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牛津劍橋對部分專(zhuan) 業(ye) 的入學筆試進行了調整,其中PAT筆試名稱不僅(jin) 從(cong) Physics Aptitude Test改為(wei) Physics Admissions Test,更是在筆試結構上更進行了調整:題目將完全由選擇題組成,筆試時長120分鍾,共計40道選擇題。
圖片來源 牛津大學官網
雖然牛津大學表示今年的PAT考綱並無太大變化,仍然涵蓋了部分GCSE與(yu) A Level (或同等體(ti) 係)的數學與(yu) 物理學科知識與(yu) 部分校外知識點,但與(yu) 隔壁劍橋的ESAT筆試相比,PAT每道題目的難度與(yu) 計算量更大,也更注重考察申請者對物理、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與(yu) 靈活運用能力。
最新的PAT樣卷
圖片來源 牛津大學官網
為(wei) 幫助大家更好地備戰筆試,本期分享我們(men) 特別整理了牛津大學不同專(zhuan) 業(ye) 方向老師學長的PAT高分心得與(yu) 經驗~
牛津大學工程專(zhuan) 業(ye)
Y老師
我認為(wei) PAT筆試是申請牛津工程的至關(guan) 重要的一環。大學非常信賴自己的筆試,因為(wei) 它能夠如實反映出申請者的學術能力。因此大家一定要認真準備。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men) 需要提前掌握多麽(me) 高深的知識點。我的前期準備重點是踏實地學好A Level階段的物理,做到真正理解原理並重視思考過程。這不僅(jin) 有利於(yu) PAT筆試,對後續的麵試同樣非常有幫助。
在基礎知識足夠紮實的情況下,建議大家先從(cong) 往屆past papers入手,全做完之後再去嚐試做一些數學、物理學科思維挑戰活動的題目。
最初刷題的時候,我並沒有設定時間限製,確保每道題都做得紮實。隻要知識點和解題技巧足夠熟練,相信最終時間分配和正確率都會(hui) 達到預期。但是後來我也發現了一些規律,比如拿到試卷可以先整體(ti) 瀏覽一遍,優(you) 先去做自己擅長的題目。不過如果大家每個(ge) 知識點都很牢固,按順序做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決(jue) 定就好~
在平時練習(xi) 的過程中,整理錯題和難題非常重要,一定要去複盤自己的高頻錯題,如果連續在某一類知識點上犯錯,一定要重視起來,最好能找老師幫忙再梳理一遍相關(guan) 的內(nei) 容。其次,我不太建議大家浪費時間重複刷已經會(hui) 做的題,而是抓緊時間攻克薄弱的部分。
如果平時養(yang) 成做題的嚴(yan) 謹態度,不會(hui) 想當然地解題,甚至解出看起來奇怪的答案也無妨,那麽(me) 做PAT也許會(hui) 得心應手。麵對PAT的數學部分,嚴(yan) 謹細致的態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要漏掉任何情況。另外,在平時練習(xi) 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解題步驟的完整性和條理性。正式筆試時,務必將解題的每一步都寫(xie) 出來,列出所有用到的公式和計算過程。
牛津大學 材料科學專(zhuan) 業(ye)
S老師
關(guan) 於(yu) PAT筆試的準備,我認為(wei) 大量刷題還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建議大家盡量早點開始著手準備。我從(cong) 7月開始到正式筆試期間,先是刷完了近十一年的past papers。大家剛開始做PAT練習(xi) 時可以先不計時,等自己摸清了出題套路後,再給自己限定在兩(liang) 個(ge) 小時內(nei) 完成。在做近幾年的題目時,盡量擺脫對計算器的依賴或是使用PAT筆試係統的online calculator。
