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份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開始,美國多所高校就出現了“支持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種族滅絕”的遊行抗議。最近,事態進一步升級。
當地時間4月20日,美國眾(zhong) 議院投票通過了一項價(jia) 值950億(yi) 美元的對外援助法案,包括向以色列提供260億(yi) 美元援助。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等多所知名學府相繼爆發示威活動,大量學生在校園內(nei) 聚集,聲援巴勒斯坦。
隨著示威席卷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一些高校,美國警方迅速采取行動,大舉(ju) 逮捕參與(yu) 抗議的學生。據美國《紐約時報》4月23日報道,在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逮捕100多名抗議學生後,美國警方22日又奉命進入紐約大學和耶魯大學,試圖驅散抗議人群,並逮捕了數百名學生。
這場示威活動的“導火索”是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上周發生的抗議集會(hui) 。當地時間4月17日,在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巴特勒圖書(shu) 館前,數百名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草坪上支起帳篷,要求學校與(yu) 在巴以衝(chong) 突中獲利的企業(ye) 切斷經濟聯係,譴責以色列對加沙的襲擊。
高校示威行動席卷美國
隨著美國成千上萬(wan) 的高校學生加入抗議巴以戰爭(zheng) ,哥大騷亂(luan) 成為(wei) 全美範圍內(nei) 日益緊張局勢的一個(ge) 縮影。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校長沙菲克博士參與(yu) 了一場旨在評估校園內(nei) 的反猶太主義(yi) 現象聽證會(hui) ,並且承諾將嚴(yan) 厲打擊與(yu) 加沙戰爭(zheng) 相關(guan) 的未授權學生抗議活動。
在此次聽證會(hui) 後,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爆發抗議事件。一群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者在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校園內(nei) 集會(hui) ,表達對學校處理反猶太主義(yi) 問題方式的強烈不滿。
抗議事件發生後,哥大校長隨即做出指示,請紐約警察局來校園清場,結果導致超過100名抗議者被拘留並被警方帶走,甚至抬走。
4月22日,哥大校長沙菲克在校內(nei) 郵件中稱,該校正轉向網課教學,以“緩解怨恨,讓我們(men) 都有機會(hui) 考慮下一步措施”。
《紐約郵報》稱百餘(yu) 名哥大教師也加入了抗議行列,聲援被捕及被停學的學生。
當地時間4月29日,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下了最後通牒,宣布開始對那些違抗撤離抗議命令的學生進行停課。大學表示學生示威者必須在下午2點前撤離,否則將被停學等待進一步調查並被禁止完成春季學期。
哈佛大學
4月19日下午,大約200名哈佛大學學生在圖書(shu) 館前集會(hui) ,譴責哈佛大學與(yu) 加沙戰爭(zheng) 的關(guan) 係,並聲援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在親(qin) 巴勒斯坦示威期間被捕的學生。
與(yu) 會(hui) 者在大學大廳前高聲喊道:“我們(men) 聲援我們(men)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勇敢的同學們(men) 。他們(men) 是我們(men) 的道德典範。團結的代價(jia) 是昂貴的,但我們(men) 願意首當其衝(chong) 承受。”
耶魯大學
耶魯大學抗議者占據耶魯校內(nei) 的Beinecke廣場進行抗議,抗議人群在社媒上發表聲明稱,他們(men) 呼籲耶魯披露其對軍(jun) 事武器製造商的投資,並從(cong) 這些公司撤資。
校方稱,周末期間,就有數百人參與(yu) 抗議,抗議者包括耶魯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等學生,還有與(yu) 耶魯無關(guan) 的人。
在警方22日一早采取行動前,校方與(yu) 學生抗議者的談判失敗。耶魯警察局22日向47名學生發出傳(chuan) 票,校方稱,這些學生也將受到學校的紀律處分,其中包括訓誡、留校察看或停學。
布朗大學
也是在4月19日,布朗大學校內(nei) 有約100名學生集會(hui) ,以支持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學生。
他們(men) 在布朗大學的會(hui) 議廳和食堂外示威,試圖與(yu) 學校領導層溝通,但遭到校領導層的拒絕。
在此之前,有61名學生因為(wei) 在大學樓舉(ju) 行靜坐而被大學逮捕。
普林斯頓大學
約200名普林斯頓學生和支持者,在校內(nei) 最古老著名的Nassau Hall舉(ju) 行集會(hui) 。
抗議者的要求大學從(cong) 與(yu) 以色列正在進行的軍(jun) 事行動有關(guan) 的公司撤資、完全財務透明、撤資化石燃料以及充分承認該學院在軍(jun) 事工業(ye) 綜合體(ti) 中的作用。
紐約大學
同一天,紐約大學出現了抗議者“安營紮寨”集體(ti) 示威的場麵,警方隨後拆除了抗議營地的帳篷。美國《時代》周刊統計發現,截至4月22日,全美已有十幾所大學出現了宿營抗議。
除了上述學校,還有西北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波士頓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學校陸續加入。
目前的各方聲音
全美範圍內(nei) ,各高校都希望能夠在尊重抗議權利與(yu) 維護校園安全之間找到平衡。
周四,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校長沙菲克在致信學生時寫(xie) 道,“這是一個(ge) 充滿挑戰的時刻,我很遺憾不得不采取這些措施。”在警察介入之前,抗議者得到多次警告。
其他大學校長也發表了類似的聲明,指出他們(men) 原則上支持抗議權利,但抗議不能騷擾或阻礙他人權利。
與(yu) 此同時,哥大的學生抗議運動也推動高等教育進一步向左翼自由主義(yi) 轉變。芝加哥大學教授艾倫(lun) ·布魯姆認為(wei) ,“美國大學不再是學術和學術辯論的殿堂,而是‘政治正確’和自由主義(yi) 的樂(le) 園。”
或許在各種衝(chong) 突中,根本沒有贏家。在此提醒各位中國留學生:人在他鄉(xiang) ,本就是“弱勢群體(ti) ”。千萬(wan) 不要參與(yu) 此類活動!也願風波早日平息,校園重歸平靜…...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