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中生背提項目“無下限”黑幕 穀歌華裔吹哨人痛失年薪66萬刀美差

最近,一位在穀歌幹了13年的華人老員工把公司的華人管理層舉(ju) 報了。

揭秘高中生背提項目“無下限”黑幕,穀歌華裔吹哨人痛失年薪66萬(wan) 刀美差

職場舉(ju) 報不稀奇,稀奇的是這位員工舉(ju) 報的原因不完全是因為(wei) 職場宮鬥,而是與(yu) 高管濫用職權為(wei) 孩子的教育鋪路有關(guan) 。

果然,這屆家長為(wei) 孩子教育“赴湯蹈火”的決(jue) 心不分國界。其實,家長為(wei) 孩子進名校鋪路早已不是什麽(me) 新聞了,隻是沒想到,花樣總是能推陳出新。

01、精英高中的高管子女集體(ti) 參加貧困生項目?

事件大概如下:

原穀歌企業(ye) 工程資深經理Leilei Shan日前向加州高等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穀歌兩(liang) 位華人高層歧視、非法報複、不當解雇和濫用職權。被告分別是財務工程總監Jannie Affeld和工程經理Ying Liu。

Shan的控訴主要包括以下兩(liang) 點:

第一,針對Jannie Affeld:

穀歌設有一項針對高中生的“學徒計劃”(Apprenticeship Program),表麵上宣揚公司多元化和包容性,但實際上優(you) 待了部分高管的子女。Jannie Affeld通過她創辦的非營利組織InnoVantre與(yu) “學徒計劃” 合作,向公眾(zhong) 和穀歌員工募款。雖然該組織聲稱幫助貧困學生,但實際參與(yu) 項目的許多學生都是穀歌高管的子女,這些孩子就讀於(yu) 精英私立學校,包括Jannie Affeld和 Ying Liu的多位子女。Shan指控Jannie Affeld以虛假理由籌集捐款,涉嫌詐騙。

第二,針對Ying Liu:

Liu曾雇用一名與(yu) Jannie Affeld關(guan) 係密切的供應商,並在合同到期後,要求單雷磊以“虛假的商業(ye) 理由”繼續保留該供應商。Liu多次強調,她之所以在穀歌取得成功,是因為(wei) 她對Jannie Affeld的忠誠。

此外,Shan還指控Liu對華裔員工提出過高的“忠誠度”要求,並有年齡歧視的言論,稱“年輕員工更有熱情”。

法庭文件顯示,Shan於(yu) 去年8月向穀歌人力資源部門投訴Affeld和Liu,但公司調查結果僅(jin) 是Affeld未披露與(yu) InnoVantre的關(guan) 係,違反利益衝(chong) 突規定,處罰是工作評估分數下降;Liu則被警告在團隊中“營造恐嚇文化”。

但投訴兩(liang) 天後,Shan便收到了他入職13年來的首份負麵評估,今年1月更被列入裁員名單,失去了年薪66萬(wan) 美元的工作。

Shan認為(wei) 裁員背後原因“不單純”,因為(wei) 其他曾投訴或不認同Affeld的員工也在今年1月被解雇,而與(yu) Affeld關(guan) 係友好的下屬則幸免於(yu) 難。

因此,Shan在今年五月對穀歌和2位高層提起了訴訟。

該消息曝出後,華人圈對這場官司裏三位當事人的華人身份產(chan) 生興(xing) 趣。從(cong) 領英介紹來看,其中Leilei Shan和Ying Liu應該是當年通過留學拿身份留下來的華裔。

揭秘高中生背提項目“無下限”黑幕,穀歌華裔吹哨人痛失年薪66萬(wan) 刀美差

大上司Jannie Affeld看著是個(ge) 外國名,但其實也是華裔。研究生畢業(ye) 於(yu) 亞(ya) 利桑那州立大學,並在斯坦福短暫進修過人工智能的相關(guan) 課程。她嫁給了名為(wei) Jon Affeld的灣區科技企業(ye) 家所以從(cong) 夫姓。

揭秘高中生背提項目“無下限”黑幕,穀歌華裔吹哨人痛失年薪66萬(wan) 刀美差

Innovantre官網顯示該組織是由Affeld夫妻二人共同創辦

起初吃瓜網友們(men) 頗有看三位華人在海外職場上演拉幫結派、鏟除異己的職場宮鬥劇的意思。

但大家畢竟都是“老油條”了,習(xi) 慣了職場上的各種“小動作”,網友們(men) 更有興(xing) 趣地討論起了父母利用自己的關(guan) 係為(wei) 子女在教育上鋪路這件事。

一部分網友表示對此類事件“司空見慣”了,在美國這叫人際關(guan) 係(networking),畢竟比爾蓋茨的第一桶金還是他老媽給他簽單的呢。

揭秘高中生背提項目“無下限”黑幕,穀歌華裔吹哨人痛失年薪66萬(wan) 刀美差

但還是有很多網友表示憤怒,堅定支持員工對穀歌的訴訟。正常的networking大家不會(hui) 有意見,但高層的做法是“拿他人鈔票慷自己人之慨”,這和當年“郭美美紅十字會(hui) 事件”如出一轍。

我查了一下非盈利組織Innovantre,宗旨確實是扶助有意向在科技界發展的貧困和邊緣學生。你捐錢給弱勢群體(ti) 、結果最後使用的人是比你還有錢有勢的內(nei) 部人士,誰不憤怒?

