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DA辯論賽現役個人積分榜第一學員采訪

她,曾在WSDA的舞台上叱吒風雲(yun) 、屢奪桂冠,也曾在國際賽場上書(shu) 寫(xie) 曆史、創造佳績。從(cong) 初露鋒芒到跌倒受挫,從(cong) 迷茫徘徊到重整旗鼓,“WSDA現役個(ge) 人積分榜第一”這樣一個(ge) 不平凡的頭銜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成長故事?是每一段平凡經曆背後一次次怎樣的複盤與(yu) 反思,讓她完成了從(cong) 平凡到不平凡的華麗(li) 蛻變?

本期學生故事,我們(men) 邀請到了WSDA現役積分榜榜首的女孩Cathy,來揭開這個(ge) 閃耀著光環的頭銜下的成長故事。

Cathy Tu

上海協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主要榮譽

  • WSDA現役個(ge) 人積分榜第一

  • WSDA校園大使

  • 共獲15個(ge) WSDA公共論壇式辯論全國&區域賽冠軍(jun)

  • 2021全美總決(jue) 賽晉級(第一支晉級全美總決(jue) 賽高中本土組別的中國隊伍)

  • 2021第47屆美國哈佛辯論賽初中本土組16強,優(you) 秀辯手

  • 2021 WSDA & TOC亞(ya) 軍(jun)

  • 2020 WSDA公共論壇式辯論全國賽冠軍(jun)


PART.01渡過重重困難,迎來傲人成就

其實,Cathy與(yu) 辯論的故事並不像她“WSDA積分榜第一”這個(ge) 抬頭一樣充滿著神話色彩。在采訪的開始,Cathy滿懷真誠的表示,自己非常榮幸能有機會(hui) 和我們(men) 分享她這一路走來的辯論故事與(yu) 心得。從(cong) 籍籍無名到榮登榜首,辯論給她帶來的收獲無疑是巨大的,所以她想將自己的經曆與(yu) 經驗傳(chuan) 播出去,用自己的綿薄之力,讓更多人能來嚐試這項讓她受益匪淺的活動,也讓更多和她一樣熱愛辯論的人能從(cong) 她的成長故事中汲取到不斷向上的能量與(yu) 動力。她閃亮的眼眸中流出對辯論和對WSDA的感激,讓人為(wei) 之欣慰與(yu) 動容。

相信每一位接觸過辯論的人都知道,在辯論的備賽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來拓展並豐(feng) 富我們(men) 對於(yu) 辯題的認知。而吃透每一條論據,就是Cathy自從(cong) 接觸辯論以來,在每一次備賽過程中的核心準則:“查閱資料時,我們(men) 必須要通讀整篇文章,而不是隻是對標題、數字這些內(nei) 容做一些粗略的瀏覽。因為(wei) 這些看似費時費力的事,能讓你對資料的整體(ti) 邏輯有更清晰的認知,將有益於(yu) 你在辯論場上更有力的詮釋證據。如果我不能解釋一個(ge) 證據背後完整的邏輯和機製,或者是它將如何在我的論點當中發揮作用,我就不應該使用它。”正是秉承著這一準則,Cathy憑借著她對自己每一個(ge) 論據的透徹了解,在風雲(yun) 變幻的WSDA賽場上屢屢斬獲佳績。

一時的收獲固然令人欣喜,但隻有在失敗時不斷總結經驗,在迷茫時即時調整心態,才能獲得更長期的成功。

Cathy成長的路上也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就像任何一個(ge) 能在自己的領域有所建樹的人,在實現他們(men) 的成就的路上一定經曆過無數不為(wei) 人知的失敗——可以說,失敗往往是他們(men) 最終獲得成功的催化劑。在采訪過程中,Cathy也和我們(men) 分享起自己以往的辯論經曆,她坦言,正如無數人所經曆過的,她這一路走來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間也曾有過不少的“糟糕時刻”。就在2019年尾至2020年初的那段時間,她的辯論生涯遇到了瓶頸。在此期間,每一場比賽之前她都信心滿滿,對結果抱有極大的期望,但最終以失望與(yu) 遺憾告終。這一段時間的遭遇也難免讓她對辯論一貫以來的堅持產(chan) 生了動搖:“那段時間裏,我真的不知道我自始至終的堅持與(yu) 奮鬥到底算什麽(me) ……”Cathy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如是說道。之後,隨著疫情的來臨(lin) ,比賽排期相對變少了的她也有了許多時間可以靜下心來思考和總結。也正是這一段時間的失敗和之後的沉澱,讓Cathy在再次回到辯論場上時破繭成蝶,一步步攀上了WSDA積分榜的巔峰。

