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我非常喜愛的時節,春色向晚,初夏已至。對於(yu) 國際部的同學們(men) 來說,AP考試即將結束,托福的任務又擺在麵前了。因此,這正是總結經驗、展望未來的最佳時刻。自三月中旬以來,托福喜報陸續傳(chuan) 來,各個(ge) 班型的孩子們(men) 紛紛發來托福上岸或再創新高的好消息,這讓我——作為(wei) 他們(men) 的托福口語老師——也備感欣喜。
不過就像我說的,總結經驗後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接下來,我想借此機會(hui) ,以出分優(you) 異的寒假托福12-14人班課TF243008為(wei) 例,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托福口語備考經驗,也和大家探討如何從(cong) 托福口語24分邁向25~30分的口語高分段。
首先,我們(men) 來看一下TF243008托福12-14人班(適合86-95分)目前為(wei) 止的情況。
班裏一共13位同學,其中在寒假結課後三月初參加正考的8位同學,都有總分的提升,其中5位更是有托福總分10+的提升。
就口語單項來說,也均有進步,有8位同學基本都完成了分數段的跨越,比如C同學從(cong) 18分(16~19分段)提升至23分(20~24分段)、S同學從(cong) 21分(20~24分段)提升至28分(25~30分段)等。
我們(men) 常說,在初始分位於(yu) 0~20分段的時候,提分很可能是’昂首闊步’(比如首考全程班有很多同學入班6分出班首考16分),但進入20~23這個(ge) 關(guan) 卡之後,提分很有可能就變得’步履蹣跚’,還有困擾很多同學的’原地踏步’甚至’不進反退’。
那為(wei) 什麽(me) 這幾位同學可以成功完成向高分段的躍進呢?
▲同學們(men) 入班和出班的成績對比
第一步
裝載“厚臉皮”,卸下“偶像包袱”,抓緊課上課下可利用的一切時間,大聲練習(xi) 。
回想這個(ge) 班級同學們(men) 的課堂表現,我腦中出現的第一個(ge) 場景,就是在我要求大家集體(ti) 答題時,當我發出“Begin to speak after the ‘beep’. Beep!”的指令後,同學們(men) 都會(hui) 像在正考一樣,同時大聲答題,專(zhuan) 注在自己的輸出上。而在很多口語班課上,許多同學還未適應一起回答問題或被要求獨自回答的環境。會(hui) 覺得不好意思,覺得自己說得不好,有些拘謹不敢大聲答題。
然而,仔細想來,正是因為(wei) 說得不好,才更應該抓緊一切機會(hui) 來提升。因為(wei) 過度的自我意識,擔心其他人會(hui) 嘲笑自己的表現,使得自己退怯不敢開口,錯失了許多模擬考場環境下的答題機會(hui) ,這難道不是一種遺憾嗎?
確實,在陌生的環境中,被初次見麵的老師和同學們(men) 包圍,突然被要求用英語大聲表達,對於(yu) 本身比較內(nei) 向或敏感的同學來說,確實有些挑戰。但在這種環境下答題,正是我們(men) 考試會(hui) 身處的環境。
我們(men) 班課的優(you) 勢就在於(yu) 提供了有老師指導、有夥(huo) 伴互相鼓勵的學習(xi) 環境的同時,更打造了一個(ge) 類似考場的練習(xi) 場所,讓大家提前熟悉正式考試的模式。
想象一下,在考場上,可能會(hui) 同時有人答題,讓自己置身於(yu) 一個(ge) 嘈雜的環境中。
也可能會(hui) 出現這樣的情況:其他人都在做下一題的閱讀部分,而自己還在回答上一道題,導致考場上隻有自己一個(ge) 人在說話。所以在班課的口語答題練習(xi) 中,作為(wei) 大家的托福口語老師,我在第一節課就會(hui) 強調,拋棄羞恥心、擺脫偶像包袱。
在托福階段,並沒有那麽(me) 多觀眾(zhong) ,大家隻需專(zhuan) 注於(yu) 自己的答題即可。我還會(hui) 強調,如果有同學被點名單獨回答問題,作為(wei) 被點名的同學,應該大膽地回答。
在有“觀眾(zhong) ”的情況下依舊能夠穩定輸出,更能顯示自己的實力過硬,有助於(yu) 鍛煉心態。而沒有被點名的同學,則要注意傾(qing) 聽其他人的回答。“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cong)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沒有必要嘲笑他人的錯誤,而是要從(cong) 中學習(xi) 。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大家都是彼此的老師。平時練習(xi) 的時候強化這種抗壓訓練,在真正的考試中,才能放平心態,正常發揮。
所以,進入班課課堂的同學們(men) ,放鬆自己,卸下包袱,全身心投入練習(xi) 的過程,享受學習(xi) 的樂(le) 趣就好。課上課下的練習(xi) 有助於(yu) 同學們(men) 盡早向老師暴露更多問題,老師才能輔助大家在正式上場前把這些問題處理掉,否則,這些問題就會(hui) 變成自己親(qin) 手埋在正考考場的定時炸彈。比起因“實力不足”而對練習(xi) 心生畏懼,更應大膽張嘴練習(xi) ,口語實力會(hui) 隨著練習(xi) 量的增加而自然而然地出現質的改變。
就像開頭提到的這個(ge) 班級的同學們(men) ,正是因為(wei) 課上課下未浪費一分一秒的大量輸出練習(xi) ,才會(hui) 有正考後結果的豐(feng) 收。
第二步
練習(xi) 不僅(jin) 要走量,而且要保質,計時錄音之後更要仔細複盤,建立自我糾錯機製/獎懲機製,形成正確的條件反射。
在構思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采訪了這個(ge) 班級幾位成功邁入25~30分段的的同學們(men) ,請他們(men) 跟大家分享一下成功經驗。他們(men) 都提到了一個(ge) 課上的一個(ge) 步驟:複盤+重錄。
很多同學認識到了練習(xi) 的作用,熟能生巧,在課上學到了一些答題的技巧,那接下來不斷刷題是不是就萬(wan) 事大吉了?非也。一味地刷題,卻不總結每道題的經驗教訓,結果就是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測試題,讓很多同學完成了“我練習(xi) 了”的自我感動,而無法帶來實質意義(yi) 上能力的進步。
在錄音答題時,我們(men) 可能會(hui) 無意識犯很多錯,比如較常見的語法錯誤:
三單:she think→she thinks
人稱:...for example, my sister, he loves singing. → ...she loves singing.
