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科申請內卷嚴重嗎?

卷王時代

內(nei) 卷這幾年太火了,很多人一遍吐槽大家為(wei) 什麽(me) 都越來越卷,一遍努力的找各種資源,讓自己不能落後。 所以結果就是,在今年眾(zhong) 多美本學校縮減招生(尤其是公立學校的備胎反擊戰),很多之前期望值是錄取到top10+ivy的,最後可能隻有30-50的某個(ge) 學校,因為(wei) UC係中的SB今年把自己當B,而B卻一直是…… UCLA/UCB把我們(men) 錄到大藤的選手們(men) 都拒了,連去年和藹親(qin) 民的UFL最後也拒了一波人。

RD的日子,每天在等學生拆offer,告知結果,我每天都是和李姐battle。就這學校還不要這樣的學生,難道申請是吹風機錄取麽(me) ? 所以最後發現,頂級夏校要努力申請,標化要努力刷分。不管是學生對申請的不確定性,還是其他因素,托福從(cong) 100,到110,到115,到最後不考到118+的水平都感覺自己虧(kui) 了。然而,我們(men) 今年錄取到TOP10的學生裏麵,隻有一個(ge) 117的,其他都是在110-115之間。並不是學生考不出來,而是我認為(wei) 沒有必要,如果一個(ge) 成熟的顧問了解申請流程和招生官的錄取標準,那麽(me) 就不用讓學生做無用功

SAT/ACT也是標準一再拉高,MIT今年恢複了對SAT/ACT的要求,Caltech/UC係列估計會(hui) 繼續堅持Test Blind的政策。我隻想說,如果在一個(ge) 學校之內(nei) ,其他人都有考試分數(尤其是有ACT考點的學校),如果你沒有,理論來說也可以,畢竟很多學校在今年仍然會(hui) 堅持Test Optional的政策,但是換位考慮,如果你是AO,你看到同一個(ge) 學校的不同申請者,一個(ge) 有分數,一個(ge) 沒有,那麽(me) 你會(hui) 怎麽(me) 想?(這個(ge) 是純主觀臆測,沒有事實根據)。

但是也不得不說,TOP20,尤其是10-30之間的學校,一部分不擅長標化的學生被Test Optional政策拯救了,有機會(hui) 進入到頂級的學校。所以任何情況,一名合格的顧問是幫助學生做判斷,如何選擇合適的策略。我們(men) 去年早申請有一個(ge) 錄取Rice的學生,ACT一直考到了最後一刻。但是在最後申請的時候,我們(men) 討論了之後決(jue) 定不送ACT分數,確實因為(wei) 分數不理想。結果是成功的,但是這個(ge) 就是個(ge) 例。

個(ge) 例不能代表整體(ti) 情況,但是當我看到NYU的SAT中位數是1550和12.2%的錄取率,我感覺原來今年是這麽(me) 卷啊。中位數這麽(me) 高當然也有其他原因,比如Test Optional的不計入考慮了。最後結果呢?NYU作為(wei) 私立中段最受歡迎的學校,今年申請難度係數驟然上升。而且我們(men) 會(hui) 預估,申請難度會(hui) 繼續增加,大概率是這樣的。 不成為(wei) “卷王”,那麽(me) 躺平的後果,就是自己心態放平。

美國大學排名綁架了整個市場

我們(men) 做申請的,也就是最直接的乙方,95%的甲方最直接判斷乙方的質量就是錄取結果。 所以說,不管是申請機構,還是家長和孩子,大部分都被美國大學排名綁架了。 今年難度上升,我認為(wei) 也會(hui) 帶來很多不一樣的變化:

1、不能完全參考去年的本校錄取做判斷。今年中國大陸最強的北師大實驗和南外雖然錄取沒有去年那麽(me) 強,但是仍然是國內(nei) 最頂尖的學校。反之,有些以往錄取的不錯的高中,可能因為(wei) 學長學姐在校表現不佳或撕毀ED等原因而錄取出現動蕩。

2、需要更多的客觀看待美本申請。南森一直堅持Best Fit School的原因就是,很多排名的遊戲規則讓大家迷失了大學最本質的意義(yi) ,是讀書(shu) 還是為(wei) 了一個(ge) 排名。我不是說排名高不好,而是申請變得難度係數高了之後,就需要有合適的選擇策略。畢竟任何遊戲都是Winners take all!不能當卷王王中王的時候,那麽(me) 就要有更客觀合理的選擇。

