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專(zhuan) 女生薑萍拿下全球數學競賽第 12 名”的話題成為(wei) 全網熱點。
據了解,從(cong) 初中起薑萍的數學成績尤為(wei) 突出,斷崖式領先其他科目。當時,家長和老師都告訴薑萍“不要偏科”“高考不是隻考數學”,後來在種種因素下,原本考上普通高中的薑萍,來到了專(zhuan) 科學校學習(xi) 服裝設計。但她沒有放棄對數學的熱愛,仍利用閑暇時間學習(xi) 數學。
很快,中學教材對薑萍來說已遠遠不夠,她遙遙領先的數學成績也引起了數學老師王閏秋的注意。遇到困難時,常去請教數學老師王閏秋。在王閏秋的指導下,薑萍開始從(cong) 《高等數學》《數學分析》,學到外語版《偏微分方程》,憑借手機翻譯軟件和《英漢小詞典》,她已自學三分之一。
如今,她已達到數學專(zhuan) 業(ye) ,本科三、四年級的水平。
而之所以這次事件能引起網友熱議,不僅(jin) 是因為(wei) 其數學天賦,更重要的是其學校背景——一所普通職業(ye) 學校。
要知道,進入決(jue) 賽的參賽選手基本都來自麻省、劍橋等世界知名大學!
在這個(ge) 對職業(ye) 教育仍存偏見的大環境中,薑萍卻以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打破了人們(men) 對職業(ye) 學校學生的刻板印象,展示職業(ye) 教育同樣可以培養(yang) 出優(you) 秀的人才,也引起人們(men) 對職業(ye) 教育的再次討論。
近年來,1:1比例的“普職分流”政策引起廣大學生及家長的關(guan) 注。而此次事件的出現,又讓大家對“普職分流”開始進行討論。該不該讓孩子上職校,依舊成為(wei) 很多家長的現實問題。
“普職分流”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難以被大家接受?中考後除了普高,還有哪些出路呢?
什麽(me) 是普職分流?
所謂分流,是指在“學生自願、家長同意”的原則上選擇合適的職業(ye) 學校,為(wei) 了順應中國職業(ye) 教育發展趨勢,很多初中會(hui) 選擇在初三快結束前,篩選出一些成績不那麽(me) 理想的,不易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進行分流,讓他們(men) 選擇一些職業(ye) 類學校,而另外的學生則需參加中考,進入普通高中。
而最近幾年,成為(wei) 升學家長焦慮之源的“職普比大體(ti) 相當”,其實是一項在上個(ge) 世紀 80 年代就被提出的政策。
那個(ge) 年代,職普比例根本算不上是什麽(me) 問題。“中專(zhuan) 生”甚至是令人向往的,很多學生在麵對“高中”和“中專(zhuan) ”的選擇時,都會(hui) 毅然選擇中專(zhuan) 。
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政策資源逐漸開始對高等教育傾(qing) 斜,中專(zhuan) / 職高在人們(men) 口中,慢慢變成“考不上高中”才會(hui) 去的學校,備受冷落和歧視,導致中職招生逐年下滑。
職業(ye) 教育受冷落,當然也是因為(wei) 高等教育畢業(ye) 後,無論是經濟收入、社會(hui) 地位還是發展前景,整體(ti) 而言都比職業(ye) 教育高出一截。
那為(wei) 什麽(me) 還要分流?難道就不能大家都上普通高中嗎?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國家研究過普職比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之間的關(guan) 係,普職比必須要在一個(ge) 合理的區間內(nei) ,約在 40% 到 60% 之間,7:3 就是個(ge) 警戒線。因為(wei) 一旦職業(ye) 教育的占比低於(yu) 30%,那麽(me) 社會(hui) 的勞動力結構、就業(ye) 就會(hui) 出現嚴(yan) 重問題,比如用工荒、技術人員缺失等。
此外,普職分流也並不是有些人說的“50% 的孩子上不了高中”。普職比大體(ti) 相當,其實是一個(ge) 綜合的比例,也是國家宏觀調控下長期努力的一個(ge) 方向,並不是嚴(yan) 格按照 1:1 來,絕非“強製分流”和“一刀切”。
普職分流的利弊?
