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在美國文理學院這麽火?

說起美國最好的學校,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總是哈佛、耶魯、麻省理工等這類耳熟能詳的名字,這些學校確實實力雄厚,校友遍天下。

但說起卡爾頓學院(Carleton College)、阿默斯特學院 (Amherst College)、西方學院(Occidental College)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反應是:這是什麽(me) 學校?不會(hui) 是野雞大學吧?

但其實,這些曆史悠久,對學生格外關(guan) 注的學校也培養(yang) 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頂尖人才。我們(men) 把這類規模小而精、奉行博雅教育,以本科教育為(wei) 主的學校稱為(wei) 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簡稱LAC,這也是美國高校的重要種類之一。

美國文理學院是被國際留學生嚴(yan) 重低估的寶藏學校,縱觀曆史上傑出人物,不少都畢業(ye) 於(yu) 文理學院,同時也是許多美國貴族和中上層階級家庭的首選:

著名的宋氏三姐妹都曾在威斯裏安女子學院讀書(shu) (宋美齡後轉學韋爾斯利學院);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大學生活是在西方學院開始的;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qiao) 布斯曾就讀於(yu) 裏德學院;

學霸級音樂(le) 才子王力宏畢業(ye) 於(yu) 威廉姆斯學院;

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畢業(ye) 於(yu) 麻省韋爾斯利學院;

......

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代表了貴族範兒(er) 、高素質、全方位發展的寶藏文理學院吧!

為(wei) 什麽(me) 文理學院在美國舉(ju) 足輕重?

事實上,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在內(nei) 的眾(zhong) 多美國名校,都是在文理學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在老師搭建各院校體(ti) 係架構的時候看到有很多美國學校,比如哈佛大學的本科部其實都會(hui) 在一個(ge) 學院,就叫Harvard College。而隻有連帶上研究生等其他部門,才叫Harvard University。其實,在除了康奈爾大學外的其他常春藤聯盟名校中,也都設有文理學院。

文理學院的英文是Liberal Arts College,這裏的“Liberal Arts”並不能簡單解釋為(wei) “文科教育”,而是素質、能力和思想這樣的軟性能力,也就是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的目標不在於(yu) 培養(yang) 學生成為(wei) 掌握職業(ye) 技能可以謀生的專(zhuan) 才,而是從(cong) 多方麵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ang) 具有人文情懷和高尚的價(jia) 值追求,為(wei) 人類進步謀福祉的通才。使其成為(wei) 一個(ge) 高素質,有教養(yang) 的文化人。

另外,大多數文理學院,都有著非常悠久的曆史。

博雅教育最初起源於(yu) 古希臘,蘇格拉底等希臘著名哲學家都是“博雅教育”的倡導者。

在中國沒有爆紅的文理學院,在美國卻是香餑餑!

主要是針對城邦公民的教育,讓公民們(men) 有能力參與(yu) 公共事務的辯論,更好地表達自己。所以當時的科目包括:Grammar(語法)、Rhetoric(雄辯術)、Logic(邏輯學)。

到了中世紀,博雅教育也隨著社會(hui) 變遷而增加了四門新科目:Arithmetic(算數)、Geometry(幾何)、Music(音樂(le) )、Astronomy(天文學)。這四門學科,加上原來的三門,統稱為(wei) The seven liberal arts,地位仿佛我國孔子的 “六藝”,構成了歐洲教育係統的基礎。

後來隨著資本主義(yi) 在歐洲的發展和殖民地的開拓,便把這樣的人文教育模式帶到了美洲,這也就成了日後美國高等教育的雛形。

在19世紀60年代,文理學院就已是主導美國高等教育的機構之一。在1850年至1899年之間,美國就建立了約212所小型文理學院。截至1987年,美國大約有540所文理學院。

因此在美國,許多著名的文理學院都有非常悠久的曆史。比如全美第一的文理學院——威廉姆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就始建於(yu) 1793年。

在中國沒有爆紅的文理學院,在美國卻是香餑餑!

盡管文科的概念起源於(yu) 歐洲,但如今它在歐洲的流行程度遠不及美國——雖然近年來文科學位變得更加普及。

目前,隻有不到一半的歐洲國家有文科學院或大學開設文科學位課程。即保加利亞(ya) 、比利時、愛沙尼亞(ya) 、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意大利、立陶宛、荷蘭(lan) 、波蘭(lan) 、俄羅斯、斯洛伐克、瑞典、瑞士和英國。在這些國家中,隻有英國、瑞典、荷蘭(lan) 、意大利和德國有一所以上的大學教授文科學位。

