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本科畢業(ye) 人數達到1158萬(wan) 人,2024年預計本科畢業(ye) 人數將達到1187萬(wan) 人,比上一年增加29萬(wan) 人。在畢業(ye) 生人數持續增長的趨勢下,考研人數卻相比往年下降36萬(wan) 。
根據研招網官方統計,2023年研究生報考人數同比增長17 萬(wan) ,增長率為(wei) 3.72 %。2018年-2022年期間考研人數連續5年陡增,平均增長率達到15.926%;而2023年考研人數的增長率僅(jin) 為(wei) 3.72%,考研人數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下圖展示了曆年考研人數折線圖,從(cong) 曆年考研報名人數可以看出,2014和2015年考研報名人數有所下降,自2015年以後均呈上漲趨勢,在2023年達到了峰值。可以直觀地感受到2023年考研人數增長速度的下降趨勢。
考研增長率的銳減引發了社會(hui) 各界人士的關(guan) 注和討論,持續火爆的“考研熱”為(wei) 何突然降溫?相關(guan) 專(zhuan) 家認為(wei) ,相比過去幾年曾經出現的爆發式增長,這次“降溫”顯然是社會(hui) 形勢變化的必然結果!那麽(me) 考研率為(wei) 什麽(me) 會(hui) 降低?下麵老師從(cong) 多方麵因素為(wei) 大家分析一下。
02、考研增長率銳減的原因
1、保研率再創新高
在今年公布的保研名單院校中,保送研究生數量比往年增加的院校占到了絕大多數,多所院校的保研率也是“再創新高”,相比去年提升非常明顯。比如中國美術學院,相比去年保研人數增加了31人,增幅高達28.44%;再比如華中科技大學,2024年的推免人數增加了331人,漲幅達到了15.87%;而杭州師範大學則由於(yu) 今年推免增加了79名高素質複合型碩士層次高中教師培養(yang) 試點推免生資格,總推免人數大幅上漲到了72.57%。
保研率的增加一方麵使得更多有讀研意願的優(you) 秀學生直接免試入學,同時,推免率的提升占據了更多的優(you) 秀導師的名額,使得考研的學生不僅(jin) 考試難度增加,也隻能選擇挑剩下的導師。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考研積極性。
2、教育結構調整,考研回歸理性
近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結構不斷調整,本科教育質量得到提升,專(zhuan) 業(ye) 設置更加多元化,使得更多學生能夠在本科階段獲得所需的知識和能力。高校鼓勵並提供機會(hui) 讓大學生從(cong) 社會(hui) 實踐、實習(xi) 實訓、誌願服務、科研競賽、文體(ti) 活動中,鍛煉實踐能力,提升就業(ye) 競爭(zheng) 力。
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xi) 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優(you) 勢,發揮自己的優(you) 勢潛能,關(guan) 注行業(ye) 趨勢,提供多元實踐平台,助力學生盡早形成長遠規劃。這樣的教育背景下,許多學生認為(wei) 考研並不是實現自己就業(ye) 目標的最佳途徑。
而是更傾(qing) 向於(yu) 通過實習(xi) 、培訓或就業(ye) 實踐來提升自己的競爭(zheng) 力。使得部分學生在本科畢業(ye) 後不再選擇考研,而是直接就業(ye) 或創業(ye) 。
3、研究生招考製度調整
近年來,考研製度不斷改革,考試科目和內(nei) 容進行了調整,研究生入學考試難度明顯所增加。這使得一些學生擔心考研的風險和壓力,綜合權衡之下選擇放棄考研,轉而尋找其他發展途徑。
同時,部分高校對專(zhuan) 碩、學碩的比例進行了大幅度調整。據教育部印發的《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將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為(wei) 未來考研報考主流。
在專(zhuan) 碩擴大的同時,一些高校正在縮減學碩的人數。相比於(yu) 學碩,專(zhuan) 碩的國家補貼更少,學費通常也更貴,讀研的經濟成本顯著增加。對於(yu) 一些家境貧寒的學生來講,有能力考研卻沒能力讀研,因此也進一步導致考研率下降。
4、研究生學曆貶值,就業(ye) 優(you) 勢不再突出
有一個(ge) 紮心的事實擺在我們(men) 麵前——學曆貶值的程度,可能遠比我們(men) 想象中要嚴(yan) 重。2023年廣東(dong) 新聞報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廣州曆史上第一次騎手招滿,而且騎手的本科率超過了30%!有網友調侃外賣已經是知識密集型行業(ye) 。
40年前,考上大學是轟動全縣的大事,村長登門拜訪,鎮長發來賀電,一經錄用,就意味著你的人生徹底發生改變。而現在大學畢業(ye) 去找工作,別人看都懶得看一眼,甚至出現了“60時薪的農(nong) 民工找不到,60一天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的奇葩場景。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研究生招生規模持續擴大,研究生數量大幅度增長,就業(ye) 市場上的碩博人才供大於(yu) 求,競爭(zheng) 劇烈。同時,隨著近幾年疫情的影響,社會(hui) 經濟形勢嚴(yan) 峻,企業(ye) 更加注重產(chan) 值和效益,在進行人才招聘時則更加注重實際工作經驗和實踐能力。