01利處
我國是製造業(ye) 大國,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下,越來越多學生參加高考上大學,導致製造行業(ye) 無人可用,阻擋了我們(men) 從(cong) 製造業(ye) 大國往製造強國的轉換。如果加大中考分流,將部分學生分流至職高技校,那麽(me) 將有一部分人被培養(yang) 成專(zhuan) 項的技術型人才,有利於(yu) 製造業(ye) 發展。
此外,中考分流對於(yu) 學校來講減輕升學壓力,對於(yu) 學生來講不用再浪費半年的時間,在初三上學期時就可以選擇自己心儀(yi) 的職業(ye) 學校和專(zhuan) 業(ye) 。
有學者假設,如果普職分流被取消,初中生全部湧入高中,而高等教育並沒有擴招的話,那麽(me) 3 年以後進入本科學習(xi) 的基本還是那些學生。取消普職分流,隻不過是將焦慮往後移了 3 年,並不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問題,反倒還耗費了巨大的時間與(yu) 精力成本。
02弊端
雖然說,普職分流重在分流,而不是淘汰,是在高考之外增加了另外一條路徑,但能心平氣和地接受自己孩子上職業(ye) 學校的家長,目前還是非常少。
從(cong) 個(ge) 人角度來看,中考分流將讓一些學生無緣普高,間接無緣上大學,尤其是一些比較晚熟的孩子,在初中還完全沒有意識到學習(xi) 的重要性,已經被分流了,過早地被貼上了標簽。
此外,各地職校的普遍現狀是:招生難、學風差、管理鬆、環境亂(luan) 、就業(ye) 窄……畢業(ye) 後,在遍地都是大學生、研究生時代下,這些人相對缺乏競爭(zheng) 力,麵臨(lin) 的是社會(hui) 地位低和薪資待遇差。
再放眼職場,學曆歧視隨處可見。現在國內(nei) 的公務員考試、事業(ye) 編考試,幾乎所有報考崗位的學曆要求都是本科以上,連大專(zhuan) 也基本和這些所謂的“高端崗位”絕緣,所以更別提說中專(zhuan) 、職高了。
不少專(zhuan) 家認為(wei) ,家長的普職分流焦慮,實際上折射的是我國現階段職業(ye) 教育存在的問題:中職教育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仍需完善,以及中職生與(yu) 大學生的就業(ye) 形勢差距較大。
而未來將是怎樣的走向,還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wei) 。辦好職業(ye) 教育、完善多元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才是緩解焦慮的根本之道。
職業(ye) 教育也在發生改變
雖然現階段仍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存在,但我們(men) 同時也應看到,被“歧視”了太久的職業(ye) 教育,近年來也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國家為(wei) 加速職業(ye) 教育的發展,出台了各種有關(guan) 職業(ye) 教育的利好政策,包括教師隊伍建設、產(chan) 教融合、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新增及調整、改善就業(ye) 環境等等。
此前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給出了“職業(ye) 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wei) ”的判斷。《意見》提出:
到 2025 年,職業(ye) 教育類型特色更加鮮明,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hui) 建設全麵推進。到 2035 年,職業(ye) 教育整體(ti) 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會(hui) 基本建成。
教育部還表示,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優(you) 質中等職業(ye) 學校和品牌專(zhuan) 業(ye) ,示範帶動中職教育質量總體(ti) 提升。用 3-5 年的時間,建成 1000 所左右的國家級優(you) 質中職學校,示範帶動中職教育整體(ti) 管理規範、質量合格,引導學生家長理性選擇。
