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杜克大學本科招生主任Christoph Guttentag在給《紀事報》的郵件中寫(xie) 道:從(cong) 今年起,杜克大學將不再在本科招生過程中為(wei) 標化成績和文書(shu) 進行評分。
Christoph Guttentag解釋說,由於(yu) 人工智能和大學招生顧問的使用增加,文書(shu) 不再獲得評分。在被問及招生辦如何確定一篇文章是否由人工智能生成或由顧問撰寫(xie) 的,以及是否會(hui) 對申請人產(chan) 生負麵影響時,Guttentag回答說,“這些問題並不簡單”。
盡管有這些變化,Guttentag依然表示:文書(shu) 和標化成績仍然在招生過程中被考慮。
他說:“文書(shu) 對我們(men) 理解申請人仍然非常重要,隻是我們(men) 不再假設文書(shu) 是學生實際寫(xie) 作能力的準確反映,標化成績在提交申請時被視為(wei) 重要組成部分。”他表示:“內(nei) 容和洞察力比風格更重要”!
由此可見,文書(shu) 能否真實展示申請人的特點將更為(wei) 重要,申請者需要更加重視文書(shu) 創作。
Guttentag又進而解釋:它們(men) 不會(hui) 被給予數值評分,而是被視為(wei) 我們(men) 全麵考慮候選人是否可能成為(wei) 杜克大學社群的一員時的因素。
言外之意,隻有達到了杜克大學的錄取標準,文書(shu) 和標化成績才會(hui) 被考慮。
杜克大學錄取因素
在此之前,杜克大學招生辦從(cong) 六個(ge) 維度對申請者進行評估打分:課程強度、學術表現、推薦信、文書(shu) 、課外活動和標化成績。招生官為(wei) 每個(ge) 申請者進行打分,每一項1-5分,滿分30分;每個(ge) 學生由兩(liang) 名招生官評估,滿分60分,通常ED至少需要達到48分以上才有可能被錄取。
評分標準來自完美留學許老師講座
按照Guttentag的說法,現在評分標準變成:課程難度,學術成績,課外活動和推薦信四個(ge) 因素,達到目標評分的申請者,才會(hui) 被考慮文書(shu) 和標化成績,決(jue) 定是否滿足整體(ti) 審查的錄取。
這一調整,並不意味著文書(shu) 和標化不重要,而是錄取過程更簡單粗暴,學術表現弱的同學,可能就沒有機會(hui) 進入最終審查錄取環節。
杜克大學這一招生政策的調整,也是疫情後,很多大學對招生政策反思的一種舉(ju) 措,包括達特茅斯恢複標化要求,哥大標化長期可選等,但麵對大學的分歧,作為(wei) 申請者還是要做好完全準備,該認真規劃、備考,還是要盡早行動起來,不要給自己的申請留下太多不確定因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