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36萬年薪放棄交大保研值得嗎?

近日,“實習(xi) 生為(wei) 36萬(wan) 年薪放棄交大保研”的事件占據高位熱搜,引發了眾(zhong) 多網友的思考和討論,然而在“是否值得”的背後,卻有一個(ge) 無法忽略的事實:獲得保研資格而後放棄有可能會(hui) 麵臨(lin) 無法畢業(ye) 的風險。

簽下保研協議就不可回頭

在9月份全國研究生推免服務係統開放之前,保研的同學們(men) 需要與(yu) 本科學院再次簽訂一份協議,確定保研名額。最後,在全國研究生推免服務係統開放時(一般為(wei) 9月28日)保研同學與(yu) 接收高校雙方互相選擇,保研offer正式生效。

Offer生效以後再放棄,意味著你需要違背與(yu) 母校簽訂的保研協議以及推免係統的擬錄取通知,而違約就必定需要承擔一些責任。

1 本科院校會(hui) 進行處罰

任何一個(ge) 學校,它的保研名額都是由教育部根據其科研成果分配的指標。對於(yu) 你的母校而言,確認後再放棄保研資格,學校也無法在後續進行補錄,隻能將該名額作廢。

而且往後幾年的保研名額也會(hui) 因此受影響,這對學院來說是影響非常大的。因此麵對學生棄保的情況,本科院校一般會(hui) 進行批評,情節嚴(yan) 重者會(hui) 進行通報批評,並有可能取消一係列評獎評優(you) ,甚至做出“不予畢業(ye) ”的懲罰決(jue) 定。

@211小Z前幾屆有一個(ge) 很厲害的老師,算是我們(men) 學院的風雲(yun) 人物,最後拿到了保研名額,也在係統上確認了接收的學校。但她能力十分出眾(zhong) ,同時準備了考公,也拿到了上海某個(ge) 著名單位的offer,最後她選擇了後者,但由於(yu) 時間太晚保研名額已經上報到教育部了,名額隻能被白白浪費,她的老師和同一屆的同學都對她頗有微詞,於(yu) 是就有人寫(xie) 了匿名的舉(ju) 報信寄送到了她的單位,雖然結果我不得而知,但到了現在這個(ge) 故事還經常被輔導員和學長老師提起。

2 接收院校會(hui) 將違約者列入“失信名單”

如果事先聯係了接收院校的導師,個(ge) 別學生的違約也會(hui) 浪費導師的接收名額。在學校層麵上,很可能導致接收院校拉黑ta的本科母校,在之後的招生中還有可能會(hui) 減少對ta母校學生的入營名額,甚至不再接收ta母校的學弟學妹,這對學弟學妹們(men) 來說簡直就是無妄之災。

@23屆G學長按照往屆師兄師姐的經驗,我們(men) 學校前幾年都有很多人進入“某大學”的推免考核,也有很多人都能拿到offer,但因為(wei) 去年有師兄在確認推免資格後又拒了,我們(men) 這一級再投遞“某大學”時,就發現根本無人入營......

為(wei) 36萬(wan) 年薪放棄交大保研,值得嗎?

圖源:小紅書(shu)

老師分析

從(cong) 微博的正文看,文中的主人公從(cong) 去年十月開始實習(xi) ,如今時間已將近半年,從(cong) 邏輯上便可推理出對方已經在推免係統上確認了要保研。

那麽(me) 拋開違約的風險,“放棄讀研的機會(hui) 選擇36萬(wan) 年薪”這件事本身是否值得呢?

讀研 VS 年薪36萬(wan)

►正方觀點

 

@菠蘿蜜明智之舉(ju) 。直接工作積累經驗,後麵的薪資也會(hui) 水漲船高,到時候碩士畢業(ye) 再出來,還不一定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機遇比讀研什麽(me) 的重要太多了。

現在有很多24屆應屆碩士生都在吐槽——讀研歸來,月薪3千,讀研之後不還得要工作嗎?我身邊也有前幾年畢業(ye) 的本科生,校招的時候有國企要她,月薪8千有雙休,領導接觸過還不錯,偏偏家裏人要她再讀一個(ge) 研究生,於(yu) 是她全職備考,結果隻考到了雙非一本的管理學專(zhuan) 碩,現在過了那個(ge) 村已經找不到那家店了。

@985大廠退休讀完研出來找工作還真不一定會(hui) 比本科出來找的更好。

我同事的孩子保研到211工科碩士,去年畢業(ye) ,麵試的時候在同一家公司遇到了本科的同學,對方已經穩定工作了兩(liang) 年,但是自己卻各種被卡,內(nei) 心落差蠻大的。她選擇轉碼的同門說在手機廠投了近百份簡曆,海筆一堆,可能已經掛了,而研究所最近在縮招,工資很低還卡性別和學曆,所以除了技術崗,產(chan) 品、銷售能投的都投了還是非常迷茫。

