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本申請季,大部分排名靠前的學校都已經公布了今年的申請錄取數據,機構為(wei) 大家把情況總結一下!
2024級美本綜合性大學申請錄取數據
2024級美本文理學院申請錄取數據
結合以上的申請數據,機構的看法和意見如下:
今年的申請情況,尤其是頂尖名校的申請情況和去年非常類似,綜合錄取率的差距很小,隻有埃默裏大學下降了2%,其他學校的差距都在1%以內(nei) 。相比於(yu) 綜合錄取率,早申請錄取率的變化更大一些,名校中除了哈佛可能是因為(wei) 那會(hui) 的反猶事件受到了影響,其他學校早申請數量幾乎都有提升,其實美國人自己對早申請的使用率遠遠低於(yu) 中國學生,我們(men) 猜想國際生在早申請的增長中貢獻了主要力量。
Ivy Plus級別學校的中國學生錄取情況匯總
借用了第三方統計的2024&2023屆錄取統計,今年Ivy+級別的12所頂尖院校錄取數量為(wei) 503枚,對比去年的556枚稍有下降,考慮到今年中國學生的申請量對比去年略有下降,這個(ge) 浮動範圍機構覺得正常,頂尖學校肯定隻在找最好的苗子,碰到今年苗子相對少一些錄得就少一些,沒有什麽(me) 宏觀政策導向。
中國學生CA申請總量統計
如圖是CA係統最新公布的申請數據統計,來自中國籍的申請者為(wei) 17371人,對比去年下降3%,這也是上文機構提到頂尖名校申請量下降的直接原因。疫情是2019年開始,首當其衝(chong) 受影響的在國內(nei) 應該是2020級/2023屆高中生,今年入讀大學的則是2021級,不過沒想到今年的申請量沒有止住下滑趨勢,但願今年就是申請量的穀底吧。
加州係統近三年的申請人數分別是206893/206405/210840,這三年的差距很小,UC今年的錄取率還沒有公布,去年前6的國際生錄取率如下圖
從(cong) 今年的申請反饋看,預計錄取率對比去年也不會(hui) 有多大的變化,加州戴維斯毫無疑問是前30中最好錄取的學校。不過有一個(ge) 新現象,就是普高學生申請加州係統今年的反饋相比往年要明顯更好,機構見到了好多普高學生錄取加州歐文和加州戴維斯的案例。
詳細分析
由於(yu) 2024年USNEWS排名的巨大調整,中國學生的留學申請偏好受到了顯著影響。在這次排名變動中,羅格斯大學、馬裏蘭(lan) 大學等幾所新晉前50名的大公立學校申請熱度顯著提升。然而,這種熱度的提升自然意味著其他一些學校的申請熱度會(hui) 相對下降。在上一版排名中,幾乎所有位於(yu) 30-50名之間的私立大學都經曆了申請熱度的下滑,這包括了之前每年申請數量都創下新高的紐約大學。此外,波士頓大學、羅徹斯特大學、維克森林大學和塔夫茨大學的申請熱度下降更為(wei) 明顯。
這次排名調整直接導致了美國本科排名前30與(yu) 30-50之間的申請難度出現了明顯的斷層。前30名的學校申請難度依舊很大,變化並不明顯,這從(cong) 上述的錄取率數據中就可以明確看出。但在30-50名的學校中,由於(yu) 有太多的大公立學校錄取率較高,如俄亥俄州立大學、羅格斯大學和弗吉尼亞(ya) 理工的錄取率都超過了50%,成為(wei) 了許多學生的保底選擇。同時,UIUC、威斯康辛麥迪遜和華大西雅圖也表現出足夠的友好態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唯一感覺申請難度增加的大公立學校是普渡大學。
留學花費的大幅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大家的申請行為(wei) 。自今年起,眾(zhong) 多私立學校的整體(ti) 預估花費已經突破9萬(wan) 美金。在熱門城市型大學,如紐約大學和波士頓大學,高昂的生活成本使得實際花費至少達到10萬(wan) 美金以上。這一變化直接導致這些學校的申請熱度不如以往,城市中產(chan) 家庭在選校時會(hui) 刻意避開這類高花費的學校。
