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7日,被譽為(wei) “科創天花板”的ISEF大賽在美國洛杉磯落下帷幕。
來自全球近7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名青年科學家經過激烈的角逐,各大重量級獎項正式揭曉。香港德瑞國際學校的Ingrid Chan同學攬獲克雷格·R·巴雷特創新獎,這也是ISEF頂級大獎之一!她設計了一款混合療法應用程序,可以讓患者通過使用虛擬現實頭盔的個(ge) 性化、沉浸式環境練習(xi) 身體(ti) 和認知技能。
項目介紹:https://projectboard.world/isef/project/tmed005-multi-sensory-mixed-reality-therapy-for-dementia
今年共有57支中國隊伍(包括大陸中外籍學生、港澳台學生,去年同期54支)闖入決(jue) 賽。其中,來自於(yu) 中國大陸的隊伍有30支(去年26支)、在中國就讀的外籍學生隊伍5支(去年5支)、港澳台隊伍22支(去年23支)。
來自中國大陸的的30支隊伍中,共有8支隊伍(去年11支)獲得獎項。獲獎學生分別來自於(yu) :上外附中、上海包玉剛、北師大附中、廣州執信、上海星河灣(2支)、華師大二附中、以及杭州外國語學校。 5支外籍學生隊伍中有3支獲獎,均來自於(yu) 上中國際。22支港澳台學生隊伍隊伍中,6支獲獎。
從(cong) 大陸地區錄取情況來看,今年年大陸地區共有35支隊伍(36名學生,其中衡陽育賢中學2名同學組隊,其餘(yu) 隊伍均為(wei) 1名隊員)入圍,入圍學生來自於(yu) 下列22所學校,以下是具體(ti) 統計:
為(wei) 何牛娃都愛ISEF?
在申請越來越卷的情況下,要想獲得名校的青睞,單靠校內(nei) 成績、標化成績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優(you) 秀的學生也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積累、展現自己的優(you) 秀,而競賽則是一個(ge) 能幫助學生不斷成長、提高能力、同時也攬獲榮譽的方式。可市麵上各種競賽如過江之鯽,要選擇什麽(me) 樣的競賽去參加呢?
大家可能會(hui) 想,當然是含金量高的!話雖如此,“含金量”又是什麽(me) ?作為(wei) 家長和學生,又如何知道一個(ge) 競賽的含金量呢?
從(cong) 留學的角度來講,一個(ge) 競賽是否有含金量其實可以從(cong) 多方麵來考慮,比如這個(ge) 競賽是否有足夠的曆史底蘊?它的評審團隊是否權威?是否有較高的社會(hui) 知名度?之所以看這些內(nei) 容,是因為(wei) 和學術掛鉤的遊戲中,“聲望”都是最珍貴的籌碼。其次是看競賽的錄取率/獲獎率有多高?雖然一味卷低錄取率並不可取,但一個(ge) 嚴(yan) 肅認真、有一定選拔作用的比賽獲獎率必然不會(hui) 太高。
再次可以看參與(yu) 程度、輻射範圍,一個(ge) 競賽輻射範圍越廣、越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來參加,說明其影響力越大。最後,也可以關(guan) 注每年獲獎學生的發展走向,這也是不少留學家庭關(guan) 心的問題。
而ISEF呢?從(cong) 各個(ge) 方麵來說,都完美符合上述標準。
曆史底蘊豐(feng) 富,社會(hui) 知名度高,各類權威背書(shu)
作為(wei) 一個(ge) 有七十年曆史的競賽,ISEF聲望頗高,素來有一眾(zhong) 美譽,比如”小諾貝爾獎”、科學競賽“世界杯”、“科創天花板”等等。單看這一串名頭,就知道ISEF分量之重。
ISEF最早由美國科學和公共服務協會(hui) (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在1950年創辦的美國中學生科學博覽會(hui) 發展而來。1996年,英特爾公司投入巨資成為(wei) 該競賽的領銜讚助,並通過一係列的支持活動來推廣這一賽事。在2019年,ISEF的讚助商由英特爾換成了再生元製藥公司。
作為(wei) 殿堂級賽事,ISEF的評委們(men) 更是大有來頭,每年 ISEF都會(hui) 邀請超過一千名來自不同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專(zhuan) 家參與(yu) 比賽評定,每位評委必須擁有博士學位或8年以上相關(guan) 科研經驗,其中不乏有諾貝爾獎獲得者。
2. 全球近千萬(wan) 名學生追逐,入圍率不到萬(wan) 分之三
每年ISEF都會(hui) 吸引來自全球180多個(ge) 國家、地區共計近千萬(wan) 學生參加,最終僅(jin) 有不到1800人可以入圍5月份的總決(jue) 賽,角逐總獎金高達800萬(wan) 美元的各項大獎。