此外,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也於(yu) 2022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確定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
修法過程中,原法中“分流”的措辭已經進一步被修改為(wei) “在義(yi) 務教育後的不同階段因地製宜、統籌推進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協調發展”。
可見,從(cong) “分流”到“分類”,再到“協調”,強製的意味越來越弱,但保持普職比大體(ti) 相當的政策仍有必要,且仍將持續。
修訂還明確:
①職業(ye) 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ye) 等方麵與(yu) 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hui) ,到 2025 年職業(ye) 本科教育規模不低於(yu) 高職 10%;
②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hui) 地位和待遇; ③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平等就業(ye) 的報考、錄用、聘用條件。
鼓勵職業(ye) 教育發展的指導政策頻出,也顯示了國家在培養(yang) 技能型人才、提高職業(ye) 教育質量上的決(jue) 心。今後也將逐步建立並完善職教高考製度,發展職業(ye) 本科教育,給接受職業(ye) 教育的學生和家長一個(ge) 更好的未來。
各國的職業(ye) 教育情況
事實上,學曆教育和職業(ye) 教育是各國教育體(ti) 係中的兩(liang) 大共同組成部分,但是,兩(liang) 種教育路徑在不同國家的地位卻不盡相同。在德國等一些歐洲國家中,職業(ye) 教育和學曆教育是平行的;而以美國為(wei) 代表的國家中,學曆教育占據絕對優(you) 勢。
現在國家有目標地大力發展職業(ye) 教育,其實是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的。從(cong) 全世界範圍看,各國的高中階段教育都有中職教育,隻不過模式不同。下麵拿職業(ye) 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舉(ju) 例:
01德國
德國是以精密強悍的製造業(ye) 聞名於(yu) 世,“德國製造”成為(wei) 好產(chan) 品的代名詞,在德國製造的背後,有無數製造與(yu) 技術人才的支撐,而人才的培養(yang) 就歸結於(yu) 德國的職業(ye) 教育體(ti) 係。
從(cong) 下圖也可以看出來,在德國,教育上升的道路錯綜複雜,學生可以從(cong) 中職、高職,走向應用型本科、碩士乃至博士。
圖源:google
德國教育體(ti) 係有三次職普分流,分別是小學後的第一次分流、初中後的第二次分流和高中後的第三次分流。經過三次分流,德國普通教育與(yu) 職業(ye) 教育,會(hui) 形成兩(liang) 類基於(yu) 不同人才培養(yang) 目標的學習(xi) 通道。
由於(yu) 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地位相同,技能人才受到社會(hui) 尊重,選擇職業(ye) 高中的學生也並不少於(yu) 選擇學術高中的學生。在德國的教育體(ti) 係設計中,分流的同時還設有回流通道,可供學生調整自己的選擇。
德國的職業(ye) 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雙元製,簡單說來就是企業(ye) 招收學徒工,然後與(yu) 學校合作,校企雙元交替培養(yang) 學生,企業(ye) 和學校中學的內(nei) 容是互為(wei) 補充、相輔相成的。
02新加坡
新加坡的教育體(ti) 係以多次反複分流而著稱,其核心理念就是“因材施教”,即通過分流考試,將孩子分為(wei) 不同的班級,學習(xi) 難度不同的知識,以此來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學生在小學四年級末、小學六年級後以及初中後都要參加考試,學校依據考試成績把他們(men) 分到不同層次的班組中繼續學習(xi) 。