所以,我們(men) 的人生需要適當的失敗,這是我們(men) 讓我們(men) 快速成長的獨特方式。當我們(men) 經曆失敗,然後努力克服挫折,從(cong) 失敗中走出來時,我們(men) 就會(hui) 如涅槃重生一般,更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yu) 不足,更明白自己向前的動力和前進的方向。一條有意義(yi) 的、成功的人生道路並不是要我們(men) 把自己與(yu) 他人所獲得的成就進行比較,而是要我們(men) 不斷發現自身的潛力、不斷探索屬於(yu) 自己的更多可能。

PART.02中外思維模式大不相同

Cathy曾參加過3次海外辯論賽。雖然在WSDA豐(feng) 富的參賽經曆已讓她在辯論場上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但在從(cong) 國內(nei) 走向國際的這條道路上,仍充滿重重的阻礙與(yu) 艱辛的鍛煉。Cathy表示,由於(yu) 中外思維模式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想要在國際賽場上取得一場比賽的勝利,更需要果敢的決(jue) 斷與(yu) 探索的勇氣。尤其是她2021年出征全美總決(jue) 賽的經曆,至今回想起來都覺得曆曆在目,記憶猶新。

回想當初得知自己與(yu) 搭檔Sally突破中國記錄,成為(wei) 有史以來第一支晉級高中本土組別的中國隊伍的那一刻,Cathy表示難以置信:“感覺非常超現實!”同時她也更深地意識到,她們(men) 為(wei) 比賽所下的苦功、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為(wei) Sally和自己感到非常的自豪,我認為(wei) 我們(men) 現在的成就預示著未來,中國辯手在國際賽場上將會(hui) 不斷攀登,不斷證明自己,取得更耀眼的成績。

談及參賽過程中遇到的對手,Cathy認為(wei) ,海外辯手的最大優(you) 勢是言辭和表達。在她看來,辯論不僅(jin) 考驗嘴上功夫,更考驗人們(men) 快速組織信息、將零散觀點係統化、尋找論據及他人立場薄弱之處、有效說服別人等能力,是一種對思辨能力的綜合考驗。而對這種思維的訓練,可能當地的孩子從(cong) 上小學甚至是更小的時候就開始了。“他們(men) 會(hui) 針對每個(ge) 對手定製自己自己的一套說辭。他們(men) 會(hui) 對論據中的每一個(ge) 關(guan) 鍵點進行徹底地研究,包括熟悉該作者的背景和研究進行方式。”正是海外對手極強的思辨能力和多變的打法,給Cathy的幾次海外賽之旅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因為(wei) 我接觸的大多是國內(nei) 的辯論賽,因此對國外辯手的比賽策略和比賽習(xi) 慣較為(wei) 不熟悉。成長環境的不同也導致了我與(yu) 隊友在一開始時觀點的不一致,好在最後我們(men) 都一一克服了障礙,努力根據海外選手的特點定製她們(men) 的辯稿,調整他們(men) 的策略,去適應對手與(yu) 裁判的思維模式。”Cathy表示,這個(ge) 盡最大努力換位思考的過程,也教會(hui) 了她更好的去站在他人的背景和視角來看問題

而在不斷的與(yu) 更多的、有不同特點的對手交手後,Cathy意識到,在辯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擁有自己的風格和策略,懂得跳出固定的思維模式從(cong) 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一個(ge) 事物的概念。她也總結道:“這是我拓展自己論點的唯一途徑。”也許,勝利隻是副產(chan) 品,重要的是從(cong) 每一次經曆中總結經驗,逐漸成為(wei) 更好的自己。