此外,申請學生的背景中也出現了一個(ge) 新的趨勢,即“科研活動夏校化”。這是機構自創的詞匯,用以描述當前學生科研活動的普遍性和泛濫程度,這種普遍性已經擴展到了夏季學校的參與(yu) 比例。然而,這種泛濫的科研活動對申請的實質性幫助並不大。甚至可以說,如果一個(ge) 學生的主要活動列表中的科研活動門檻低且互不相關(guan) ,這實際上會(hui) 暴露出其沒有真正有價(jia) 值的活動經曆,這樣的背景很難被頂尖學校所錄取。
在申請專(zhuan) 業(ye) 方麵,除了傳(chuan) 統的計算機和工程等申請難度較大的專(zhuan) 業(ye) 外,數據科學、生物學、數學、經濟學、心理學和信息係統管理等也成為(wei) 了熱門的第二梯隊專(zhuan) 業(ye)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生物學和心理學,總有學生誤認為(wei) 這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不夠熱門。然而,在申請像UCD、UCI和UIUC這樣直接錄取到專(zhuan) 業(ye) 的學校時,這種誤解可能會(hui) 導致明顯的申請難度差異。
自2023級開始,我們(men) 注意到文理學院的申請難度普遍有所提升。幾年前,機構曾統計過前30名文理學院的錄取數據,當時前20的文理學院中,許多學校的ED錄取率超過40%。然而,到今年,這樣的情況已經變得非常罕見。機構計劃在未來找時間重新統計並分析最新的文理學院錄取率數據。
CS類專(zhuan) 業(ye) 申請熱門難度大,而且大部分公立大校目前已經對於(yu) 轉專(zhuan) 業(ye) 讀CS設置了較高門檻,曲線救國這個(ge) 路線目前基本隻存在於(yu) 私立學校。
了解完今年的整體(ti) 情況,我們(men) 再來對比一下往年的數據:
分水嶺一:海高vs陸高
下圖是 23vs24fall 不同類型學校錄取中國學生的情況:
注:哈耶普斯麻(共5所)、藤校+T10(不含哈耶普斯麻,共9所)、綜合T30(不含哈耶普斯麻&藤校+T10,共17所)、文理T10(8所,不含美國海軍(jun) 學院、美國空軍(jun) 學院及西點軍(jun) 校)、文理T30(不含文理T10,共23所)
哈耶普斯麻&藤校+T10
這2類共14個(ge) 學校,無論是錄取海高學生(降幅42%)、還是陸高學生(降幅4.3%),錄取offer數都有下降,這也反映出頂尖高校的錄取一直都非常艱難。
海高錄取降幅更大,有一部分是統計口徑的原因,今年開始更嚴(yan) 格核查海外高中學生的身份。本文海外高中的統計數據,僅(jin) 包含中國籍、無永居的學生,未包括如美籍、其他國籍、綠卡等學生的錄取情況。除去身份之後的統計數據,對於(yu) 普通家庭來說更有參考意義(yi) 。
另外一方麵,受此前的3年疫情影響,就讀美高的中國孩子數量整體(ti) 有所下滑。根據2023年open doors數據,Non-degree(非學位生,大部分是美本之前的學生,如美初、美高生等)在19-21年間有大幅下滑,疫情結束後的22/23年,有明顯回升。
而至於(yu) 中國學生數據,21/22學年,非學位生有6213人,到了22/23學年,則猛增至8016人。按總體(ti) 趨勢來看,明年海高學生錄取頂尖大學的情況會(hui) 比疫情前略少,但會(hui) 比今年更好。
單從(cong) 錄取offer上來看,陸高整體(ti) 的offer數量更多一些,但如果考慮到海高及陸高的申請基數,海高的優(you) 勢無疑更大。在頂尖名校的錄取上麵,無論是文化融入、語言環境,還是可信度,海高都有諸多buff加持。但是,也並不一定所有孩子都適合海高。
隨著美本申請越來越卷,競爭(zheng) 也逐漸往低齡方向擴散。海高還是陸高,也是一大分水嶺。從(cong) 數據上我們(men) 可以看到:海高錄取有所下滑,但頂尖名校錄取上仍然占據優(you) 勢;而陸高錄取依舊堅挺,雖然哈耶普斯麻&藤校+T10錄取小幅下滑,但在綜合T30&綜合T50&文理學院錄取上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
分水嶺二:公立vs私立
