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班時托福隻有49分我該如何去到藤校?

“采訪的時候他們(men) 讓我感謝了很多人,我特別感謝了你。”

——美本精英計劃優(you) 秀畢業(ye) 生小涵

小涵是我一手帶出來的親(qin) 學生。來自實驗的她,在剛剛進入美本精英計劃時候的她,托福成績不過是49分。在這3年以來的學習(xi) 生涯中,我有幸見證了她從(cong) 當初那個(ge) 略顯青澀、想法單純的小女孩,成長為(wei) 了一名思想獨立、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大姑娘。

今年即將畢業(ye) 的她,即將邁向她的夢校——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進一步深造,在發自內(nei) 心替她高興(xing) 的同時,我也想把我們(men) 之間的一些故事記錄下來,分享給同樣優(you) 秀的你們(men) 。

首次麵談規劃

規劃師量化拆分每日需要完成的任務量

第一次跟小涵麵談的時候是2021年的10月份,一個(ge) 普通的秋天夜晚,在16樓大教室裏。爸爸媽媽帶著剛剛從(cong) 全程班結課的小涵來跟顧問老師、學管李燕老師和我一起進行首次規劃麵談。我們(men) 在見孩子之前,已經整合了孩子的所有信息。

那個(ge) 時候孩子剛出全程班,模考成績是49分,如果按照一般規劃思路,小涵按部就班的進行學習(xi) ,申請TOP50的美國大學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我想去哥大學生物!”小涵當時的這句話我至今印象深刻,麵帶青澀的她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眼神異常堅定。對於(yu) 10年級上學期,托福分數隻有49分的她,爬藤無疑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在常規認知中,爬藤的孩子,一般在進10年級以前,托福成績基本都已經穩定在了100分以上。10年級開始準備SAT、競賽、科研等項目增強自己的軟實力。我當時很驚訝,在我帶過的這麽(me) 多學生中,很少有在高一的時候就有如此清晰目標校的學生。在驚訝的同時,我當時也莫名地相信,她可以實現自己的這個(ge) 遠大誌向。

於(yu) 是,結合小涵當時的學習(xi) 情況,我給她製定了強度很大的專(zhuan) 屬爬藤規劃方案。首先我們(men) 明確了未來三年需要維持的校內(nei) GPA、標化成績以及軟實力要求。然後按照這些要求進行了各個(ge) 出分時間節點的倒推,將目標進行拆分和聚焦,計劃好了每一個(ge) 階段應該達到的目標。

第一個(ge) 目標是:1月份寒假前的托福首考至少要95分以上,才有可能在寒假開始SAT的學習(xi) 。對於(yu) 大多數學生而言,兩(liang) 個(ge) 半月的時間需要進步46分,無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對於(yu) 實驗的學生來說,我相信她的學習(xi) 能力。

作為(wei) 規劃師,我每周日晚把下一周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拆分成每日任務發群,李燕老師負責每天監督。就這樣在老師們(men) 和孩子一天天的堅持下,奇跡發生了,小涵在1月15日10年級寒假前托福首考就拿到了103分的好成績。不但完成了95分的目標,還超出了7分,這離不開我們(men) 共同的努力。

入班時托福隻有49分,我該如何去到藤校?

▲針對小涵當時的學習(xi) 情況製定的規劃學習(xi) 方案

入班時托福隻有49分,我該如何去到藤校?

▲小涵同學進入精英計劃後的托福首考成績

托福100+如何突破瓶頸期

單詞指導課的作用很大

托福首考後,小涵開始進入了SAT的學習(xi) 。與(yu) 此同時,競賽,科研和夏校等等也在同步進行著。當然,對於(yu) 想要爬藤的孩子來說,托福103分遠遠不夠,於(yu) 是在小涵學習(xi) SAT期間,我布置了繼續保持托福單詞,口語和寫(xie) 作的作業(ye) 打任務。

高一暑假,在小涵第二次考托福前一個(ge) 月,我繼續推進了每周一次托福模考的任務,並且在每次模考後,增加了托福閱讀和口語這兩(liang) 個(ge) 相對薄弱項的一對一課。

在推進作業(ye) 和模考分析中,我發現小涵即使已經是100+,但在單詞方麵還是會(hui) 有問題,有較多托福重要詞匯的詞義(yi) 理解不準確。

於(yu) 是我給小涵安排了一些單詞指導課,讓指導課老師繼續幫助小涵鞏固詞匯部分。

在托福和SAT的雙重壓力下,小涵依然完美地完成了我所布置的每一項任務。在小涵和一對一老師的幫助下,特別是上了30個(ge) 小時的一對一單詞課,讓單詞基礎薄弱的小涵閱讀直接拿到了滿分,口語成功突破了23分瓶頸,在二考時順利拿到了托福109分的高分。

托福最後衝(chong) 刺110分大關(guan)

