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高校引進博士的哪些坑?

作者簡介

羅之軒,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方向研究專(zhuan) 業(ye) ,多年科研教學從(cong) 業(ye) 經驗,現於(yu) 某一本大學從(cong) 事科研、師資管理。知乎十萬(wan) 粉絲(si) 大V。

作為(wei) 打入高校人事部門內(nei) 部的工作人員,給大家講講引進博士的坑。其實,關(guan) 於(yu) 引進的大坑我提3個(ge) ,很多老師沒關(guan) 注到點上,往往邁過了小坑卻把大坑錯過了。

編製身份

一個(ge) 有編製的身份,代表著穩定,代表著學校不會(hui) 也不能隨意開除你。20多歲不想穩定,三四十歲怕不穩定,人生就是這麽(me) 無常。可是,現在想要拿到一個(ge) 有編製的身份不容易。

越是好的高校,越難一進來就給你編製。絕大多數去985、211的小夥(huo) 伴一開始都是沒編製的,想要進來就有編,大多隻有省屬高校能做到。而有不少人提到編製“到崗不到人”,“崗位有編人沒編”這些說法,甚至應聘的博士有一半都會(hui) 問我類似的問題。

但真正了解和懂得“編製”具體(ti) 含義(yi) 和實質的可能確實不多。所以,咱們(men) 先嘮點幹貨,我來告訴你編製身份到底怎麽(me) 回事,怎麽(me) 確定自己有沒有編製。

關(guan) 於(yu) 編製身份的問題,我專(zhuan) 門找了相關(guan) 文件,根據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事業(ye) 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事業(ye) 單位崗位管理製度。各省也會(hui) 在國家文件的基礎上製定自己的管理製度,但不會(hui) 違反國家的大原則。

那麽(me) ,按照我的理解,有沒有編製其實和崗位沒關(guan) 係,崗位隻是在編製範圍內(nei) 給設定了一些條件。你可以理解為(wei) 我手裏有10個(ge) 小球,其中3個(ge) 紅色3個(ge) 黃色4個(ge) 藍色,小球是編製,至於(yu) 紅黃藍則是崗位,你隻能在編製範圍內(nei) 設置你的崗位,所以設置4紅2黃4藍也沒問題。(不考慮“特聘”的情況,這個(ge) 單獨說)為(wei) 此,我還專(zhuan) 門谘詢了一位我所在省份的省委編辦的朋友,顧名思義(yi) ,這個(ge) 部門就是專(zhuan) 門管理編製的,回答應該相對比較權威。

按照編辦朋友的說法,沒有什麽(me) “崗位有編人沒編”的說法,也不存在這個(ge) 人有編製就可以到哪裏都帶著編製走的情況。學校某個(ge) 有編製的老師,在入職的時候會(hui) 聘任到某個(ge) 崗位,但並不代表這個(ge) 老師換崗位了就沒有編製了。他隻會(hui) 也隻能換到另一個(ge) 有編製的崗位。

實際上,編辦有一個(ge) 實名製的係統,這個(ge) 係統裏對於(yu) 某個(ge) 單位有多少編製,這些編製已經占用了多少,空餘(yu) 多少,哪些人在編製庫中,都是很明確的。想要入編不容易,同樣想要把這個(ge) 人踢出去也不容易。

給新入職老師辦理手續的時候,其中有一個(ge) 環節就是向編辦的係統提交相關(guan) 材料,編辦審核通過後,這個(ge) 人就會(hui) 錄入係統當中,占據我們(men) 單位的一個(ge) 編製。如果他離職,這個(ge) 編製自然會(hui) 空餘(yu) 出來。

否則,如果離職一個(ge) 帶走一個(ge) 編製,那編製管理的意義(yi) 就失去了。還有一種情況,有編製的人員如果走調動手續,是不需要重新走入編手續,隻需要調動,當然前提是調入單位需要有空餘(yu) 編製接收。

更多關(guan) 於(yu) 編製的tips👇

怎麽(me) 確定我的崗位有沒有編製?

我知道,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編製。最權威的辦法就是看你進沒進編辦的實名編製庫。當然,對於(yu) 大部分人來說看到這個(ge) 比較難,但是你所在單位人事部門的相關(guan) 人員是清楚的。(因為(wei) 需要人事部門向係統提交材料,編辦審核)另外,如果是省屬高校,你也可以看看你有沒有填寫(xie) “XX省公開招聘備案表”,這個(ge) 表要到省裏去備案,也是進編製庫的要求。

如果要你填了這個(ge) 表,那大概率是有編製的。(當然,有可能你所在高校人事部門幫你填了這個(ge) 表,你自己不清楚自己填沒填)還有就是看你是否在所在省份的人事考試網上被公示,公示是一個(ge) 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有公示大概率也是有編製的。

另外,你還可以根據招聘公告,是否體(ti) 現了“根據《事業(ye) 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等”文件字樣,一般來說這種公開發布出來的文件會(hui) 明確是否是有編製的老師。最後,你也可以谘詢所在單位人事部門,他們(men) 一定是知道你有沒有編製的。

