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Fall申請季已經進入尾聲
準備25Fall的你行動起來沒?
沒思路、沒頭緒、腦袋亂(luan) 如麻?
快來看看我們(men) 為(wei) 你量身準備的最全
25Fall留學申請詳細時間規劃表
提前規劃、搶占先機
搭上這趟早班車!
26Fall的同學們(men) 也可以作為(wei) 參考
建議收藏!!!
留學申請時間線
2024年4月-5月
• 選擇院校和專(zhuan) 業(ye) :根據預算、成績、科研和實習(xi) 經曆確定申請的院校和專(zhuan) 業(ye) 。
• 製定考試計劃:托福/雅思,GRE/GMAT,托福考試爭(zheng) 取避開最卷的旺季(9-10月),雅思考試時間盡量避開換題季(1月、5月、9月)。
•提升專(zhuan) 業(ye) 成績:刷高GPA。申請熱門學校的話需要按照學校往年均分算法估計自己的分值,將GPA刷到高於(yu) 學校要求均分3-5分最佳。
•準備申請材料:通過官網查看需要的申請材料,提前開成績單、在讀證明、實習(xi) 證明以及獎學金證書(shu) 和榮譽證書(shu) ,個(ge) 人簡曆做到及時更新。提前確定和聯係學校推薦人。
2024年6月-7月
•做好背景提升:了解目標院校和專(zhuan) 業(ye) 的錄取要求、錄取偏好,以及往年的錄取案例。利用暑假補齊相關(guan) 實習(xi) 或科研經曆,有的放矢地提高自己的軟背景。
•整理申請材料:整理所有申請材料,再次檢查是否全部符合院校要求,若有不符合的部分,還來得及補救。
•開始文書(shu) 撰寫(xie) :找文書(shu) 老師一起頭腦風暴,完成初稿的起草。文書(shu) 包括個(ge) 人陳述、個(ge) 人簡曆以及2-3封推薦信。
•關(guan) 注院校申請:學校一般每年的7月會(hui) 開始更新院校清單,保持關(guan) 注申請院校的開放時間與(yu) 截止時間。
2024年8月-9月
•標化考試出分:取得有競爭(zheng) 力的分數。
•文書(shu) 精修定稿:文書(shu) 撰寫(xie) ,反複修改。申請多個(ge) 項目時,注意需要對不同的項目進行針對性修改,這樣可以提高文書(shu) 與(yu) 項目的匹配度。
•提交申請材料:創建網申賬號,填寫(xie) 個(ge) 人信息。
2023年10月-12月
•遞交網申:上傳(chuan) 申請材料,遞交申請費。
注:盡量趕上第一輪申請,因為(wei) 有些學校是早到早得的原則,聖誕節前後審理時間也會(hui) 比較慢。而且12月後會(hui) 有部分考研失利的人轉留學,競爭(zheng) 壓力會(hui) 變大。
•補交材料:部分院校可以進行材料修改或增補材料的,取得新的獎項或成就時要及時更新。以及多多注意郵箱,避免遺漏需要補充的資料。
•準備麵試:部分專(zhuan) 業(ye) 會(hui) 有麵試,根據要求做好麵試準備。
•補申學校:跟進申請狀態,等待offer。如果申請被拒,要抓緊時間補申,盡快找到申請還未截止的學校。
2024年1月-4月
•等待offer:熟知offer各項具體(ti) 要求,不同院校的審核速度不一樣。
•選擇offer:一定要注意截止日期、留位費等消息,收到offer後一定不要忘記確認。
•申請住宿:可以選擇學校宿舍、學生公寓或私人租房。
2024年5月-6月
•預存保證金,拿到存款證明。
•整理簽證材料並提交申請。
•預定機票,準備行李,做好行前準備。
申請所需材料
大學成績單
申請者需要提供官方的中英文成績單,通常包括大一至大三的所有課程成績。如果是大陸本科的同學申請,則通常需要經過WES認證,即第三方證明成績單是由官方出具,並且計算出的GPA無誤。
(來源:WES官網)
在讀證明/畢業(ye) 證
在讀學生需提供在讀證明,畢業(ye) 生則需提供畢業(ye) 證和學位證的複印件。若為(wei) 大陸本科,則需要提交中文和官方英文翻譯件。
標化成績單
大多數美國研究生項目要求非英語母語的申請者提供托福或雅思成績作為(wei) 英語能力的證明。
雖然部分項目允許不提交成績,但是大部分卷王項目(尤其金融、金融工程類)都保留了提交GRE/GMAT成績的要求。GRE成績通常用於(yu) 理工科和部分商科項目,而GMAT則更傾(qing) 向於(yu) 商學院申請者。
文書(shu)
個(ge) 人陳述PS (Personal Statement):講述個(ge) 人背景、經曆與(yu) 所申請項目的相關(guan) 性,展現個(ge) 人特質和優(you) 勢。
個(ge) 人簡曆CV ( Curriculum Vitae):提供詳細的教育背景、實習(xi) 經驗、研究項目、論文發表、榮譽獎項等,突出申請者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和成就。
推薦信RL (Reference Letter):一般需要2-3封,由教授、導師或實習(xi) 的上級領導提供,評價(jia) 申請者的學術能力或工作表現。
如果在選校定位、文書(shu) 撰寫(xie) 、語言備考等方麵有疑問,建議掃碼添加機構導師,可以避免後期備考錯過學校信息,省去很多麻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