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競賽從(cong) 來就不是一條坦途,任何人這條路上都注定會(hui) 遇到一些令人崩潰、倍感挫敗的時刻。今天我們(men) 就來和大家盤點一下物理競賽中的五大崩潰時刻:
崩潰時刻一:初學物競,發現很多題都不會(hui) 做
在剛剛入坑物理競賽時,各位萌新經常遭遇的一個(ge) 狀況就是很多題都不會(hui) 做,隻能勉強做出來一些和老師課上所講例題大致類似的題目,但凡模型稍微變化一下、計算稍微複雜一點,很多萌新就發現自己無能為(wei) 力了,甚至完全沒有思路。這無疑是非常令人崩潰和沮喪(sang) 的,足以勸退很多萌新。
足以寬慰各位萌新的是,上述這種情況是非常正常的,很多後來取得優(you) 異成績的大佬在剛入坑物競時也會(hui) 遭遇類似困擾。物理競賽本身對於(yu) 邏輯分析能力以及數學運算能力的要求遠高於(yu) 常規的中高考課程,所以任何人初學物理競賽都需要有一個(ge) 適應的過程。
我們(men) 的建議是放平心態,不要急於(yu) 下定論,更不要隨便否定自己,在初學物競的階段也不必糾結於(yu) 解題的正確率和效率,重要的應該是保證自己做一道題就有一道題的收獲,從(cong) 自己原本不會(hui) 做的題目中汲取足夠的經驗與(yu) 教訓,把每一道自己不會(hui) 做的題目都變成切實提升自身實力的寶貴機會(hui) 。
崩潰時刻二:物競的知識與(yu) 公式太多,完全記不住
隨著物理競賽學習(xi) 的深入,我們(men) 接觸到的知識和公式也會(hui) 越來越多。慢慢地,很多同學就會(hui) 發現似乎無法記住所有的知識和公式,甚至會(hui) 像“狗熊掰棒子”一樣,在學習(xi) 新東(dong) 西的時候不斷遺忘老內(nei) 容。
這種體(ti) 驗無疑也是令人崩潰的,仿佛自己學了這麽(me) 久什麽(me) 積澱都沒有,而且似乎自己永遠也記不住考試所需要掌握的所有內(nei) 容。
對於(yu) 這種情況,我們(men) 有必要說明的是,物理競賽並非記憶競賽,記憶力也遠不是參與(yu) 物理競賽時最重要的能力。
物理競賽中的各種知識和公式絕不是用來死記硬背的,重要的是理解,初學者真正應該關(guan) 注的是自己是否真正理解這些知識和公式,能否在不看書(shu) 的情況下自己親(qin) 自動手推導出重要的結論。
至於(yu) “狗熊掰棒子”的問題,在一輪學習(xi) 過程中不必過於(yu) 擔心,待學完一輪後自然會(hui) 回頭鞏固提高。
崩潰時刻三:身邊或網上的大佬好厲害,和自己仿佛不是一個(ge) 物種
當你還在死磕難題卻毫無思路時,大佬已經輕鬆用多種方法解出了正確結果;當你還在糾結能不能看懂普物教材時,大佬已經開始在知乎專(zhuan) 欄連載四大力學筆記……
任何心智健全的正常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hui) 有挫敗感,會(hui) 覺得自己永遠也比不上這些大佬,甚至會(hui) 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賽道,從(cong) 一開始就不該和這些大佬參與(yu) 同一項競賽。
毋庸諱言,學科競賽天然注定是精英主義(yi) 取向,慕強心理也是學科競賽的一部分。所以任何參與(yu) 學科競賽的同學都會(hui) 對大佬產(chan) 生羨慕甚至崇拜,反過來又會(hui) 因此為(wei) 自己感到挫敗與(yu) 失落。
我們(men) 想說的是,物理競賽是一條漫長的旅途,一時的領先與(yu) 落後並不能決(jue) 定最終的結果。
而且就參與(yu) 物理競賽的目的而言,你也並不是一定要超過身邊或網上的那些大佬,成為(wei) 所謂的“大佬中的大佬”,你隻需要有所收獲,能夠充分領略物理之美,並且最終在升學方麵收獲助益即可。
總之,我們(men) 希望大家能客觀看待現階段自己和大佬的差距,把慕強心理轉為(wei) 今後不斷進步的動力,而不是阻礙自己前進的攔路虎與(yu) 退堂鼓。
崩潰時刻四:這道考題明明自己會(hui) 做,但就是拿不到高分
不會(hui) 做的題目得低分甚至零分還能理解,但是明明會(hui) 做的題目卻拿不到應得的高分。
具體(ti) 來講,這類情況分成兩(liang) 種:第一是題目沒有問題,但自己粗心或者一時卡殼未能解得正確答案;第二是題目本身就有問題,條件不清晰,特別是近似處理或者特殊約定沒有講清楚,自己考試時也沒有猜到命題人的思路。
不論是哪種情況,相信體(ti) 驗過的同學都一定記得那種崩潰和無語的感覺。
對於(yu) 第一種情況,也就是題目沒有問題,完全是自己粗心或者卡殼導致低分,這其實反映出我們(men) 對於(yu) 相關(guan) 內(nei) 容的熟練度還不夠。遇到這種情況其實是好事,因為(wei) 它以一種令我們(men) 印象深刻的方式提醒我們(men) 在學習(xi) 方麵存在不足,下一階段可以針對性地訓練提升。
對於(yu) 第二種情況,也就是題目本身有問題,自己沒有猜到命題人的思路,這其實完全不是我們(men) 自己的責任,而應當歸罪於(yu) 命題人。如果在訓練模考中遇到這種情況,我們(men) 希望各位同學能以一種相對豁達的心態去看待,隻要自己的知識與(yu) 能力不存在問題,那麽(me) 不必過分糾結於(yu) 訓練模考中某一道題目的得分高低。
崩潰時刻五:在最終的競賽考試中失利,未能取得預期成績
與(yu) 前麵所有的崩潰時刻相比,最後這種情況是最最令人崩潰、無奈、遺憾和惋惜的。辛苦學習(xi) 數載,投入大量時間與(yu) 精力,舍棄無數假期與(yu) 睡眠,最終卻無法換來一個(ge) 符合預期的成績。
物理競賽在這個(ge) 節點上充分顯露出了最殘酷的一麵,相較於(yu) 每年入坑物理競賽的總人數而言,終究隻有極少數同學能夠獲得至高獎項,對於(yu) 其他同學而言,尤其是投入巨大的同學而言,物理競賽的終點也是一個(ge) 刻骨銘心的崩潰時刻。
作為(wei) 物競黨(dang) ,物理競賽當然是我們(men) 學習(xi) 生活中的重中之重;但站在整個(ge) 人生曆程的角度來看,物理競賽也不過隻是少年時期的一筆點綴。
在漫長的人生路中,各位同學一定會(hui) 遇到比物理競賽更大更難的挑戰,如果物理競賽的失利就足以將你擊倒,那你是否還有勇氣麵對後麵哪些挑戰?
物理競賽的宗旨是選拔和培養(yang) 最優(you) 秀的高中生,這個(ge) “最優(you) 秀”絕不僅(jin) 僅(jin) 是淵博的知識與(yu) 出眾(zhong) 的能力,更是健全的人格與(yu) 強勁的靈魂。
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講,物理競賽的失利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曆練、一種考驗,能戰勝失利、笑對人生的才是真正的強者。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