研究生學曆無法直接證明一個(ge) 人的實際操作能力和適應能力,高學曆的優(you) 勢大打折扣。正如吉林大學哲學社會(hui) 學院副教授祁靜所說,“卷學曆”隻是過程,能就業(ye) 才是終點。與(yu) 其“卷學曆”,不如去工作中積累經驗。”隨著學曆貶值現象嚴(yan) 重,越來越多的高學曆人才付出了大量時間精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這也導致考研意願的人越來越少。
5、研究生畢業(ye) 把關(guan) 愈加嚴(yan) 苛
為(wei) 保證研究生培養(yang) 質量,多年來教育部陸續出台一係列文件,延長碩士、博士就讀年限,嚴(yan) 格把關(guan) 碩博畢業(ye) 論文質量。2019年以來,教育部開展“學位擠水”行動,持續開展學位點合格評估,2014年至2021年撤銷103個(ge) 學位授權點,196個(ge) 學位授權點限期整改。此外,加大了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力度,不少學校碩士需要三位副高級教授進行雙盲審核,大大提升了研究生的畢業(ye) 難度。
高校延長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學製,教育部嚴(yan) 控研究生論文審查、加強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wei) 準則,這些舉(ju) 措都加大了畢業(ye) 的難度,猶如為(wei) 研究生加上了一道“緊箍咒”。讓一些試圖混水摸魚的研究生不再有機會(hui) 成為(wei) “漏網之魚”。
想指望通過考研鍍金,舒舒服服拿文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往後讀研想混畢業(ye) 越來越難,考上並不等於(yu) 就能順利畢業(ye) ,於(yu) 是一些人也會(hui) 謹慎考慮到底要不要讀研究生了。
02、考研增長率降低意味著什麽(me)
1、教育資源配置優(you) 化
考研率的降低意味著高等教育資源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給真正具備研究潛力和意願的學生,減少了教育資源的浪費和人力物力匱乏的壓力。同時,考研率的降低將使高等教育麵臨(lin) 提升質量的挑戰。高校需要加強教學質量,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培養(yang) 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畢業(ye) 生,適應社會(hui) 對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2、人才更加多樣化
考研人數的降低反映了學生對就業(ye) 市場的預期和態度的轉變。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就業(ye) 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畢業(ye) 生選擇直接進入職場,不再將考研視為(wei) 提高競爭(zheng) 力的唯一途徑。這一信號表明,教育和就業(ye) 市場正在發生變化,學生對於(yu) 教育投資的回報率和未來就業(ye) 前景的考慮變得更加謹慎和理性。
考研率降低將促使學生更加多元化的選擇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不再囿於(yu) 傳(chuan) 統的學術研究領域。這將為(wei) 社會(hui) 培養(yang) 更多具備實踐能力和應用技能的專(zhuan) 業(ye) 人才,滿足社會(hui) 多樣化的需求。
3、高等教育模式轉型
考研率的降低也可能意味著我國高等教育模式的轉型。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高等教育已經不再僅(jin) 僅(jin) 是學曆提升的工具,而是越來越注重培養(yang) 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們(men) 會(hui) 更加注重實踐經驗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ang) ,而不再僅(jin) 僅(jin) 追求學曆的提高。
4.職業(ye) 教育熱潮興(xing) 起
隨著考研率的降低,傳(chuan) 統的學術教育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職業(ye) 教育將成為(wei) 人們(men) 提升自身能力和就業(ye) 機會(hui) 的重要途徑,職業(ye) 學校和培訓機構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相比傳(chuan) 統的學術教育,職業(ye) 教育注重培養(yang) 學生實際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識,更加貼近實際需求。學生可以在短期內(nei) 掌握所需的技能,提高就業(ye) 競爭(zheng) 力,確保學生畢業(ye) 後能夠順利就業(ye)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