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的性價(jia) 比越來越低這個(ge) 事其實是肉眼可見的,隻不過有些人不在乎這個(ge) 性價(jia) 比,更在意眼界啊,認知啊,環境啊,圈子啊這些不能去量化的一些東(dong) 西。但從(cong) 學曆被稀釋的角度,已經有太多的留學生在這個(ge) 盤裏麵,導致留學生學曆貶值。而這種貶值也造成了現在留學生回國就業(ye) 是越來越難了。
這種難是大方向上的難,無關(guan) 你是什麽(me) 學校畢業(ye) 的,無關(guan) 你學校qs前100還是前200,而是大勢上對留學生的紅利逐漸沒有了。當留學不在足夠稀缺的時候,留學生的性價(jia) 比自然就低了,整體(ti) 能得到的收益就減少了。最直接的就是就業(ye) 難度提升了,為(wei) 什麽(me) 說留學生回國就業(ye) 越來越難了?我們(men) 從(cong) 三個(ge) 角度說明下。
一、外企瘋狂的減少!
留學生就業(ye) 的核心三大平台就是外企,無論英國回來的還是澳洲回來的留學生和外企是絕配的,留學生第一核心就業(ye) 其實就是外企,福利好,待遇好,相對也體(ti) 麵。
但現在外企也不好過,外企早就過了它們(men) 迅速擴張的時代,早在加入wto後,外企在中國的版圖上迎來了遞增式的擴張圈地。一旦版圖擴大,企業(ye) 就需要中幹層幹部,而這種人才,從(cong) 海外平調過來顯然杯水車薪,就需要國內(nei) 這邊源源不斷的人才輸入。
而能很好銜接這層關(guan) 係的首先是abc這種,其次就是海外回來的留學生。這時候對你的學校啊,專(zhuan) 業(ye) 啊根本沒有太多的要求,你留學生的身份即可。專(zhuan) 業(ye) 相對對口就可以。基本hr都對你另眼相待,你入職難度比國內(nei) 985或211要低多了。畢竟他們(men) 不相信本地人,他們(men) 需要有國際視野的留學生作為(wei) 他們(men) 儲(chu) 備人才。
這是外企對留學生的戰略需求時代,所以,你隻要進入留學生這個(ge) 平台,就會(hui) 被各類外企瓜分錄用。你並不用很努力的去投很多簡曆。而現在了,尤其是這幾年,外企也不好過,這種外企基本退的退了,縮減的縮減了。現在你想弄個(ge) 實習(xi) ,都是一堆付費實習(xi) 內(nei) 推。就你想刷個(ge) 實習(xi) ,一堆平台想收你錢才讓你混一個(ge) 實習(xi) ,好讓你未來更有機會(hui) 就業(ye) 。就真的時代變了,福利少了,留學生沒有下家了。
二、民營企業(ye) 不在把留學生當香餑餑了!
留學生第二個(ge) 重要去處是民營企業(ye) ,就別小看很多中小公司,他們(men) 有過一段時間瘋狂追捧留學生的時代。即使當個(ge) 吉祥物都很香,開最高的工資,給最高的福利,想要來一波技術引進或知識迭代。
尤其是一些土老板,或新錢這波,沒見過太多世麵,跟隨時代洪流,來錢比較快的那波。瘋狂就需要招募留學生來撐起牌麵。這種把留學生當吉祥物去捧的時代應該是2000年左右開始,2010年左右就消亡了。消亡的原因也很簡單,民營企業(ye) 和留學生水土不服,更先進的管理係統或sop流程這些在這種中小型企業(ye) 裏麵運轉不了。
執行層麵出錯。搞得得不償(chang) 失,於(yu) 是隻能恢複適合國內(nei) 情況的老一套班底流程。也就是這之後,留學生的名聲就不那麽(me) 好了,會(hui) 被視作眼高手低。還會(hui) 被噴執行力差,態度傲慢,動不動離職,總的來說,就是少爺們(men) 不夠吃苦耐勞。老想著海外那套,有反骨的血統,不像沒留學過的那麽(me) 容易被拿捏。外加留學生後麵越來越多了,市麵上的風氣並沒好轉起來,所以被排斥的也就更多了。
三、考公路線!
留學生回國的第三條路線其實還是考公考編,在早1990年這個(ge) 時候,留學生對於(yu) 這種考公體(ti) 係來說,簡直就是猶如神助。畢竟那個(ge) 時候,公派留學生和自費留學生都特別稀缺。國家層麵需要這種有海外視野,有複雜項目背景的學生來給國內(nei) 開拓新的方向。所以,那時候留學生回來都是香餑餑,基本都是儲(chu) 備幹部,上升空間大,就業(ye) 福利好,資源也多,主要是體(ti) 麵。尤其是搞進出口這類的,那是真的香餑餑。
但這條路線,也持續的時間不久,早在10年前,留學生的考公路線也沒啥優(you) 勢,所謂的鍍金其實是鍍了層銅回來。國內(nei) 這種對留學生的考公路線量並不大。尤其是當下,不管是中央選調生這種,還是定向選調這種,留學生都沒太大優(you) 勢。你要中央選調,你基本就得國內(nei) 重點985,你海外留學生qs前50都沒啥作用。
至於(yu) 定向選調,qs前百回來的本科倒是有用,但錄取比例依舊是少的。還有普通選調生,基本留學生就沒有去的,誰願意留學幾年回來,去鄉(xiang) 鎮混個(ge) 普通公務員,或進社區這種。一點意義(yi) 都沒有。
所以考公的路線,對於(yu) 留學生來說,現在也是斷檔的,雖然依舊可以申,但真的毫無必要,除非家裏的確資源傾(qing) 斜,否則就靠你自己去考。那真的是杯水車薪。
總了個(ge) 結:其實留學生的出路從(cong) 根源來說,不是就業(ye) ,既不是外企也不是民企,也不是水土不服的考公路線。
對於(yu) 大多留學生來說,留學最大的出路其實是創業(ye) ,搞副業(ye) ,搞出海業(ye) 務。畢竟你的優(you) 勢是信息差,你對雙邊都有一定了解,你很容易做這兩(liang) 邊的中間人,形成橋梁。即使不能創業(ye) ,另外一條出路其實是留在海外,然後拿身份為(wei) 主,換個(ge) 賽道不用那麽(me) 卷。
所以創業(ye) 是最好的出路,把國內(nei) 的東(dong) 西賣那邊,把海外的東(dong) 西賣國內(nei) 。來回左手倒右手,挑稀罕的,有差異化的東(dong) 西即可。隻要操作得當,都可以致富。甚至年紀輕輕,就完成自己的財富積累。其實每年海外都有新的東(dong) 西出來,國內(nei) 也有好的東(dong) 西出去,這是留學生最大的優(you) 勢了。
但有些家庭就是不在這方麵琢磨,老喜歡就業(ye) 和被安排,你就業(ye) 的話,就吃環境大勢的飯碗,這麽(me) 多人一起卷,你能有啥優(you) 勢?不能發揮優(you) 勢,你留學的意義(yi) 在哪裏?真靠學校牌子有用?過了一麵又如何,現在二麵三麵把你切掉多了去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