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英國大學與(yu) 國內(nei) 大學的合作辦學項目層出不窮,3+1,2+2,4+0……
這對於(yu) 一個(ge) 剛剛高考完的“小白”和家長來說,不太清楚明白這些項目是否靠譜?證書(shu) 含金量如何?哪一個(ge) 才是通往申研的最佳捷徑?
下麵,機構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有關(guan) “中外合作辦學”的內(nei) 容!
這個(ge) 係列會(hui) 分成上下兩(liang) 篇,今天的上篇會(hui) 給大家介紹:
什麽(me) 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yu) 項目的區別?如何報考?證書(shu) 含金量如何?又有哪些項目可以選擇?
01、什麽(me) 是中外合作辦學?
機構與(yu) 項目的區別
根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和《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的有關(guan) 規定,中外合作辦學是指中國與(yu) 國外高校依法在中國境內(nei) 合作舉(ju) 辦,以中國公民為(wei) 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外合作辦學有合作設立機構和合作舉(ju) 辦項目兩(liang) 種形式。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性質:是指經教育部批準的外國高校同中國高校在中國境內(nei) 合作舉(ju) 辦的以中國公民為(wei) 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
資質: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有著自己的辦學、辦事、辦證資質,有著教育部頒發給機構的教育資質及留學資質。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又可以分為(wei) 獨立法人和非獨立法人兩(liang) 種。
獨立法人
指的是學校有獨立的校名、校址,獨立的董事、獨立的校長、獨立的辦學條件和辦學章程。
比如上海紐約大學,是華東(dong) 師範大學和美國的紐約大學合辦的大學,屬於(yu) 獨立辦學,畢業(ye) 後拿到的國內(nei) 證書(shu) 是“上海紐約大學”的學位證、畢業(ye) 證,達到外方要求可以取得紐約大學的學位證。
類似的有:昆山杜克大學,是武漢大學和杜克大學合辦的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北京理工大學和俄羅斯的莫斯科大學合辦的大學。
非獨立法人
指的是原本就存在的中方院校下設的一個(ge) 二級學院。這個(ge) 二級學院是中方院校的一部分,與(yu) 學校其他的計算機學院、工程學院等等是一樣的,隻不過中外合作學院畢業(ye) 時可以拿到中方高校的畢業(ye) 證、學位證,達到要求可以拿外方院校的學位證。
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中法工程師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的中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巴黎卓越工程師學院等。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性質:
是指中外合作辦學者不設立專(zhuan) 門的教育機構,而是直接在某個(ge) 大學的某一學科或某個(ge) 專(zhuan) 業(ye) 直接開展合作,這幾個(ge) 專(zhuan) 業(ye) 可能單獨設立了一個(ge) 國際學院,也有可能和普通專(zhuan) 業(ye) 在同一個(ge) 學院下,數量比較多。
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國內(nei) 高校與(yu) 國外高校中外合作的辦學項目。
資質: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不需要考慮資質,資質由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提供。
比如:
北京工業(ye) 大學都柏林學院:這是愛爾蘭(lan) 國立都柏林大學和北京工業(ye) 大學的合作辦學,兩(liang) 個(ge) 院校將四個(ge) 專(zhuan) 業(ye) 獨立成一個(ge) 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這是華北電力大學與(yu) 英國斯萊斯克萊德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合作舉(ju) 辦的教育部批準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zhuan) 業(ye) 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兩(liang) 個(ge) 學校學生聯合培養(yang) ,共同出資,共享師資。
02、中外合作辦學的培養(yang) 模式
1、3+1分段培養(yang) 模式
即學生通過高考錄取後,一、二、三年級在國內(nei) 院校學習(xi) ,後一年可自主選擇在國內(nei) 院校或國外合作院校進行學習(xi) ,所學專(zhuan) 業(ye) 不變。
2、2+2分段培養(yang) 模式
即學生通過高考錄取後,一、二年級在國內(nei) 院校學習(xi) ,後兩(liang) 年可自主選擇在國內(nei) 院校或國外合作院校進行學習(xi) ,所學專(zhuan) 業(ye) 不變.