3、美國錄取難度上升是美本教育認可度最直接的表現。所以規劃也需要調整為(wei) 長線,比如研究生階段和職業(ye) 規劃的考量。如果畢業(ye) 之後想直接就業(ye) ,那麽(me) 就選擇就業(ye) 好的學校;如果是畢業(ye) 之後回國,我們(men) 都建議讀一個(ge) 碩士(隱隱約約的感覺以後碩士越來越難申請);如果是想走學術路線,那麽(me) 就選擇一個(ge) 學術氛圍濃厚和科研機會(hui) 多的學校(文理學院會(hui) 變的熱門)。

4、除非有成績單限製,以後目標TOP30的學生會(hui) 申請更多的學校(CA係統20個(ge) 大滿貫)會(hui) 成為(wei) 常態。沒辦法,你也不知道自己會(hui) 被哪個(ge) 學校錄取,也許自己就是天選之子呢?

5、ED選擇更加重要,這個(ge) 可能是大部分學生衝(chong) 到名校的唯一機會(hui) ,如果ED錄取不到,那麽(me) 就做好RD突破自己心理預期的情況。這樣會(hui) 成為(wei) 常態。

6、英美混申會(hui) 成為(wei) 更多的選擇,所以以後目標Oxford和Cambridge的小夥(huo) 伴們(men) ,要做好和更多美本頂尖大佬來競爭(zheng) 。

錄取有偶然性麽?

有,如果一個(ge) 某大藤選手(RD階段),隻有一個(ge) 錄取,再下一個(ge) 錄取就是可能20 甚至30之後的,那麽(me) 這個(ge) 偶然性是存在的。在今年和之前的兩(liang) 三年申請,每年都有不止一個(ge) 這樣的學生,可能錄取到HYPS的某一所,然後就是30之外的學校了。 但是看各種第三方平台統計錄取數據,讓申請變得越來越透明。   好,也不好。

好的是,更多的家長了解到今年錄取的情況,雖然不是完全完整的,但是是大多數的結果。 不好的是,你不知道這些學生有什麽(me) 特殊情況。我見過在國內(nei) 某頂尖外國語學校和某頂級公立國際部的讀書(shu) 學生是拿著美國護照的。

關(guan) 於(yu) 美高的學生錄取,因為(wei) 南森這幾年美高申請美本的學生增加,我們(men) 也見過各式各樣的申請情況。很多高中,沒有綠卡都不能去讀的。所以這些數據參考價(jia) 值,我隻能說針對不同申請池的學生,需要辯證的看這個(ge) 數據。 有一個(ge) ,我隻是懷疑,如果這些大學真的錄取了這麽(me) 多中國人,真好。 如果是真的,大家也就不會(hui) 聽到那麽(me) 多哀嚎聲了。

卷王不是宿命,是選擇。

想去任何好的學校都是需要“卷”,因為(wei) 很多人都把正常的努力也當成卷了…… 家長都想知道什麽(me) 樣的學生能錄取到HYPS這樣級別的學校,我一直說,參考國內(nei) 的高考啊,如果孩子是可以輕鬆進清北的(不能用西藏新疆和直轄市的高考錄取難度作為(wei) 參考,但是也不能用山東(dong) 河南這樣的高考大省錄取當參考),那麽(me) 申請美本大概率是比較有機會(hui) 的進到這些頂尖的學校。

今年大陸的MIT錄取,很多都是國家隊or國家預備隊的隊員。當然MIT不能代表所有,但是這個(ge) 我隻想說,任何地方都是優(you) 勝劣汰。 努力,也是一種天賦。但是這樣的學習(xi) 習(xi) 慣是從(cong) 小到大培養(yang) 出來的,是一步一步成長出來的,不能期待一蹴而就。

當然,天賦型選手另外計算,有的人做申請就是降維打擊。南森這麽(me) 多年,也遇到過幾個(ge) 這樣的學生,活動標化都不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但是就申請什麽(me) 錄什麽(me) 的也有。學習(xi) 沒障礙的,也有。 如果想去好學校,沒那個(ge) 天賦,那就選擇全力以赴,盡致無悔。 說到底,天沒塌下來,人生且長著呢!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中國大陸2022AP考試考生須知正式發布

下一篇

劍橋領思JEP項目筆試流程及注意事項公布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