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留學生就業(ye) 都是家長和學生,乃至全社會(hui) 比較關(guan) 注的話題。
光是今年上半年,海歸就上了幾次微博熱搜,而且毫無疑問,全是比較令人紮心的話題:
無論是薪資,還是就業(ye) ,各項數據似乎都在表明,海歸的光環已經逐漸淡化,就業(ye) 優(you) 勢已經不再突出明顯。
事實真的就是如此嗎?海歸就業(ye) 前景到底如何?求職傾(qing) 向集中在哪些領域?企業(ye) 選拔海歸人才時有哪些評估標準?今天我們(men) 來聊一聊這些問題。
留學生現狀:回流趨勢明顯 85%以上學成回國發展
我們(men) 先看一組教育部最新統計的數據:
從(cong) 1978年到2019年底,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656.06萬(wan) 人,其中165.62萬(wan) 人正在國外進行相關(guan) 階段的學習(xi) 和研究;490.44萬(wan) 人已完成學業(ye) ;423.17萬(wan) 人在完成學業(ye) 後選擇回國發展,占已完成學業(ye) 群體(ti) 的86.28%。
同時,由於(yu) 新冠疫情、國際關(guan) 係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留學回流趨勢越來越明顯。
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70.35萬(wan) 人,回國人員總數為(wei) 58.03萬(wan) 人,較上一年度增長11.73%;2020年,留學回國發展人數首次超過出國留學人數;2021年留學回國人員超過100萬(wan) ……
這一趨勢引人深思:什麽(me) 原因促使越來越多留學生選擇回國發展,和國內(nei) 大學畢業(ye) 生一起淹沒在求職大軍(jun) 中呢?
留學生歸國潮背後的本質原因
精英走向大眾(zhong) 化,留學結構發生變化
與(yu) 上世紀80年代的那股“出國潮”相比,眼下的留學,時代背景和結構特點完全不同。
從(cong) 2018年到現在的這5年,出國留學具有了比較明顯的兩(liang) 個(ge) 特征:
一,留學更加大眾(zhong) 化和常態化。
自2018年開始,父母職務為(wei) “一般員工”的家庭逐漸成為(wei) 留學主力群體(ti) ,普通中國家庭對於(yu) 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願意為(wei) 孩子的未來發展而投資。
二,留學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美國教育協會(hui) 數據證實,過去10年,赴美讀高中的中國學生人數增長高達98.6倍,遠超研究生階段的1.6倍和本科階段的14倍;《2022年英國低齡留學白皮書(shu) 》也顯示,中國學生最普遍的入學節點是9、10及12年級,但2022年有17%的學生申請在8年級或更低學段入學。
出國留學結構的變化,導致留學群體(ti) 整體(ti) 質量更加良莠不齊。
有人是為(wei) 了獲取知識,追求更完善的教育製度,但也有一部分人確實是為(wei) 了“鍍金”,對競爭(zheng) 力不足的留學生來說,回國求職反而有諸多優(you) 勢。
而且不能忽略的一個(ge) 事實是,很多留學生可能想留也留不下來。
比如根據美國移民局2024財年H-1B中簽數據:共收到780,000份申請,抽中了188,400份,中簽率約24%,其中中國本科畢業(ye) 生中簽率僅(jin) 約5%。剩下95%如果不能及時轉換其他身份,學簽到期後,就要打包離開。
家庭、生活和文化環境,是回國主因
對於(yu) 那些有意回國求職的海外歸國人才,家庭因素、生活環境和文化環境是選擇回國的三大主要原因。
- 76% 家庭因素(離家人更近,陪伴家人)
- 59% 生活環境(更習慣/熟悉國內生活方式)
- 45% 文化環境(認同國內的文化環境)
領英《2024 中國留學生歸國求職洞察報告》
有留學生曾表示:“在中國,我們(men) 有這樣的傳(chuan) 統觀念,就是當父母老了之後,我們(men) 有義(yi) 務贍養(yang) 他們(men) 。這是對於(yu) 他們(men) 養(yang) 育我們(men) 的一種回報。”
此外,國內(nei) 更好的事業(ye) 上的進步和發展機會(hui) ,更安全、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以及對於(yu) 海歸人才的重視和支持等對國內(nei) 發展機會(hui) 的積極看法,也成為(wei) 了留學生回國就業(ye) 的第四大動因。
留學生求職真實情況什麽(me) 樣?
