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排名榜單還能看嗎?哥大教授質疑本校US News排名數據造假

說到選校,很多同學和家長第一個(ge) 反應就是先把US News排名拿出來,從(cong) 排名靠前的學校裏挑。但你有沒有想過,US News大學排名有多靠譜?最近,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一位數學教授跳出來揭自己家的短,稱哥大在提交給US News排名統計的數據中造假。

哥大代數幾何教授Michael Thaddeus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哥大的關(guan) 鍵支撐數據不準確、存疑、誤導性強,因此他對哥大今年US News榜單第二的排名提出了質疑。Thaddeus博士在其個(ge) 人網站發布了長達21頁的猛烈批判。(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到他的主頁去閱讀完整的論文:

https://www.math.columbia.edu/~thaddeus/ranking/investigation.html)

在質疑排名之餘(yu) ,也加劇了關(guan) 於(yu) 大學排名的爭(zheng) 論——數百萬(wan) 申請者和家長參考的大學排名究竟有多少價(jia) 值,準確性又有多高?

哥大的回應是,自己的數據是嚴(yan) 謹的。校方稱,大學排名榜單使用的數據並沒有公認的業(ye) 內(nei) 標準,每個(ge) 榜單的數據計算方法都不同,而校方在努力滿足US News設置的技術要求。

今年,哥大的US News排名從(cong) 第三升到了第二,和哈佛及麻省理工齊平,僅(jin) 次於(yu) 普林斯頓。Thaddeus博士表示,1988年哥大的排名是第18位,這二十多年的排名變化非常顯著。他表示自己相信哥大在這些年裏實力有所提升,但有的數據和他親(qin) 身觀察到的不一致,因此即刻引起了他的懷疑:“哥大的實力為(wei) 什麽(me) 上升得這麽(me) 快?”

在進一步查找資料後,Thaddeus博士發現,校方提供的數據和其他來源的數據有出入,使得本科生規模看起來比實際要小,教學經費投入比實際要多,教授學曆比實際要高。

哥大的回應是,數據可以用不同方式進行分析,其中一些方式會(hui) 對大學更有利;Thaddeus博士使用的公共數據並不一定是權威版本。在被問及Thaddeus博士的分析時,US News並未對其中細節作出回應,但表示他們(men) 主要依賴校方來提供準確數據。

校方稱,哥大排名的攀升並沒有Thaddeus博士說的那麽(me) 迅速。1988至1989年,哥大排名從(cong) 第18躍升至第8,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wei) ,排名榜單開始更加依靠數據,而非對各高校的校長進行大學聲望調查。過去10年,哥大的排名都保持在前五。

哪些數據有問題?

Thaddeus博士發現,和排名相關(guan) 的一些重要數據存在出入:課堂規模、最高學位教師的占比、全職教師的占比、師生比、教學經費投入。這些因素在US News排名中的權重約為(wei) 20%。

哥大給出的數據稱,哥大校內(nei) 擁有領域內(nei) 最高學位的教師占比達到100%(也就是說所有教師在所教授領域都擁有博士學位)。而Thaddeus博士指出,哈佛的這一數據為(wei) 91%。

Thaddeus博士仔細查看了哥大官網公布的958位全職教師的資料——這也是他能找到的唯一公開信息,發現有66人的最高學曆是本科、碩士(不包括藝術碩士)或者並非他們(men) 任教領域的學位。這66人不乏知名學者,比如作家Orhan Pamuk,他是諾貝爾獎得主,但僅(jin) 有伊斯坦布爾大學的文學學士學位。

哥大校方回應道,Thaddeus博士隻盯著博士學位看,但包括寫(xie) 作在內(nei) 的很多領域是沒有博士學位的。100%是一個(ge) 大概數據,校方認為(wei) 自己有權決(jue) 定,什麽(me) 才算特定領域內(nei) 的最高學位。

哥大官網的信息顯示,Thaddeus博士本人擁有牛津的D.Phil學位,這相當於(yu) PhD學位。他表示,在順利通過論文答辯之後,自己懶得去參加正式的學位授予儀(yi) 式,但他會(hui) 把自己算作擁有最高學位的人。