這場官司雖然發生在職場,但也讓我們(men) 又一次看到了精英家庭父母為(wei) 了孩子能進名校,可謂不惜“蠶食”各種教育資源、不遺餘(yu) 力、不擇手段地為(wei) 孩子鋪路。

02、家長為(wei) 了孩子進名校遊走在灰色地帶和違法道路上

國外家長為(wei) 送孩子進名校而鬧出的醜(chou) 聞,已經不是個(ge) 案了。

我們(men) 最為(wei) 熟悉的就是2019年美國曝出的史上最大規模名校招生舞弊案。主犯威廉·辛格用作弊的方式,幫助57名富豪子女升入頂尖名校,甚至包括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等諸多美國超一流大學,涉案金額達到了2500萬(wan) 美元。

威廉·辛格通過他的非營利組織Key Worldwide Foundation接受家長們(men) 高達數百萬(wan) 美元的賄賂,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幫助”自己的孩子進名校:

01買(mai) 通監考官,通過修改試卷、替考等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入學考試成績

02賄賂大學的體(ti) 育教練,使學生們(men) 以體(ti) 育生的身份入學

03通過所謂資金捐助的方式,達到錄取的目的

時間再遠一點。2013年,UT係統董事會(hui) 成員Wallace Hall揭露了當時時任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校長Bill Powers,稱其幫助關(guan) 係良好的申請者進入大學。

具體(ti) 來說就是校長“放水”,有77名申請者通過優(you) 質的推薦信得到了錄取,而這些學生的學術成績和考試分數往往低於(yu) 平均水平,他們(men) 的學術成績和標準化考試分數並不符合UT Austin的錄取標準。

如果說斥巨資為(wei) 孩子打造身份、賄賂對錄取結果產(chan) 生關(guan) 鍵影響的人、“刷臉”找名人或牛人為(wei) 孩子寫(xie) 推薦信是家長們(men) 的大手筆,那像重金聘請申請顧問幫孩子誇大、捏造申請文書(shu) 中的經曆則是常規操作了。

Reddit上有個(ge) 話題是列舉(ju) 你見過的申請大學文書(shu) 裏誇張和編造的經曆。

有人在麥當勞裏打工,換過燈泡,可以被包裝成“我在一家財富500強公司成功實施了新技術,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意外,也沒有超出預算,並提高了效率”。

揭秘高中生背提項目“無下限”黑幕,穀歌華裔吹哨人痛失年薪66萬(wan) 刀美差

有人在模擬聯合國中擔任秘書(shu) 處成員,卻被包裝成財政副秘書(shu) 長(USG Finance)。

揭秘高中生背提項目“無下限”黑幕,穀歌華裔吹哨人痛失年薪66萬(wan) 刀美差

還有一些人更“勇敢”,大筆一揮自己為(wei) 非營利組織籌集了10萬(wan) 美元(相信有募捐到錢,但10萬(wan) 美金真的讓人懷疑是“熟人經濟”)

揭秘高中生背提項目“無下限”黑幕,穀歌華裔吹哨人痛失年薪66萬(wan) 刀美差

前兩(liang) 天,我還看到一起著名高中生競賽造假的新聞。

今年的ISEF競賽上,17歲的Krish Pai因其機器學習(xi) 研究項目獲得了5萬(wan) 美元的青年科學家獎。

然而,Pai的研究項目隨後受到質疑,被指控存在科學誠信問題。這些指控包括Pai展示的圖片和數據點據稱是從(cong) 其他研究中獲取而未標明出處,甚至有圖像通過反向圖像搜索顯示是其他研究人員之前發表的作品。最終,Pai的項目和獎項被撤回。

這番操作背後有沒有家長的參與(yu) ,我們(men) 不得而知。但“學閥”之間的競爭(zheng) 不少父母做幕後推手也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就像每次學生參加的科技展覽項目,家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很微妙。如何做好導師、引導者而避免過度參與(yu) ,也一直是美國教育界熱議的話題之一。

虛報成績、偽(wei) 造申請材料、賄賂相關(guan) 人員、利用各種關(guan) 係網打探內(nei) 部消息、在考試中尋找各種可以利用的漏洞……

在爭(zheng) 奪優(you) 質教育資源和名校入場券的當下環境中,焦慮的家長們(men) 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為(wei) 孩子爭(zheng) 取更好的教育機會(hui) ,在灰色地帶和違法道路之間反複橫跳。

03、“人脈”的微妙尺寸

說完錄取醜(chou) 聞,我們(men) 再說回到這次職場官司本身,這件事在網上也引發了大家關(guan) 於(yu) 人際關(guan) 係(Networking)和裙帶關(guan) 係(Nepotism)的討論。

二者之間的尺寸究竟該如何拿捏才能讓第三方背書(shu) 的效果最大化呢?