我們(men) 用數據說話
結合領英《2024中國留學生歸國求職洞察報告》、智聯招聘《2023中國海歸就業(ye) 調查報告》兩(liang) 份行業(ye) 內(nei) 的權威報告,跟著老師一起了解下海歸回國就業(ye) 的現狀。
外資企業(ye) 是留學生首選,國企次之
外資企業(ye) 仍是海歸留學生的首選,占比58%;工作更穩定的國企次之,占比17%。
可能源於(yu) 海外教育投資及對高生活質量的追求,74%的海歸留學生將薪資和福利待遇作為(wei) 就業(ye) 選擇的首要因素;67%重視職位的發展潛力和晉升機會(hui) 。
海歸求職熱門職業(ye) 和行業(ye) 新趨勢
隨著國內(nei) 經濟轉型升級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海歸求職市場也呈現出新的趨勢。
2023年海歸投遞人數增速最快的十大行業(ye) ,旅遊/度假行業(ye) 位居榜首,增速高達24.5%;緊隨其後的是新能源/電氣/電力行業(ye) 、石油/石化/化工行業(ye) ,增速均約19%;此外,儀(yi) 器儀(yi) 表及工業(ye) 自動化、大型設備製造/機電設備/重工業(ye) 、加工製造、醫療設備/器械、航空/航天研究和製造等高端製造業(ye) ,也都位列投遞增速Top 10。
再聚焦到海歸投遞人數增速最快的十大職業(ye) 。旅遊服務最猛,直接翻了一倍,會(hui) 展服務次之,增速高達56.9%,留學輔導、節能/能源工程師的增速也都在30%以上。此外,芯片工程師、化工研發、自動化工程師、醫藥研發等技術崗,都位列投遞增速Top 10。
還值得一提的是,超七成海歸對於(yu) 靈活就業(ye) 持認可態度,並且46.5%接受調查的海歸群體(ti) 表示嚐試成為(wei) 短視頻博主,這一趨勢和去年基本持平。
海歸優(you) 先崗位平均月薪連續5年上漲,初始職場階段薪資預期更趨理性
從(cong) 招聘薪酬看,海歸優(you) 先崗位的平均招聘薪酬連續五年走高,2023年達到15240元/月,比2022年的14680元/月增加560元,增長3.8%,這個(ge) 收入水平在國內(nei) 還算不錯。
2023海歸優(you) 先崗位同比增速Top 5行業(ye) :
新能源/電氣/電力行業(ye) 71.1%
保險 27.8%
加工製造 17.3%
學術/科研 16.2%
電子技術/半導體(ti) /集成電路 2.9%
2023海歸優(you) 先崗位同比增速Top 5職業(ye) :
留學輔導 42.8%
高級管理 14.4%
服裝/紡織設計 12.6%
電子/電器/自動化工程師 10.7%
市場/品牌推廣 7.4%
同時,隨著國內(nei) 就業(ye) 市場薪酬水平的透明化,中國留學生歸國就業(ye) 的薪資預期發生了明顯變化和現實調整。
相比2022年,2023年預期18-25K和超過25K月薪的比例發生明顯下降,分別是13%和15%;同時期,8-12K月薪預期的比例從(cong) 20%增長到31%,12-18K從(cong) 22%增至33%。
這說明留學生越來越“接地氣”了,但是也有不少留學生認為(wei) ,出國留學得到的無形財富太多了,不能單單用金錢來計算。
海歸求職的優(you) 劣勢在哪裏?
