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在擇校的時候,其實挺關(guan) 注“保底院校”的,就算自己成績能申到G5,也會(hui) 在G5以外選一所相對好拿offer的院校當備選。就算G5沒申到,也不至於(yu) 沒學上。還有澳洲院校申請相對容易,拿澳洲院校當保底的也不少。
一般背景成績比較好的,保底院校也會(hui) 選QS前百的,比如格拉和南安。格拉搞擴招,offer發的多,自身排名不低,很多沒申到愛丁堡的都去格拉了。南安也很熱門,國內(nei) 宣傳(chuan) 的比較好,而且offer出的快,先拿一張offer也安心一些。
如果自己成績不是很理想,選諾丁漢大學當保底也不錯。現在大家都追求QS前百的院校,如果實力隻夠QS一百左右,除了諾丁漢也沒有更好的選擇。申請諾丁漢的主要是雙非學生,985/211學生就算拿到offer了可能也不太願意去。
QS一百以後也有適合當保底的院校,比如雷丁大學,但商學院的申請要求比較高。亨利商學院的名氣甚至要大過雷丁本身,被稱為(wei) 英國金融專(zhuan) 業(ye) 七駕馬車之一。就像貝葉斯商學院雖然是City的一個(ge) 學院,但入學要求跟其他專(zhuan) 業(ye) 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yu) QS一百以後的院校,申的人都不會(hui) 太在意排名了,很少有人因為(wei) 倫(lun) 敦瑪麗(li) 女王大學比蘭(lan) 卡斯特低幾名,就放棄倫(lun) 敦瑪麗(li) 女王,看的都是其他東(dong) 西了。倫(lun) 敦瑪麗(li) 女王還不一定好拿offer呢,而且計算機科學專(zhuan) 業(ye) 在英國不比王曼愛華差多少。
但能申到排名更高的,大部分人還是會(hui) 去的。國內(nei) 認可度這個(ge) 東(dong) 西不好說,跟他說專(zhuan) 業(ye) 怎麽(me) 怎麽(me) 強,除非業(ye) 內(nei) 人士,不然也不懂。很多留學生回國,工作可能跟所學專(zhuan) 業(ye) 還不太一樣,也不是每個(ge) 人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這時候保底院校的選擇就挺重要了,不管是成績還是興(xing) 趣,能跟自己匹配起來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就存在一個(ge) 誤區,比如有的人成績明明夠UCL的,特意要選一個(ge) QS排名比較靠後的院校當保底,覺得這樣肯定能拿到offer,怎麽(me) 都有學上。
然而成績太好了可能也會(hui) 給拒信,因為(wei) 最後很有可能拿到offer也不去,反而占用了一個(ge) 名額,降低了學校的入學率。除非自己有明確的理由,比如對象在這個(ge) 學校,為(wei) 了照顧另一半,自己隻能放棄更好的offer。
還有拿澳洲院校當保底的,要問問自己到底願不願意去澳洲。周圍就有曼大和悉尼大學一起申的,結果曼大被拒了,手上隻有悉尼的offer。這時候反而開始糾結了,因為(wei) 他也知道澳洲寬進嚴(yan) 出,自己其實不想去,最後加申了一個(ge) 南安。
澳洲院校和英國院校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如果想去澳洲,至少要做一個(ge) 全麵的了解,看自己到底是否合適。雖然現在留學基本都是好幾所學校一起申,但每所學校應該都要好好規劃一下,所謂的保底,不就是關(guan) 鍵時刻能用得上嗎。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