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5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留學圈就像過年一樣。
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加州大學伯克利去年衝(chong) 進前十,沒想到隻是曇花一現,而今年又闖出了幾所黑馬校值得關(guan) 注。
總的來說,2025QS世界大學排名有亮點也有槽點。
亮點有麻省理工學院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蟬聯第13次榜首。
帝國理工學院曆經10年重回Top 2,普渡大學一口氣前進10名,阿爾伯塔大學首次闖入Top 100。
但槽點更多更出圈,比如墨爾本大學超越清華大學,新南威爾士力壓普林斯頓、耶魯。不少網友在線發問:澳洲什麽(me) 時候成為(wei) 世界高等教育高地了?
排名年年有,有漲就有跌,但是如果我們(men) 將時間線拉長6年,從(cong) 中又會(hui) 發現什麽(me) ?
美國高等教育寶座不穩了?
通過對比近6年的QS排名,可以看到除了麻省理工學院穩穩占據第一之外,其他美國大學的名次幾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鋪天蓋地的文章都在為(wei) 加州理工學院闖入前10感到喜悅,但其實在2024QS采用新排名方法之前,加州理工從(cong) 來就沒有掉出過前10。
雖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前10寶座還沒有捂熱就滑落至12名,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直在前進,6年來進步了16個(ge) 名次。
賓夕法尼亞(ya) 大學雖然進步比較慢,但肉眼可見每年都前進一名,即使排名方法改變也沒有影響,屬於(yu) 是穩穩的幸福。
進步較大的基本是“保底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6年進步了6個(ge) 名次,普渡大學的表現更加勵誌,從(cong) 100名後穩步提升,6年進步了22個(ge) 名次。
反而一些我們(men) 熟悉的,名字響當當的名校排名越來越不理想,一路從(cong) 腰部滑落至尾部。
杜克大學從(cong) 當初的25名,下跌至61名,按照這樣的跌幅估計過幾年就會(hui) 出現在QS100倒數的行列。
密歇根安娜堡分校這所“公立大學的典範”從(cong) 21名跌至44名;加州大學聖地亞(ya) 哥分校從(cong) 45名跌至72名;布朗大學從(cong) 57名跌至79名。
英國高校走下坡路?
2025QS排名最亮眼的莫過於(yu) 帝國理工學院超越牛津劍橋,排名世界第二。
從(cong) 近6年的名次變化來看,帝國理工學院是在不斷進步。
但如果我們(men) 再往前看,2014年帝國理工院校僅(jin) 次於(yu) 排名第一的麻省理工學院,和劍橋大學並列第二。
十年磨一劍,一朝重回Top2寶座,說的就是複仇者帝國理工學院。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發揮一向比較穩定,不過兩(liang) 者也有些漸行漸遠,差距逐漸拉大。
牛津大學這6年來都維持在第3名左右,而劍橋大學最低可以低至第7名,最高可以高至第2名。
其他兩(liang) 所G5大學的表現差強人意,倫(lun) 敦大學學院維持在第8、第9名,倫(lun) 敦政治經濟學院下跌6個(ge) 名次,依然維持在Top50。
難以置信的是,“王曼愛華”這幾年一直在走下坡路,愛丁堡大學從(cong) 20名跌至27名,倫(lun) 敦國王學院從(cong) 33名下跌至40名,
QS Top100“守門員”聖安德魯斯大學從(cong) 去年的95名跌至104名,而諾丁漢大學去年剛剛拿到Top 100名次,今年就已經跌出至108名。
謝菲爾德大學在2023QS排名位列96名,2024QS排名掉到了104名,2025QS重返百強無望。
在2025QS排名發布後,謝菲爾德大學校長安慰大家說道,我們(men) 排在105位,請大家放心,我們(men) 會(hui) 持續投入時間與(yu) 資源以重返世界百強大學行列。
澳洲大學集體(ti) 飛升?
英美大學有多失意,澳洲大學就有多得意。
近6年來,澳洲大學的名次提升速度之快,令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集體(ti) “充錢打榜”。
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曾經不過排名在30名以外,如今已經穩坐在Top20行列。墨爾本大學甚至還有衝(chong) 擊Top10之勢。
莫納什大學從(cong) 58名提升至37名,6年進步了21個(ge) 名次。
另外,阿德萊德大學和悉尼科技大學曾經在100名以內(nei) 查無此校,如今也進步至第82名和第88名。
縱觀澳洲高校的飛升曆程,幾乎每年都穩步提升幾個(ge) 名次,雖然看起來慢但長遠來看,穩紮穩打,成效明顯。
美中不足的就是澳大利亞(ya) 國立大學,這六年來不進則退,已經被後來者居上。
澳大利亞(ya) 國立大學在2020QS排名還是澳洲第一,但是到2021QS排名這個(ge) 寶座就換到了悉尼大學。
從(cong) 2022QS排名開始,直到現在這個(ge) 澳洲第一已經成為(wei) 墨爾本大學的囊中之物。
中國高校未來可期
中國大學這邊有漲有跌,笑中有淚,但未來可期!