由於(yu) 文理學院側(ce) 重於(yu) 對“通才”的培養(yang) ,所以早期的文理學院所接受的多是貴族後裔和有錢白人子弟,其主要是為(wei) 了向社會(hui) 輸送領袖人物。他們(men) 並不擔心就業(ye) 壓力,隻需要關(guan) 注如何提升整體(ti) 素質,提高修養(yang) 。

因此,在許多美國人眼裏,文理學院或多或少會(hui) 帶有某種貴族特權的色彩。而這也是文理學院在如今還依舊是美國中上層階級家庭的選擇的原因。

綜合性大學 VS 文理學院

因為(wei) 學校類型的不同,U.S.News每年也都會(hui) 有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兩(liang) 份不同的榜單。這是前兩(liang) 天新出的榜單:

在中國沒有爆紅的文理學院,在美國卻是香餑餑!

綜合性大學

在中國沒有爆紅的文理學院,在美國卻是香餑餑!

文理學院

我們(men) 可以從(cong) 這幾個(ge) 方麵來給這兩(liang) 類學校做一個(ge) 全麵的對比:

學校規模

綜合性大學規模龐大,在校生多,一般維持在幾萬(wan) 人。在校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大學的學習(xi) 氛圍和文化,各類社團、校園活動豐(feng) 富。

文理學院規模一般較小,大部分在校人數一般在2000人左右。課堂和活動都是小團體(ti) 活動為(wei) 主,學生參與(yu) 度極高。

地理位置

綜合性大學大多位於(yu) 城市、農(nong) 村或郊區。

大多數文理學院都坐落在小鎮或者鄉(xiang) 村,不僅(jin) 風景優(you) 美,環山靠湖,遠離城囂,而且安全性都極好。從(cong) 學生到教授,都可以沉浸在象牙塔的學習(xi) 氛圍中。

學校聲望

大型綜合性大學的全球知名度和國際聲望都很高。

文理學院的國際知名度不是很高,近年來在逐步提升,但在美國國內(nei) 的聲望很高。

學校類型

綜合性大學私立、公立均有。

文理學院通常是私立學校。

專(zhuan) 業(ye) 設置

綜合大學的專(zhuan) 業(ye) 分類比較多元化,涵蓋了文科、理科、社會(hui) 、工程、醫療等各個(ge) 專(zhuan) 業(ye) ,校內(nei) 課程可選範圍很廣。對於(yu) 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工科學位及職業(ye) 生涯感興(xing) 趣的學生可選擇綜合性大學。

文理學院專(zhuan) 業(ye) 劃分不是非常細致,它們(men) 更側(ce) 重理論類教學或者通識教育,大多文理學院不提供工程、醫學等工科類或是職業(ye) 性較強的專(zhuan) 業(ye) 。

課程設置

綜合性大學本科教育雖然是通識教育,但是更傾(qing) 向於(yu) 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學校提供的學術專(zhuan) 業(ye) 涉及的範圍非常廣。

文理學院更注重文理兼修的博雅教育,重視培養(yang) 學生的軟硬能力,旨在培養(yang) 學生成為(wei) 職場適應性和學習(xi) 力更高的人。

花費、獎學金設置

美國綜合性大學中公立大學的學費較私立和文理學院低,但很多院校不為(wei) 國際學生提供獎學金,即使有獎學金,名額也會(hui) 比文理學院少。

美國文理學院學費相對較高,不過國際學生獲得獎學金的比例遠遠超過在綜合性大學就讀的學生。一般文理學院排名前50的基本都有全額獎學金。此外,一些學校還會(hui) 提供助學金。

師資力量

綜合性大學的教師偏向研究型,很多都是各個(ge) 領域的知名學者,但由於(yu) 上課人數比較多,教授和學生之間的接觸少,授課方式一般是講課而非討論;有些學校的教授精力主要集中在科研和帶碩博學生上,不會(hui) 花過多時間給本科生。

文理學院師生比在1:6~1:13之間。在學校內(nei) ,授課方式主要是小班製,多數課程都在15人左右,平均班級人數不超過30,雖然一些入門課程可能會(hui) 達到40-50人,但不會(hui) 達到綜合性大學數百人一起上課的規模。學生與(yu) 教師的接觸和交流機會(hui) 頻繁,學生得到的關(guan) 注會(hui) 更多。

就業(ye) 機會(hui)

綜合性大學組織較多的校園招聘會(hui) 和其他招聘活動;具備強大的校友網絡,學生選擇機會(hui) 更多。

文理學院的學生與(yu) 校友、教授、同學間形成了密切的紐帶,人脈關(guan) 係網強,學生容易獲得實習(xi) 和就業(ye) 的機會(hui) 。

教學觀念和宗旨

綜合大學不但提供本科教育,也會(hui) 提供碩士和博士階段的學習(xi) 。更側(ce) 重於(yu) 課程研究,注重時間,培養(yang) 學生的職業(ye) 技能。