在所有頂尖大學中,哥大20人以下小班的比例是最高的,達到了82.5%。但Thaddeus博士在直接查看了班級名錄之後,發現正確的比例應該在62.7%至66.9%之間。校方表示,Thaddeus博士分析的名錄並非教務處的官方數據。

Thaddeus博士還用公開的數據駁斥了哥大所謂的1:6的師生比。他按US News的方法計算後,發現哥大師生比應當在1:11和1:8之間。校方則稱,如果算上全體(ti) 兼職教師,師生比甚至會(hui) 比1:6更高。校方堅信自己的做法是符合US News榜單要求的。

在經費方麵,哥大宣稱每年的教學經費投入為(wei) 31億(yi) 美元,而Thaddeus博士認為(wei) 這一數字過於(yu) 誇張,畢竟它比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加起來的教學經費還多。他指出,哥大似乎把附屬醫學院的病人護理費用也算在了經費投入之中;而紐約大學則沒有這麽(me) 做,因此對自己的排名造成了負麵影響。

哥大校方印證了Thaddeus博士的這一條分析,表示學校有近4000名全日製醫學生,他們(men) 的教學是和病人護理結合的。

Thaddeus博士在哥大任教了24年,已經養(yang) 成了和校方對著幹的愛好。他曾在2017至2020年擔任數學係主任,期間發現了學校很多操作都諱莫如深,這段經曆讓他變得更激進了。從(cong) 那以後,他一直在質疑哥大管理層的做法,比如行政花費過多,捐贈資產(chan) 管理等等。而如今他又開始質疑哥大的排名,可以說是非常“頭鐵”了。

大學排名還能看嗎?

裏德學院前校長Colin Diver即將出版一本關(guan) 於(yu) 大學排名的書(shu) ,他可以算是大學排名方麵的專(zhuan) 家。Diver認為(wei) ,US News采用的排名模式對有錢有名的大學更有利。大學在高等教育圈內(nei) 的名聲在排名中的權重為(wei) 20%,這相當於(yu) 形成了回聲室效應。他還表示:“有名氣的大學得到的捐贈是最多的,校友捐款也是最多的,對每位學生的經費投入也是最多的。這些大學是最有錢的。”排名榜單的存在促使大學進行了一些相對有益的改革,但也引發了一些欺詐行為(wei) 。Diver稱:“有很多證據表明,有些大學不僅(jin) 投機取巧,甚至會(hui) 給出錯誤數據,進行赤裸裸的欺騙。”

去年,天普大學商學院前院長被判決(jue) 有罪,原因是其在2014-2018年期間利用虛假數據提升學院的排名,增加學院收入。該校的線上MBA項目在這四年間曾被US News評為(wei) 全美最佳。過去幾年,愛納學院、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和埃默裏大學也被發現存在數據造假行為(wei) 。

Diver稱,在其擔任賓大法學院院長期間,學院增加了申請考核中LSAT成績所占的權重,因為(wei) 考試成績是US News排名的重要考量因素。這也就意味著,US News其實在大學招生過程中扮演著舉(ju) 足輕重的角色,US News看重什麽(me) ,大學招生辦就不得不招這方麵突出的學生,來讓自己的數據更加好看、US News排名更高。

Thaddeus博士並未對哥大以外的高校進行係統地分析,但他有這樣的打算。他認為(wei) ,所有大學排名榜單都存在貓膩,因為(wei) 這些榜單依賴大學提供的數據信息,而沒有獨立去調查這些數據是否真實。這些榜單幾乎沒有第三方監督。他表示:“誰有權力去審查這些發布報告的機構的數據呢?幾乎沒有人來監督,這挺令人害怕的。”

總之,不管這件事情最終走向如何,我們(men) 確實應該開始反思一下我們(men) 對大學排名榜單的依賴了。一所大學的綜合實力絕對不是一個(ge) 冷冰冰的排名數字就可以囊括的,而且綜合實力強的大學也不一定最適合你,如果你的學習(xi) 方式和個(ge) 人風格和這所大學迥然不同的話,大學四年一定會(hui) 過得很痛苦。選校一定不能隻看排名,而要深入地了解每一所有意申請的大學,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校。

參考文章:

https://www.nytimes.com/2022/03/17/us/columbia-university-rank.html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2 GFDA 全球未來設計大獎介紹

下一篇

2022AP化學考試5分攻略!AP化學考點分析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