北京大學14名和去年相比提升了3名,但和2023年的巔峰第12名相比還有差距。
清華大學相比去年提升了5名,目前是第20名,其巔峰名次同樣在2023年,最高名次為(wei) 14名。
從(cong) 名次變化來看,北京大學雖然在2024QS排名跌落,但總體(ti) 上還是不斷提升。
但清華大學的起點很高,6年前就已經是16名,從(cong) 此以後名次就一直下跌。
中國香港地區高校中,香港大學雷打不動維持在20多名,今年有了小突破,拿到了第17名。
香港中文大學在穩步提升中,香港理工大學這6年是飛躍式進步,從(cong) 91名提升至今年的57名。
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雖然相比去年的名次有明顯進步,但兩(liang) 所大學起點都很高,近些年的排名卻屢屢下滑。
台灣大學是中國台灣地區唯一上榜QS Top100的大學,這六年來表現中規中矩,一直維持在60-70名之間。
不靠譜的「水榜」
看到這裏,相信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這排名就是一個(ge) 不靠譜的水榜。
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不進前20名,藤校不敵澳洲高校,有同學被QS155拒了,卻意外拿到Top15的offer。
雖然每次QS排名都被吐槽不靠譜,但依然無法改變它是四大世界大學排名之一,含金量不言而喻。
大學名次漲漲跌跌,單獨一兩(liang) 年的排名可能比較難看出個(ge) 所以然,但是回顧6年的名次波動,或許我們(men) 能夠從(cong) 中找到一些變化趨勢。
1.理工牛校勢頭強勁
新晉榜眼帝國理工學院超越牛劍,麻省理工學院13年雄踞第一,加州理工排進了前10,還有進步明顯的普渡大學,都是著名的理工強校。
新加坡南陽理工學院從(cong) 去年的26名提升至15名,瑞士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也從(cong) 36名提升至26名。
可見,有較大名次提升的基本是理工強校,理工類大學的發展勢頭依然猛烈。
2.國際教育傳(chuan) 統格局即將打破
在過去,QS榜單基本被英美大學壟斷,被傳(chuan) 統名校壟斷。
從(cong) 6年趨勢來看,澳洲高校的崛起成為(wei) 打破國際教育傳(chuan) 統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高校的實力也在不斷提升,最近幾年進步明顯,即將成為(wei) 另一股力量。
諾丁漢、謝菲爾德、聖安德魯斯等英國名校掉出榜單,巴西聖保羅大學、智利天主教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德國亞(ya) 琛工業(ye) 大學等小眾(zhong) 留學國家嶄露頭角。
英美大學壟斷高等教育的局麵即將被打破,國際教育將會(hui) 更加多元化。
3.排名是一門生意
去年QS公布後,韓國52所大學宣布要集體(ti) 退出QS排名,主要是因為(wei) 評分標準中“國際研究網絡”拉低了韓國整體(ti) 的分數。
但是今年QS依然給韓國大學硬排進去,但給他們(men) 的排名都提高了不少。比如首爾大學從(cong) 去年的36名提升到31名,延世大學從(cong) 79名提升至56名。
今年榜單發布前出現了不少預測,很多人認為(wei) QS將繼續以澳洲市場為(wei) 戰略目標。
而澳洲大學這邊也很給力,很快就已經摸清了QS的評分標準。這些年挖師資、建學院,希望通過QS排名提升來吸引中國學生。
4.QS排名不等於(yu) 就業(ye) 競爭(zheng) 力
謝菲爾德大學校長在安慰大家的話中曾提到一句:我們(men) 知道QS全球排名在中國很受重視。
似乎全世界隻有中國人是最在乎QS排名的,各國大學拚命想要提升排名,目的也是為(wei) 了吸引中國留學生。
QS之所以在國內(nei) 被看重,主要得益於(yu) 其評分標準中的的雇主聲譽和就業(ye) 成果,這兩(liang) 大就業(ye) 相關(guan) 的指標。
知名企業(ye) 在招聘時有自己的Target school,即使是沒有進入QS100的聖母大學、達特茅斯學院、波士頓學院也依然是各大投行谘詢公司的寵兒(er) 。
如果單看排名卻不了解學校,那麽(me) 將可能錯過真正有實力的學校。
不過目標是回國發展的同學,建議還是要參考一下QS榜單,畢竟從(cong) 找工作到落戶,QS榜單都是主要的參考依據。
但是單純從(cong) 留學擇校角度來看,地理位置、教學質量、學術水平的參考價(jia) 值遠在QS排名之上。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