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學生和家長一直谘詢選課的事情,有些學生馬上要入讀美高或國際高中,而如何選課是擺在他們(men) 麵前的首要難題。
這幾年在給學生提供的規劃指導過程中,總會(hui) 為(wei) 學生和家長就選課問題進行答疑。因此,對於(yu) 課程設置以及選課方麵提供一些建議和技巧,希望可以幫到一些迷茫的學生和家長!
@搞清楚學校的GPA計算方式
選課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學校GPA的計算機製以及學校是否進行排名。大多數美高或國際高中都是有Unweighted GPA和Weighted GPA,最終要根據學校開出的官方成績單來判斷。
Unweighted GPA就是未加權的GPA,單純看你的成績,不看你上的課的等級,也就是說一個(ge) AP課的"A"跟普通課的"A"的價(jia) 值其實是一樣的。但是Weighted GPA就會(hui) 根據課程難度對成績進行加權,課程是否是CP(College Prep),Honors,或者AP。一般CP課都是不會(hui) 加權的,榮譽課程和AP課程根據各個(ge) 學校的政策有不同的加權。
此外,還要確認你的學校會(hui) 不會(hui) 進行年級排名。因為(wei) 在大學申請的時候申請係統都會(hui) 問關(guan) 於(yu) 校內(nei) 排名的問題。如果學校有排名的話,一般都是根據Weighted GPA來排的,也就是說同學們(men) 盡可能選擇高課程等級的課。就算沒有排名的學校,你的高中Counselor在向大學寫(xie) 推薦信的時候也會(hui) 提及你在年級裏麵的大致排名,比如說你是Top 10%或者Top 20%。
要注意的是,大學招生官經常強調的一點就是他們(men) 會(hui) 在學生的高中背景下考察學生。換句話說就是他們(men) 會(hui) 想知道你跟你高中的其他人比起來是怎麽(me) 樣的。其實經常有很多SAT 1350左右但是因為(wei) GPA是高中的第一名所以被Top 10錄取的案例,由此可見GPA和排名的重要性。
@長期課程規劃的必要性
通常來說,絕大部分美高畢業(ye) 基本要求是4年英語,3年數學,2年科學,2年社科,1年藝術,1年體(ti) 育及選修課,每所學校還會(hui) 有自己的畢業(ye) 標準。與(yu) 此同時,根據學生不同的升學目標還會(hui) 有不同的畢業(ye) 要求。例如如果學生想要申請加州大學係統,還需要滿足UC A-G的課程要求。所以選課一定要從(cong) 高中四年的整體(ti) 來進行規劃。否則在11/12年級的時候後悔9/10年級的課程安排也是於(yu) 事無補。
一般美高/國際學校前兩(liang) 年選課上都沒有太大的自由,9/10年級的課程設置相對比較固定,且有的學校不開設AP課程;10年級以後,選課就會(hui) 相對自由很多。但是一般不建議學生在一個(ge) 學年內(nei) 選擇三門高難度的AP課程,比如AP生物、AP化學、AP美國曆史、AP西班牙語這些課程盡量分散開,避免過重的AP課程負擔帶來GPA的大幅下滑。
如果是以頂尖大學為(wei) 目標,那麽(me) 學生就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在數學,科學,外語等課程的學習(xi) ,以達到這類大學更高的要求。同時,也需要逐步選擇更有難度的課程,為(wei) 自己增加競爭(zheng) 力。一般而言,以AP體(ti) 係為(wei) 例,選課難度從(cong) 一般性課程(Regular),榮譽課程(Honor)和大學先修課程(AP)來遞進和過渡。一部分學校的選課順序是無法跳序的,學生必須按照學校的安排一步步進階。如果想要先修,學生必須證明自己有能力勝任超前的學習(xi) 。
當然也不要選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課程,拉低整體(ti) GPA;這裏建議大家在選等級之前先衡量一下自己的真實實力水平。如果覺得自己上Honors English拿"A"實在沒有把握的話 (特別是對於(yu) 那些托福還沒上100的學生來說),那就建議選擇Regular Class水個(ge) "A"。即使在Honors拿了"B"的話,失去的是1.0 GPA分值,但是在Regular Class拿"A"的話,失去的隻是0.25的加權分。當然,如果大家覺得對自己比較有信心並且想堅持挑戰自我的話,那也不做強求。
但是需要要強調一點的是,絕大部分美國大學在評估申請者時首要考量的是申請者所在高中的學術聲譽和高中成績,高中學業(ye) 表現是進行錄取篩選的重要指標。尤其疫情後,大多數大學都采取了Test-optional的政策。在這種趨勢下,GPA成為(wei) 了大學唯一可以衡量的定量指標,所以大家一定要用選課來發揮出最大的優(you) 勢,慎重考慮利弊。
通過均衡文理拓展視野
