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雷擊
2024年瓜田爆大瓜,國內(nei) 報道兩(liang) 年內(nei) 全國倒閉2萬(wan) 家幼兒(er) 園,英國傳(chuan) 來消息,58所大學(包括好幾所羅素集團大學)麵臨(lin) 財務危機,開啟自救!
好消息:機構擅長申請的名校受影響比較小。
壞消息:拿了財務危機學校offer的前途未卜...對於(yu) 應對資金不足的措施,每個(ge) 大學不同。有大學計劃裁員,也有大學計劃關(guan) 停部分課程,還有大學直接合並了。
麵臨(lin) 財務危機的英國大學名單?影響範圍和後續餘(yu) 波有多嚴(yan) 重?大學如何自救?
且看今日分解——
01、財政危機,很嚴(yan) 重
英國諾丁漢、伯明翰市紛紛宣布全部破產(chan) ,真的是太魔幻了!
而這兩(liang) 年,麵臨(lin) 裁員與(yu) 經濟危機的英國大學也越來越多!經濟影響裁員,裁員帶來罷工,罷工影響學生,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據英國《電訊報》報道,近日,多所英國大學麵臨(lin) 財務危機,甚至有大學最快今年可能會(hui) 破產(chan) ...
目前至少有58所英國大學麵臨(lin) 著財政危機或預算缺口的問題,學校將通過凍結薪酬、自願離職、強製裁員等來自救。QS世界排名200+的英國大學更是占據大多數。
《電訊報》列舉(ju) 了兩(liang) 所大學的最新財務數據:約克大學最新的財務賬目出現2400萬(wan) 英鎊的赤字;考文垂大學未來兩(liang) 個(ge) 財政年度預算需要削減9500萬(wan) 英鎊,每個(ge) 部門都受到了影響。
關(guan) 於(yu) 為(wei) 什麽(me) 會(hui) 出現這波財政危機潮,要從(cong) 兩(liang) 個(ge) 層麵來分析,一是學院收入結構,二是英國政策大環境影響。
最受影響的當然是學生學費占收入大頭的普校收入,對比收入來源五花八門如平民精英UCL:政府經費、民間資助、校友捐獻、國際活動...這類名校就不太care經費問題(財大氣粗)。
London Economics曾發布報告,UCL拿16.7億(yi) 賺回了100個(ge) 億(yi) (單位為(wei) 英鎊!),2023年財報學費手誤9.29億(yi) 英鎊,占總收入一半比例不到(Wow!!)
圖源 London Economics
圖源 UCL官網
主要依靠學生學費作為(wei) 經費來源的學校,一旦環境發生變化便岌岌可危,如倫(lun) 敦金史密斯學院:學費占收入總比例的78%(留學生學費占總比例過半)。
這兩(liang) 年一是因為(wei) 全球經濟環境,經濟沒保障的打工人放棄貸款讀書(shu) 投入工作,二又因為(wei) 英國當地對留學生簽證的限製,如限製留學生家屬簽證等非常影響留學生群體(ti) 。
打個(ge) 比方,英國前首相鮑裏斯重新啟用PSW簽,撬動赴英留學人數激增,提前達成“招收60W留學生”的目標!反過來,對簽證的限製也將極大影響赴英留學人數的浮動...
總結:生源減少+招生限製,是導致這些院校出現財政危機的主要原因。
02、哪些高校有危險?
除此以上兩(liang) 所之外,很多英國大學的經濟情況都不好,以下列舉(ju) 部分知名院校具體(ti) 方案:
紐卡斯爾大學、埃克塞特大學:開放自願遣散計劃。
倫(lun) 敦瑪麗(li) 女王大學:開放自願遣散計劃,還將合並“英語與(yu) 戲劇”、“語言、語言學與(yu) 電影”這兩(liang) 所學院。
布萊頓大學:2023年計劃裁員130人,員工罷工100天;今年開放自願遣散計劃。
倫(lun) 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過去幾年一直在艱難重組。現在管理層聲稱預算缺口為(wei) 1310萬(wan) 英鎊,擬裁員130人。
埃塞克斯大學:國際研究生申請人數下降38%,計劃凍結員工工資以解決(jue) 近1400萬(wan) 英鎊的預算缺口。
阿伯丁大學:現代語言學麵臨(lin) 裁員。
西英格蘭(lan) 大學:開放自願遣散計劃,擬裁員100人。
肯特大學:削減藝術、人文與(yu) 社會(hui) 科學的一些關(guan) 鍵碩士課程,比如新聞學、人類學、藝術史等;同時部分崗位麵臨(lin) 強製裁員。
樸次茅斯大學:計劃裁員50人。
薩裏大學、伯恩茅斯大學:開放自願遣散計劃。
林肯大學:計劃關(guan) 閉語言部門,並開放自願遣散計劃。
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開放自願遣散計劃,120人麵臨(lin) 裁員。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音樂(le) 係麵臨(lin) 關(guan) 閉。
斯塔福德郡大學:5%以上的教職員工遭至裁員。
......
