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理科VS高考理科,孰輕孰重?
實際上,國際理科和高考理科不同路徑升學上都是起著篩選學生和輔助專(zhuan) 業(ye) 定向的的作用。
A-Level是英國的高中課程,它的地位就相當於(yu) 我國的高考,今天老師就來詳細介紹下,A-Level和國內(nei) 的高考相比有哪些不一樣呢?哪個(ge) 難? 讓我們(men) 一起來看一下~
A-level和高考難度對比
類型 | A-Level | 高考 |
適用範圍 | 英聯邦國家為主,全球一萬多所學校認可 | 適用於中國學校,部分海外院校認可 |
考試次數 |
1.英國學生每年一次中國學生一年多次
2.高中有多次考試機會(hui)
1.一考定終身
2.複讀的成本和壓力非常大
考試科目
可以選學自己比較擅長的3-4門課,選擇範圍廣
1.高考要考3門 (語文、數學、外語)+3門(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共涉及6門科目
2.在不擅長的科目上花費大量時間
考試內(nei) 容
1.分階段考試,隨學隨考
2.絕不超綱
1.高中三年所學的全部知識
2.有超綱題
報考方式
1.各院校錄取的要求很明確
2.知道自己的考試成績
3.落榜可能性極小,基本都有滿意的學校就讀
知道自己的分數和排名,但隻能參考往年成績來報考,報考學校的不確定性大,甚至會(hui) 麵臨(lin) 調劑或落榜
科目選擇
A-Level:
可選課程非常廣,包含70多門科目,包括但不僅(jin) 限於(yu) :數學、高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商務學、經濟、會(hui) 計、心理學、計算機、英國語言與(yu) 文學、曆史、地理、藝術與(yu) 設計、音樂(le) ,甚至還有神學、影視媒體(ti) 、法律、社會(hui) 學和思考技術等經典或新興(xing) 學科。
學生一般選擇3-4門課程來學習(xi) , 選課製是偏科學生福音,揚長避短,充分考慮學生興(xing) 趣和個(ge) 人優(you) 勢。
高考:
考試科目采用“3+1+2”模式“3”為(wei) 語數英是必考科目,“1”為(wei) 首選科目,在物理和曆史科目中選一科,“2”為(wei) 再選科目,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ge) 科目中選擇2科。
考試難度
從(cong) 備考難度的角度看:
→ 高考更難
-
國內(nei) 高考知識範圍相對小一些,但是內(nei) 容很深。
-
考試不單單隻是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簡單應用,需要解決(jue) 更為(wei) 複雜的題目。
-
篩選出不同梯度的人才,難度設置係數比較大,通常考試會(hui) 出現偏題、怪題,試卷知識點綜合性很高。
從(cong) 考試科目內(nei) 容角度看:
→ A-Level考試更難
-
A-Level考試可選科目非常多,而且專(zhuan) 業(ye) 性很強,能夠跟大學專(zhuan) 業(ye) 直接掛鉤,如會(hui) 計學、經濟學、計算機技術等等。
-
但A-Level考題基本不會(hui) 超綱,學生對知識點和題型的把握可以在考試時直接發揮。同時A-Level課程有明確的考試大綱,教材與(yu) 大綱嚴(yan) 格配套,每次考試對同一知識點的考察方式基本不變,試題也非常直接,可以說隻要平時熟練掌握了知識點,隻要細心解答基本不會(hui) 出錯。
高分幾率:
→ A-level得高分機會(hui) 大於(yu) 高考。
-
高考中能達到一本成績的學生大約10%,二本20%,一分之差就錯失名校,能進北大清華的基本需要是各省的狀元。
-
A-level學生的A*、A比例能達到1/4以上,分數線會(hui) 根據每年題目難度調整。A-level成績如果達到A*、A就可以申請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
考試內(nei) 容
A-Level:
對中國學生是模塊化考試,每個(ge) 科目分不同的單元,每個(ge) 單元內(nei) 容從(cong) 基礎到提高,逐個(ge) 單元學習(xi) ,學習(xi) 完一個(ge) 單元後可以單獨參加考試,隨學隨考,備考壓力相對小一些;另外,考題基本不會(hui) 超綱,學生對知識點和題型的把握可以在考試時直接發揮。
國內(nei) 高考:
是學完三年全部知識,一次性考試檢驗,最後會(hui) 有超綱題目來拉開普通學生和學霸的差距。
考試時間安排:
中國學生一年可以參加2-3次A-Level考試。
比如愛德思考試局每年有1月、5-6月、10-11月3個(ge) 考試季,A-level考試時間持續一兩(liang) 個(ge) 月,一個(ge) 科目分成多套試卷,不限製考試次數,並且可以分單元考試。每一科目有2-6個(ge) 單元,某一單元成績不理想,可以單獨重考一個(ge) 單元。一般平均來說,學生在高中階段可以根據需要參加3-7次A-Level考試季的考試。
國內(nei) 高考隻有每年6月的一次考試,學科設置和國際IB課程比較接近。如果當年某一個(ge) 或幾個(ge) 科目考得不理想,隻能通過複讀一年再重新參加全部考試,複讀的成本和壓力會(hui) 相對比較大。
什麽(me) 時候讀A-level最合適上完國內(nei) 高一或者上完IG切換AL更適合
- 從學製上來看A-level相當於國內的高二、高三,而GCSE相當於國內的高一和初三階段。
- 因為國內高中的課程安排非常緊湊,學習生活也更加緊張,所以從國內高一切換到A-level比初中畢業直接學習A-level適應得更好一些。
- 國內高中的數理化課程難度高有利於打好基礎,很多學習A-Level的中國學生3-4門課程都以數學和科學為主,先讀普通高一對之後的A-level學習幫助很大。
- 國內有些A-Level學校並沒有開設IGCSE課程,就算有、一些學校也根本沒組織統一考試,課程安排不緊湊學習緊張度不夠,對比之下反倒是國內普通高中更利於打牢文化課基礎,對以後的A-level課程學習更有利。
總的來說:
高考理科,題目難度大、計算強度高、思維考察方式比較綜合;
國際理科考察範圍廣(比如AP課程高中生數學上要學習(xi) 微積分)、應用性強(比如Alevel的物化生考試有很多基於(yu) 基本原理的實際問題解決(jue) 以及會(hui) 專(zhuan) 門設計考察實驗部分)、學習(xi) 強度大(一年可能要學4~5門理科課程左右)、語言能力要求高(學術英語要求高,能先讀懂題才能解開題)
走國際課程的同學雖然不用遭受國內(nei) 高考難度和強度的雙重“毒打”,對於(yu) 想要獲得AP或者Alevel考試滿分的同學,雖然方法和技巧是可以習(xi) 得的,但也是需要持續的時間投入和興(xing) 趣關(guan) 注才會(hui) 收獲卓有成效的學習(xi)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