據官方統計,2022年全球大約有700萬(wan) 高中生提交項目參加比賽,最後有1779名選手(50%女性,48%男性)、1410個(ge) 研究項目入圍,這些選手代表了64個(ge) 國家和地區,63%的選手來自美國本土及其領土;37%選手來自於(yu) 其他國家。而在年級分布方麵,9年級占7%、10年級占20%;11年級占49%;12年級占48%。
估算下來,ISEF的入圍率不到萬(wan) 分之2.6。而在這1779名選手中,大約有四分之一可以獲得各類獎項(包括在21個(ge) 類別中的一到四等獎,以及各類大獎、專(zhuan) 項獎)。總決(jue) 賽拿獎真的鳳毛麟角,可見其含金量之高。
3. 名校爭(zheng) 相邀約,大學招生官搶錄,MIT力薦
ISEF官方亦深知名校錄取對比賽的重要性,官網上更是搬出了帝國理工學院和MIT的招生官。帝國理工學院的招生官Catherine Eames的發言無異於(yu) 是說:“我們(men) 的目光都盯著ISEF,時刻準備著從(cong) 中撈人呢~”
“作為(wei) 一家專(zhuan) 注於(yu) 世界一流 STEM 教育的機構,ISEF 提供了一個(ge) 絕佳的機會(hui) ,可以結識來自全球各地對科學和工程充滿熱情的傑出學生。” Catherine Eames,倫(lun) 敦帝國理工學院國際學生招生負責人
“ISEF 決(jue) 賽入圍者是來自他們(men) 所在地區和全球的一些最傑出的年輕研究人員。許多現在和以前的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甚至我們(men) 的幾位教職員工)都是 ISEF 的校友,他們(men) 富有創造力、認真負責的研究繼續豐(feng) 富我們(men) 的社區——乃至整個(ge) 世界。”
Stu Schmill,麻省理工學院招生和學生金融服務部主任
除了招生官站台外,MIT更是在官網中推薦學生參加,並且ISEF排在了第一位。足可見這所世界頂尖名校對於(yu) ISEF的重視。這種重視不僅(jin) 僅(jin) 是說說而已,看一看近年來MIT錄取中國學生就可以明白,ISEF真的就相當於(yu) 一張王炸!
姓名 | 所在高中 | MIT錄取年份 | ISEF經曆 |
F同學 | 華師大二附中 | 2019 | 69屆ISEF全球總決賽學科最佳獎 |
Z同學 | 北師大實驗 | 2020 | 入圍71屆ISEF全球總決賽 |
H同學 | 上外附中 | 2020 | 70屆ISEF全球總決賽學科最佳獎 |
Z同學 | 上外附中 | 2023 | 入圍73屆ISEF全球總決賽 |
除此之外,2020年長沙一中、蘇州中學錄取哈佛的兩(liang) 位同學也都有ISEF入圍的經曆。往年入圍ISEF的中國學生,也均有不錯的國內(nei) 外頂尖大學錄取。
ISEF賽製詳解
ISEF作為(wei) 一個(ge) 規模龐大的比賽,其賽製也相當複雜。ISEF實行選拔賽製,不能直接參加。學生們(men) 需要從(cong) 各個(ge) 國家/地區的附屬賽中脫穎而出,才有機會(hui) 拿到 ISEF全球總決(jue) 賽舞台的入場券。這部分我們(men) 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參賽規則
全球9-12年級高中生(且參賽當年5月1日前未滿20歲)。
學生可以以個(ge) 人或團隊形式參賽。若以團隊形式參賽,每支隊伍不得超過3人。團隊可以在任何一名隊員所在地的科學展覽會(hui) 參賽。每個(ge) 科學展覽會(hui) 舉(ju) 辦時間各有不同,多數在每年1月-4月初進行。
查詢所在地區是否有ISEF授權的科學展覽會(hui) (每個(ge) 會(hui) 場有一定的地域限製),可以複製以下鏈接至瀏覽器中查看:https://findafair.societyforscience.org
學生提交的科學研究時長跨度不超過12個(ge) 月,並且2024年參賽項目研究開始時間須在2023年1月後。
每位學生或每支隊伍隻能提交一個(ge) 科學研究項目,且隻能參加一個(ge) ISEF授權的科學展覽會(hui) 。
競賽完整規則:https://www.societyforscience.org/isef/international-rules/rules-for-all-projects/
2. 參賽途徑
1 )中國國籍/中國大陸學生:中國國籍的學生需要中國科協選拔,針對在中國讀書(shu) 的學生,可以通過兩(liang) 個(ge) 途徑(可以參加一個(ge) 選拔,也可以同時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英才計劃。通過選拔的同學,會(hui) 進入中國科協青少年國際科技交流項目遴選培訓暨 ISEF 冬令營,進行另一輪的角逐,最終選出一隊成員代表國家隊參加ISEF。
其中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賽製與(yu) ISEF的相似度最高;英才計劃晉級ISEF的概率最高。無論是在青創賽中獲獎、還是入選英才計劃,都有很高的含金量。