其它院校可登錄UCU官網搜索相關(guan) 資訊:
https://www.ucu.org.uk/news
目前看來,英國大學想節省資金最受傷(shang) 的應該就是藝術和人文類課程了...
03、名校優(you) 勢處處可見
英國大學之所以會(hui) 陷入破產(chan) 的泥潭,就是因為(wei) 大多數英國的大學都是自負盈虧(kui) 的,政府不會(hui) 負擔學校的最大比例經費。
例如伯明翰市破產(chan) 的事件。雖然伯明翰破產(chan) 了,但是對於(yu) 在伯明翰大學就讀的學生是沒有影響的。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意識到了:良好的財政狀況,對一個(ge) 城市、一所大學來說,都至關(guan) 重要!
澇的澇死旱的旱死,有的院校財政危機不得不縮減經費求生存,而有的院校還因報名人數過多難以篩選,在瘋狂抬高申請門檻。
如牛津大學,關(guan) 閉雅思7.0可申的本科綠色通道,雅思分數一律調整為(wei) 7.5,和隔壁劍橋保持一致水準。來看下善於(yu) 創收的牛津大學,一年總成本26億(yi) ,而收益達157億(yi) (單位仍是英鎊)。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意識到了:良好的財政狀況,對一個(ge) 城市、一所大學來說,都至關(guan) 重要!
上文中說到,麵臨(lin) 經濟危機的基本都是排名200+的英國大學。那麽(me) ,英國頂尖的名校,像G5、王曼愛華等,為(wei) 什麽(me) 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呢?
一方麵,好的大學從(cong) 來不愁生源的問題。聲譽與(yu) 世界排名擺在那裏,就已經足夠吸引學生申請了。而且,即便是印度和尼日利亞(ya) 這樣人數多的生源國減少了申請,其他國家的申請人依舊是絡繹不絕的。
另一方麵上麵已經說過了,收入多元且學費占比低。像UCL的學費收入占比為(wei) 47%,雖然也是核心收入,但是其他方麵的經費與(yu) 資助多元,且數額都非常高!甚至UCL的研究經費(5.26億(yi) 英鎊)比考文垂大學的總收入(4.91億(yi) 英鎊)都高…
擔心英國老牌名校會(hui) 旱死的同學,你們(men) 真的是多慮了...
04、大學的自救
選擇一所財政狀況正常的學校,才能保證自己不至於(yu) 上著上著學就失學……
但在真的破產(chan) 之前,大學還要想辦法拯救自己,那就涉及到兩(liang) 種可能:
與(yu) 其他大學合並
對於(yu) 留學生而言,如果兩(liang) 校合並,最大的影響就是:畢業(ye) 證上可能會(hui) 印著陌生的校名。
比如:倫(lun) 敦大學城市學院(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和倫(lun) 敦大學聖喬(qiao) 治學院(St George's, University of London)在近日簽署了合並協議,改名為(wei) 倫(lun) 敦大學聖喬(qiao) 治城市學院(City St George's,University of London),合並後的大學將成為(wei) 英國首都地區最大的教育機構之一。
新的大學將於(yu) 2024 年 8 月 1 日開始運營,盡管全麵整合將需要更長的時間。
合並後的機構將由現任倫(lun) 敦大學城市學院的校長安東(dong) 尼·芬克爾斯坦教授爵士(Professor Sir Anthony Finkelstein)領導。而倫(lun) 敦大學聖喬(qiao) 治學院目前的大多數教職員工加入倫(lun) 敦大學城市學院的健康與(yu) 心理科學學院(School of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Sciences)。
當然,這兩(liang) 校的合並,倒沒有提及是否與(yu) 財務問題有關(guan) ,隻說更有利於(yu) 兩(liang) 校未來發展。由於(yu) 兩(liang) 校合並的規模效應,大學整體(ti) 排名或許會(hui) 有所提升,這對在兩(liang) 校就讀或有意向申請兩(liang) 校的學生,其實都是利好消息。
招收更多留學生
《電訊報》報道稱,有內(nei) 部人士表示,因為(wei) 擔心破產(chan) ,部分英國大學正在考慮減少本土學生的名額。
這對於(yu) 留學生來說真的是件好事,有更多機會(hui) 。而對於(yu) 大學而言也有其好處——留學生會(hui) 為(wei) 英國大學帶來本土學生無法帶來的收益。
有數據顯示,英國164家高等教育機構在2014-15學年的總經費是332億(yi) 英鎊,其中26%來自英國政府(10%是教育經費,16%是研究經費),44%來自學生學費,8%來自其他研究經費,1%來自學校基金,21%來自其他來源。
而英國政府已經決(jue) 定,未來兩(liang) 年之內(nei) ,都不允許上漲。因此,國際生的學費成了英國大學最主要的經費來源。
總而言之,如果你還在擇校階段,記得把大學的財政狀況、所在城市的經濟情況等都納入擇校因素中~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夢校!!
以上就是關(guan) 於(yu) 英國大學財政危機的全部解讀。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