刷完past papers後,大家也可以嚐試刷一些BPhO等物理思維挑戰活動的題目,近幾年PAT物理部分難度有所增加,感覺更趨近於(yu) BPhO的風格了。
當然,比起單純刷題,我認為(wei) 更重要的可能是及時整理錯題。每做完一套題,我都會(hui) 先去分析做錯的原因,然後整理相關(guan) 的知識點、總結技巧規律,並整理到錯題本上。
在正式筆試前,再仔細查看PAT的syllabus,有些考察內(nei) 容,我們(men) 可能平時在校內(nei) 學習(xi) 中接觸的不多,例如Solar System和Eclipse,一定要提前補充了解,不要抱有僥(jiao) 幸心理~筆試前一周可以翻看筆記和錯題本,把重要的題目和知識點標識出來,前一晚再鞏固一遍。
由於(yu) 我做題速度一直很快,正是筆試中做完竟還有半個(ge) 多小時的可以檢查,這裏簡單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大家在正式筆試中如果遇到不確定的、不會(hui) 的或是計算麻煩的題可以先跳過(如果是參加線上筆試的話,可以點一下”flag”進行標記),等其他題都做完,進入心流模式了之後再回來看,一般能夠更快地解決(jue) 問題。
◆還有一個(ge) 小技巧是可以在筆試前幾周的練習(xi) 過程中盡量少用計算器,鍛煉自己的運算能力。正式筆試中簡單的運算就不要去按計算器了,一來節省時間,二來如果今年國內(nei) 也開始采用線上筆試係統的話,自帶的online calculator真的很難用。另外,如果草稿紙不夠用可以向監考老師要。
◆檢查卷子時,也要優(you) 先確保自己會(hui) 題目都做對,比如PAT大部分的數學題都不難,就不要在這方麵失分。很難的題留到最後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再去思考。
牛津大學物理專(zhuan) 業(ye)
D學長
為(wei) 了全麵掌握PAT筆試的側(ce) 重點,我翻閱並分析了2006-2022年共17套past papers,並對比了這十幾年來考綱的前後調整變化發現:PAT考察的知識點做了持續性微調保持了整體(ti) 考察方向,然而題目風格和難度卻產(chan) 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men) 先來談一談知識點相關(guan) ,PAT題目中50分物理,50分數學的分值比例17年以來一直維持不變,但其考綱曾在2018年前多次更新,最後一版的時間停在了18年6月。一些06-15年常考的熱力學和光電效應相關(guan) 知識點被移除了,而例如diodes,capacitors,light dependent resistors and thermistors則是近年才被納入考點。
圖片來源 牛津大學官網
同學們(men) 如果筆試準備時間充裕,為(wei) 了以防PAT部分筆試內(nei) 容沒有完全遵循官網的syllabus,我的建議是不僅(jin) 要把已刪去的知識點作為(wei) 複習(xi) 的一部分,還要根據往年考察過的內(nei) 容進行適當地拓展。這種超綱的情況就曾出現過,在17年的paper中某一題題幹中出現了二階微分方程,而事實上微分方程從(cong) 來沒有在syllabus裏出現過。
梳理完知識點,我再來細談下題目的風格和難度變化。早期的PAT題目更像是課內(nei) 大考題。題幹較短,問法比較直接,相對地,較長的題目也是由一個(ge) 易於(yu) 理解的題幹和多個(ge) 小問構成。題目難度在11年和17年有兩(liang) 次較為(wei) 明顯的提升。
近幾年的題目還有不少考察靈活運用能量、動量守恒等first principles, 或者把幾個(ge) 模塊的內(nei) 容混在一起考察,有點貼近常見的物理學科思維挑戰活動風格。如果和幾個(ge) 大家參加比較多的對比,我個(ge) 人認為(wei) 現在的PAT物理平均難度超過了Physics Bowl,與(yu) BPhO round 1相近,不如BPhO round 2,遠無法達到國內(nei) 學科思維挑戰活動複試水平。
