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重回750萬(wan) 大關(guan) 。
近日港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香港人口的臨(lin) 時數據為(wei) 750.31萬(wan) 人,比2022年底增加30500人,增幅為(wei) 0.4%。
圖:香港商報
這是繼2020年後香港人口再次突破750萬(wan) 人。
最主要原因:香港搶人策略成功。
2023年香港特區入境事務處共收到超過22萬(wan) 宗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申請,約13.5萬(wan) 宗已經獲批,約9萬(wan) 名獲批人才已經抵港。
在這十幾萬(wan) 宗獲批的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為(wei) 了香港身份所帶來的教育優(you) 勢,而選擇辦理身份的家長。
不過,隨著赴港求學的家庭愈發白熱化,勸退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如果是為(wei) 了不卷,我勸你不要來香港”
“第一批優(you) 高才帶孩子來港讀書(shu) 的,打道回府了”
“帶女兒(er) 赴港讀DSE,我後悔了”
....
老師總結了一下,勸退的聲音無外乎這3個(ge) 。
香港擇校太難
香港的學校種類多,分為(wei) 官立、津貼、直資、私立和國際學校五大類。
它們(men) 在學費、課程、語言、教學體(ti) 係等方麵都各有差異,升學路徑也大不相同。
各類學校的幼兒(er) 園、小學、中學,都有不同的入學規則。
官立幼小有統一的自行派位,至少有2個(ge) 學校名額可以任你挑選,學校一定會(hui) 接受你的申請,但是也要看標準、看麵試。
如果你要申請好的私立,更要拚麵試、拚家庭。
此外大家都想進“一條龍”的學校,這些都是公認的第一等級學校。
一種是100%直升的“一條龍”,隻要麵試進入小學,中途不退學、不清退都可以直升進中學,如男拔、女拔,是最搶手的。
另一種是“半條龍”,70%-80%直升,末尾淘汰製,大部分也能進入中學部。
高中又分為(wei) band1,band2,band3...
這裏老師闡述出來的,不足香港教育體(ti) 係和擇校規則的十分之一,其複雜程度可想而知。家長在擇校麵臨(lin) 的困難也可想而知。
香港卷家長
有人說內(nei) 地家長雞孩子,香港家長雞自己。
讓孩子“贏在子宮裏”讓我們(men) 知道了什麽(me) 叫做卷在起跑線。
有一部紀錄片講述了香港寶媽為(wei) 了讓孩子贏而選擇在某月份剖腹產(chan) ,有些媽媽甚至精確計算好懷孕時間,確保自己的孩子“定月出生”,以獲得進入選拔圈的資格。
港媽港爹,在港孩上小學前,就打響了“持久戰”、“貨幣戰”。
香港的很多小學是名牌中學的直屬小學,有的家長不惜斥資數百萬(wan) 港元在名校附近置業(ye) ;有的家長作好“兩(liang) 手準備”,報讀多所小學,作為(wei) 孩子未能電腦派位入心儀(yi) 學校時最後的安全網。
還有很多人為(wei) 了孩子上名校,幫孩子報假地址、做假材料,他們(men) 一邊教孩子要城市,一邊教孩子說謊應付學校的核查。
有在香港帶娃的全職媽媽告訴我,“現在香港很流行這個(ge) ,為(wei) 了擇校,不擇手段。”
費用高
首先是學費。
以上5種類型學校計算每年的學費成本:
- 官津學校是最劃算的,4000港幣/年;
- 直資學校,取中位數來計算,大概在4萬/年;
- 私立學校則是15萬/年;
- 國際學校20萬/年。
另外,香港部分國際學校還需要購買(mai) 債(zhai) 券、建校費,這筆費用從(cong) 幾十萬(wan) 到幾百萬(wan) 不等。
補課這塊,時長因人而異。價(jia) 格比較透明,一般1對6的小組課在200-600元之間,1對1是400-1000元,且按月收費。亂(luan) 收費、課程包等問題比較少見。
這樣算起來,光是孩子的教育費,一個(ge) 月4萬(wan) 是中產(chan) 之家的平均標準。如果讀國際學校的話,一年至少要準備一百萬(wan) 。
再就是衣食住行。
位於(yu) 香港灣仔區的銅鑼灣租一個(ge) 2室1廳的房子,房租大概3萬(wan) 港幣/月,如果是九龍城區,比如在九龍塘租個(ge) 2室2廳適合陪讀家長居住的房子,房租也要2.4萬(wan) 港幣/月。
若是在北區或是沙田區這些地方房租相對低點,租一套2室1廳的房子,租金在9000-1.5萬(wan) 港幣不等。
總的來說,一家三口在香港租房,追求性價(jia) 比的話,每個(ge) 月房租在1.2萬(wan) -2.5萬(wan) 之間,一年大概就是15-30萬(wan) 港幣。
日常開銷,一家三口,每個(ge) 月至少也要花費1W港幣左右。
粗略估算一下,香港就讀的家庭一個(ge) 月需要的生活費,大致是在2萬(wan) -3萬(wan) 港幣,一年的花銷是在24萬(wan) -36萬(wan) 港幣左右。
這還是從(cong) 省錢角度出發,滿打滿算的情況下。
有過來人給出了總結,這幾類家庭不適合來香港:
1、家庭經濟一般
學費可能不貴,但是生活成本高。如果經濟不穩定,壓力和風險很大。
2、規劃目的不明確
壓根沒想明白來香港讀書(shu) 到底為(wei) 了什麽(me) ,也不清楚當中的困難。
3、過度執著名校榜
擇校隻看榜單,對於(yu) 學校一概不知。
4、對香港教育沒有基本認知
對香港教育體(ti) 係隻是道聽途說,隻看個(ge) 別逆襲翻盤的案例。
5、不能接受落差
居住、飲食、文化、語言、環境稍有不順就心生不滿。
在老師看來,香港身份給教育帶來的升學優(you) 勢毋庸置疑:
1、DSE考試:三分之一幾率上港八大,學費便宜14萬(wan) 港幣/年;還可用DSE成績報讀內(nei) 地高校。
2、華僑(qiao) 生聯考:競爭(zheng) 小、分數低。
身份給到孩子的是更多的選擇和兜底,辦了香港身份並不一定要去香港讀書(shu) ,去香港接受教育要考慮清楚。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