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去美國讀PhD的同學,尤其是理工科,教授的選擇可謂是決(jue) 定性的重要一環,因為(wei) 這不僅(jin) 會(hui) 決(jue) 定你是否被錄取,也有可能決(jue) 定你未來博士生涯科研&生活質量的高低。
因此,在準備博士申請的第一步,就是選擇一位靠譜的教授。那麽(me) 什麽(me) 樣的教授靠譜,我們(men) 又該如何選擇導師?
以下我們(men) 將從(cong) 美國大學教授的分類,選擇教授的方法與(yu) 技巧,以及如何把握套磁黃金期這幾個(ge) 部分來進行分析——
01、教授的分類
一般來說,學校裏的教授分為(wei) 以下幾種:
1.Professor(教授):
年紀一般比較大,看過的套磁信也是多如牛毛,而且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招生習(xi) 慣,一般如果他對你感興(xing) 趣的話,一天之內(nei) 就會(hui) 回信,在這種情況下,你希望很大。如果他遲遲不回的話,就代表你基本沒戲了。
2.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
處事靈活,要求又高,當然這種類型的教授水平也是很高的,自我表現得宜是關(guan) 鍵。
3.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一般都有啟動資金,需要人幹活,而且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招生習(xi) 慣,所以跟助理教授套磁成功的可能性相對比較大。
4.Affiliated Professor:
這一類型的教授是已經轉到別的學校去了,但學生沒畢業(ye) 又不跟著走,因此隻是掛個(ge) 名,不招生。
5.Emeritus Professor:
名譽教授,已退休,不招生。
02、選擇教授的方法
排除Affiliated Professor和Emeritus Professor後,建議套磁順序為(wei) :招過本校學生的教授>助理教授>老教授>副教授
當然,這隻是就統計結果得出來的一般性排序,事實上大部分碩士生都是由助理教授帶的,博士生就是由教授帶的。
此外,一定要找和自己研究方向相似或相同的教授,經曆相似的更好。如果很相似就很有希望了,如果又是最感興(xing) 趣的而且老板又有著顯赫地位的話,就是最完美的了。
可以用以下方式尋找合適的BOSS:
在申請的專(zhuan) 業(ye) 的主頁上,會(hui) 有faculty的鏈接,裏麵就是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教授的聯係方式,當然最通常的是email和電話,有些教授會(hui) 有個(ge) 人的主頁鏈接,這樣的話可以進一步了解你要聯係的教授,包括他們(men) 的研究經曆、文章、科研興(xing) 趣等,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資源。
另外,從(cong) 實驗室裏麵也可以找到一些研究員,這些老師也有可能帶學生。看完這些網頁起碼知道這位教授是做什麽(me) 方向,用什麽(me) 手段,是不是適合自己。
03、選擇教授的技巧
1.選擇有錢的教授和招學生的教授
通過瀏覽學校的網站,可以發現有的教授最近拿到了一筆研究經費,或者某個(ge) 老師在自己的官網上明確寫(xie) 了招募學生,這樣的教授無疑是最佳的套磁對象。
2.選擇剛任教不久的教授和年輕的教授
剛任教的教授往往為(wei) 了升遷要做大量的科研,出各種成果,學校也會(hui) 予以支持。年輕的教授往往比老教授更加好套(老教授每年收大量套磁信,已經習(xi) 以為(wei) 常了,甚至有可能他的郵件都是交給秘書(shu) 處理)。
3.通過學生了解教授
有的學校可以在學校某實驗室網站找到學生的信息,可以找裏麵的學生(中國學生優(you) 先),發郵件問問哪個(ge) 老師什麽(me) 情況,哪個(ge) 老師招生之類的,了解一些內(nei) 部信息。
4.方向匹配才是王道