下圖是23vs24fall綜合T30大學錄取中國學生人數對比:
可以看到,哈耶普斯麻段位隻有斯坦福增加了對中國學生的錄取數量,其餘(yu) 各校都有不同程度縮水;
藤校+T10段位,西北、芝大保持上漲趨勢,其餘(yu) 各校紛紛縮招;
綜合T30段位,4大公校扛把子(UCB、UF、UCSD、UCD)發放offer數量明顯增多,一舉(ju) 轉變頹勢,使整個(ge) T30段位錄取增加,增幅達5.1%。
如果我們(men) 將公立校和私立校分開看,結果就非常明顯:
在23所私立院校中,15所院校都有或多或少的錄取縮水,縮水總量達324枚。特別是一些往年的錄取大戶,今年縮水更為(wei) 明顯,南加大今年少發103枚offer,聖路易斯華大少發37枚,JHU少發36枚,康奈爾少發19枚。一些往年錄取體(ti) 量本來就不多的頂尖高校,如杜克、哥大、布朗、喬(qiao) 治城、耶魯等,也各自都減少了10餘(yu) 枚offer。讓本來就不容易的錄取形勢雪上加霜。
8所增加錄取的私立院校一共多發了64枚offer。賓大、西北、聖母都是多發1-2枚,幾乎與(yu) 去年持平。隻有芝大、埃默裏、萊斯這些中國學生的老朋友繼續慷慨,繼續多發offer,今年多發offer數量在10-20枚之間。
8所公立學校中,UNC、UCB、UVA三所學校錄取下降,共減少220枚錄取offer;
Umich與(yu) UCLA基本與(yu) 去年持平,兩(liang) 校合計增加了27枚錄取;
佛羅裏達大學、以及兩(liang) 所新晉T30(加州大學聖地亞(ya) 哥分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學校狂撒offer,三校合計增加了875枚錄取。
這也是複盤時我們(men) 看到的,24fall美本申請的第二重分水嶺:一邊是私立高校如高嶺之花冷麵相對,一邊是公立大學敞開大門狂撒offer。
通過入讀數據,我們(men) 能更明顯觀察到公立校與(yu) 中國學生之間的“雙向奔赴”。
從(cong) UC係統公布的近年來中國學生入讀數據可以看到,2019-2023五年間,UCLA、UCB、UCSD、UCD四校入讀中國學生經曆了一個(ge) 觸底後反彈的過程。
19/20年中國學生占國際生比例基本都在40%以上,20年中國學生入讀人數四校合計達3284人。21年動態調整,22年觸底,中國學生入讀人數四校合計僅(jin) 為(wei) 1730人,幾乎腰斬。23年入讀中國學生人數小幅回升。可以預計,隨著usnews排名變動、加州大學擴招需求以及疫情後局勢平穩,24年入讀中國學生數量也會(hui) 提高。
此外,24年USNews 排名變動對公立大學極為(wei) 利好。今年的排名指標中,去除了班級規模、校友捐贈等對公立大學明顯不利的指標,新增了對低收入群體(ti) 以及初代大學生的關(guan) 注。指標變動導致排名大洗牌,公立大學排名飆升,而秉持精英教育的私立大學總體(ti) 下滑。
一方麵是公立校排名提高、發offer也相對慷慨,一方麵是往年排名T15-T30左右的私立校排名有下滑,發放offer數量也較往年有所下降。到底是去讀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也將是未來中國學生麵臨(lin) 的一個(ge) 選擇。
公立校與(yu) 私立校不同的招生偏好,也會(hui) 間接影響低齡學生的規劃路徑。相對來說,公立校規模較大、申請人數眾(zhong) 多,在招生時也會(hui) 更看重GPA、標化這樣的的硬性條件,而私立院校則更強調對申請者綜合能力的評估。一般來說,大家都傾(qing) 向於(yu) 將一些公立大校作為(wei) 保底校,頂尖私立學院作為(wei) 衝(chong) 刺校。而在私立院校名額有限、排名下降(但這並不意味著教育質量的下降)、競爭(zheng) 激烈的環境中,未來中國學生的選擇可能也會(hui) 更為(wei) 多樣。
以上就是關(guan) 於(yu) 2024美本申請錄取數據匯總內(nei) 容。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