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科階段取消校友子女優先錄取政策到底有多難?

哈佛大學校園

近期的一條新聞,看到很多關(guan) 注美國本科留學的朋友轉發:

據《紐約每日新聞》報道,2022年3月10日,紐約州立法機構提交一項新法案Fair College Admissions Act,要求禁止該州所有大學繼續使用本科招生中的“綁定性早申製度(binding early decision)”和“校友子女優(you) 先錄取製度(legacy preference)”。

美國本科階段取消“校友子女優(you) 先錄取”政策到底有多難? 美國眾(zhong) 議院議員Jamaal Bowman更是發起了一項立法,試圖在全美範圍內(nei) 廢除該項招生製度。

Jamaal Bowman說,大學通常不願意公布他們(men) 使用校友子女優(you) 先錄取製度的數據。但根據Education Reform Now統計的紐約州內(nei) 50所大學在2019年的錄取數據,發現該州的大多數公立大學,包括紐約市立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都不使用該製度。但許多私立學校,包括重量級的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則都存在使用該製度招收學生的情況。

法案發起人之一、紐約州議員Latrice Walker說,“校友子女優(you) 先錄取給那些最不需要他的人帶來了不公平的優(you) 勢。”“相比之下,低收入學生在最需要優(you) 惠待遇的時候,擁有幫助他們(men) 獲得錄取資格的家庭背景的可能性要小得多。”“我認為(wei) 公平競爭(zheng) 很重要。”

本次,我們(men) 就來聊聊,作為(wei) 美國本科階段最飽受詬病的政策之一,美國本科階段取消“校友子女優(you) 先錄取政策”到底有多難?

1、托克維爾的斷言

距今180+年前,著名曆史學家托克維爾在他的經典著作《論美國的民主》中斷言,美國永遠不會(hui) 有世襲製。他寫(xie) 道,“這個(ge) 雛形的民主社會(hui) 不具有歐洲社會(hui) 的‘長子繼承製’傳(chuan) 統(父母把所有財產(chan) 留給長子),美國人的家族財產(chan) 被平均分給了每一位繼承人。久而久之,財產(chan) 便會(hui) 逐漸化為(wei) 烏(wu) 有。”

然而,這位偉(wei) 大的法國曆史學家卻低估了美國上層社會(hui) 的狡黠。正是依靠這種狡黠,他們(men) 中的大多數人得以一代接一代地擴展自己的財富和權勢。曆史證明,美國的上層社會(hui) 並不需要“長子繼承製”,他們(men) 發明了一種保證自身地位世代相傳(chuan) 的間接途徑,這就是大學招生。

人們(men) 普遍認為(wei) ,一流大學都是包含向上層社會(hui) 流動和機會(hui) 均等內(nei) 容的美國夢的積極推動者,但事實卻是大相徑庭的。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能進入一流大學的比例很低,與(yu) 此相對比的是,幾乎所有一流大學都向權貴家庭的子女大開方便之門,為(wei) 他們(men) 將來在政界和商界成為(wei) 領袖人物做好鋪墊。

1997年,哈佛大學招生部門資深招生官戴維 伊萬(wan) 斯在一篇題為(wei) 《純粹擇優(you) 錄取的缺陷》的文章中談到,“一流大學之所以常常放棄諸如名列榜首、SAT滿分之類的優(you) 秀人才,反而招收條件並不突出的學生,是因為(wei) 相比嚴(yan) 格基於(yu) 分數的評價(jia) 體(ti) 係,對申請者個(ge) 人素質進行主觀性評估的評價(jia) 體(ti) 係更加優(you) 越”。他打了一個(ge) 比方:一所大學就好比一個(ge) 管弦樂(le) 團,需要的不僅(jin) 僅(jin) 是小提琴手。大學應該是一個(ge) 多種人才的共生整體(ti) 。

伊萬(wan) 斯的比喻很有吸引力,極大地影響了公眾(zhong) 對大學招生過程的觀感,同時幾乎對所有描述這一過程的書(shu) 籍和報刊文章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時至今日,國內(nei) 很多從(cong) 事美國本科留學的朋友,還經常借此比喻向家長/學生闡明美國本科申請的奧義(yi) 。

然而,這個(ge) 比喻為(wei) 基於(yu) 主觀臆斷的錄取決(jue) 定找到了一個(ge) 非常方便的借口。事實上,把大學招生比作管弦樂(le) 團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為(wei) 了成功地匯集不同的音樂(le) 家,樂(le) 團都會(hui) 通過“盲試音”來挑選每種樂(le) 器最優(you) 秀的演奏家,以消除任何偏袒的可能性。試想,紐約交響樂(le) 團會(hui) 拒絕一位技藝精湛的頂級小提琴家,而錄用一名水準欠佳的二流演奏員,隻是因為(wei) 後者的父親(qin) 曾經是樂(le) 團演奏員或著名演員,或者曾經為(wei) 樂(le) 團的排練場地提供過讚助嗎?