學校課程是學生接觸、了解不同學科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很多學生探索學術興(xing) 趣的第一步。不同高中和課程體(ti) 係的課程設置和要求有很大的差異,甚至同一所學校不同年份也會(hui) 進行調整。但通常來說,學校的課程分為(wei) 數學、英語、科學、外語、曆史等幾大類必修課。而在同一門類下,又有細分科目的課程。如科學類課程中包含物理、化學、生物等,曆史類課程包括世界曆史、歐洲曆史、美國曆史等。
相比美高而言,國內(nei) 公立高中國際部或國際學校經常會(hui) 有一個(ge) 既定的課程框架,課程的可選性更低,學生自己能自主調整的空間比較小。但無論是國際高中還是美高,高中課程設置所遵從(cong) 的都是通識人才的培養(yang) ,要求學生在高中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涉獵不同學科,以便有能力在學術探索中運用不同學科的背景知識。
規劃老師會(hui) 特別注意給9/10年級的學生更多的探索空間,確保為(wei) 之後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高階課程打好基礎的同時,在課程選擇上更加注重文理結合,以凸顯他廣泛涉獵不同學科的多元興(xing) 趣。美國大學注重文理兼修的素質培養(yang) ,建議大家不要一味追隨自己的擅長科目導致偏科嚴(yan) 重。
重視與(yu) 專(zhuan) 業(ye) 方向的關(guan) 聯性
除了難度,課程與(yu) 專(zhuan) 業(ye) 興(xing) 趣之間的邏輯性同樣是需要重點考慮的方麵。特別是進入關(guan) 鍵的11年級,學生的選課需要更多注重與(yu) 未來大學申請方向的一致性與(yu) 關(guan) 聯性。
事實上,各個(ge) 大學的招生網站都會(hui) 用較大篇幅去詳細介紹各個(ge) 專(zhuan) 業(ye) 的申請要求。盡管大學不會(hui) 給出細致的選課名單,但是卻能對希望申請該專(zhuan) 業(ye) 的學生有一些大方向的指引。與(yu) 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課程學習(xi) 一方麵是學生有能力完成大學課程學習(xi) 的證明,另一方麵也體(ti) 現了學生在學術興(xing) 趣上進行了長期深入的探索。
一些學生和家長會(hui) 有誤區,認為(wei) 12年級對申請的影響隻在於(yu) Mid-Year Report (中期報告,即高三/12年級上學期的成績單),因此不去選擇高階課程。但其實大學會(hui) 關(guan) 注學生在12年級的選課,是否與(yu) 未來的專(zhuan) 業(ye) 匹配,是否繼續挑戰有難度的課程。試想一個(ge) 立誌學習(xi) 藝術的學生卻沒有在校內(nei) 上過相關(guan) 的課程,隻是通過課外的補習(xi) 來完成學習(xi) ,這樣的選課無法與(yu) 申請邏輯產(chan) 生緊密的聯係,也很難讓招生官信服學生真的對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感興(xing) 趣。
當然,如果學校的課程資源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xi) 目標,或是難度不足,導師也會(hui) 建議學生通過自學、校外補習(xi) 或課外活動進行探索與(yu) 補充。比如有些學校並不開設經濟學相關(guan) 的課程,這時候學生可以通過在相關(guan) 比賽中的成績來證明自己在這一學科上的學術實力。但將課業(ye) 延伸至校外學習(xi) 的前提仍然是充分利用了校內(nei) 的學習(xi) 資源——這一點也是大學招生官所看重的。
說到底,美國頂尖大學招生官在查看申請者的高中成績單時,主要關(guan) 注兩(liang) 個(ge) 方麵:是否選擇了符合申請方向的最嚴(yan) 格的課程,以及在這些課程中的最終學術表現。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高中課程選擇非常關(guan) 鍵,這在很大程度上會(hui) 影響到學生能進什麽(me) 層次的大學和未來就讀的專(zhuan) 業(ye) 方向。
在選課方麵,建議多和自己的學科老師溝通自己的學習(xi) 狀況,他們(men) 對你的學習(xi) 掌握程度要比升學顧問了解的多。而學術顧問是在收集學科老師的信息基礎上,給出一些建議,但並不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給予的建議也相對有限,因此在選課方麵,建議家長和學生還是要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遠景目標,多方收集訊息,善於(yu) 利用周邊資源,除了學科老師外,必要時也可以和學姐學長取經,請教他們(men) 的選課經驗。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