@阿克蘇我很讚許ta堅定選擇工作的態度。

很多人讀研是為(wei) 了逃避一些東(dong) 西:比如迷茫不知道要幹啥讀個(ge) 研吧,找工作好難讀研避避風頭,或者根本不想工作......不少人就算去到了很好的學校,但是一手好牌還是被打得稀巴爛——去到top985讀研照樣還是混日子,讀研讀到最後還不一定比其他的同齡人強,所以當下為(wei) 了36萬(wan) 年薪好好工作,有了目標本身就是好事。

@水星記36萬(wan) 還是值的。我們(men) 一直說風險與(yu) 機遇並存,但現在她站在風口上,風險也隻是丟(diu) 掉了所謂碩士的文憑罷了。

在電商還沒怎麽(me) 發展的時候,有一部分人投入到這個(ge) 行業(ye) 中去抓住了機會(hui) ,後麵趕上的人喝了口湯都能賺上幾筆,後來短視頻火了,直播也做起來了,再晚一點可能連湯都喝不上了......人生的機會(hui) 有幾千次,但是能抓住的隻有一兩(liang) 次,就看誰能在稍縱即逝的時間裏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反方觀點

 

@扣卡扣卡學曆本身還是很重要的,本科後麵想往上走會(hui) 被“歧視”(體(ti) 製內(nei) 外都是)。

我的同事以前在大廠本科學曆的P8老板手下幹活,他本來以為(wei) 老板本身光鮮亮麗(li) ,但是後來私底下交流才發現,他的老板經常因為(wei) 本科學曆受到“區別對待”,因為(wei) 自卑所以周六還看書(shu) 考英語,而我同事985本碩畢業(ye) ,還會(hui) 被老板笑著調侃,後來因為(wei) 各種壓力他的老板選擇了從(cong) 大廠‘畢業(ye) ’......

@星星點燈36萬(wan) 的打工費不值得。學校層次提升還是很有用的,因為(wei) 不同平台給的資源有很大差別。

我身邊就有很多top985級別的碩士,他們(men) 本科來自211或者雙非學校,利用這個(ge) 跳板參加央選或定選進入到體(ti) 製,保底都是國央企,而且這裏的主人公可以去到交大這個(ge) 平台,能感受到的氛圍和接觸到的人絕對是更好的,所以我覺得她應該慎重考慮。

@kaco選36萬(wan) 還是給自己設限了。按照ta本身的能力來看,本科畢業(ye) 就能拿到36萬(wan) 的年薪,那麽(me) 讀完研進修過後,能拿到的肯定不止這個(ge) 數。

很多人隻盯著ta現在本科畢業(ye) 就能拿到多少多少的薪資,但是當我們(men) 把目光放遠些,如果將來ta想實實在在的在職場上做出自己的成績,那麽(me) 本科能到達的上限絕對沒有碩士高,同樣的碩士也不一定有博士的高,如果這份工作隻能帶來一些短暫的好處,從(cong) 而隔絕了以後的可能性,我認為(wei) 是相當不理智的。

@米線讀研會(hui) 給你一個(ge) “想清楚”的緩衝(chong) 期。

我們(men) 國內(nei) 的教育思路下,大學生在本科階段很少對自己的人生方向、職業(ye) 發展有一個(ge) 較為(wei) 清晰的規劃,在對行業(ye) 、崗位、工作能都沒有什麽(me) 認知的情況下,就懵懂的踏入秋招開始了職業(ye) 開盲盒,慌慌張張簽了三方,成為(wei) 了學校就業(ye) 率中的分子。我真心建議沒有想好自己要幹嘛的、沒有實習(xi) 感受過的或者對於(yu) 本科畢業(ye) 時可選的職業(ye) 方向不滿意的寶子,可以選擇深造,用2-3年的時間給自己一個(ge) 重新選擇的機會(hui) 。

寫(xie) 在最後

去糾結當下的選擇是否正確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ge) 悖論,在沒有經曆時間的驗證之前我們(men) 都難以判斷。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我們(men) 所做出的所有選擇都不能“有跡可循”

老師曾聽過一句話,與(yu) 大家共勉:當我們(men) 麵對一些比較重要的抉擇時,按下那個(ge) “能把路走寬”的選項,你就擁有了“多元化選擇”的資本從(cong) 而有機會(hui) 在未來看到更多可能性。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深圳中考大改革7大問題一次解答!

下一篇

牛津大學Pembroke、Corpus Christi、Magdalen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