麻省理工 校園

2、特權優(you) 先沒有黨(dang) 派之爭(zheng) 、政見之別
在美國,大學本科路卻階段的特權優(you) 先政策是極少見的沒有黨(dang) 派之爭(zheng) 和政見之別的領域。受益者包括來自不同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權貴,既有民主黨(dang) 人也有共和黨(dang) 人,既有“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的支持者也有反對者,有左派的好萊塢明星也有右派的工商業(ye) 大亨,有老牌富翁也有時代新貴——隻要有孩子。

同時,特權優(you) 先無視這些上層社會(hui) 下一代們(men) 的才情和學業(ye) 成績,為(wei) 他們(men) 進入名校大開方便之門。不僅(jin) 如此,這些名校有不少校友在華爾街、財富500強公司、各大媒體(ti) 、國會(hui) 和司法界占據著舉(ju) 足輕重的地位,一旦進入這些名校,權貴子女往往會(hui) 自然而然地加入一些極為(wei) 排外的社交團體(ti) 。

甚至於(yu) ,致力於(yu) 改善美國少數族裔上大學境況的“平權措施”,最終受益的白人學生卻遠遠超過少數族裔的學生數量。在少數族裔學生僅(jin) 占大學生總量的10-15%情況下,富裕家庭的白人學生事實上依舊是受優(you) 待的主要群體(ti) :

特招運動員 10-25%、校友子弟 10-25%、發展項目 2-5%、名人和政客子女 1-2%、教師子女 1-3%。部分同學還享受了多重優(you) 惠,如既作為(wei) 校友子弟又作為(wei) 運動員而獲得的雙重優(you) 待。

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的羅伯特 伯金諾曾經計算過一所常青藤大學(沒有透露具體(ti) 校名)麵向“常規學生”的招生比例,得出的結論令人驚訝:沒有任何背景的學生所要爭(zheng) 取的錄取名額,僅(jin) 占全部名額的40%。同時,他補充說,常青藤大學還會(hui) 常常少報因校友關(guan) 係入學的學生人數,如將校友的孫輩不計入校友子女,盡管真實情況是往往校友們(men) 成為(wei) 祖父母後會(hui) 給大學捐贈更多的錢,從(cong) 而更能左右大學的招生。

美國本科階段取消“校友子女優(you) 先錄取”政策到底有多難?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3、“一代藤校,代代藤校”

在美國,有“一代藤校,代代藤校”的說法。很多私立名校共用的一個(ge) 解釋是,因為(wei) 校友們(men) 在招生的麵試過程中幫了忙,而是是義(yi) 務幫忙。如果不照顧一下他們(men) 的孩子,以後就沒人願意幫忙了。但是,反對意見也很尖銳,認為(wei) 這種所謂的麵試本身就是不必要的(畢竟不是劍橋和牛津那種教授麵試),甚至本身就是校友們(men) 利用特權推薦自己圈子裏孩子的過程。對於(yu) 照顧校友孩子的原因,講真話的反而是哈佛大學的前任校長、美國前財政部部長薩默斯。他公開認為(wei) ,“錄取校友的孩子是私立大學建立自己社區的一部分”。

實際上,所有私立名校的畢業(ye) 生,不論自己後來的事業(ye) 如何,是否過得幸福,都多少有一點優(you) 越感(參考國內(nei)  清北複交或者985/211的畢業(ye) 生)。他們(men) 和學校一道,心照不宣地把自己圈定在一個(ge) 自認為(wei) 的精英圈子裏。相比而言,他們(men) 比圈子外的人更富有、更成功,他們(men) 希望通過接納更優(you) 秀的人進來,使得這個(ge) 圈子更精英化,因此也就絕不希望貧困家庭和社會(hui) 底層家庭的孩子進來稀釋這個(ge) 圈子。

對美國的名牌私立大學來說,它們(men) 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校友捐贈來維持日常開銷,要靠校友的無償(chang) 服務來發展,因此也希望校友的圈子是一個(ge) 精英的而非平民的圈子。如此,捐贈才會(hui) 越來越多,校友對學校的發展也就更加關(guan) 心。在學校看來,維持圈子質量的最佳方式,是把圈內(nei) 人的下一代也納入到圈子裏來。

小結

在當今這個(ge) 鮮有秘密可言的社會(hui) 裏,美國上層社會(hui) 中所剩不多的忌諱之一,就是談論或描寫(xie) 大學招生中的幕後操作。同樣的,隻有背叛階級的個(ge) 人,沒有背叛利益的階級。我們(men) 不排除有美國眾(zhong) 議院議員Jamaal Bowman或紐約州議員Latrice Walker這樣的個(ge) 人,希望廢除“校友子女優(you) 先錄取政策”。然而,當幾乎美國所有中上層(尤其是上層)的既得利益者的後代們(men) ,都可能獲益於(yu) 這項政策時,想要廢除它,可以說一件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參考書(shu) 目:1、吳軍(jun) ,《大學之路》;2、丹尼爾 金 《大學潛規則》;3、羅伯特 帕特南 《我們(men) 的孩子》;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八大藤校和杜克大學2026屆RD放榜 中國學生錄取統計

下一篇

IB經濟學大考HLPaper3考試指南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