新加坡實施中小學分流製度,一方麵可以選拔出那些有學術潛能和較好語言能力的學生,從(cong) 而達到政府培養(yang) 英才的目標;另一方麵還可以特別照顧到那些學習(xi) 速度慢的學生,使這些學生也能逐步進取,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men) 的潛能,為(wei) 社會(hui) 作出貢獻。
03荷蘭(lan)
荷蘭(lan) 的孩子也是小學畢業(ye) 就開始分流。小學會(hui) 根據孩子平時的成績表現和小學畢業(ye) 考試給出升學建議,最後綜合決(jue) 定孩子的升學去向:是通往高等教育的 VWO 或 HAVO 類中學,還是通往職業(ye) 教育或中等教育的 VMBO。
長久以來,荷蘭(lan) 教育界也一直都有對過早分流會(hui) 引發教育不公平的質疑。近日,荷蘭(lan) 教育委員會(hui) 首度公開提出建議,所有的中學應提供三年過渡班(Brugklas),以便讓學生有更多時間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圖源:fpsv
04其他國家
還有像英國、法國、澳洲等國還在國內(nei) 興(xing) 起了自己特色的現代學徒製,其共同點主要在於(yu) 政府層麵的大力支持。
英國政府通過激勵製度,給那些申報合作項目的企業(ye) 以補貼,這些經費基本覆蓋了所有的培訓成本。另外,為(wei) 了吸引更多學徒的參與(yu) ,政府也會(hui) 給他們(men) 提供個(ge) 人補貼。
澳洲的現代學徒製包括學徒製和培訓生製兩(liang) 類,學徒製時間較長且更穩定;培訓生製時間較短,穩定性略差。兩(liang) 種類型開展的培訓都是依照澳洲職業(ye) 資格框架(AQF)進行的,對就業(ye) 非常有保障。
法國的學徒製則分為(wei) 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兩(liang) 個(ge) 層次,最高相當於(yu) 碩士。每個(ge) 學徒製項目都是圍繞某個(ge) 國家資格認證開發。學徒需要與(yu) 企業(ye) 簽訂學徒製合同,並到行業(ye) 委員會(hui) 注冊(ce) 備案。
還有什麽(me) 別的出路?
對於(yu) 職業(ye) 教育,我們(men) 一方麵帶有深深的偏見和割裂感,感覺難以接受,但另一方麵卻又崇尚德國人的精密製造以及日本的工匠精神。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和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成才觀,但這是一個(ge) 很漫長的過程。
中國的教育製度正處在改革發展時期,中職教育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仍需逐步完善。在很多難題尚未得到妥善解決(jue) 之前,將大學選拔提前為(wei) 高中選拔,的確會(hui) 讓很多人產(chan) 生心理上的不公平感和焦慮感。
那麽(me) 麵對中考分流,如果學生和家長是想要堅持往高等教育方向發展,那還有什麽(me) 別的出路嗎?對於(yu) 不同的路徑,學生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呢?
01國際高中
目前,在國內(nei) 開設的國際學校大致分為(wei) 三類:一種是隻招收外籍學生的國際學校,一種是中外籍都招收的私立民辦國際學校,還有就是依托於(yu) 國內(nei) 公立學校開辦的國際班。
多數私立國際學校均向中國籍學生開放,對戶籍沒有要求;而大部分公立學校的國際班在招生範圍上要求比較嚴(yan) 格,有的隻招收外籍學生,有的隻招收本地籍學生。
隨著公立學校中的名校入學條件越來越嚴(yan) 格,很多家長開始將目光投向私立國際學校。
專(zhuan) 業(ye) 的國際高中課程體(ti) 係不僅(jin) 會(hui) 充分結合中、美、英、加等各國的教育優(you) 勢,還能為(wei) 學生們(men) 繼續保留學習(xi) 中方課程的空間和時間,重點培養(yang) 學生的學習(xi) 能力、實驗能力和獨立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並根據學生的特長以及外教的特長開設精英小班和興(xing) 趣課程。
如果想要看詳細的國際高中介紹和選校指南,可戳:《國際學校那麽(me) 多,到底哪個(ge) 適合我?》或《國際高中選校指南:5 要點教你鑒別“渣校”!》
02國外高中
另外一條路呢,就是直接去國外讀高中。目前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孩子送去海外讀高中,一方麵為(wei) 將來孩子上世界名校鋪路,另一方麵也可以提早鍛煉孩子獨立生存的能力。