我去年考PAT正是最容易犯困的時候,因此提前一個(ge) 小時喝了一罐紅牛,之後的兩(liang) 小時筆試內(nei) 注意力都保證了高度集中。PAT是重要性非常高的一場大考,相信同學們(men) 都想用最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它。所以我建議做past papers的時候,嚐試喝茶、咖啡、運動飲料等,提前找到最適合你的提振精神的方式。如果有疾病的話,服用任何飲料前請遵醫囑。
筆試時擁有良好的心態是我最大的優(you) 勢。我的考試節奏就是讀完題給自己30s的思考時間,沒有頭緒直接跳到下一題。按照這種節奏,PAT筆試時我第一遍掃題下來空了將近一道半大題,當時時間僅(jin) 剩15mins。但是我毫不慌張,直接回到空著的題目重新思考整理思路,在倒計時3mins的最後階段做完了試卷。
根據題目的合適程度,我建議今年申請的同學可以參考以下安排進行筆試前的準備:06-10年題目較簡單,可當作練手。11-16年的paper可挑選任意時間段計時完成,考察自身水平。17-22年的paper留在PAT考試2個(ge) 月以內(nei) ,按照標準模擬考試環境計時完成。平時一定要多練模擬卷,時間盡量限製在2小時內(nei) ,並讓父母或老師在這期間時刻緊盯,通過人為(wei) 製造高壓環境,多次練習(xi) 抗壓能力,堅持下來定會(hui) 有所進步。
牛津大學材料科學專(zhuan) 業(ye)
彭老師
關(guan) 於(yu) PAT筆試的準備,我主要依靠學校的筆試指導和JT牛劍營。從(cong) 高二5月份開始我們(men) 學校每周會(hui) 針對牛劍筆試進行指導,老師會(hui) 帶著我們(men) 刷PAT。
在暑假期間,我也飛到了上海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夥(huo) 伴們(men) 一起參加了牛劍營。在這裏我們(men) 一起度過了15天的高強度備戰生活。在牛劍營中我不僅(jin) 補充了之前在A Level大綱中沒有涉及、但PAT會(hui) 考察的知識點,也在一次次的練習(xi) 和模擬筆試中適應了PAT的題型與(yu) 節奏,有了一個(ge) 較為(wei) 穩定的模考分數。在營後導師們(men) 也一直在持續關(guan) 注和督促大家練習(xi) ,保持手感,直到PAT筆試結束。
對我來說比較有挑戰的部分並不是因為(wei) 題目的難度,而是題目的數量。作為(wei) 一個(ge) 寫(xie) 題比較慢的同學,要在2小時完成一套卷子,對我來說還是比較難的,實際在正式筆試中我最後一道大題沒有寫(xie) 完,也是比較遺憾。
所以建議未來要參加PAT筆試的同學們(men) 在平時的訓練中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做題速度,最好能設定一個(ge) 比筆試規定時間更短的標準,盡量避免在正式筆試中因為(wei) 題量或計算量變化而出現做不完的情況。其次,建議大家盡量提前準備筆試,雖然一個(ge) 較高的筆試分數並不是決(jue) 定錄取的唯一因素,但是準備得越充分,心態越好,發揮也就更穩定,麵試也同樣如此。
牛津大學 物理專(zhuan) 業(ye)
F老師
關(guan) 於(yu) 牛津物理專(zhuan) 業(ye) 的PAT入學筆試,我大概是從(cong) 六七月就開始準備了。當時按照JT的指導節奏與(yu) 時間安排,踏踏實實地進行練習(xi) ,時間上還是比較寬裕的,最後也考出了比較滿意的結果。
在筆試內(nei) 容方麵,我主要花了一些時間對照著官網上PAT的syllabus,仔細梳理了一遍考點,檢查自己的知識點掌握情況,並整理出一份針對PAT筆試的公式表。
在明確了筆試的考察內(nei) 容與(yu) 範圍後,我便開始刷往屆的past papers,通過密集的練習(xi) 來熟悉PAT的題目風格,並對於(yu) 物理與(yu) 數學知識綜合考察的形式保持答題手感,確保自己在正式筆試中處於(yu) 最佳狀態。
