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今天一早,就有人在坐等高考熱搜了。
果然,上午語文剛一結束,高考詞條立即登頂微博。
作 文熱 詞
高考其他科目蹭(kan)不(bu)蹭(kan)得(de)了(dong)不好說,作文這個(ge) 熱鬧是一定要湊的!
今年的高考作文,用網友的話說,是“又難又簡單”——題目都看得懂,但好像又不知道該寫(xie) 什麽(me) 。
試卷 | 作文主題 |
北京卷 |
1.曆久彌新 2.打開 3.微寫(xie) 作(微信點讚/主題研學/月的獨白詩) |
全國甲卷 |
相處與(yu) 交流的意義(yi) |
新課標I卷 |
對人工智能的看法 |
新課標II卷 |
對未知之境的聯想與(yu) 思考 |
上海卷 |
對“認可度”的認識與(yu) 思考 |
天津卷 |
自定義(yi) 與(yu) 被定義(yi) 的聯想與(yu) 思考 |
從(cong) 立意上看,今年的高考作文比較注重對哲思性與(yu) 文學性的考查。
題目中出現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或糾結或困境,或擔憂或願望,試圖探討當下生活與(yu) 自我的關(guan) 係,與(yu) 群體(ti) 的關(guan) 係,與(yu) 未來發展的關(guan) 係。
#相處與(yu) 交流 #人際關(guan) 係
社會(hui) 性是人類的基本屬性,相處與(yu) 交流問題可以說貫穿了我們(men) 的整個(ge) 生命周期。
數字時代,我們(men) 在人際交往方麵似乎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比如,由此衍生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如何進行人際關(guan) 係拓展與(yu) 維護,成為(wei) 越來越值得探討的議題。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發展會(hui) 對人類社會(hui) 產(chan) 生怎樣的影響?對於(yu) 這個(ge) 問題的討論,從(cong) 人工智能出現到現在,似乎從(cong) 未停止過。
用人工智能找答案、寫(xie) 論文成為(wei) 了很多學生的選擇。得到答案的速度相比十幾年前甚至是幾年前都快了許多。但是,技術的發展是否能一定導向好的結果呢?或許,愛思考的同學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
#未知之境#探索精神
從(cong) “未知”抵達“已知”是每個(ge) 求真者的目標,也是讓科技得以不斷發展的原因之一。
在社會(hui) 競爭(zheng) 日益加劇,階層流動空間越來越小的當下,很多人糾結該“卷”還是該“躺”。與(yu) 此同時,也有人說,「內(nei) 卷」的反義(yi) 詞其實從(cong) 不是「躺平」,而是「開拓」。開拓未知,開拓機遇,開拓新的社會(hui) 可能性。
當然,同學們(men) 或許可以開拓出更值得可挖掘的選題角度。
#認可度
考大學看 QS 排名,找好吃的看大眾(zhong) 點評,找好電影看豆瓣榜單,網購認品牌、看好評率……可以說,這些都是「認可度」的某種變體(ti) 。
萬(wan) 物有規則,事物需要發展。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看,尋求社會(hui) 或圈層的認可度,似乎無法避免。
但有時候,認可度也可能搖身一變,成為(wei) “創新者的窘境”。這時候,或許又需要打破固有思維的禁錮,尋找新的破解之道。
#定義(yi) 與(yu) 被定義(yi)
定義(yi) 比認可度更加無法避免。
下定義(yi) 是我們(men) 認識世界的必要方法。如果不下定義(yi) ,我們(men) 就無法區分桌子和椅子,無法區分白天和黑夜,也無法區分人類和動物。
在種種社會(hui) 生活場景中,人類也會(hui) 依據定義(yi) 區分朋友或敵人,好人或壞人,可愛或可怖……
但是,輕易下定義(yi) 很可能過於(yu) 淺薄、魯莽,從(cong) 而引發誤會(hui) 、遺憾甚至是網暴;輕易接受定義(yi) ,把他人給的“負麵標簽”就此貼上也有可能引發自我懷疑甚至心理問題。
#微信點讚
作為(wei) 網絡時代的一種社交形式,“點讚”背後有著怎樣的心理機製?其所呈現社交狀態反映了怎樣的社會(hui) 群體(ti) 狀態?
#名人故鄉(xiang) 研學#曆久彌新 #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精神
我們(men) 應當怎樣看待曆史人物?曆史人物精神或傳(chuan) 統文化可以對當下產(chan) 生怎樣的啟示?
#詩歌
為(wei) 什麽(me) 詩歌似乎越來越少了?這個(ge) 時代是否還需要詩歌?如果需要,詩歌能為(wei) 當下時代帶來哪些價(jia) 值?
#打開 #人際交往 #創新意識
從(cong) 個(ge) 體(ti) 角度,打開自我是人際交往的鑰匙,是解決(jue) 部分心理問題的前提;從(cong) 社會(hui) 發展角度,打開思維是找尋靈感,發現問題,不斷創造,促進時代發展的開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