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放榜的季節。每年的放榜季,上高中的家長又開始捉急了。
體(ti) 製外留學路線的孩子,看似不用參加高考,但實則麵臨(lin) 另外一種沒有標準的卷,跟全世界的牛娃競爭(zheng) ,而且不像高考卷也有個(ge) 上限,體(ti) 製外的卷可以無上限,GPA可以到4.0,學術成果可以到SCI甚至發NatureScience(饒毅的女兒(er) )、課外活動可以到國際大獎,競賽層出不窮,體(ti) 育可以到穀愛淩級別的奧運金牌,競爭(zheng) 比高考輕鬆?恐怕真未必。
1、“直升機式”育兒(er) 陷阱
所以,一上9年級,打算走體(ti) 製外留學路線的,坐不住往往是家長。
周圍已經有不少家長開始各種規劃、找顧問、報班,看著日子一天天過,總忍不住插手過問孩子的學業(ye) 、升學的規劃有什麽(me) 打算等等。
然而,不是每個(ge) 孩子都是穀愛淩般目標明確的自推娃,尤其是男生,一般成熟較晚。所以,如今,名校本科、碩士女生的比例都已經超過男生,因為(wei) 女生往往更聽話、更成熟。
這時候,作為(wei) 家長,到底是看著其他家長報這個(ge) 班、上那個(ge) 夏校、考個(ge) 托福,還是任由孩子繼續渾呢?
畢竟,如果孩子已經渾了,家長還不抓緊,那真的就要落後其他同齡人。K-8年級落後還不要緊,高中屬於(yu) 衝(chong) 刺階段,落後就真是落後,很難追啊!
孩子渾,我可不能再渾,我就是底線,慢一點也不能落後太多。
這就是大多數家長的心態,往往導致“直升機式”育兒(er) 。
孩子不會(hui) 安排,我來安排好了。怎麽(me) 安排?看看其他家長都在幹什麽(me) 。申請夏校,我也申請夏校,申請夏校需要考托福,別的孩子都考了,我也帶著孩子去考托福吧。
或者,找一個(ge) 升學顧問,總該放心了吧?如今的升學顧問,都非常擅長包裝孩子,各種名校教授科研、擊劍高爾夫健美操運動員路線美國名校教練匹配,一堆堆亮晃晃的學渣逆襲錄名校offer,閃得家長亮瞎眼,那叫一個(ge) 心潮澎湃,仿佛隻要把孩子交到顧問手上,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殊不知,一旦陷入“直升機式”育兒(er) ,後果將不堪設想。以下是我接觸過的幾個(ge) 真實案例分享給大家,雖然屬於(yu) 少數個(ge) 別,但反映的現象值得我們(men) 每個(ge) 家長反思和警惕。
2、父母前後“雙麵人”
第一次見小華是因為(wei) 小華進了美國的ER急救室,媽媽嚇得馬上買(mai) 了張機票不遠萬(wan) 裏飛過來,等到小華痊愈,媽媽覺得這麽(me) 放下手頭的生意飛過來不是辦法,在美國需要有個(ge) 人幫忙照看一下孩子,通過朋友找到了我。
訴求很簡單,孩子不要再進ER急救室就行,附加職業(ye) 規劃、人生規劃、擇偶觀方麵的指導。在媽媽麵前,小華是個(ge) 看上去很標準很乖巧的孩子,麵帶微笑,對媽媽和我都很恭敬有禮,這麽(me) 好的孩子隻是自理能力有些問題,我感覺這孩子還是不錯的。
後來接觸多了,媽媽也回去了,小華的本色也漸漸顯露出來。“乖巧”?那是做給媽媽看的。之所以費盡千辛萬(wan) 苦來美國,就是為(wei) 了逃避父母的管控,追求自由。
至於(yu) 小華父母很強勢嗎?其實也沒有,隻是生意太忙,對孩子沒有太多耐心,常常沒等孩子講完就插話了,自然耳朵從(cong) 來聽不到也聽不進孩子的真實想法。
孩子要來美國,父母也覺得好,就找機構包裝了一番,多少是孩子真實的意願還真不好說。總之,孩子來美國尋找自由的目的達到了,父母希望孩子進名校的目的也達到了,看上去皆大歡喜的結局,實則暗潮洶湧,親(qin) 子關(guan) 係再也無法回到小時候的那種信任與(yu) 親(qin) 密。然而,這一切小華媽媽或許完全察覺不到,還以為(wei) 小華仍然像以前那般乖巧。