文理學院隻提供本科四年的教育,很少有研究生。這類院校更側(ce) 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個(ge) 人素質的培養(yang) 。

申請難度

綜合大學中排名前30的學校,比如常春藤聯盟等,申請難度非常大,並且對於(yu) 學習(xi) 成績好,獲獎經曆多,或有海外高中,國際教育體(ti) 係背景的學生更友好。

文理學院排名20-50區間的學校對比綜合大學相應排名的學校申請難度較低一些。除了學生的成績,更看重學生的各方麵特長和思維想法,更加適合在考試分數上不占優(you) 勢的學生。

綜上的比較呢,我們(men) 可以看到綜合性大學的優(you) 勢主要是:

1. 好的綜合性大學知名度高,研究資源豐(feng) 富,機會(hui) 多。排名靠前的學校對於(yu) 就業(ye) 的幫助很大。

2. 專(zhuan) 業(ye) 分類清晰,學生在專(zhuan) 業(ye) 的選擇上範圍更廣更豐(feng) 富;

3. 學校規模大,校園活動更加豐(feng) 富,更能體(ti) 驗到美國的多元文化。

而文理學院的優(you) 勢集中在:

1. 學生數量少,課堂參與(yu) 度高,與(yu) 教授直接接觸的機會(hui) 多,教學質量有保證;

2. 文理學院的獎學金和助學金競爭(zheng) 壓力小,學校資金雄厚,國際生拿到獎學金的概率也不低;

3. 各方麵能力均衡發展,通識教育受益終身,職場軟實力有優(you) 勢;

4. 分數不占優(you) 勢的學生更有希望衝(chong) 刺TOP30名校。

文理學院在中國的招生情況

根據資深美本申請專(zhuan) 家整理的美國綜合排名靠前的文理學院中國學生的就讀情況,每年平均入讀 Top 60 文理學院的中國學生隻有 1,100 名左右,這與(yu) Top 60 綜合性大學將近每年兩(liang) 萬(wan) 左右的入讀人數相比確實不在一個(ge) 數量級上。

在中國沒有爆紅的文理學院,在美國卻是香餑餑!

在中國沒有爆紅的文理學院,在美國卻是香餑餑!

當然,頂尖文理學院的申請難度還是非常大的,特別是 Top 15 的文理學院,錄取難度完全不在Top 15 的綜合性大學之下,在選校時還是要慎重!

但是,在前 60 的文理學院裏,多數學校對中國學生都是非常友好的,特別是女校,錄取的中國學生人數相對比較多,喜歡女校的女同學們(men) 可以考慮。

但是美國創價(jia) 大學(Soka University of America)、斯貝爾曼學院(Spelman College)和托馬斯阿奎那斯學院(Thomas Aquinas College)等這幾個(ge) 學校極少中國學生申請或就讀,選校時可以考慮避開。

盡管近些年,也有不少中國學生開始熟悉並大量申請和就讀文理學院,但確實文理學院在中國的國際教育市場裏相對來說沒有爆紅,知名度和招生潛力在中國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看到越來越多的文理學院的招生官積極飛往中國宣傳(chuan) 自己的學校。

在中國沒有爆紅的文理學院,在美國卻是香餑餑!

而且現在不少招聘啟事中甚至還會(hui) 出現一些“特別條款”,比如“文理學院畢業(ye) 生優(you) 先考慮”,“團隊大佬都是 LAC 出身”,“我們(men) 偏愛 LACer(文理學院畢業(ye) 生)” 等等。尤其是在一些新經濟領域以及極具創造力的行業(ye) 和團隊。

也許也是因為(wei) 大家發現,文理學院的畢業(ye) 生,不隻在申請研究生和就業(ye) 方麵具有很強的學術競爭(zheng) 力,文理學院畢業(ye) 生的解決(jue) 問題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寫(xie) 作表達能力、社會(hui) 洞察力、領導能力和執行力等軟實力都是不容小覷的。

考慮申請文理學院的學生可以重點關(guan) 注院校巡展等消息,同時在申請文書(shu) Why Essay 也要積極表達對學校的興(xing) 趣以及自身與(yu) 學校的結合點和匹配點。

總之,文理學院的教育質量非常高,但不一定適合每個(ge) 人,無論是綜合大學還是文理學院,沒有任何一所學校能對學生的個(ge) 人未來發展做出保證。

但是,每個(ge) 學生都隻有在最適合的環境中學習(xi) 生長,才能有最好的成長體(ti) 驗和收獲!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世界第一人才競爭力的國家瑞士是怎樣養成的?

下一篇

因國際學生被大量拒簽 澳洲各大學損失3.1億澳元!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