競賽分區和附屬競賽: 根據ISEF的國際規則,參賽選手必須為(wei) 一個(ge) 地區科技競賽的優(you) 勝者。目前,根據我國地理分布和青少年科技活動發展水平,全國共劃分為(wei) 8個(ge) 賽區,作為(wei) ISEF的附屬競賽,按各賽區來選拔選手參賽。
以下是國內(nei) 競賽分區:
北京賽區CASTIC BEIJING:北京市
上海賽區CASTIC SHANGHAI:上海市
華南賽區CASTIC HUANAN:福建湖南江蘇海南
華東(dong) 賽區CASTIC HUADONG:安徽浙江湖北江西
西南賽區CASTIC XINAN:廣東(dong) 四川貴州雲(yun) 南廣西重慶
西北賽區CASTIC XIBEI:陝西寧夏青海甘肅新疆西藏
東(dong) 北賽區CASTIC DONGBEI:天津黑龍江吉林遼寧
華北賽區CASTIC HUABEI:河南河北內(nei) 蒙古山西山東(dong)
中國科協青少年國際科技交流項目遴選培訓暨ISEF冬令營
每年經由各主賽區上報各賽事優(you) 勝者及項目給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進行最後全國性的最後一批篩選。
每年12月30日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官網的通知通告欄目https://www.cyscc.org.cn,會(hui) 發布新一年中國科協青少年國際科技交流項目遴選培訓暨ISEF冬令營入選名單。冬令營期間將進行評審問辯,同時幫助項目作者進一步完善項目,提升交流水平,做好參加各項國際科技競賽和交流活動的賽前準備。
ISEF冬令營選拔方式
2)中國大陸讀書(shu) 的外籍學生:四川科學工程大賽(川賽)麵向在中國生活學習(xi) 的9-12年級的外籍學生,或是持有外國永久居住權的學生(如美國綠卡、加拿大楓葉卡等),由學校組織報名。最終,獲勝的隊伍有機會(hui) 獲得直通美國ISEF決(jue) 賽的機會(hui) 。
3 )美國學生:在美國高中或者初中就讀的學生根據ISEF正常的參加流程,每個(ge) state有針對不同county的比賽,根據學生學校所在county參加區域比賽。登錄ISEF官網,查看你所在國家、地區的區域賽,首先進行區域賽申報,晉級區域賽前幾名有機會(hui) 晉級ISEF全球賽。
4) 其他國家學生:登錄ISEF官網,查看你所在國家、地區的區域賽,首先進行區域賽申報,晉級區域賽前幾名有機會(hui) 晉級ISEF全球賽。查詢方式:https://findafair.societyforscience.org
3. 競賽學科 往年競賽學科涵蓋所有自然科學內(nei) 容,包括動物學、行為(wei) 和社會(hui) 科學、生物化學、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生物醫學工程、細胞和分子生物學、化學、計量生物和生物信息學、地球和環境科學、嵌入式係統、能源:可持續材料和設計、工程技術:靜力學和動力學、環境工程、材料科學、數學、微生物學、物理和天文、植物科學、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係統軟件、轉化醫學等21個(ge) 門類。
這21個(ge) 門類下麵又分為(wei) 若幹類別:
2024賽季,ISEF又新增了一個(ge) 學科,即Technology Enhances the Arts(TECA,直譯過來就是“科學改變藝術”)根據ISEF官方的解釋,這個(ge) 全新學科適合那些“利用技術開發新的概念、可視化工具或媒介來改進藝術享受”的項目投遞。
也就是說,從(cong) 今年開始,原先的21個(ge) 學科就將變為(wei) 22個(ge) 學科。今年來自上外附中的Lu同學,以及杭州外國語學校的Xu同學就有該類別項目入圍。
4. 評分標準
ISEF評分采用百分製,並分為(wei) 科學類和工程類。科學類和工程類都需要看設計的研究問題(10分)、研究設計及研究方法(15分)、研究執行:數據收集、分析及闡釋(20分)、創新能力(20分)、答辯展示(35分)。雖然每個(ge) 標準內(nei) 的建議評分內(nei) 容不一樣,但所占分值相同。總體(ti) 來說,都注重創新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詳細評分標準可參見:https://www.societyforscience.org/isef/grand-award/criteria/
5. 獎項設置
ISEF所有獎項總金額約達900百萬(wan) 美元。這些獎項主要分為(wei) 四類:
1) ISEF大獎(ISEF Grand Awards)
ISEF共有21個(ge) 參賽類別,每個(ge) 類別分布設置一、二、三、四等獎。如果是團隊參賽,則成員平分獎金。
- 一等獎: $5,000
- 二等獎: $2,000
- 三等獎: $1,000
- 四等獎: $500
2) ISEF頂級大獎(Regeneron ISEF Top Awards)
