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外籍和民辦雙語學校區別真的太大了!

深圳國際學校這幾年經曆了爆發式大發展,但是家長們(men) 對於(yu) 國際學習(xi) 的認識卻並不深入,第一和權威媒體(ti) 宣傳(chuan) 不夠有關(guan) ,第二也和學校故意混淆視聽有關(guan) ,今天我們(men) 不針對任何學校,單從(cong) 純外籍和民辦雙語這兩(liang) 種不同資質的國際學校出發,聊聊他們(men) 的異同。

本篇文章隻從(cong) 製度和政策的底層邏輯出發,具體(ti) 學校實踐過程中存在的特殊現象不參與(yu) 討論。

什麽(me) 是純外籍

純外籍是國內(nei) 最早對國際學校定義(yi) ,給在中國的外籍人士上純正的國外課程。

這類學校辦學主體(ti) 一般都是老外(現在已經允許國人辦),比如蛇口國際和科愛賽就是這類學校。

不過也有國家為(wei) 了更好傳(chuan) 播中國文化內(nei) 核而建設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比如深外國際部。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建立主要解決(jue) 兩(liang) 大問題:吸引外資(外籍人士子女)留下來、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很多家長至今沒搞明白為(wei) 什麽(me) 中國學生不能讀這樣的純外籍,這裏其實涉及到一個(ge) 意識形態管控的問題。

老師之前打電話給教育局,得到的回複是:“中國籍適齡學生,不去上義(yi) 務教育課程是違法行為(wei) ”。

政策的枷鎖一直都在,但是需求沒有被滿足。

一方麵是一些純外籍國際學校招不到足夠多的外籍學生導致經營慘淡,畢竟這類學校一般都沒有國家經濟支持。

另一方麵一些對純正國際教育向往的家長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所以很多中國想盡各種辦法要進去。

在這樣的現狀下,一些純外籍國際學校為(wei) 了招收足夠多的生源故意降低外籍身份門檻,一些向往這種純正的國際教育的家長會(hui) 想盡各種辦法入讀純外籍。

所以就形成了一個(ge) 教育界的灰色地帶:即使不是真正的外籍學生,也享受純外籍的國際教育。

不過這個(ge) 現象在2019年進行了整頓,整頓的結果是:你隻要不是真正的外籍人士(出生在國外,且父母一方要有海外綠卡,且有中國簽證)你就不能讀純外籍。

真相揭秘:純外籍和民辦雙語,區別真的太大了!真相揭秘:純外籍和民辦雙語,區別真的太大了!

2019年政策變動時某國際學校郵件信息

當年甚至還出現一些純外籍國際學校清退學生的新聞。

這件事情當時激怒了很多家長,據說當時很多雙非美寶、雙非港寶家庭直接鬧到了教育局。

得到的退讓的解決(jue) 方案是:雙非美寶、雙非港寶家庭可以,另外香港臨(lin) 時身份也可以。不過一些拿小國綠卡的家庭就徹底沒戲了。

純外籍的春天在這時其實是受到一定重創的,但是又有新的政策出台了,特別是前海的政策福利:留學生子女也可以,有海外永居且有前海工作證明的也可以。國王、哈羅都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於(yu) 是乎就形成了目前深圳的純外籍國際學校的全貌:身份要求各不相同,但是他們(men) 的國際化程度絕對是有目共睹的。

目前深圳有9所純外籍,分別是蛇口國際,科愛賽,南山國際,深美國際,蛇口貝賽思,國王、哈羅、曼徹斯通、深外國際部。

你會(hui) 發現隻有深外國際部的身份門檻是最高,而且中國文化課程很多,目的其實就是:服務真正的外籍學生,讓他們(men) 學好知識後傳(chuan) 播中國優(you) 秀文化。

因為(wei) 它是政府出資建設的學校,在傳(chuan) 播中國文化上的意義(yi) 大於(yu) 其本身的教育意義(yi) 。不可否認他確實也是一所很不錯的國際學校。

什麽(me) 是民辦雙語

民辦雙語學校其實是國內(nei) 民辦學校的一種演化

國內(nei) 民辦學校是國家頒發辦學許可,希望他們(men) 能幫助公辦學校,解決(jue) 本地學生上學的問題。

國家給了你資質其實也給了你限製:踏踏實實上好國內(nei) 課程,成為(wei) 公立教育的有效補充(做好意識形態教育,培養(yang) 愛國愛黨(dang) 的優(you) 秀人才……)。

但是民辦學校辦學初期往往麵臨(lin) 一個(ge) 嚴(yan) 重問題:招不到學生而且還要自負盈虧(kui) 。

如何招生是民辦學校最操心的問題,而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給民辦學校“上高度”!

