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在海外學習(xi) 和生活少不了和老師、advisor打交道。和國內(nei) 有事沒事微信一下不同,在國外一般交流都是通過發郵件的方式來進行。
對於(yu) 很多初到美國的學生來說,和老師用郵件交流並且把握好禮貌程度,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
其實頭痛的不隻是留學生,教授看了也快被年輕人的郵件逼瘋了...
曾經就有一位教授在論壇上發表了“吐槽帖”:Why are students emailing so unprofessionally these days?為(wei) 什麽(me) 學生老是寫(xie) 不好一封電子郵件?
帖子引來了非常多教授下場“批鬥”,在評論區展示學生發來的郵件到底有多“rude”。
不看不知道,原來一些我們(men) 習(xi) 以為(wei) 常的用法,其實都是在教授的雷區蹦躂!
01、Could/Would/Should 收起你命令人的語氣
很多同學遇到比較緊急的情況,開頭語氣誠懇又禮貌,但是到了最後順手就寫(xie) 上了:I was wondering if it would be possible...
以為(wei) 這樣更顯自己禮貌,其實教授們(men) 看到了總覺得“你在push我?!”。
因為(wei) 這個(ge) 句式並非正式的詢問,一般不用於(yu) 郵件向尊重的人請求幫助。
圖源:Reddit
很多同學最初學英語掌握的Would appreciate if、Shall we等短語,從(cong) 中文的角度來理解還覺得挺委婉的,其實在英語語境下多少帶著點命令語氣。
圖源:網絡
這一點還真的不能怪大家,這鍋就該「文化差異」來背,就連在國外生活很長時間的同學都坦言自己也是“很後來才悟出這一點”。
圖源:網絡
老師作為(wei) 留學生老手寫(xie) 到這裏已經躺槍了。原來第一個(ge) 雷區就踩實了。
02、Dead Professor你在咒誰呢
最常見的錯誤莫過於(yu) 手誤打錯字。曾經就有同學發郵件聯係女教授,結果把Dear 錯寫(xie) 成了Dead,親(qin) 愛的教授秒變“死掉的教授”。
圖源:網絡
教授一看,晦氣!
還有一位同學標題打錯字,本來應該是DAc(doctorate of acupuncture),結果電腦的自動改錯功能直接改成了Dad。
於(yu) 是發給係主任的郵件標題就變成了:申請做你的爸爸...
圖源:網絡
雖然不知道教授有沒有對這位同學有種別樣的態度,但是代入想象一下都覺得腳趾扣出了一座城堡。
這就告誡我們(men) 不要過分依賴糾錯軟件,發郵件前記得要再三檢查,以免發出去了無法撤回。
03、AI不背鍋人工智能變人工智障
一些同學幹脆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軟件來撰寫(xie) 郵件,這倒不是違反學校的要求,但是千萬(wan) 不要過分依賴了。
曾經就有同學用ChatGPT寫(xie) 郵件給教授,結果發出去才發現,忘記刪掉挖空的部分了!
教授一看滿頭問號,My name is [Your name] 是什麽(me) 鬼?
圖源:網絡
還有同學用ChatGPT寫(xie) 完忘記把模板上麵的話刪掉了,這是生怕教授不知道你借助AI寫(xie) 郵件麽(me) ?
ChatGPT OS:我算是白提醒你了...
圖源:網絡
用AI寫(xie) 作確實很方便,但一些細節化的表述也特別容易讓人誤解,AI要完全代替我們(men) 思考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所以千萬(wan) 不要過分依賴工具,AI完成後一定要檢查細節,不然你和教授的緣分就止步於(yu) 此了。
04、比把教授的名字寫(xie) 錯更嚴(yan) 重的是把title寫(xie) 錯了
比打錯字更慘的是,把教授的名字、課程名字寫(xie) 成其他老師的。
如果打錯字還可以諒解,那麽(me) 寫(xie) 錯教授/課程的名字就罪不可赦了,任誰看了都知道你的複製粘貼,沒有用心對待。
圖源:網絡
如果這份郵件還是請假或者延期交作業(ye) 的話,那麽(me) 老師會(hui) 嚴(yan) 重懷疑你學習(xi) 態度,更加不批準你的請求了。
這個(ge) 時候就隻能祈求教授看的太快,沒有看清楚你在寫(xie) 什麽(me) 。
有的同學可能是擔心直呼教授名字不禮貌,直接就Dear Sir或者Dear prof,其實這也是不恰當的。
圖源:Reddit
和寫(xie) 錯教授名字同等嚴(yan) 重的錯誤是,把教授的title寫(xie) 錯了。
有同學就試過,把Dr.寫(xie) 成了Mrs,或者把Miss.寫(xie) 成了Mr.,教授直接發郵件來質問。
這是中國學生常見的錯誤,如果我們(men) 不確定對方的身份,最好一律用ProfessorDr.的title,或者到學校教授介紹的頁麵查看清楚,不要自我感覺隨便寫(xie) 一個(ge) 上去。
郵件是非常嚴(yan) 肅的書(shu) 麵交流方式,千萬(wan) 要注意細節問題,不要因為(wei) 這些小錯誤影響教授對你的印象分。
05、斯坦福用用心良苦,手把手教學寫(xie) 郵件