單複數:There are two apple on the table. →There are two apples on the table.
主謂一致:There is two apples on the table. → There are………
又或者不自覺的使用過多的“and...and...”,亦或是下意識隻用一些自己用慣了的熟練表達,使得用詞過度重複等。因此,在第一次班課,我就向大家強調“4R”練習(xi) 法。
1R=Rehearse
像正考一樣彩排,答題一遍成。
2R=Record
嚴(yan) 格計時並生成1.0錄音。
3R=Reflect
複盤反思,靜聽精讀對照文本後回聽1.0錄音自我糾錯.
4R=Repeat
總結1.0中存在的問題,重新錄製2.0版本。
但在2.0錄製結束後,我們(men) 還遠沒有搞定這道題目,還需要在循環一下2R→3R的流程,回聽2.0錄音,看有沒有改掉之前的毛病,有沒有暴露新的問題。如果覺得沒問題,才可以提交老師,放過這道題。
▲4R練習(xi) 法展示
如果覺得仍不理想,可以把問題點對點解決(jue) 掉(可以通過拆分練習(xi) /求助老師)之後,再錄製3.0,之後仍重複之前的回聽糾錯步驟,直到滿意為(wei) 止。不過,為(wei) 了提升同學們(men) 的做題效率,避免一道題自我糾結十幾遍的煎熬,我會(hui) 讓大家最多錄製到5.0為(wei) 止,如果5.0仍不滿意,盡管把問題扔給我,老師幫忙解決(jue) 。
就像下圖中G同學說的,複盤糾錯,才能認識到不足;改掉頑疾,才能真正的進步。
第三步
結課後到考前的空檔別鬆勁兒(er) ,練習(xi) 到上場前的最後一刻。
口語練習(xi) 方麵普遍存在的問題:練習(xi) 量不足和模擬測練習(xi) 次數不夠。先來看看練習(xi) 量不足的問題。很多準高手段的同學(分數在20~23區間)在練習(xi) 口語時存在一個(ge) 誤解,就是“隻看總量”。舉(ju) 個(ge) 例子,在備考期間,比如結課後的三月一日到四月一日這一個(ge) 月時間裏,前三周可能會(hui) 覺得還有時間,於(yu) 是就出現了“三天打魚兩(liang) 天曬網”的情況。
等到考前一周開始感到恐慌,便集中衝(chong) 刺,每天練習(xi) 三小時,以為(wei) 這樣的走量就能在考試當天“打通任督二脈”,實現超常發揮。
但實際上,超常發揮甚至正常發揮都是少數情況。因為(wei) 口語需要建立“肌肉記憶”,這是一個(ge) 非一日之功的過程。即使總共練習(xi) 了24小時,如果這些時間沒有有效地分配,效果也會(hui) 大打折扣。比如將這24小時平均分配到每天隻練習(xi) 10分鍾,相比考前一天突擊練習(xi) 24小時,前者更有效果。
為(wei) 了輔助大家備考,考前我們(men) 都會(hui) 為(wei) 每一位同學建立單獨的備考群,同學們(men) 可以在群中跟各科老師打卡,維持練習(xi) 節奏,比如根據我提供的口語備考計劃,發自己口語錄音到群中,有問題也能及時解決(jue) ,保持“口感”,臨(lin) 陣磨槍。這樣自己也能胸有成竹,而不是到考試前一天突然意識到自己缺少練習(xi) 而陷入恐慌。準備充分上考場,才能穩操勝券,獲得理想結果。
▲學生考前的練習(xi) 打卡
▼老師的講解和點評
再來說說模擬測練習(xi) 次數不夠的問題。模擬測相當於(yu) 20分鍾自助口語模考,根據離考試時間的遠近,定期安排這種迷你測是很有必要的。不同於(yu) 每做完一題就立即複盤的拆分練習(xi) ,在這種20分鍾的自助口語模考中,同學們(men) 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ei) 完全按照考試要求完成四道題的錄音。之後,集中進行複盤,仔細聽回錄音,分析自己在表達、邏輯、語法等方麵的不足之處。
這樣的模擬測能夠讓同學們(men) 更好地適應考試的緊張節奏和時限,提高應對壓力的能力,逐漸習(xi) 慣於(yu) 正式考試的節奏和要求。另外,進行更大型一些的模擬測,比如2小時的四科一起上,對同學們(men) 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men) 需要連續地進行聽力、口語、閱讀和寫(xie) 作的練習(xi) ,模擬真實考試的環境和時長。
這種練習(xi) 不僅(jin) 有助於(yu) 同學們(men) 在考前適應正式考試的強度,還能夠提前發現和解決(jue) 在長時間考試中可能出現的實際問題(比如更換草稿紙的時機、筆記結構的梳理、時間內(nei) 容配比的應變等)。總的來說,平時練習(xi) 的難度要充分拉滿,這樣在正式考試時才能遊刃有餘(yu) 。通過定期進行20分鍾的自助口語模考和更大型的四科模擬測,同學們(men) 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應對考試的信心,從(cong) 而在托福考試中取得滿意的結果。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