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強基計劃簡章已全部發布!今年政策變化在幅度、細節和涉及高校等方麵都遠超往年,老師也在近期收到非常多同學和家長的谘詢。所以今天老師就針對今年政策變化進行深度解讀,希望能為(wei) 各位同學和家長深入掌握政策,順利報考提供幫助!
一、新增“小破格”政策
今年強基和往年最大的區別,就是部分高校推出了新的“破格入圍”政策,也就是單科高考成績特別優(you) 秀,並滿足一定條件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圍校考環節。
節選自西北工業(ye) 大學本科招生網根據統計,今年共有大連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南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山東(dong) 大學等8所高校有此規定。
有一些同學和家長都誤以為(wei) “小破格”和原來的破格生享有同等待遇,但經過老師與(yu) 各校招辦老師溝通後確認:“小破格”和原本“破格”政策存在非常大差異: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小破格與(yu)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破格生,在獲取條件難度和待遇上還是存在非常明顯差異的:破格生(也就是“第二類考生”)需獲得五大學科競賽銀牌以上獎項,而小破格資格的獲取條件為(wei) 數學或者物理(理綜)、化學等學科成績特別優(you) 異,並且大連理工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還在報考專(zhuan) 業(ye) 、總成績等方麵提出一定要求。
除了入圍階段外,破格生在在校考和錄取環節均有特殊待遇,而小破格則除了入圍外與(yu) 其它考生沒有任何差別。總的來看,小破格政策還是給予數學、物理等學科成績特別突出考生多一次參與(yu) 選拔的機會(hui) 。更為(wei) 重要的是,這也代表著強基計劃試點高校選拔人才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個(ge) 性化和全麵化。
二、初試模式再擴張
2022年,複交南三校啟動初試模式,極大刺激了競賽生報考熱情;2023年,浙大、西交大、中科大、同濟、廈大5校跟進初試模式,讓更多競賽生有了衝(chong) 刺名校的機會(hui) ;2024年,初試模式再次擴張,北航、蘭(lan) 大兩(liang) 校也正式加入初試模式。
初試模式的擴張,對於(yu) 競賽生來說,能充分利用學科優(you) 勢“搶占”入圍名額;而對於(yu) 學校來說也能吸引更多拔尖創新人才報考,能更精準地選拔在相關(guan) 學科具有特殊天賦的學生。不過更大機遇總是伴隨更多挑戰,初試模式留給考生衝(chong) 刺備考的時間極短,需要同學們(men) 更早開展整體(ti) 規劃,科學評估自身能力和潛質,合理安排校內(nei) 課程與(yu) 拓展內(nei) 容的學習(xi) 。
三、更多專(zhuan) 業(ye) 被納入強基
前兩(liang) 年中,部分高校已經嚐試將部分新工科、本校王牌和與(yu) 國家重大戰略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納入強基招生範圍,而今年這個(ge) 趨勢更加明顯:和2023年對比,今年共有11所高校新增了招生專(zhuan) 業(ye) ,1所高校對招生專(zhuan) 業(ye) 進行調整。
括號中為(wei)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通過上表可以看出,今年新增專(zhuan) 業(ye) 基本都是各校王牌專(zhuan) 業(ye) ,其中不乏理工銜接以及與(yu) 先進製造業(ye) 相關(guan) 的交叉專(zhuan) 業(ye) 。除了新增專(zhuan) 業(ye) 外,北航則是將原本“飛行器動力工程”專(zhuan) 業(ye) 改為(wei) “航空航天類”專(zhuan) 業(ye) 。
從(cong) 專(zhuan) 業(ye) 設置的角度看,航空航天類包括航空航天工程、飛行器設計與(yu) 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等十餘(yu) 個(ge) 二級學科專(zhuan) 業(ye) 。因此北航的這一變化,可以理解為(wei) 將本校王牌專(zhuan) 業(ye) ,全部納入了強基招生範圍中!
四、突顯數理化核心地位
“數學/物理高考成績加權計算”在強基計劃入圍環節並不少見,其本質就是突顯數理化等學科的重要地位。因此往年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成績特別優(you) 秀的考生,往往能夠在入圍環節占據更大優(you) 勢。而今年,采用“加權”規則的院校不僅(jin) 數量更多,而且加權科目更豐(feng) 富:據統計,今年大連理工、北理工、南開、哈工大、華南理工、山大、華東(dong) 師大、國防科大等校都采用加權規則。其中絕大部分高校、專(zhuan) 業(ye) 加權科目都是數學或物理、化學(傳(chuan) 統高考地區為(wei) 理綜),而南開、華東(dong) 師大兩(liang) 校文科類專(zhuan) 業(ye) 還將語文納入加權科目。由此看來,除了學科潛質和創新思維外,高校也愈發重視考生對相關(guan) 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這也為(wei) 非競賽生、單科成績特別優(you) 秀的考生,提供了更多入選機會(hui) 。
五、其它變化
除了以上4點核心變化外,今年很多高校還出現招生省份、入圍倍數、校考合格線等較為(wei) 細微的變化。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