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專業在國內和國外讀有什麽不一樣?

如果問,為(wei) 什麽(me) 要出國讀書(shu) ?大多數人的回答是這樣的:

語言——無論你是什麽(me) 專(zhuan) 業(ye) ,什麽(me) 就業(ye) 方向,隻要你有足夠流利的口語,優(you) 秀的聽說讀寫(xie) 能力,在任何崗位都有機會(hui) 發光發熱。

教學方式——東(dong) 方偏靜,西方偏動,都說實踐才能出真理,就是“動起來”的方式,才避免了“死讀書(shu) ,讀死書(shu) ”,理論知識用不到工作崗位中的情況。

生活環境——留學其實就是一個(ge) “看世界”的過程,留著的是靈魂,學著的是文化,當你可以真正地像本地人一樣思考,才說明你融入了進去。

思維方式——留學之後,你會(hui) 有一個(ge) 全新的思維模式,接受的想法不一樣,眼界也不一樣,包括對於(yu) 創新能力,科研能力,甚至是最普通的思考能力。

其實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盡管知道了中美教育有如何不同,一些同學還是會(hui) 打一個(ge) 問號:自己是否適合在美國學習(xi) ?自己的專(zhuan) 業(ye) 出國以後是否有發展前景?  

以下羅列出了個(ge) 別熱門專(zhuan) 業(ye) 在國內(nei) 和國外讀有什麽(me) 區別。  

商科

有相似點,國內(nei) 國外都是各種專(zhuan) 業(ye) 課齊上陣,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會(hui) 、人力資源......但不同之處在這個(ge) 過程中慢慢浮現出來,就單拿 Marketing 這門課來說,國內(nei) 的教育資料和師資力量,與(yu) 行業(ye) 是脫離的。 舉(ju) 個(ge) 例子,大多數美國大學每一年都會(hui) 更新教材,老師也都是從(cong) “一線”退居下來的,他們(men) 有豐(feng) 富的工作經驗,會(hui) 給你更實際的東(dong) 西,他們(men) 的榮譽,及他們(men) 的每一次踩坑,對於(yu) 學生來說都是最寶貴的經驗。

但在國內(nei) ,很多同學抱怨教材太舊太過時,根本不實用,甚至很多人四年過去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技能,最後隻能去當銷售。 還有,一些美國大學會(hui) 請專(zhuan) 門的“商業(ye) 精英”來學校演講,校友網絡這自然能“蹭”到實習(xi) 機會(hui) ,介紹信等方麵的好處。

當然,國內(nei) 的一些優(you) 秀院校也能做到這一點。但其中還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國外的學生更能接觸到實際的項目,教授鼓勵學生們(men) 放手去做,而學生們(men) 所做的不隻是“作業(ye) ”,而是一個(ge) 真正的商業(ye) 項目,甚至你從(cong) 這一天開始創業(ye) 也有可能。  

傳(chuan) 媒

在這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下,國內(nei) 有一個(ge) “普遍”的專(zhuan) 業(ye) 叫做廣播電視編導,但無論在Journalism,Communication,Broadcasting,還是Art的分支下,美國都沒有一個(ge) 叫做編導的專(zhuan) 業(ye) ,其中最相像的應該是production方向了。 這就是中美傳(chuan) 媒領域最大的不同,在國內(nei) 學傳(chuan) 媒的同學肯定有這樣一種困惑,我怎麽(me) 什麽(me) 都學?廣告學一點,拍攝剪輯學一點,活動策劃學一點,內(nei) 容跟廣播、電視、電影、紀錄片、甚至報紙都沾邊。

啥都學,還樣樣沒學精。 在美國各個(ge) 分支之間邊界線更清晰,如果你想從(cong) 廣播跳到電影,還需要不小的難度呢。雖然不敢說每一個(ge) 培養(yang) 出來的學生都足夠“專(zhuan) 精”,但起碼極大地提高了該專(zhuan) 業(ye) 的實操性,讓每一個(ge) 學生知道自己學的是什麽(me) ,該做什麽(me) ,能夠做什麽(me) 。

數物化生

先來說說這四個(ge) 領域的相同點,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什麽(me) 都要考,什麽(me) 都要學。每天被各種數字,公式,方程,專(zhuan) 業(ye) 符號,和各種競賽虐得死去活來,所以無論在國內(nei) 還是國外,學之前都需要虔誠地問一下自己,有沒有耐力學這個(ge) ?有沒有能力學這個(ge) ?

不過不要先急著害怕,每年畢業(ye) 生那麽(me) 多,不差你一個(ge) ...以生物為(wei) 例,曾經有一名同學吐槽,國內(nei) 的課程設置有很大缺陷,這讓他在出國之後時長感覺捉襟見肘。

當你想做電生理的時候,發現自己沒有係統地學過電學,當你想轉到顯微成像的方向中去,又發現自己的光學也不咋地... 國內(nei) 的課程設置太過於(yu) 廣泛,沒有細節的分支,才會(hui) 導致學生沒有盡早確定好自己的方向,知識儲(chu) 備跟不上,自然就走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土木工程

籠統地說,在碩士階段,國外比較強調對於(yu) “結構”這個(ge) 大概念的理解,以及實際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所以對結構的差異和同一性有更加細化的研究。而且在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上,更側(ce) 重於(yu) 實際的工程問題,做報告的能力,以及團隊溝通協作的能力。

但這裏有一個(ge) 最重要的缺陷是,缺乏理論知識的深入學習(xi) ,而且針對的是當地的規範和情況,例如法學、審計等專(zhuan) 業(ye) ,在回國就業(ye) 的時候都可能會(hui) 麵臨(lin) 一定的問題。

談到師資力量,碩士階段的教育幾乎和國內(nei) 沒有高低檔次的劃分。再從(cong) 發展前景來看,雖說國外的科研資金比較充足,但歐美國家已經過了大興(xing) 土木的年代,個(ge) 別的一些小工程根本比不上國內(nei) 上百億(yi) 上千億(yi) 的投資。所以總體(ti) 來說,這方麵你強我弱,那方麵你弱我強,基本打個(ge) 平手。

計算機

從(cong) 課程設置上看,中美的差異不大,國內(nei) 教材所羅列的條條框框一大堆,美國的教材偏“因材施教”,很少正兒(er) 八經地單獨立一個(ge) 概念。但這並不能說國內(nei) 的計算機教材不如國外,而是對於(yu) 學生們(men) 的需求不一樣。 據了解,美國的計算機degree plan比較靈活,課程的選擇更廣,自主性強,好處是可以讓學生在感興(xing) 趣的領域內(nei) 自由探索,甚至可以去觸碰“邊界線”...

但中國的計算機專(zhuan) 業(ye) 更注重在框架內(nei) 學習(xi) ,好處是理論紮實,畢業(ye) 生們(men) 普遍擅長編程,邏輯,和其他計算機技能,但創新精神有些薄弱。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第15屆丘賽​獲獎名單出爐!

下一篇

蘇黎世聯邦理工、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最新崗位製博士項目分享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