但實際上,小華早已不是那個(ge) 單純無邪的小華,在一個(ge) 沒有父母管束的自由國度,作弊代考作假都算輕的,更可怕的是,一旦開了這個(ge) 追求自由的口子,還有多少希望去體(ti) 驗和嚐試的,或許我也不完全知道。
但有一點我可以確定,這個(ge) 孩子品行已經腐壞,挽救太難,避而遠之。
3、濫性成癮
碰到大鵬的時候,大鵬剛被學校退學,因為(wei) 成績太差,家長急於(yu) 找個(ge) 學校接收,保持F1學生身份,才不會(hui) 被驅逐出境。
這種case相對簡單,家長要求也不高,美國對於(yu) 任何人,總會(hui) 給你“改過自新”的機會(hui) ,寫(xie) 寫(xie) 這學期因為(wei) “某些”理由,學習(xi) 成績下滑,去社區大學讀一學期,成績提高,就可以回到本科。
但在跟大鵬和他父母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大鵬並不想來美國,是因為(wei) 他學習(xi) 太差,國內(nei) 好大學進不去,父母又希望他有個(ge) 好點的國外文憑,就把他送來了美國。至於(yu) 怎麽(me) 包裝的,可想而知,肯定不是大鵬的意願。
社區大學錄取本就不難,總能找到接受的。通常2-3個(ge) 星期就搞定。
父母放心了,孩子也搬到新學校附近找好房子,安頓下來。
第二天,我一看大鵬的朋友圈,天啊,九宮圖超五星級酒店的床照。背景的View那叫一個(ge) 無敵,無可否認,感覺應該很爽,床照也拍得很驚豔四座。為(wei) 避免本公號被判為(wei) 色情號被封,此處就不上圖了,大家自行腦補。
亮瞎我的眼之餘(yu) ,隻得跟自己說,年輕人,荷爾蒙旺盛,剛成功轉學,需要釋放壓力,慶祝一下,不是嗎?
結果,好家夥(huo) ,第三天,朋友圈,又來九宮圖床照!仔細一看,我的天啊!女主貌似不是同一人。
好吧,有錢的小孩,一腳踏兩(liang) 船,也不奇怪,不是嗎?況且長得的確高大威猛又帥。
第四天,朋友圈,又驚豔了我眼睛,女主又換人了,雖然我承認,床照拍得很好,很值得在朋友圈炫耀,看得我春心蕩漾。
但我實在不想我每次打開朋友圈還膽顫心驚的,尤其如果旁邊還有其他人看到,該尷尬的是我還是別人呢?隻好默默地把這位美國”陳冠希“抑或是”吳亦凡“的朋友圈設成”不看他的朋友圈“。
當然,他的朋友圈想都不用想,自然不會(hui) 對家長開放的。
4、偷竊的富二代
第一次見阿力隻見他全身都是名牌,即使我再不識貨,也知道全身行頭得估計得十幾萬(wan) 。
更讓我驚訝的是,他”偷了"一個(ge) 奢侈品小掛件說要送給我,而且明確說,不是他買(mai) 的,而是“偷的”。說罷,晃了晃他的“戰利品”。
我真是震驚之至。因為(wei) 在我心目中,阿力是一個(ge) 寡言少語、內(nei) 心善良、有點自卑的暖男。
我說,你完全買(mai) 得起,為(wei) 什麽(me) 要“偷”呢?
他說,“偷”才能帶給他成就感。
我說,你挺厲害的啊!像你這種家庭的孩子,還有勇氣冒著被抓包的風險去“偷”,真的是“很接地氣地”放下自己的自尊和麵子啊。
他說,其實被抓包問題也不大,我就說拿錯了,忘了付錢了,然後把它買(mai) 下來就是了,或者再多買(mai) 幾個(ge) 。服務員一般都不會(hui) 為(wei) 難我。
我想想,也是。他穿成這樣,還真得挺像忘了付錢了,真的沒人會(hui) 懷疑他是“小偷”。
他說,而且,憑我在這些店的消費,偷幾個(ge) 小件,算什麽(me) 。他們(men) 的利潤綽綽有餘(yu) 。
我轉念一想,按照他逛店的頻率,的確更加不會(hui) 有人懷疑他在存心“偷”了。
接著,阿力就跟我“傳(chuan) 授”他“偷”經驗。奢侈品店往往包包等大件都有警報,但絲(si) 巾、小件往往沒有,容易“偷”。
我又戲謔地問,你入江湖多久了?