在練習(xi) 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做題的時間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經常會(hui) 在一些難題上糾結很久導致最終答題時間不夠。當時我的老師每次都會(hui) 嚴(yan) 格要求我的用時,經過不斷地調整,我也逐漸適應了跳題,整體(ti) 的答題節奏也有了明顯的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變成了40道,達到了曆年來的“天花板”。因此,在時間分配和答題技巧上,學弟學妹們(men) 一定要多下功夫。這裏還有一條小提示:在答題卷的封麵或是進入筆試前的電腦界麵,大概率會(hui) 注明題目數量,大家可以在考前根據題數分配具體(ti) 的答題時間。
牛津大學 工程專(zhuan) 業(ye)
Z老師
關(guan) 於(yu) PAT筆試,我認為(wei) 題目難度適中,但是會(hui) 考察知識點在新情景中的運用,比如Bohr Theory of Hydrogen-Like atom, 如果之前沒有了解過的話,也可以依據題目中給的假設,運用基本的物理模型得到答案。
關(guan) 於(yu) 如何準備PAT考試,我認為(wei) 重要的有兩(liang) 點:
◆深入並全麵地學習(xi) AS和A2涉及的物理知識
我的方法就是深入地學習(xi) 牛劍營以及課外補充筆記和PPT,裏麵會(hui) 有一些A Level沒涉及到的知識點和結論,我都會(hui) 嚐試自己根據模型,使用數學工具逐個(ge) 再推導一遍。這樣不但可以加深理解,也訓練了我靈活地在物理中使用微積分這個(ge) 數學工具的能力。
◆多練習(xi) ,保持手感
PAT的past papers比較有限,大家可以找BPhO的題來做訓練,目的就是鍛煉自己快速理解新的物理情景的能力和計算能力,增加自信心。
牛津大學 物理專(zhuan) 業(ye)
Y學長
我感覺PAT筆試整體(ti) 難度高於(yu) 國際A Level但不及BPhO。PAT難在靈活度更高,有些條件的implications會(hui) 更隱晦。
準備PAT的第一步應當先瀏覽一遍官網上的syllabus,保證自己掌握全部的知識點,其中較為(wei) 冷門的如moonphases,日食月食等,千萬(wan) 不要因為(wei) 知識點的不熟悉而丟(diu) 分。
其次大家應先刷早年的pastpapers,再刷近年的,務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nei) 完成試卷。做完後一定要要總結錯題,仔細分析自己的思路和答案的思路究竟差在了哪裏。答題時務必畫圖,寫(xie) 詳細過程,這些可能都有partial credits。遇到難題時反複讀題幹,揣測它的implications,並且聯想syllabus上有限的知識點,考慮這道題到底考察的是什麽(me) 。
正式筆試的時候放鬆心態就好,先保證把簡單的自己會(hui) 的題目都做對,避免粗心的錯誤,再去衝(chong) 刺較難的題。
牛津大學 工程專(zhuan) 業(ye)
W老師
我考的那年PAT難度感覺較高,主要體(ti) 現在計算量方麵,即便是一道包含數學知識的物理題,計算量都非常大。其次PAT對大家的審題與(yu) 閱讀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ge) 關(guan) 於(yu) “火星淩日”的問題,當時我卡了好久才“頓悟”它背後要考察的知識點。
PAT的出題難度無法準確預測,因此建議大家首先要確保校內(nei) 的數學物理學科知識一定要掌握紮實。PAT的題目比較靈活,但萬(wan) 變不離其宗,最終考察的還是大家對學科知識的掌握與(yu) 遷移應用的能力。其次,就是多刷往期的past papers,官網給出的材料刷完的話,也可以嚐試刷幾套BPhO、STEP的past papers,鍛煉自己的思維靈活性。