堅持與(yu) 鼓勵是關(guan) 鍵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突破托福110+。從(cong) 109分到110+雖然隻有1分之差,但是孩子為(wei) 了這1分卻付出了一整年的努力。小涵的托福也由此進入了一個(ge) 漫長的瓶頸期。中間這一年的時間裏,孩子近10次的考試都徘徊在106分-109分之間。眼看ED申請前隻有最後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孩子變得十分焦慮

記得2023年暑假,暑假課間隙,我一邊跟她連線去講解她在閱讀和聽力裏的錯題,一邊安撫著她的情緒。我很擔心她會(hui) 由此變得意誌消沉。小涵在我心裏一直是一個(ge) 開朗樂(le) 觀的小姑娘,孩子的身心健康對於(yu) 我們(men) 規劃師來說同樣重要。在一次次的談話、心理疏導下,小涵重拾了信心,對於(yu) 自己的目標更加堅定。

我們(men) 重新調整了規劃方案,在穩定閱讀聽力滿分的前提下,進一步強化口語和寫(xie) 作的練習(xi) 。我也定期和小涵的口語、寫(xie) 作老師保持溝通,隨時關(guan) 注小涵的學習(xi) 動態,一起幫助她分析問題。小涵也一直在按要求完成每天老師布置的練習(xi) 。

終於(yu)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23年10月21日早申前最後一次托福考試,孩子順利出了112分,永遠卡在25分的寫(xie) 作也一下子突破到了28分。托福順利出分後,小涵同學十分淡定地和我分享這個(ge) 喜訊

入班時托福隻有49分,我該如何去到藤校?

▲小涵同學的托福成績

入班時托福隻有49分,我該如何去到藤校?

▲托福階段課程任務量化表

如何應對SAT考試的改革

規劃中PlanB的重要性小涵的SAT學習(xi) 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雖然三次考試就順利達到預期,但是卻是學習(xi) 了有一年半之久。

托福首考出分後,我們(men) 進行了一次麵談規劃。在當時,規劃麵臨(lin) 的問題是,SAT亞(ya) 洲區即將進行考試形式的改革:取消紙筆考試,改為(wei) 機考。按照SAT規劃出分時間節點去計算,小涵可以選擇紙考或者機考。但是,在那個(ge) 時候,沒有人知道,對於(yu) 小涵來說,SAT的機考到底是機遇還是挑戰。於(yu) 是我們(men) 麵談時規劃出了兩(liang) 套考試方案:

(1)SAT首考依然去香港參加紙考,二考定在6月或者8月。如果能夠適應紙考,6月或者8月在美國夏校期間就可以繼續在當地進行紙考

(2)SAT香港首考過後,如果不適應紙考,可以在香港報名6月或者8月的考試,進行第二次機考。

SAT原計劃爭(zheng) 取2次出分,第3次8月的考試作為(wei) 早申前的替補考試。

事實證明,小涵第一次紙考過後,對於(yu) 紙筆考試這種形式非常不適應,以至於(yu) 在SAT首考隻拿到了1440分。閱讀部分是主要的失分原因,尤其體(ti) 現在曆史類文章中。於(yu) 是我們(men) 開始推進第二套規劃方案—在香港參加機考。

恰好機考可以避開小涵曆史類文章薄弱的這個(ge) 劣勢。(在SAT新機考中取消了對曆史部分的考察)第一次機考時,小涵就順利拿到了1500分的高分,於(yu) 是我們(men) 在早申前補充了SAT第三次的考試,孩子也進一步取得了突破,拿到了1520分的完美成績。

雖然孩子對於(yu) 最終SAT沒有考上1550+是有遺憾的,但是從(cong) 考試過程中的選擇來看,選擇參加機考、避開了自己不擅長的曆史類文章,這個(ge) 選擇無疑是正確的。小涵也一步一步地,憑借自身的硬實力,如願以償(chang) 地拿到了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錄取offer。

入班時托福隻有49分,我該如何去到藤校?

▲SAT階段課程任務量化表

留學是一條充滿挑戰與(yu) 機遇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如何製定合適的留學規劃、如何在準備的過程中不斷糾偏、如何突破各種標化上的瓶頸期,都是每一個(ge) 留學生必須麵對的問題。

作為(wei) 美本精英計劃的規劃師,我們(men) 會(hui) 竭盡全力幫助每一位有留學夢的同學完成他們(men) 留學申請前的預備工作,利用我們(men) 自身的專(zhuan) 業(ye) 和經驗,幫助他們(men) 最大程度上規避和解決(jue) 留學申請中可能會(hui) 遇到的常見問題,讓他們(men) 在美本申請的道路上,一帆風順地抵達自己的夢校。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去澳洲讀博一年要花多少錢? 怎麽申獎? 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下一篇

2024年USABO、BBO和CCC分數線全下降!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