其中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澳洲是中國留學生選擇較多的國家。相較於(yu) 國內(nei) 高中,去國外念高中更容易獲得當地名校 Offer。
但是,不同國家高中的教育學製、學校類別、入學條件、所需花費等都是不一樣的,為(wei) 了更好地規劃學生的階段學習(xi) 和教育銜接,學生和家長也必須提前了解這些情況。
想要去美高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往期文章:《美高留學選校誤區盤點,你中招了嗎?》;
想去英國讀中學的同學,快來看這裏:《想去英國讀中學?這些入學考試你必須知道!》;
假如你對日本高中感興(xing) 趣,就戳這篇吧:《去掉動漫濾鏡,日本高中的真實生活是什麽(me) 樣的?》……
如果你還想了解其他國家的高中製度和申請,那可以在下麵評論區告訴老師哦!分分鍾給你安排起來~
03條條道路通羅馬
既然選擇了國際教育,那就要站在國際教育的角度來綜合考慮問題。
如果說,早先的國際教育還停留在隻有少數人才能享有,那隨著經濟發展以及教育需求的增長,出國留學變得越來越容易,選擇出國已經不是一種目的,而是一種方式。
選擇出國留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一種很大的考驗,不僅(jin) 對成績有要求,也需要很強的個(ge) 人綜合能力。
無論選擇國際高中還是國外高中,家長和孩子首先得考慮出國的方向,確定去哪個(ge) 國家,然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就讀項目。其次,看課程設置是否科學合理,同時要看師資是否充足穩定,課程設置和師資是最能體(ti) 現其整體(ti) 水平的因素。
當然,盡管也有選擇了國際教育的學生因各種原因,最後無法申請上心儀(yi) 大學,但是很多國家的高等職業(ye) 教育體(ti) 係也是非常完善,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
比如說,北美很多的大專(zhuan) 院校或社區學院的轉學分係統先進,學生可用“曲線救國”形式,即通過在大專(zhuan) 院校或社區學院的努力學習(xi) ,日後可轉學分至心儀(yi) 大學,所以高中生毋須氣餒,入讀大學的方式仍有非常多選擇。
還有,如果學生想在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領域,接觸一些以就業(ye) 為(wei) 主導並強調實際應用的課程,那麽(me) 還可以選擇就讀 Certificate 或 Diploma 此類門檻相對較低的課程,一般由一些培訓學院或者大學提供。
大多數的技工類課程、學徒項目都屬於(yu) Certificate 證書(shu) 課程,部分課程完成時還可以通過相關(guan) 職業(ye) 部門的認證,獲得從(cong) 業(ye) 證書(shu) 。而這類 Diploma 課程學習(xi) 的都是非常實用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帶薪實習(xi) 機會(hui) 多,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高往往非常具有競爭(zheng) 力。
所以國際教育的優(you) 勢絕對不隻是上個(ge) 名校,而是對於(yu) 孩子人格、興(xing) 趣、專(zhuan) 長、探索自我的培養(yang) 。
寫(xie) 在最後
其實,對於(yu) 孩子個(ge) 人而言,比起“上普高、上職高還是選擇國際學校、出國讀高中”,更應值得關(guan) 注的是“如何回歸人自身”。
找到自己的興(xing) 趣特長、學會(hui) 未來職業(ye) 規劃、樹立正確的價(jia) 值觀人生觀,無論是在何種教育下,都是重中之重。
最後,老師想引用北京百年職校校長文博說的一句話:“我們(men) 一直認為(wei) 孩子們(men) 本性純良,不要貼標簽,職業(ye) 教育的核心還是育人,成為(wei) 一個(ge) 內(nei) 心充盈的、幸福的普通人。”
我們(men) 期待這樣美好的未來,但實現起來可能需要一個(ge) 長久的過程,隻有把根本性的問題解決(jue) ,“統籌推進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協調發展”才能真正落地。
但眼下,職業(ye) 教育的改變,甚至可以說教育的改變,勢在必行。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