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 Year的說法幾乎每個(ge) 留學生都耳熟能詳。它的中文可以直譯成間隔年。間隔年的說法在西方比較常見,意為(wei) 在升學或者工作之前體(ti) 驗與(yu) 自己所處社會(hui) 環境不同的生存方式。Gap Year的期限並不確定,短則幾個(ge) 月,長則可以達到兩(liang) 三年。間隔年可以幫助學生在升學前找到自己的興(xing) 趣和目標,但也需要考慮到可能帶來的問題。是否選擇間隔年,需要根據個(ge) 人的具體(ti) 情況來決(jue) 定。
間隔年
間隔年(Gap Year)起源於(yu) 20世紀70年代的英國,隨後擴展到其他歐洲國家、澳大利亞(ya) 和新西蘭(lan) ,在美國也非常流行。間隔年主要是指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ye) 之後、工作之前,並不急於(yu) 盲目踏入社會(hui) ,而是停頓下來,選擇到世界各地旅行,或是學語言、兼職、做義(yi) 工,通常也適當做一些與(yu) 自己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組織的誌願者工作。在這期間可以讓自己在步入社會(hui) 之前體(ti) 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充實自己的同時還能順帶找尋以後的人生目標,更了解自己。
間隔年通常時間為(wei) 3個(ge) 月到12個(ge) 月不等,這項舉(ju) 措可以培養(yang) 學生的國際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xi) 生存技能,增進學生的自我了解,從(cong) 而讓他們(men) 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融入社會(hui) 。
很多名校生在被錄取後會(hui) 選擇Gap Year,哈佛大學網顯示,每年有80至110名學生選擇延遲入學。2019年的錄取率僅(jin) 為(wei) 4.5%,但仍鼓勵學生選擇Gap Year,在“停下來”的一年時間裏,通過實習(xi) 、誌願服務或旅行等方式豐(feng) 富閱曆。
而根據美國間隔協會(hui) (American Gap Association)統計,每年會(hui) 有3萬(wan) 至4萬(wan) 名學生選擇空檔年(Gap Year)。
很多名人也選擇用一個(ge) 間隔年來認真找尋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麽(me)
奧巴馬大女兒(er) 瑪利亞(ya) 被哈佛錄取後選擇延遲一年入學,在這一年裏她在玻利維亞(ya) 和秘魯參加了3個(ge) 月的Gap Year項目,徒步穿越群山、在亞(ya) 馬遜地區露營、在與(yu) 同行者探討環境保護和社會(hui) 改革等話題,同時提高了西班牙語能力,還在紐約一家著名的好萊塢獨立片公司營銷部實習(xi) ,在印度尼西亞(ya) 進行了為(wei) 期10天的家庭旅行,完成了她18年以來一直沒有足夠時間完成的各種有意義(yi) 的事情。
威廉王子18歲從(cong) 伊頓公學畢業(ye) 後,選擇到中美洲的伯利茲(zi) 城同英國陸軍(jun) 一起軍(jun) 事訓練,也曾去到當地農(nong) 場工作,參觀慈善機構,還去了智利南部參與(yu) 誌願者活動,幫助當地建立學校。
威廉王子的弟弟哈利王子則是選擇在澳洲農(nong) 場學習(xi) 畜牧3個(ge) 月,然後前往非洲國家賴索托的孤兒(er) 院探望愛滋兒(er) 童,並且在那裏協助建築醫療診所和公路。
本尼迪克· 康伯巴奇從(cong) 名校哈羅公學畢業(ye) 後一度迷茫,於(yu) 是也選擇了Gap year,在一家香水店工作了5個(ge) 月來籌集經費,最後在印度大吉嶺的藏區僧院義(yi) 務教英文。他曾多次在訪談中提起這段經曆,“ 和僧侶(lv) 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奇妙,他們(men) 教會(hui) 我很多關(guan) 於(yu) 人性、關(guan) 於(yu) 本原的東(dong) 西。” 回國後,他決(jue) 定順從(cong) 自己的內(nei) 心,在曼徹斯特大學開始學習(xi) 戲劇,從(cong) 此走上了演藝之路。
在開創蘋果公司前,20歲的喬(qiao) 布斯同樣選擇了用幾個(ge) 月的時間在印度朝聖禪修,尋找對於(yu) 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東(dong) 西。
對於(yu) 留學生來說,選擇間隔年有其得與(yu) 失
得
-
個(ge) 人成長:間隔年可以讓學生有機會(hui) 獨立生活,學習(xi) 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增強自我管理和決(jue) 策能力,這對個(ge) 人成長非常有益。
-
職業(ye) 規劃:通過實習(xi) 或工作,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興(xing) 趣和職業(ye) 傾(qing) 向,有助於(yu) 未來的職業(ye) 規劃。
-
學術準備:對於(yu) 一些學術基礎較弱的學生,間隔年可以用來補充學術知識,提高語言能力,為(wei) 大學學習(xi) 做好準備。
-
文化體(ti) 驗:旅行或誌願服務可以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文化,開闊視野,增強跨文化交流能力。
失
-
延遲入學:間隔年意味著延遲入學一年,這可能會(hui) 影響學生的學業(ye) 進度。
-
經濟壓力:間隔年需要一定的經濟支持,對於(yu) 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可能會(hui) 增加經濟壓力。
-
社交影響:間隔年可能會(hui) 影響學生的社交圈子,因為(wei) 他們(men) 可能會(hui) 與(yu) 原來的同學和朋友分離。
-
學習(xi) 動力:對於(yu) 一些學生,間隔年可能會(hui) 打斷他們(men) 的學習(xi) 節奏,影響學習(xi) 動力。
我到底要不要Gap Year?