PART.03以辯會(hui) 友、以辯明誌、以辯求長

辯論對Cathy帶來的改變無疑是巨大的,無論是能力上還是性格上。Cathy認為(wei) ,這種影響並不是靠一兩(liang) 日的努力或是三五次的成績產(chan) 生的,而是潛移默化的,是無法用言語來概括的。“辯論讓我拓寬了視野,結交了夥(huo) 伴,找到了自己真正熱愛的東(dong) 西……如果沒有辯論的話,這一切好的變化也許都不可能發生。”讓我們(men) 感到些許意外的是,眼前活潑外向、侃侃而談的Cathy還表示:“我曾經也是一個(ge) 非常社恐、非常害羞的人,相比與(yu) 人交流,我更喜歡自己一個(ge) 人獨處,更別說是站在聚光燈下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了。然而,通過長時間的辯論學習(xi) 與(yu) 訓練,我已經逐漸擺脫了這種社交焦慮,能自如的站上舞台,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更自信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與(yu) 情感。”

辯論給Cathy帶去的成長絕不僅(jin) 僅(jin) 是能力的提升,學會(hui) 對心態的調整和對情緒的處理更是能一個(ge) 能讓人終生受益的財富。回顧接觸辯論後的心路曆程,Cathy表示,她從(cong) 一開始的非常在意比賽的輸贏,到現在慢慢學會(hui) 了坦然接受成敗,去享受比賽本身。“過去,我真的把比賽的結果看的非常重,任何一次比賽的失敗,甚至是一點小小的失誤,都會(hui) 讓我感到極度的懊惱和沮喪(sang) ,會(hui) 讓我去否定自己,認為(wei) 自己就是一個(ge) 失敗的人。而現在,我更把每一次比賽都看作是一個(ge) 拓展視野、鑒定自己成長的機會(hui) 。”從(cong) Cathy的一番話中,我們(men) 不難看出,她早已從(cong) 初出茅廬的小白,成長成一位包容、平和、成熟的辯手。

PART.04家庭教育是“第一課堂”

總說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的教育理念與(yu) 方式是塑造孩子人格的尤為(wei) 重要的一環。在激發和培養(yang) Cathy對辯論的興(xing) 趣、引導她一路走向成功的過程中,Cathy的父母就扮演著極為(wei) 重要的角色。

談起父母這一路走來曾給予她的幫助時,Cathy也十分動容:“雖然我的父母在這方麵不是專(zhuan) 業(ye) 人士,無法在辯論的內(nei) 容上給我提供什麽(me) 幫助,但我認為(wei) 他們(men) 一直以來對我的陪伴、給我提出過的建議這些,也已經足夠了。最重要的是,他們(men) 給我提供了極其強大的情感支持,無論是勝利時的喜悅還是挫敗時的哭泣,他們(men) 總是在我的身邊鼓勵我,守護我,做我最最堅強的後盾。”Cathy還回想起,每一次參加海外賽的期間,媽媽每天都會(hui) 頂著時差,陪著她一起熬夜,給予她最大的支持,讓她尤為(wei) 感動。

除此之外,Cathy還分享道,父母總是會(hui) 教育她,不要過於(yu) 在乎客廳的架子上有多少獎杯,而要去享受比賽的過程,關(guan) 注比賽過程中的收獲與(yu) 成長,真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正是Cathy父母對她的這些超越辯論知識本身的人生道理的教誨,才讓Cathy能在這條道路上登的更高、走的更遠。

PART.05勇於(yu) 踏出舒適圈

在本次采訪的最後,Cathy談到了自己未來的目標。她表示,未來,她會(hui) 更專(zhuan) 注於(yu) 自我的進步與(yu) 成長。她想要在往後的辯論場上嚐試更多不同的策略,踏出自己的舒適圈,找到真正屬於(yu) 自己的辯論風格

的確,當生活步入正軌後,太多的人往往會(hui) 選擇呆在自己的舒適圈裏,享受聚光燈下的風采和來自觀眾(zhong) 的掌聲。這種感覺雖然光榮而滿足,但有時也會(hui) 使我們(men) 錯失了更進一步的機會(hui) ,錯失了人生的其它太多可能。踏出自己的舒適圈,這注定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一定會(hui) 包含成功、失敗、還有大量的情緒起伏。但成長路上不會(hui) 永遠隻有一種口味,往往都是苦樂(le) 參半,五味雜陳。伴隨著成功與(yu) 失敗、掌聲與(yu) 挫折,我們(men) 都會(hui) 在跌跌撞撞中向心中的理想邁進,在不知不覺中長成我們(men) 自己所期待的、閃閃發光的大人!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Niche發布美國最難申請大學!第一名竟不是藤校?

下一篇

昆士蘭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博士招生項目推薦!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