他說,高中開始。父母總逼我要上藤校,讓我做這做那我不想做的事情,請的顧問也不聽我說,隻為(wei) 了滿足我父母的需求,煩死了。所以我就常常跑去奢侈品店買(mai) 東(dong) 西減壓,成功偷了一次之後,那感覺真他媽爽,我終於(yu) 不是那個(ge) 父母幫我“偽(wei) 裝”的“優(you) 秀藤校娃”了。
後麵我不用問也知道,自然一發不可收拾。
我順著他的話問道,你是不是偶爾甚至還希望被抓到,就可以在你父母麵前撕掉“優(you) 秀”的假麵具啊?
他一怔,看著我,答案自在不言中。
(為(wei) 保護當事人隱私,以上案例均為(wei) 化名,且內(nei) 容背景存在混接)
5、“直升機式”育兒(er) 的危害
以上幾個(ge) 真實案例盡管比較個(ge) 別且少數,但都是真實存在的。越是在高中階段高壓狀態下,孩子越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越俎代庖,被父母帶著節奏走。
“直升機式”育兒(er) 表麵上看可能結果很出眾(zhong) ,但實際結果很可能卻是高分低能、失去自我的巨嬰。
對於(yu) 一個(ge) 沒有準備好全力衝(chong) 刺大學申請的孩子,家長硬推很可能造成的後果有:
1. 孩子失去主見,將來隻會(hui) 言聽計從(cong) ,不再思考自己想要什麽(me) 、需要怎麽(me) 做。
2. 對父母形成依賴感,反正都有父母包辦,申請大學包辦,那找工作、找伴侶(lv) 是不是也由父母包辦呢?
3. 喪(sang) 失責任感和承擔後果的能力,如果做不好,反正還有父母兜底,久而久之,形成害怕承擔責任和後果的擔當。
4. 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和對自我的認知。到了高中,還由父母主導,實際是一種變相否定孩子能夠自主決(jue) 策的能力,反而形成孩子對自我做決(jue) 策的不自信,降低孩子對自我的認知。
5. 父母麵前背後雙麵人。父母麵前是乖巧的孩子,父母說什麽(me) 都說好,都yes,都是裝的,麵前越乖巧背後就不堪設想,反彈越厲害。
6. 強推而不是發自內(nei) 心想做,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會(hui) 在其他方麵反映出來問題,不管是心理方麵,精神方麵,還是品德方麵。
所以,孩子沒有準備好,或者孩子的能力達不到,強推、包裝往往隻是滿足了家長的期待,或者家長的虛榮心,實則對孩子將來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而如今市麵上多如牛毛的顧問中介,更加助長了”直升機式“育兒(er) 的現象。
很多家長,自身英文有限,對國外了解有限,隻能依賴顧問或中介。
溪汐強烈建議,作為(wei) 家長,心裏一定要有杆秤,很多機構和中介,他們(men) 目標是利潤最大化,而不是你的孩子的利益最大化,這就會(hui) 造成機構/顧問/中介與(yu) 孩子存在部分利益衝(chong) 突,比如:
1. 作為(wei) 機構,利益最大化,導致他們(men) 服務每個(ge) 孩子的時間最小化最好,這種對於(yu) 自推娃非常有效,指明道路自己就會(hui) 動。但對於(yu) 不會(hui) 主動的孩子,機構往往沒有耐心去引導和開導。強推就容易造成”直升機式“育兒(er) 。
2.作為(wei) 機構,最喜歡的是牛娃,花的時間少,offer拿得多,名校概率高,容易出成績作為(wei) 宣傳(chuan) 。但普娃渣娃,往往可能淪為(wei) 陪襯,花最少的時間,能保證完成合同就行。所以,普娃渣娃,往往可能不適合那些追求藤校的機構/顧問/中介,找到合適願意花時間的獨立顧問可能更適合。
3. 作為(wei) 機構,很多除了申請,通常還會(hui) 賣幾個(ge) 背景提升項目。但賣得是否是孩子需要的、適合孩子的,機構是否說了真話,家長就得自己做判斷。
不做“直升機式”育兒(er) 的家長,而是遵從(cong) 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規律,才是真正為(wei) 孩子利益最大化,才是家長需要堅守的底線。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