分析完海歸求職的現狀,我們(men) 來看一看海歸求職的優(you) 勢:
大部分公司和企業(ye) 對海歸提供特殊待遇
80%以上的留學生在自身語言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國際視野方麵都具有一定的優(you) 勢。在當下全球化市場進程中,好的公司和好的崗位,對於(yu) 國際化人才的需求量是會(hui) 越來越高的。
比如,央企“三桶油”對滿足排名以及學曆要求的留學生有優(you) 待政策:免初試,直通麵試。
再比如,中石油招聘要求2023泰晤士世界排名前 50 院校碩士及以上研究生,中石化、中海油要求更高,限製為(wei) 泰晤士前 30 的研究生。
中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 2024 年校園招聘公告圖源:中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官網
有些崗位隻麵向留學生開放招聘,如果沒有這層身份,你可能連門檻都夠不到。
國家大力支持留學生回國創業(ye) 創新
各個(ge) 城市(尤其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人才的需求量依舊非常大,為(wei) 了廣泛吸納優(you) 秀人才,國內(nei) 許多的優(you) 惠政策是專(zhuan) 門針對於(yu) 歸國留學生的。
比如,留學生回國就業(ye) 落戶政策,留學生購買(mai) 免稅車政策,學術研究方麵的政策,創業(ye) 方麵的優(you) 惠政策,子女入學優(you) 惠政策等,從(cong) 方方麵麵照顧到了留學生的利益。
再給大家看個(ge) 數據,截至2023年,70%以上的國家重點項目學科帶頭人,40%的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第一完成人,70%以上的教育部直屬高校校長、大部分三甲醫院院長,都是留學回國人員。
這也充分說明,留學海歸群體(ti) 的競爭(zheng) 力,依舊還在!
再看劣勢,其實主要就是參加國內(nei) 的招聘存在信息不對稱,地理位置受限製等問題,但隻要定期瀏覽目標企業(ye) 的招聘動態和校招要求,關(guan) 注國內(nei) 各大求職網站發布的求職資訊,多和在國內(nei) 的小夥(huo) 伴溝通交流,完全可以規避掉。
接下來,老師跟大家聊聊這幾年接觸了很多留學生後,總結的一些關(guan) 於(yu) 就業(ye) 的建議。
留學生如何提高回國就業(ye) 競爭(zheng) 力? 重視實習(xi) 和全職工作經曆,提前找工作
早起的鳥兒(er) 有蟲吃,隨著國內(nei) 當前就業(ye) 市場競爭(zheng) 日趨白熱化,47%的中國留學生畢業(ye) 前在海外就開始利用各種渠道平台尋找回國後的工作,並且31%在畢業(ye) 前就已經確定了就業(ye) 崗位。
所以,留學生讀書(shu) 期間應當積極開展職業(ye) 社交,尋求實習(xi) 機會(hui) 。一方麵實現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麵也能豐(feng) 富自己的簡曆,在求職的時候給雇主留下深刻的印象。PS:校友內(nei) 推、學校Career Center 自帶的實習(xi) 資源都很容易入手,要好好利用起來!
調整心態,做好職業(ye) 規劃
海外留學生確實存在著不可否認的自身優(you) 勢,但即使是在海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也常常因為(wei) 忽視職業(ye) 規劃,導致在進入職場後難以調整心態來適應變化。
因此一旦留學生選擇回國,就要快速從(cong) 國外的環境中脫離出來,正視國內(nei) 外工作環境、薪資期待等產(chan) 生的落差。如果一開始就有回國工作的打算,不僅(jin) 需要提前熟悉行業(ye) 的模式,還需要評估和了解中國的商業(ye) 環境,盡早規劃自己未來的就業(ye) 方向,爭(zheng) 取做到專(zhuan) 業(ye) 對口。
靠海歸”title 吃紅利時代遠去了! 昂貴的東(dong) 西總是承擔著來自四麵八方的更高的期望
我們(men) 可以追求“光環”,但是絕不能將留學過分功利化。因為(wei) 留學不能帶給你全部,不能讓你一步登天,不能消除你所有的焦慮,更不能立馬回報你所有的支出與(yu) 努力。
當前海歸就業(ye) 的現狀,與(yu) 其說“留學生”貶值,不如說“留學生”價(jia) 值在回歸。求職者的品性和能力成為(wei) 人才需求方最為(wei) 關(guan) 注的內(nei) 容,並不是一件壞事。每一個(ge) 家庭都應當以更加平和的心態看待留學生就業(ye) 問題。各位留學生們(men) ,當你在考慮要回中國還是留在美國的時候,不妨先問問自己,回去和留下的真正理由什麽(me) ?
最後,您希望(孩子)回國還是留美?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