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DSE公民與(yu) 社會(hui) 科4月16日順利開考,今天我們(men) 分別來說一說通識科改為(wei) 公民科後的變化、部分真題回顧和點評。
✦ 通識科改為(wei) 公民科後的5大變化 ✦
(1)課題從(cong) 6個(ge) 變為(wei) 3個(ge) 。通識科有6大主題,改革後,公社科隻有3個(ge) 主題,包括“‘一國兩(liang) 製’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以及“互聯相依的世界”。
(2)取消校本評核。通識科有校本評核,公社科將不設校本評核
(3)考試評核標準。公社科將會(hui) 隻設“達標”及“未達標”等級。具體(ti) 分數不計入總成績,考生不用再費力考高分,減輕了學習(xi) 壓力。
(4)試卷及題型。通識科以往分為(wei) “資料回應題”+“延伸回應題”兩(liang) 卷,而公社科隻設“資料回應題”一卷,題目類型包括多項選擇題、短題目及短文章式問題等。
(5)新增內(nei) 地考察。內(nei) 地考察主題為(wei) “中華文化與(yu) 現代生活”,教育局將會(hui) 提供與(yu) 課程相關(guan) 的內(nei) 地考察團,讓學校報名參加。
✦ 真題回顧及點評 ✦
全卷3條必答題分別涉及教育、人工智能安全,以及教育局推行國民教育,包括要求考生說明中國在經濟、文化及科技發展如何展現國家綜合國力提升。
首屆公民科試卷,全卷42分、設3問,各題分別占14分、15分及13分,共涉及13條分題,當中包括5條選擇題,各占1分。
第1題涉及中國教育
參考教育部統計義(yi) 務教育及高等教育在學人數資料報章報道等,要求考生根據資料“就義(yi) 務教育及高等教育的發展,分別描述1個(ge) 特征”;
要求考生參考資料及就其所知,解釋“為(wei) 什麽(me) 教育對提升中國綜合國力是重要的”;
另一分題指,除教育外,以下三個(ge) 範疇包括經濟、科技及文化也能展現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要求考生選擇兩(liang) 個(ge) 範疇說明中國在該兩(liang) 個(ge) 範疇的發展能如何展現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
第2題涉及人工智能安全
提供“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站資料、新聞及網上文章,題目要求考生在“人工智能安全”以外,指出國家安全另外兩(liang) 個(ge) 重點領域;要求考生參考資料,討論教育上應用智能聊天機器人正、負麵影響各1個(ge) ;
另要求考生參考資料及就其所知,解釋“生活在現今社會(hui) ,人們(men) 應具備信息素養(yang) ”的看法,此分題占8分,為(wei) 全卷最高分的題目。
第3題涉及國民教育
其中一題要求考生參考教育局於(yu) 2021年發出有關(guan) 國家安全教育的通函,以其中兩(liang) 項活動為(wei) 例,解釋“國民教育活動可如何增加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另參考2021及2023年新聞公報,解釋“參與(yu) 前往內(nei) 地的遊學團有助加強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的看法。
選擇題
一般來說,公民科的選擇題相對容易,例如第三題c問。
2024.3(c)以下哪個(ge) /些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1分)(1)佛山,(2)泉州,(3)肇慶
A.隻有(1)B.隻有(2)C.隻有(1)及(3)D.隻有(2)及(3)
✦ 整體(ti) 題型與(yu) 樣本試題所出的題目相似 ✦
例子一:分析數據
2024.1(b)根據資料B,就義(yi) 務教育及高等教育的發展,分別描述一個(ge) 特征。(3分)
與(yu) 以往題型一致,這題需要分析上圖數據,繼而得到兩(liang) 個(ge) 特征,例如:1.義(yi) 務教育的學校數目下降,但學生人數多,加上一直輕微上升。2.高等教育的學校數目及在校學生人數都在增長,而且增幅較高。
✦ 總結 ✦
公民科隻會(hui) 分為(wei) 「達標」及「不達標」,可以當為(wei) 合格考。公民科比通識科多於(yu) 短問答及選擇題,題型的難度要低於(yu) 以往通識科,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不合格哦!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