或許是,很多教授已經被學生的郵件打擊得招架不住,斯坦福大學直接為(wei) 學生開設了一個(ge) 網頁,專(zhuan) 門介紹怎麽(me) 給教授發郵件。
圖源:Stanford
下麵為(wei) 大家總結幾點有用的信息以供參考:
1.按頭銜和姓氏稱呼收件人
如果你是第一次給教授發電子郵件,最好不要太正式,不要太隨意。一定要準確寫(xie) 出收件人的頭銜、稱呼等信息。
2.表述的語氣要有禮貌
有時候借助翻譯軟件容易導致語氣過於(yu) 強硬,影響教授的觀感。
書(shu) 麵語一定要主要慎用can you/could you,可以委婉表達如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would able to等。
但是千萬(wan) 要記得,不要隨便使用俚語和表情符號,以免損害郵件的嚴(yan) 肅性。同時也要避免使用AI套話,讓教授一看就知道不太真誠。
3.簡明扼要表目的
簡單明了告知自己的身份,寫(xie) 信目的,好讓教授在百忙之中一眼看到你的需求。例如,
I'm Jane, a student in your X class. Because of a family emergency, I will be away from campus all of next week. I am writing to apologize for my absence from class and ask if I might have an extension on the paper due next Friday.
4.結尾和落款
以結束語和你的姓名結束整篇郵件,結尾要致以真誠的祝福和感謝,落款要注明自己的名字,這是郵件的操作。
更具體(ti) 的內(nei) 容,大家可以通過以下網站學習(xi) :https://advising.stanford.edu/current-students/advising-student-handbook/email-faculty
06、留學生海外學習(xi) ,郵件禮節重要,寫(xie) 作技能更重要
說到底,很多時候不是因為(wei) 我們(men) 不夠禮貌,而是因為(wei) 中美文化差異會(hui) 讓我們(men) 一不小心就踩坑。這對於(yu) 留學生來說也是一個(ge) 非常大的挑戰。
如果想要在國外學習(xi) 和生活過得更加得心應手,對於(yu) 母語非英語的留學生而言掌握寫(xie) 作方法真的必不能少。
老師為(wei) 大家推薦兩(liang) 本寫(xie) 作寶典,第一本是《Simply Said》。
這本書(shu) 專(zhuan) 門介紹了在和外國人發郵件/對話時如何言簡意賅但不失禮貌地表達自己的目的。
特別適合初來乍到的留學生學習(xi) 如何禮貌地通過郵件交流。
圖源:網絡
這本書(shu) 主打一個(ge) 手把手教學,包括如何稱呼教授、如何向接受提問等,你可能會(hui) 遇見的問題,全部都可以在書(shu) 中找到答案。
另一本同樣值得大家學習(xi) 的,是由耶魯大學出版《On Writing Well》,這本書(shu) 豆瓣評分高達9.1,更被《紐約時報》稱為(wei) “寫(xie) 作聖經”,可見其含金量之高!
圖源:紐約時報
這本書(shu) 是專(zhuan) 門針對外國寫(xie) 作的框架模板,並且點出了非英語母語者在寫(xie) 作方麵的正確方式。
比如國外學生最少不了的Essay,這本書(shu) 就從(cong) 用詞、語法、段落,到一篇好的論文是主要構成的,每一個(ge) 細節都講得明明白白。
小到發給教授的郵件,大到essay和畢業(ye) 論文,寫(xie) 作技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軟實力。
前者屬於(yu) 應用文寫(xie) 作,核心是禮貌、清楚、簡潔;後者是學術寫(xie) 作,要求嚴(yan) 謹、科學、精確。
不同的文體(ti) 對寫(xie) 作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這也是我們(men) 在海外生活、學習(xi) 乃至工作都離不開的基本技能。
根據美國著名公司協會(hui) Business Roundtable對120家美國公司的調查反饋,雇主們(men) 每年花費數十億(yi) 美元來糾正寫(xie) 作缺失,而且員工在職的寫(xie) 作技巧可以阻礙或促進他的事業(ye) 發展。
調查還指出,不能清晰寫(xie) 作和交流的人難以獲得晉升,在服務和金融,保險和房地產(chan) 行業(ye) 在招聘時通常會(hui) 評估申請人的寫(xie) 作能力,近一半的公司在最終決(jue) 定時考慮候選人的寫(xie) 作能力。
所以,千萬(wan) 不要小看和教授的郵件往來是小事,其背後折射的就是整個(ge) 社會(hui) 對寫(xie) 作能力的較高要求。
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細微,但實際上未來都可能會(hui) 影響到我們(men) 的人生發展,在這裏建議大家,掌握寫(xie) 作能力,從(cong) 發一封教授滿意的郵件開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