牛津大學 材料科學專(zhuan) 業(ye)
S老師
我對PAT前前後後的準備幾乎全部來自於(yu) JT牛劍營。我在高三上半學期自己預習(xi) 完A Level物理後剛好開始了牛劍營前的線上學習(xi) 。對我來說這部分的難度很貼合我自己的學習(xi) 進度,每個(ge) topic都在課內(nei) 的知識點上有所拔高。
正式筆試前的暑期衝(chong) 刺階段讓我明顯感覺到所學知識的難度和密度是我之前從(cong) 未有過的。因為(wei) 之前從(cong) 未接觸過PAT,我剛開始有些不適應。在10點晚自習(xi) 結束前總是完不成每天的學習(xi) 任務,所以為(wei) 了跟上大家的進度,每天回到宿舍後我都會(hui) 繼續咬牙堅持。
牛劍營結束後,我先花了較大的時間和精力把營內(nei) 所有作業(ye) 和測試都重新做了一遍,整理了錯題。對自己的基礎知識掌握度變得自信些後,才開始刷PAT的past papers。回顧我的整個(ge) 準備過程:其實我刷過的題目不算特別多的(除了真題隻有營內(nei) 的模擬題),但是我會(hui) 盡全力在每一道題目上獲得最深的理解和最大的收獲。
所以準備PAT並不是刷的題越多越好,而是應該保證自己所做的每一道題都完全理解其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做到把每道題都“吃透”,下次遇見同類型的題目才不會(hui) 再做錯。
牛津大學物理專(zhuan) 業(ye)
J學長
準備PAT主要就是做past papers,這裏我也有一個(ge) 小建議,大家不要一次性把所有的卷子都刷完,我預留了近兩(liang) 年的兩(liang) 套題在考前一周做模擬,可以保持做題手感。PAT筆試的時間一直都比較緊張,我在正式筆試時也提前兩(liang) 分鍾才做完所有題目。
大家平時練習(xi) 時一定要嚴(yan) 格控製做題時間,從(cong) 第一題開始就給自己設置時限。不過也不要因此在筆試時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PAT個(ge) 別題目比較靈活的,不按套路出牌,但稍加思考還是可以做出來的。
我個(ge) 人認為(wei) PAT難度每年整體(ti) 不會(hui) 有太大變化,對於(yu) 筆試的準備,大家不要認為(wei) 僅(jin) 僅(jin) 依賴於(yu) 考前瘋狂刷題來衝(chong) 刺就可以過關(guan) 。因為(wei) 知識的積累需要時間和過程來鋪墊,隻有製定長期計劃並不斷練習(xi) 和鞏固所學知識,這樣才能在筆試中取得好結果。
牛津大學 物理專(zhuan) 業(ye)
X學長
個(ge) 人認為(wei) 這幾年PAT的物理部分都有一些比較有創意的題,比如19年的信號傳(chuan) 遞,21年的行星遮擋恒星等,可能會(hui) 讓一些申請者覺得無從(cong) 下手。我覺得解決(jue) 這些題,本質上需要大家的學科知識與(yu) 解題基礎非常紮實,才能在高壓環境下能在新題中運用舊方法。廣泛地刷題不但可以鞏固基礎,也可以增加碰見同類型問題的幾率。
總的來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更加從(cong) 容地應對PAT,隻有勤練習(xi) ,多磨煉。我當時準備PAT主要包含兩(liang) 部分。
第一部分是從(cong) JC第一年開始,使用前麵介紹的Problems in General Physics鍛煉解題思維。在不同分支下(經典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等),刷盡量多的題(我是每天6至8道題堅持了大半年)。
第二部分是PAT前幾個(ge) 月開始,每周嚴(yan) 格按照筆試要求刷一套past paper並進行批改與(yu) 錯題收集,同時繼續題集的練習(xi) 。我覺得這樣可以保證有足夠多的練習(xi) 來磨煉技巧,同時也可以對PAT的獨特題型有一定的理解。
