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二月,不少大學更新了24-25申請季對於(yu) 新生的錄取要求,其中達特茅斯學院和耶魯大學取消了已經持續3年的標化選擇性提交test-optional政策。耶魯最新標化政策的說法是test-flexible,也就是在ACT、SAT、AP、IB四項考試中至少提交一項。
達特茅斯對國際生采用類似耶魯的test-flexible政策,而對本土學生的要求則是更加直接的test-required,即大一新生必須提供SAT/ACT用於(yu) 申請。
至此,目前US News 前60的綜合性大學中強製提交標化分數的學校已經有:MIT麻省理工, Yale耶魯, Caltech加州理工, Dartmouth達特茅斯, GeorgiaTech佐治亞(ya) 理工, Florida佛羅裏達大學, Purdue普度, University of Georgia佐治亞(ya) 大學。而與(yu) 此對應的則是以加州伯克利和加州洛杉磯為(wei) 首的堅定貫徹test-blind政策的加州大學公立體(ti) 係,在錄取階段永久不考慮SAT/ACT。
需不需要考SAT?這個(ge) 問題對於(yu) 南京的家長和學生可能並不真的是一個(ge) 需要討論的問題。考SAT已經是大部分留學顧問、學生還有家庭形成的普遍共識。
在剛剛結束的23-24申請季我們(men) 能夠觀察到的主流生源中,提交SAT分數的比例大約有70%。大部分高二學生在目前這個(ge) 時間點已經考過1-2次SAT,甚至已經有了可以用於(yu) 申請的完美的分數。而在高一學生中,不少學生的首考已經提前到眼下的3月。
真正值得在意的是為(wei) 什麽(me) 部分大學做出這樣的改變。畢竟在3年前,標化選擇性提交政策這個(ge) 概念剛剛被提出的時候,帶有不少“光環”。
這個(ge) 政策證明了大學考慮了疫情期間大家考試的實際困難,代表著美國大學Holistic Review全麵審核的錄取理念。更重要的是,test-optional有一種精英學校對於(yu) 精英階層的“自我審視”。
大學意識到標化分數很多時候讓出生在條件更加優(you) 渥家庭的學生在申請中更有優(you) 勢,因為(wei) 他們(men) 願意承擔更多次考試費用,有更多的培訓資源。Test-optional給予了沒有能力承擔考試培訓的學生(通常也是少數族裔和邊緣化群體(ti) )同等被招生官審核的機會(hui) ,在當時的語境下帶有一種天然的“政治正確”。
所以,恢複標化考試的要求就需要更加充分的理由。而這種理由,很多時候就是未來幾年招生的導向。
達特茅斯在恢複標化要求的倡議中給出了詳細的數據來支持這個(ge) 決(jue) 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標化分數和學生在大一期間的GPA有非常明確的線性關(guan) 係。
不難看出,SAT超過1500分的學生在大一期間的GPA都在3.6以上,可以近似看作所有成績都在A-這個(ge) 水平線上。而沒有提交SAT而被錄取的學生平均的GPA僅(jin) 略微超過3.4,在所有學生中排在後31%。
針對依靠高中GPA同樣可以篩選優(you) 秀學生的觀點,達特茅斯的報告也援引了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進行駁斥。有充分數據表明,高中的GPA對於(yu) 大一期間的GPA預測能力非常有限。高中GPA3.1和4.0的樣本在大學期間的GPA差距可能不足0.1。
最後,對於(yu) “考慮標化成績是一中對家庭條件更好學生的偏袒”的觀點,達特茅斯的報告也進行了回應。
針對來自不同收入群體(ti) 的學生重新統計結果,SAT分數仍然和大一的校內(nei) GPA有類似的線性關(guan) 係,同樣能有效反映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xi) 情況。針對不同群體(ti) 獲得考試機會(hui) 和培訓條件的差異,達特茅斯承諾在考察標化分數是會(hui) 考慮學生的家庭背景。
回到眼下的高一和高二學生,我們(men) 結合上述數據和今年的錄取結果,我們(men) 可以總結以下啟示。
01高中GPA的作用在後疫情時代可能有所減弱
首先,在哈佛完整公布數據來源之前我可能並不完全認可前麵這張高中GPA和大一GPA的圖。畢竟,不同學校的GPA含金量有極大差異,如果樣本來自很多分數差異較大的高中,形成上圖“高中GPA和大一GPA”關(guan) 聯不大的反直覺結論也是正常的。
不過達特茅斯和哈佛把這樣的數據放出來,或多或少反映了他們(men) 要更多考慮SAT的決(jue) 心。參考這些藤校的決(jue) 定,其他大學也有可能之後采取類似的政策。如果標化比重增加,校內(nei) GPA的比重自然會(hui) 減少。
風起於(yu) 青萍之末,這種變化可能在今年的申請中已經有所體(ti) 現。我今年ED錄取紐大和卡梅的三位學生校內(nei) 的成績都未到均分,EA錄取北卡的學生校內(nei) 的預估分也隻是剛剛達到均分,非常慶幸學校看到了我們(men) 在校內(nei) 成績之外的努力。
02冷門學校的頭部學生更加需要標化
在達特茅斯的報告中,多處提到對於(yu) 招生官不太熟悉的學校、沒有往年成績單可以參考的學校,招生官會(hui) 更加依賴SAT成績來預測學生在學術上的成就。
反映在南京這個(ge) 城市,相對新興(xing) 的國際班,比如一中AP和金中河西的學生衝(chong) 刺頭部學校的關(guan) 鍵在於(yu) 標化成績。上述兩(liang) 所學校在今年的早申都取得了諸多驚喜錄取,而這些學生的標化都是遠遠超過所在高中曆年的平均水平。
03“政治正確群體(ti) ”在標化上可能並不占優(you)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men) 相信來自落後地區的學生在標化上會(hui) 被優(you) 待。既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因為(wei) 有更多資源,考到1500分SAT所展現的個(ge) 人能力比一個(ge) 來自貧困家庭考到1500 SAT的學生要少。因為(wei) 後者沒有這麽(me) 多的外部資源,一定是自身有更好的學習(xi) 能力。
然而,我們(men) 回過頭來看達特茅斯報告中展現的第三張圖,會(hui) 發現SAT同樣是1500分的學生,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在大一的GPA就是比貧困家庭的學生GPA更好。
當然,上述數據同樣有不同的解釋角度,報告中沒有直接披露樣本的詳細信息也可能有偏差。但如果越來越多的大學用“同等SAT,富裕家庭學生校內(nei) GPA更好”的眼光審核申請,那很多來自“政治正確群體(ti) ”的學生的考試規劃和做活動的思路就要對應調整。
以上是今天全部的分享。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