我相信每年都有應屆畢業(ye) 生向自己提出這樣的疑問:因為(wei) 一些目標或原因,我到底要不要Gap Year一年?對於(yu) 這個(ge) 問題,針對不同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答案。這裏給出大家一些建議:
可以堅定選擇Gap Year的幾種情況
1.因身體(ti) 原因需要gap
如果出現一些心理疾病或者其他重大疾病,可以考慮利用Gap Year的時間去調整和治療。畢竟大學的學習(xi) 生活依然是對身體(ti) 和精神的雙重挑戰。
麵對繁重的學業(ye) ,熬夜是常有的事情。逼迫自己在高壓下生活不如先放慢自己前進的腳步,畢竟暫時的休息是為(wei) 了更好的出發。
2. 已經對gap之後的生活有著明確的規劃
雖然Gap year一詞在留學圈裏已經變得越來越耳熟能詳,但是最終真正選擇它的同學仍是少數。如果你像前文提到的Aurora或者Eric一樣,已經有了清晰的目標和規劃,那請堅定的選擇間歇年並利用它完成你的願望吧!
3. 自律的人更適合間歇年
其實作出決(jue) 定選擇gap是很艱難的。這意味著你要脫離大部分同齡人的生活軌跡,完全自己安排一種新的生活,所以自律對於(yu) gap year中的同學來說是很必要的。
最好能製定每個(ge) 月、甚至是每天的時間表和安排。很多人可能在間歇年剛開始的時候把生活設計得井井有條,但之後的生活就變得越來越混亂(luan) 。所以自律的人更適合間歇年。
請謹慎選擇Gap Year的幾種情形
1. 想重新申請更理想的大學
也有部分同學gap一年是想重振旗鼓重新申請,但這種情況最好能謹慎決(jue) 定。首先,現在的申請季真的是一年更比一年難,有可能第二年的錄取率比第一年還低。其次,間歇年再次申請需要重新準備申請材料,且沒有校內(nei) 老師的幫助,申請難度也直線上升。
如果有大學錄取,但對於(yu) 錄取結果不滿意的同學,可以用先入學再轉學的策略進行申請。現在CC轉UC或者是排名較低的公立學校轉私立學校的成功率都非常高,轉學比重現申請要劃算很多。
2. 對Gap Year生活沒有確定計劃
Gap之前:“Gap Year聽起來挺有意思的,不如試試!”
Gap第一個(ge) 月:“第一個(ge) 月先找個(ge) 工作吧…”
Gap半年:“我讓我看看去哪裏旅遊比較好?”
Gap快結束:“馬上就結束了請允許我躺平兩(liang) 個(ge) 月。”
走一步看一步的間歇年真的太痛苦了!沒有一個(ge) 明確的方向會(hui) 讓你的Gap Year寸步難行。如果你的gap生活是這樣的,那還是最好去乖乖上學吧。
3. Gap Year不是逃避生活的借口
Gap Year絕不是我們(men) 逃避現實的借口。不要被一時衝(chong) 動選擇間隔年!
寫(xie) 到最後
間隔年是一種曲線救國的新思路,間隔年提供了個(ge) 人成長、職業(ye) 探索和學術準備等多方麵的機會(hui) ,這些都是現代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越來越重視的教育和個(ge) 人發展要素。它可以幫助學生在升學前找到自己的興(xing) 趣和目標,但也需要考慮到可能帶來的問題。是否選擇間隔年,需要根據個(ge) 人的具體(ti) 情況來決(jue) 定。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