首先,我們(men) 要破除觀念上的偏差:人際關(guan) 係≠走後門/拉關(guan) 係。

學業(ye) 和工作上的人際關(guan) 係更多指的是通過建立關(guan) 係一方獲得指導和機會(hui) ,這種關(guan) 係的建立應該是公開和公正的,彼此之間不存在利益關(guan) 係。

裙帶關(guan) 係則是通過個(ge) 人關(guan) 係獲得不公平優(you) 勢,這種“不公平優(you) 勢”可能來自熟人或者決(jue) 策上的偏袒。

美國是一個(ge) 推行“推薦人製度”、對“人際關(guan) 係”非常看重的國家,申請好學校要有老師、校長、教練的推薦信,求學深造要有前導師的推薦信,找工作要有內(nei) 部人士的推薦信。人生的重要變動和前行都需要有人幫你背書(shu) 。

所以,努力建立自己的人際關(guan) 係是強烈推薦的,但搞裙帶關(guan) 係是容易吃牢飯的。

其次,好的人際關(guan) 係是實踐出來的。

人脈關(guan) 係的起步可以是毛遂自薦、可以是熟人引薦,但最終收獲的評價(jia) 要靠自己的實幹積累出來。

我曾認識一名在美國一所排名50左右的公立大學留學的學生,她通過學校的項目申請到了在實驗室工作的機會(hui) 。整個(ge) 學期和暑假的一半時間裏,她都跟著那個(ge) 實驗室的一名博士生在實驗室裏學習(xi) 和幫忙。無論是清理實驗器材、協助進行實驗、還是學習(xi) 試驗操作這個(ge) 學生都做的盡心盡力,進步也很大。

項目結束後,實驗室的負責人通過帶她的博士生了解了該生的表現,最終對她的努力和進步給予了認可,為(wei) 這個(ge) 學生在申請博士項目時寫(xie) 了一封極具說服力的推薦信,最後這個(ge) 學生被藤校之一的博士項目錄取。

雖說這個(ge) 學生被藤校錄取的因素不隻是推薦信,但有這樣一封學界教授認可的高含金量推薦信,無疑是大家分的。這種靠自己的努力和實幹建立起來、並最終讓自己受益的關(guan) 係才是健康的人際關(guan) 係。

插播一句,像國內(nei) 一些機構宣傳(chuan) 的去海外夏令營、遊學項目可以拿國外教授推薦信這種話,家長要謹慎。

揭秘高中生背提項目“無下限”黑幕,穀歌華裔吹哨人痛失年薪66萬(wan) 刀美差

某機構的宣傳(chuan)

真正的海外高校教授都很愛惜羽毛,在人選和數量上都很謹慎,不會(hui) 輕易給自己不熟悉的學生寫(xie) 推薦信,更別說是夏令營、遊學項目這種與(yu) 自己無關(guan) 的“客戶”學生了。家長不防了解清楚這個(ge) 推薦人的背景和頭銜,以及他是不是給交錢參加活動的學生都會(hui) 寫(xie) 的“海推”,不要被這個(ge) 噱頭割韭菜。

第三,推薦人與(yu) 其選名氣大的、不如選與(yu) 學生互動更多、了解更深的人。

一封含金量高的推薦信,當然是推薦人名氣越大、學生和他之間就學業(ye) 上的合作越密切越好,但更重要的是推薦人對被推薦人的全麵了解和真實評價(jia) 。推薦人如果能夠詳細描述該學生在具體(ti) 項目中的表現、能力和潛力,這樣的推薦信會(hui) 更有說服力,因為(wei) 它體(ti) 現了推薦人對被推薦人的深刻認識和信任,能為(wei) 評審委員會(hui) 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如果是名氣大但與(yu) 自己關(guan) 係空洞的推薦人,推薦信本身無實質內(nei) 容可寫(xie) ,最終隻能成為(wei) 一堆形容詞堆砌的、華而不實的文字,這樣的推薦信未必會(hui) 為(wei) 申請加分。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應該負責,但負責的程度和方法有待討論。利用自己的關(guan) 係、不法手段把孩子推進名校,孩子內(nei) 心真的會(hui) 感激父母的付出、認可自己的能力、直麵未來的挑戰嗎?值得我們(men) 深思。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Niche 評出 2024 擁有全美最好餐飲和宿舍的大學!

下一篇

ALevel選課難?羅素大學集團給出選課指導(informed choices)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