請,是很講究院校特色的。這個(ge) 話題先不展開講,要不5-6篇文章也講不完。這裏先說結論,以中國留學家長偏愛的美國Top50大學來說,每個(ge) 大學的標化要求都是不太一樣的:有的必選,有的可選,有的不選;提交時,有的需要所有成績,有的隻需要一次最好成績,有的可以接受拚分。不一而足。我們(men) 每年會(hui) 綜合數據後,發布詳細匯總表格。
誤傳(chuan) 六:標化可選政策使得SAT考試不重要了
誤傳(chuan) 原因:
客觀原因是疫情的產(chan) 物,美國大學在特殊時期紛紛公布標化可選政策,導致標化考試的重要性在降低。主觀原因,不得不說是國內(nei) 出國留學行業(ye) 細分之後,因為(wei) 隔層越來越多,導致每個(ge) 人的角度都不同。很多機構為(wei) 了盈利的目的,很難說公道話,存在誤導學生及家長的行為(wei) 。
事實真相:
隨著疫情的結束,很多美國大學也在重新評估標化考試的重要性,除加州係大學無視標化成績外,其他Top50的美國大學,標化必選的數量將會(hui) 越來越多。
即使是標化可選的美國大學,學生提交標化成績的比例也是在上升,而非下降的。同時,由於(yu) 標化可選政策,使得選擇提交標化成績的學生,成績中位數也在提升中。如果再考慮到標化本就是中國學生最擁擠的賽道之一,可以說,標化成績對中國學生的重要性依舊很大。
總的來說:
1、GPA最重要;
2、Top30—Top50,標化作用明顯;
3、Top15—Top30,標化外,需關(guan) 注夏校、競賽、活動;
4、Top15,競賽大獎、認知、成熟度(文書(shu) )極其重要。
籠統優(you) 先順序(非重要程度):
GPA、托福、SAT、活動、文書(shu) 。
誤傳(chuan) 七:SAT考不到1500就上不了TOP30
誤傳(chuan) 原因:
這種是另一個(ge) 極端,直接代入的中國高考思維中的“成績決(jue) 定論”。
事實真相:
美國大學本科階段的基本錄取標準是整體(ti) 錄取(Holistic Review),我們(men) 一般會(hui) 將其分為(wei) 五個(ge) 常見因素,即GPA、標化成績、背景活動、申請文書(shu) 、運氣,以及特殊因素加成,如家庭背景、巨額捐贈、特殊教育背景等。
常見因素是多數中產(chan) 家庭共有的競爭(zheng) 池子,特殊因素是中產(chan) 家庭稀缺、上層社會(hui) 獨占的池子。由此可見,決(jue) 定一個(ge) 學生本科錄取的因素很多,標化成績隻是其中的一環。這也是整體(ti) 錄取(Holistic Review)的精髓所在:證據表明,將標化考試隻作為(wei) 錄取中的要素之一,就可以同時促進卓越和多樣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