牛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
L老師
我認為(wei) 提前學習(xi) 可以大大提升準備筆試的效率。在參加暑期前我的數學和高數已經實考完,物理A2部分也已經提前學完了。後來我參與(yu) 了長達幾周的牛劍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暑期結束後,我就給自己安排了一個(ge) 筆試plan:先將PAT的past papers刷了兩(liang) 遍,分類整理錯題,鞏固學習(xi) 掌握不好的知識點,同時刷一些其他學術活動(BPhO, Physics Bowl)的題目對思維的提升也有很大幫助,學會(hui) 靈活貫通才能在麵對筆試時更得心應手。
牛津大學 工程專(zhuan) 業(ye)
L學長
有一說一,當時的PAT難度有點出乎當時我的意料,主要是解答題部分的計算量比往年大很多,尤其是有幾道題不僅(jin) 數據比較難算,題目還比較“晦澀”,需要多繞個(ge) 彎才能理解。
有可能這也是接下來的PAT變化趨勢,所以大家要注意:在練習(xi) 的過程中一定要仔細,爭(zheng) 取做過的題不要“翻車”,以免正式筆試中沒時間回頭檢查。
另外,不要被PAT那“晦澀”的題目嚇住,其實多數問題背後所考察的學科知識點並不難。因此平時數學和物理學科的基礎知識一定要鞏固好,定期要做學科知識梳理,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並及時補充。
除此之外,大家還要多刷PAT的past papers,盡量按照真實的時間嚴(yan) 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盡快適應PAT的節奏。做完之後及時複盤,最好能建立自己的錯題庫並舉(ju) 一反三總結經驗。如果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大家還可以適當去刷一些學科思維挑戰活動中的題目,鍛煉自己思維的靈活性以及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牛津大學 工程專(zhuan) 業(ye)
S學長
個(ge) 人覺得PAT從(cong) 16年之後的難度明顯有所提升,而我當年的難點主要在於(yu) 計算量比較大,對解題速度要求比較高。大家可以在PAT前多刷刷曆年的past papers,建議在做練習(xi) 的時候盡量模擬真實筆試的環境,嚴(yan) 格計時,這樣才能比較準確地了解自己當前的水平,利於(yu) 後續做針對性的訓練。
此外,筆試時的心態也非常重要,如果遇到做不完或不會(hui) 的題,千萬(wan) 不要慌,要學會(hui) 取舍。我在練習(xi) 過程中總會(hui) 發現有幾道題,對我來說是“地獄級”難度。起初我看到這些題會(hui) 非常焦慮,從(cong) 而影響後續答題的狀態。隨著練習(xi) 次數的增多,我的心態也漸漸發生了轉變。再遇到一開始沒有頭緒的題,我會(hui) “假裝沒看見”,提醒自己不能因小失大。如果最後還有剩餘(yu) 時間,才會(hui) 回過頭來做。
PAT有可能會(hui) 涉及到A2階段的知識點,建議大家可以在暑假期間提前進行了解,同時也可以去拿BPhO練練手~
從(cong) 以上牛津老師學長們(men) 的分享中,可以發現PAT每道題目的難度與(yu) 計算量不容小覷,尤其是今年題目數量有所增加的情況下,對大家的答題速度與(yu) 準確性都有不小的要求。特別是PAT側(ce) 重考察知識點靈活運用的特點,不僅(jin) 要求大家鞏固數學、物理的A Level課內(nei) 知識外,還需要總結自身欠缺的知識點,針對筆試的考察重難點,拓展解題技巧與(yu) 學科思維能力。建議大家充分利用暑假時間,認真梳理數學與(yu) 物理各模塊知識點,安排好刷題節奏,盡早適應PAT的出題風格,爭(zheng) 取在正式筆試中發揮出真實實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