3、4+0模式
在這個(ge) 模式下,考生一旦錄取後,將在國內(nei) 的大學完成整個(ge) 四年的學業(ye) ,無需出國留學。然而,與(yu) 傳(chuan) 統本土教學不同的是,學生將享受國外教學計劃和考試方式,引入國外原版教材和教授,將教學模式與(yu) 合作外方院校保持一致。
4、二次選拔、混合培養(yang)
還有一種入學模式是,學生入學過後,再進行二次選拔出部分學生,進行“2+2”模式或者“3+1”模式。
如果學生選拔沒有過,則繼續在國內(nei) 進行4+0模式。
03、中外合作辦學的錄取方式
中外合作辦學有公辦,也有民辦。
通常來說,有兩(liang) 種錄取方式:
1、體(ti) 製(計劃)內(nei) 招生
計劃內(nei) 招生是指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即我們(men) 通常所說的統招。
在這種招生方式下,學生需要參加高考,並通過各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務平台的錄取過程,由省招辦進行投檔,並最終被院校錄取。被錄取的學生將成為(wei) 國家高等教育體(ti) 係的一部分,獲得國內(nei) 高校的學籍,在畢業(ye) 後可以獲得國內(nei) 高校頒發的畢業(ye) 證書(shu) 和學位證書(shu) ,大部分還可以同時獲得外方院校的學位證,雙證到手。
因此,參與(yu) 計劃內(nei) 招生的中外合作辦學是絕大多數學生選擇的常規路徑。
2、體(ti) 製(計劃)外招生
計劃外招生指的是部分招生名額不納入普通高校統一招生範圍內(nei) 。簡單來說,這些名額不通過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務平台填報,而是由學校自行招生。學生通常通過廣告、升學中介等途徑了解該學校,然後需要參加該院校自行組織的考試。
在這樣的項目中,學校並不注冊(ce) 學生的國內(nei) 學籍,學生在畢業(ye) 合格後隻能獲得國外高校頒發的學位證書(shu) ,而不能獲得國內(nei) 高校的本科畢業(ye) 證書(shu) 和學位證書(shu) 。
計劃外招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學生未能達到項目外方院校的學位授予標準,將無法獲得學位證書(shu) 。因此,選擇計劃外招生項目時,學生和家長需要謹慎考慮,確保選擇的合作辦學項目具有良好的聲譽和認可度,以保障未來學業(ye) 的順利發展。
04、證書(shu) 含金量如何?
這個(ge) 也是家長們(men) 最關(guan) 心的問題。
中外合作辦學與(yu) 普通的學校頒發的證書(shu) 是否有區別?含金量又如何呢?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隻有中國采取的是“雙證製”,即畢業(ye) 證和學位證;而對於(yu) 海外的學校來說,是“單證製”,隻要達到要求頒發的是學位證,不存在畢業(ye) 證這種說法。
如果學生達到了畢業(ye) 的要求,畢業(ye) 時能拿到什麽(me) 證書(shu) 主要有以下五種情況:
(1)發放中方院校的畢業(ye) 證和學位證,以及外方院校的學位證。
這也是最常見最普遍的情況;
(2)發放中方院校的畢業(ye) 證和學位證,以及外放院校的認證,比如會(hui) 獲得外方的文憑,但不是學位證;
(3)發放中方院校的畢業(ye) 證和學位證,但沒有外方的學位證書(shu) 或認證文憑,外方會(hui) 提供寫(xie) 實性證明,證明學生在某時間段在某學校進行了某課程的學習(xi) ;
(4)僅(jin) 發放中方院校的畢業(ye) 證和學位證,外方院校不提供任何證書(shu) 或證明,即學生僅(jin) 在國內(nei) 完成了四年本科的學習(xi) ,沒有去國外學習(xi) 。
(5)針對計劃外招生的項目來說,學生在國內(nei) 是沒有學籍的,因此畢業(ye) 後隻能獲得外方的學位證。
05、有哪些中外辦學獲得教育部承認?
那麽(me) ,既然是投入了時間和精力的,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肯定是希望畢業(ye) 了能夠受到教育部承認的。所以,在決(jue) 定將孩子送去中外合作辦學之前,一定要審查這個(ge) 項目拿到的學位證明能不能獲得教育部的承認?
查詢方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台上,在《本科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yu) 項目(含內(nei) 地與(yu) 港台地區合作辦學機構與(yu) 項目)名單》上按照地區分類查找:
https://www.crs.jsj.edu.cn/index/sort/1006
最近的一次更新時間是2024年5月24日。
比如,位於(yu) 北京的(部分)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如下:
位於(yu) 上海的(部分)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如下:
名單上會(hui) 按照地區明確到底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還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出現名字的都是獲得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如果沒有出現,那麽(me) 請家長們(men) 謹慎選擇!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老師為(wei) 大家介紹的有關(guan) 中外合作辦學的上篇介紹!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