服務期的問題

再聊聊大家會(hui) 普遍遇到的一個(ge) 大坑——服務期。很多高校為(wei) 了防止人才流失,都會(hui) 約定一個(ge) “服務期”,如果在服務期滿前主動離職,可能會(hui) 麵臨(lin) 退還已經發放的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甚至還需要繳納一些違約金。具體(ti) 退還多少和違約金各家高校的規定不盡相同。

尤其是對於(yu) 有編製的崗位,這樣的做法更是常規操作。從(cong) 高校的角度來說這樣做是為(wei) 了防範人才流失,當對博士本人,因此而受到的約束就會(hui) 很大。我們(men) 現在很難預想到明年或者後年的事情,更何況服務期往往長達5-10年,這麽(me) 長的時間,生活發生一些變化或者想要換個(ge) 地區生活都是常有的事。

違約金的約定往往會(hui) 比較高,如果你不認真看,離職的時候你會(hui) 大吃一驚竟然要賠學校這麽(me) 多錢。雖然你可以和高校據理力爭(zheng) 這個(ge) 違約金,但大概率人家不會(hui) 因為(wei) 你而更改協議。所以,要麽(me) 你已經想好在那裏落腳安家,否則這樣的協議簽署要慎重些。

最後的最後,如果,我是說如果你非要在服務期離職,並且要賠付大筆違約金,那麽(me) 我建議你在賠付之前可以找個(ge) 律師谘詢一下,別傻傻的自己就賠了。當然,此中利弊要自己權衡,並不是說“會(hui) 哭的孩子一定有奶吃”。

引進待遇的給付期

第三個(ge) 大坑,很多學校一開始招聘的時候給你說有XX萬(wan) 的安家費,XX萬(wan) 的科研啟動,XX福利……但最大的坑在於(yu) ,這些福利的兌(dui) 現時間是什麽(me) 時候?最理想的時間肯定是你一入職就給你兌(dui) 現,幾乎沒幾個(ge) 高校能做到。

這涉及到一個(ge) 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預算。你的所有待遇,前一年如果沒有這個(ge) 預算,這一年是沒辦法發放的。所以,除非高校提前量計算得比較充足,否則他想發都沒法發給你。比較理想的是過了試用期就給你兌(dui) 現(如果有編製的老師,是一定會(hui) 有試用期的,有文件明確)。再差點的是分2年,3年兌(dui) 現。

最差的是按照服務期,逐年兌(dui) 現或者逐月兌(dui) 現。更慘的還有提前預支你的工資獎勵,作為(wei) 引進的福利。這嚴(yan) 格來說有點欺詐嫌疑。至於(yu) 你怎麽(me) 弄清楚個(ge) 中門道,建議麵試前後,找人才部門的老師仔細聊聊這個(ge) 問題。如果有白紙黑字的協議更好,沒有的話也不必強求,有的時候政策的修改就算人才部門也做不了主,人家不敢跟你白紙黑字的明確。

另外,谘詢已經入職的老師是更好的選擇,因為(wei) 就算協議上說了時限,但真正辦理手續的時候學校給你拖個(ge) 一年半載,你可能也沒什麽(me) 辦法。難道要拿著協議去打官司?除非你已經做好離職的準備了。

一些小坑和其他條件

第一個(ge) ,關(guan) 於(yu) 安家費的小坑。我見過不少高校,待遇中提到的安家費實際上除了本校給的安家費外,還有所在省市給的補貼。

省市安家費補貼隻要你在本省本市任何一個(ge) 單位入職都有,但高校不會(hui) 告訴你。所以,看起來幾十萬(wan) 安家費不少了,但你入職別家也一樣會(hui) 有。

第二個(ge) ,關(guan) 於(yu) 保證碩士/博士/博士後招生指標。這點對於(yu) 想要大展宏圖的青椒其實非常重要。如果學校不給你明確招生指標,那麽(me) 有可能你好幾年都招不上學生,團隊建設從(cong) 何談起,項目課題本子報賬誰來打雜?

第三個(ge) ,工作量、科研獎勵、教學獎勵等等如何明確。很多學校都有相應的工作量和獎勵管理辦法,自己在官網找找文件看看,再想想自己能靠著獎勵掙多少錢。想想自己每年需要上多少課。

第四個(ge) ,職稱評審規定。因為(wei) 職稱評審權下放給了高校,所以不同學校職稱評審條件是不一樣的。能不能評上職稱對科研人來說是天大的事,入職前有必要簡單了解一下。不過,這個(ge) 條件很可能逐年變化。

到此,如果這三個(ge) 大坑都能避免,其實已經算是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了。完美的工作不存在,權衡好自己的事業(ye) 發展和家庭,也許才是正確的選擇。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介紹

下一篇

全美掛科率最高的美國大學TOP10匯總!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