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近日,美國國土安全調查局(HSI)發布了在美留學生及交流訪問學者最新的《2023年SEVIS數據報告》。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這份報告重點介紹了2023年度國際學生在美國學習(xi) 的整體(ti) 數據情況,包括:就讀專(zhuan) 業(ye) 、課程階段、學曆學位、學校、畢業(ye) 後工作(OPT/CPT)等相關(guan) 信息。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數據來源於(yu) 一個(ge) 權威的信息係統SEVP,這是每個(ge) 留學生赴美前都要填寫(xie) 的一個(ge) 網站。所以也被很多人稱為(wei) “美國最權威的官方留學生報告”。

數據概況

數據涵蓋了以下三大國際學生群體(ti) :

•持 F-1 簽證:所有在美就讀全日製、學術類課程的學生;

•持 M-1 簽證:所有在美就讀全日製、職業(ye) 類課程的學生;

•持 J-1 簽證:所有在美從(cong) 事短期學習(xi) 、交流訪問和研究工作的學者。

學位人數占比

據統計,90%的國際學生就讀的是高等教育,攻讀學曆包括副學士、學士、碩士和博士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具體(ti) 數據如下:

•本科學位457,906人,占比33.8%,比2022年增加了1.7%;

•碩士學位608,857人,占比45%,比2022年增加了20%;

•博士學位206,433人,占比15.3%,比2022年增加了4.7%。

熱門專(zhuan) 業(ye) 選擇

2023年最受國際學⽣歡迎的⾼等教育專(zhuan) 業(ye) 裏,排名第一的依舊是計算機科學專(zhuan) 業(ye) ,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zhuan) 業(ye) 仍然是主流。其次是商科類專(zhuan) 業(ye) ,就讀人數也非常多。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前五的專(zhuan) 業(ye) 分別是:

•計算機科學

•英語以外的第二語言學習(xi)

•工商管理

•計算機與(yu) 信息科學

•電氣與(yu) 電子工程

美國區域人數占比

按照美國比較主要的區域分布來看:

•東(dong) 北部:29.5%(447,764)

•南部:28.9%(434,328)

•西部:24.8% (373,288)

•中西部:19.7% (296,466)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較2022 年,西部、中西部、南部及東(dong) 北部四個(ge) 主要地區的國際學生都有增加。

來源國人數分布

在今年,印度超越中國成最大來源國。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印度在2023年首次超越中國,成為(wei) 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總人數達到了377,620人,比2022年增加了27%,占到了國際學生總數的25.1%。

中國以330,365人的數量位居第二,較去年僅(jin) 增長了2%。這一變化反映了全球教育市場的動態調整以及各國教育政策的影響。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2023在美國際學生來源世界各大洲超過238個(ge) 國家和地區,其中亞(ya) 洲擁有最大的國際學生數量,共計1,070,875人,占國際學生總數的71.2%,較上一年增加11.7%。

美國大學國際生人數

招收國際生人數最多的是紐約大學,2023年一共招收了24,921名國際學生。

其次是東(dong) 北大學,2023年招收國際學生共23,711名。

排名第三的是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2023年招收國際學生共22,982名。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其中,在各州中,加州以237,594名國際學生的數量領跑全國,占到了全美留學生總人數的15.8%。紐約州、馬薩諸塞州、德克薩斯州佛羅裏達州緊隨其後,成為(wei) 接收國際學生最多的五個(ge) 州。

OPT/CPT申請情況

留學生想要在美國實習(xi) 或工作,是需要取得合法許可的,其中就包括了CPT、OPT以及STEM-OPT。

根據報告顯示,2023年度美國移民局對這三類國際學生工作許可的簽發情況如下: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 CPT許可:140,829份

• OPT許可:276,452份

• STEM-OPT許可:122,101份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其中,獲得STEM-OPT的國際學生,絕大多數學生來自印度和中國。中國共有28,878名留學生成功申請到了STEM-OPT工作許可。

熱門專(zhuan) 業(ye) +熱門學校=?

計算機、科技、工程、商科等專(zhuan) 業(ye) 作為(wei) 美國留學的熱門專(zhuan) 業(ye) ,在2023年的留學報告中繼續占據國際學生專(zhuan) 業(ye) 分布中的主流專(zhuan) 業(ye) 。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在所有國際留學生中,最受歡迎的高等教育專(zhuan) 業(ye) 為(wei) 計算機科學 (Computer Science),總就讀人數為(wei) 108,438。

多數為(wei) STEM項目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20-2030 十年間,STEM 相關(guan) 職位將增長 10.5% ,高於(yu) 所有職業(ye) 的平均水平(7.7%)。這表明 STEM 領域的就業(ye) 市場需求十分旺盛。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不僅(jin) 如此,勞工局數據還顯示,2020 年 STEM 職業(ye) 的工資中位數高達 89,780 美元,遠高於(yu) 所有職業(ye) 的工資中位數(41,950 美元)。

根據紐約聯邦儲(chu) 備委員會(hui) 最近的一項研究,在畢業(ye) 後的五年內(nei) ,畢業(ye) 生收入最高的前 10 個(ge) 專(zhuan) 業(ye) ,都是 STEM 專(zhuan) 業(ye) 。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美國就曾宣布擴大STEM專(zhuan) 業(ye) 領域範圍,一次性增加了22個(ge) 新專(zhuan) 業(ye) ,具體(ti) 如下:

《2023在美留學生報告》發布!留美趨勢依舊爆火!加州國際生數量領跑全國!

STEM強校推薦

加州理工學院位於(yu) 美國加利福尼亞(ya) 州洛杉磯東(dong) 北郊的帕薩迪納,是世界最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之一,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

STEM學位授予比例:98%

STEM專(zhuan) 業(ye) 最熱Top3:計算機科學、機械工程、物理

截止至2020年10月,該校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產(chan) 生了76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八),為(wei) 世界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密度之冠。

此外,加州理工學院還產(chan) 生了6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九)以及4位菲爾茲(zi) 獎得主(世界第十六)。

麻省理工學院位於(yu) 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主校區依查爾斯河而建,是一所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

素以頂尖的工程與(yu) 技術而著名,擁有麻省理工人工智能實驗室、林肯實驗室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ti) 實驗室,其研究人員發明了萬(wan) 維網、GNU係統、Emacs編輯器、RSA算法等等。

STEM學位授予比例:93.3%

STEM專(zhuan) 業(ye) 最熱Top3:計算機科學、機械工程、數學

截至2020年10月,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教職工及研究人員中,共產(chan) 生了97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五)、8位菲爾茲(zi) 獎得主(世界第七)以及26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二)。

萊斯大學位於(yu) 美國第四大城市休斯敦市,是一所典型的精英學府,被稱為(wei) 美國南方最高學府,也是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享有“新常春藤”的盛譽。

STEM學位授予比例:72.9%

STEM專(zhuan) 業(ye) 最熱Top3:計算機與(yu) 信息科學(General)、化學工程、機械工程

美國宇航局NASA因為(wei) 萊斯大學的卓越學術而選擇在休斯頓建立美國宇航中心。

總體(ti) 來說,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數量還是呈現上升趨勢,申請熱度依舊居高不下,競爭(zheng) 壓力依然持續增加,大家更是要全力準備,提升自己的競爭(zheng) 力!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上海有哪些對口新加坡的國際高中呢?

下一篇

VUB布魯塞爾自由大學2025獎學金全麵開放申請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