說到底,教授給你錢,招你過去,還是為(wei) 了讓你幫他幹活,因此方向匹配才最重要。哪個(ge) 教授都願意招之前有相關(guan) 經驗的學生,不需要太多的適應,可以盡快上手。還是要仔細看教授研究方向,選擇最為(wei) 匹配的老師。
04、套磁的三個(ge) 黃金期
前期套磁 最佳時間:(5—8月)
主要聯係在該校學習(xi) 的熟人,校友,研究生院秘書(shu) 等。本質上講,是深度調研,各種了解該學校該專(zhuan) 業(ye) 的招生情況,如錄取比例,獎學金發放比例等,該專(zhuan) 業(ye) 學生的組成,現在正在研究的項目,畢業(ye) 去向等,還有該院係在哪方麵的研究較強,學校設施以及在當地可以利用的資源等等。了解這些對於(yu) 你是否選擇該校,你的申請有幾成勝算,是很有參考意義(yi) 的。同時混個(ge) 臉熟也不會(hui) 有壞處。這是誰都可以做的。
在了解自己要申請的program和研究方向後,就可以和相關(guan) 的教授聯係了。
聯係教授的一種方式就是不談申請而就教授的目前研究談起,談談自己的認識和興(xing) 趣。這在學術上要求較高,因此比較難,比較適合正在做項目的研究生或幫助老師做相關(guan) 項目的本科生。
另一種方式就是開門見山,直接表示對教授的研究方向感興(xing) 趣,並針對教授的研究項目和領域提一些自己的問題。
前期套磁的好處有以下兩(liang) 點:
(1)事先知道是否招人,有沒有經費,避免浪費時間和金錢。
如果教授不要人或是沒有經費,即使你背景再強,也沒有錄取的可能;如果教授資金充足,他會(hui) 考慮給你RA(RA是教授的個(ge) 人決(jue) 定,他們(men) 一般都有決(jue) 定權,無須係裏麵同意)。另外如果教授是係裏比較有地位有權力的人,他的支持對你Fellowship或者TA的申請常常能夠起到一些幫助。
(2)有針對地選校和寫(xie) PS。
通過套磁你必然要看大量係裏的教授的簡介。你喜歡做什麽(me) ,不喜歡什麽(me) 都會(hui) 漸漸清晰起來,對於(yu) 自己背景和規劃也是一個(ge) 反思的過程。缺點就是戰線拉得過長,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
中期套磁 最佳時間:(12月前後)
比較好的聯係時機是在申請材料收到以後,大概在10、11月份左右。
既可以和教授談學術問題,又可以在他對你感興(xing) 趣之後及時看到你全部的申請材料。這要求申請者的學術背景很強,或者很清楚如何跟教授探討專(zhuan) 業(ye) 問題。
後期套磁 最佳時間:(2月以後)
每個(ge) 學校都會(hui) 在第一輪審核(有的甚至在deadline之前)後得出一個(ge) 初步的結論,這些同學會(hui) 在第一時間(早的在12月末和一月初)就會(hui) 得到offer。
而對於(yu) 大部分同學,特別是沒有收到AD的同學來講,大家並沒有被拒絕,隻是教授現在還拿不定主意到底選擇誰。通常情況下,這說明你的材料是有競爭(zheng) 力的。一方麵說明你確實申請的背景很強,同時也表示你的背景還沒有強過那些第一輪便已早早勝出的申請者,但至少一切還都是有可能的。
這個(ge) 時候套磁的重要性也會(hui) 發揮出來。同等背景的申請者,教授一般都傾(qing) 向於(yu) 選擇與(yu) 他聯係過的人。
過了4.15,套磁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尤其對工程的同學而言,因為(wei) 工程類的獎學金較多,換而言之,有很多人將在4.15左右拒掉手裏的多個(ge) offer,這個(ge) 時候申請人即使學術背景不夠強也可以去套磁。
第一封套磁信首先需要明確的是:
1.國外教授時間都很寶貴,不要問一些有沒有錢之類的話題(這些問題問小秘助教就行);
2.需要套磁者具備一定的研究經驗和研究能力,對教授的RESEARCH 有一定的了解,通過網頁了解教授的研究內(nei) 容,和對方探討問題,有人曾經挑出對方教授文章中的一些毛病,這很容易引起對方的重視。當然套磁時也要適當地表一下決(jue) 心。
3.並不是讓教授在你申請之前就給你offer(有這樣的特例),而應該是讓他們(men) 了解你這個(ge) 申請者的情況,讓他們(men) 知道你對他們(men) 的研究工作有興(xing) 趣。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