民辦學校比較常見的做法是宣傳(chuan) 自己是一所國際學校,我們(men) 上國際學校的內(nei) 容,我們(men) 有老外,我們(men) 有學籍,我們(men) 還能出國留學……

這樣不但滿足了沒有外籍身份卻想上國際學校的需求,還滿足了學校招生和營收的問題。

在一切都看似完美的背後,大家忽視了一個(ge) 重要的前提:國家的教育政策。

民辦學校有幾點核心落腳點:

要上夠國家規定的義(yi) 務教育課程。

學校學生一定要參加會(hui) 考、中考。

學校不能上國外的課程,特別是義(yi) 務教育階段。

當這幾點定死,所謂的民辦雙語學校玩出花來也逃不出公辦學校要學的東(dong) 西,學校無非在教學形式上做創新,而課本、內(nei) 容那是絕對不能改的。

早些年國家監管不嚴(yan) 格,很多民辦學校“掛羊頭賣狗肉”,打了國際學校的招牌也進行了非常不錯的招生,但是這幾年隨著國家管控變嚴(yan) ,很多民辦雙語學校的課程都在慢慢發生改變。

我知道肯定有家長質疑:難道我們(men) 的公立教育不好嗎?

我認為(wei) 肯定是有優(you) 勢的,但是你花了國際學校的錢,卻在上公立學校的內(nei) 容,你覺得值嗎?

老師接觸到一些國際學校課程管理的老師,他們(men) 曾明確表示:公立教育+國際教育融合存在可能性,但是以國際學校的上課時間和孩子本本身的學習(xi) 能力,往往很難做到既要學公立知識又要學國際知識,到頭來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公立知識不足以應對中高考,國際教育方麵的知識又比不上純國際體(ti) 係的學生。

當然我們(men) 也不能那麽(me) 悲觀,唯一期待的是“雙減”政策的號角下,民辦教育有更多創新和自由的空間。

看完國際學校的辦學資質後相信你對國際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至於(yu) 如何選擇可以根據家庭自身情況而定,有條件的建議探校後再做決(jue) 定。

意向出國留學的,直接堅定純外籍國際學校路線。

不要擔心中文,這些純外籍在落地中國的那一刻都非常注重中國文化教育,很多純外籍國際學校對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教育甚至比公立教育做的更好。

如果你拿不定主意,想要選擇民辦雙語學校、有學籍、留一條退路,那麽(me) 建議選擇頭部的民辦雙語學校,畢竟這樣的學校生源好。另一方麵家長們(men) 一定要盡快做好升學方向,這樣在學習(xi) 上也能做到有所傾(qing) 斜。

目前全國對純外籍的身份門檻管控都越來越嚴(yan) 格,北京、上海甚至都不接受香港臨(lin) 時身份,上海地區甚至還要外籍出示中國的工作簽證,可以預測未來深圳地區的外籍身份門檻肯定會(hui) 提高,建議意向純外籍的家長早點規劃身份,不要等身份門檻提高了才後悔莫及。

真相揭秘:純外籍和民辦雙語,區別真的太大了!

真相揭秘:純外籍和民辦雙語,區別真的太大了!

在民辦雙語學校就讀的家長如果覺得學校課程自由度下降,外籍老師減少,也可以提前做好身份布局,以便未來有機會(hui) 轉純外籍或者直接出國留學。

在所有身份選擇中,香港身份入讀純外籍性價(jia) 比比較高,且將來可以去香港讀書(shu) ,即使未來要轉公立也可以參加華僑(qiao) 生港澳台聯考。

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海外名校,則可以根據孩子要留學的國家適當規劃身份,比如貝賽思家長可以規劃美國綠卡,這對於(yu) 孩子將來申請美國名校大有好處。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留學生有苦難言!英國大學爆發抗議

下一篇

含金量超高的寫作競賽哈佛國際評論學術競賽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