頂級大獎將從(cong) 21個(ge) 參賽類別中的一等獎中選出,共有8個(ge) 獎項:
- 喬治D · 雅克波羅斯創新大獎(George D. Yancopoulos Innovator Award ,1個項目,$75,000獎金):旨在表彰來自世界各地參與ISEF 的優秀學生。注重項目的創新性、及其對該領域和世界的潛在影響。
- 再生元青少年科學精英獎(Regeneron Young Scientist Awards ,2個項目,每個項目$50,000獎金):評判標準是獲獎者致力於創新並解決具有挑戰性的科學問題,使用真實的研究實踐,並為未來的問題創造解決方案。
- 戈登·摩爾大獎積極成果獎(The Gordon E. Moore Award for Positive Outcom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1個項目, $50,000獎金):該獎項將頒發給最能體現戈登和貝蒂-摩爾基金會創立原則的項目,希望選手們能夠通過嚴格的科學探索和對發現和發明的熱情為後代帶來持久的變化。
- 克雷格·貝瑞特創新獎(Craig R. Barrett Award for Innovation ,1個項目, $10,000獎金):頒發給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方麵體現創新的決賽選手,基於這些學科進行深研究和創新整合,以及展示它們的共同組合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 羅伯特·霍維茨基礎研究獎(Robert Horvitz Prize for Fundamental Research ,1個項目, $10,000獎金):頒發給具有代表性的最佳基礎研究項目,該項目促進我們對科學和/或數學的理解以及對自然現象的理解,但沒有明確的過程或產品方麵的應用。
- 佩吉· 斯克利普斯科學傳播獎(Peggy Scripps Award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 ,1個項目, $10,000獎金):頒發給最能將他們的項目傳達給普通公眾的決賽選手,解釋科學和它對社會的潛在影響。
- 歐盟青年科學家競賽獎(EU Contest for Young Scientists Award,2個項目):獲獎項目將代表再生元 ISEF 參加歐盟青年科學家競賽。
- 達德利·赫施巴赫 SIYSS獎(Dudley R. Herschbach SIYSS Award ,3個項目):以哈佛大學教授、1986 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Dudley R. Herschbach 的名字命名,旨在激發青年人對科學的興趣,突出世界各地青年科學家取得的一些最傑出成就。獲獎選手可以免費參與斯德哥爾摩國際青年科學研討會 ,並出席同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頒獎會。
3)ISEF特殊獎(ISEF Special Awards)
這些獎項會(hui) 由來自不同學術領域的學會(hui) 、科技企業(ye) 等專(zhuan) 業(ye) 機構提供,獎金也不盡相同。
除了上述獎項外,入圍ISEF也是非常難得的榮譽了。尤其是對於(yu) 中國籍陸高學生而言,每年ISEF中國賽區會(hui) 派出20餘(yu) 人的國家隊參加ISEF全球決(jue) 賽。含金量也相當高!
6. 賽事時間
ISEF全球賽:每年5月 ISEF各地區附屬賽:每個(ge) 賽區時間不同,早的在全球賽前一年秋季開始,晚的在當年春季開始。
以上海地區中國籍學生參加青少年科創大賽時間為(wei) 例,從(cong) 市賽到ISEF決(jue) 賽大概需要一年半的時間:
- 2022年的12月: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市賽。市賽會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一等獎的最好的項目會參加國賽。
- 2023年的8月: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國賽。國賽再分一二三等獎,一等獎中的一小部分,能夠選送冬令營。
- 2024年的1-2月份春節前後: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冬令營。大約會有十幾個項目入選冬令營,個人項目居多;冬令營裏麵以講座和點評為主,學生在此會獲得專家的進一步調整意見,冬令營一般持續3-5天;
- 2024年的5月:ISEF決賽。入圍決賽人數約1600-1800人,共同角逐各項大獎。
如果再加上前期準備時間,那麽(me) 保守估計需要2年、甚至更長時間。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