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教育君為(wei) 大家介紹了新西蘭(lan) 基礎教育體(ti) 係中的基石——新西蘭(lan) 教學大綱(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
除了基礎教育,新西蘭(lan) 的幼兒(er) 教育水平也全球領先。
新西蘭(lan) 的教育之旅從(cong)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幼教作為(wei) 教育的第一階段,涵蓋了從(cong) 孩子出生至到達入學年齡的整個(ge) 過程。
新西蘭(lan) 的幼兒(er) 教育重視兒(er) 童的天性,提倡培養(yang) 兒(er) 童主動學習(xi) 的能力。在《兒(er) 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策略》中,政府製定了“讓新西蘭(lan) 成為(wei) 世界上最適宜兒(er) 童和青少年居住的地方”的願景。
為(wei) 了實現這個(ge) 願景,教育部製定了專(zhuan) 門針對幼兒(er) 教育的指導性綱領——《Te Whāriki幼兒(er) 教育大綱》。
大綱明確了所有幼兒(er) 教育服務機構課程開發的原則、學習(xi) 線索、目標與(yu) 學習(xi) 結果,為(wei) 新西蘭(lan) 幼教課程的質量與(yu) 效果設定了高標準。
新西蘭(lan) 幼兒(er) 教育概況
新西蘭(lan) 的幼兒(er) 教育服務主要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類型:教師主導(teacher-led)和家長主導(parent-led)。
分別提供包括教育和托管服務、官辦幼兒(er) 園、nga kōhanga reo(毛利語言巢)、親(qin) 子玩樂(le) 中心、家庭托兒(er) 服務和遊戲小組在內(nei) 的不同幼兒(er) 教育服務。
教師主導意味著教育和照顧兒(er) 童的成年人中有50%必須具備幼教服務教師資格認證。
家長主導的幼教服務則更多地強調家長與(yu) 家庭參與(yu) 教育的重要性,這些機構更注重兒(er) 童與(yu) 本地社區的關(guan) 聯性,有助於(yu) 讓兒(er) 童與(yu) 外界建立聯係,讓孩子們(men) 學會(hui) 與(yu) 其他兒(er) 童和成年人相處。
新西蘭(lan) 政府還會(hui) 為(wei) 3-5歲的兒(er) 童提供每周20小時的免費幼教,以減輕養(yang) 育兒(er) 童的家庭負擔,保障更多孩子參與(yu) 教育的機會(hui) 。
新西蘭(lan) 幼教大綱有哪些內(nei) 容?
《Te Whāriki幼兒(er) 教育大綱》從(cong) 廣義(yi) 上解釋了課程的概念,包括在幼兒(er) 教育環境中直接和間接發生的所有經曆、活動和事件。
覆蓋了0~6歲兒(er) 童的學習(xi) 與(yu) 發展,並根據兒(er) 童的年齡劃分學習(xi) 階段,體(ti) 現出分段式的一體(ti) 化課程設計思路,既突出了兒(er) 童課程的整體(ti) 性,也照顧到不同年齡階段兒(er) 童的發展特點和需求,有效促進了兒(er) 童的連續性發展。
它為(wei) 幼兒(er) 教育服務機構提供了課程框架基礎,幫助教育機構“編織”出能夠反映自身特色和價(jia) 值觀的本地課程。
大綱主張,所有兒(er) 童都享有保護和增進自身健康和福祉的權利、平等獲得學習(xi) 機會(hui) 的權利、自身語言、文化和身份受承認的權利,以及越來越多參與(yu) 自身生活的權利。
四個(ge) 課程原則(Principles)
賦權(Empowerment | Whakamana):增強兒(er) 童的權利和尊嚴(yan)
整體(ti) 發展(Holistic Development | Kotahitanga):關(guan) 注兒(er) 童的全麵發展,包括認知(hinengaro)、身體(ti) (tinana)、情感(whatumanawa)、精神(wairua)和社會(hui) 文化等方麵
家庭和社區(Family and Community | Whānau Tangata):強調家庭和社區在兒(er) 童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關(guan) 係(Relationships | Ngā Hononga):強調兒(er) 童通過與(yu) 人、環境和事物的互動來學習(xi) 。家庭信任能夠給幼兒(er) 教育提供一個(ge) 尊重、鼓勵、溫暖的環境
五條課程線索(Strands)
健康(Wellbeing | Mana Atua):關(guan) 注兒(er) 童的身心健康和福祉
歸屬感(Belonging | Mana Whenua):促進兒(er) 童的歸屬感和文化認同
貢獻(Contribution | Mana Tangata):培養(yang) 社會(hui) 責任感
溝通(Communication | Mana Reo):發展語言和非語言交流能力
探索(Exploration | Mana Aotūroa):激發兒(er) 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什麽(me) 是編織墊(Whāriki)?
大綱的名字“whāriki”是毛利語中“編織墊”的意思。“編織墊”象征著幼兒(er) 教育課程,四個(ge) 課程原則(Principle)與(yu) 五條課程線索(Strand)交織在一起,共同傳(chuan) 達了《Te Whāriki幼兒(er) 教育大綱》的核心願景:兒(er) 童是有能力與(yu) 自信的學習(xi) 者和交流者,他們(men) 身心健康,具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明白自己能為(wei) 社會(hui) 做出有價(jia) 值的貢獻。
新西蘭(lan) 高等教育學院(New Zealand Tertiary College, NZTC)的Phoebe老師在談及“編織墊”理念時解釋道:“所有人都可以站在上麵,它是能夠承載所有人的墊子。最重要的是老師、兒(er) 童、家庭和社區共同合作,把這些原則和線索編織在一起,來構建他們(men) 的個(ge) 性化課程。”
此外,新西蘭(lan) 的幼兒(er) 教育還強調全納教育(inclusiveeducation)的重要性。
新西蘭(lan) 的幼兒(er) 教育適用於(yu) 所有兒(er) 童,涵蓋性別、種族、能力、學習(xi) 需求等多樣性。課程承諾所有兒(er) 童都有權參與(yu) 有意義(yi) 的學習(xi) 活動,教師需積極響應每個(ge) 兒(er) 童的優(you) 勢、興(xing) 趣、能力和需求。
除此之外,不同教育階段之間的銜接與(yu) 過渡也十分重要。
新西蘭(lan) 的幼兒(er) 教育將兒(er) 童的發展分為(wei) 三個(ge) 階段:嬰兒(er) (infants)(出生至十八個(ge) 月)、學步期兒(er) 童(toddlers)(一至三歲)和幼兒(er) (young children)(兩(liang) 歲半至入學)。
老師、家庭、社區等方麵共同努力,以保障孩子們(men) 能夠“無縫(seamless)”地進入新的學習(xi) 環境,從(cong) 而盡可能減輕從(cong) 幼兒(er) 教育到小學階段之間的過渡給孩子們(men) 帶來的負麵影響。
新西蘭(lan) 幼師的培養(yang)
“Waiho i te toipoto, kaua i te toiroa. 讓我們(men) 緊密團結在一起,而不是彼此分離。”這句新西蘭(lan) 諺語強調了教師需要合作,共同讓孩子享受多重關(guan) 係的益處。
教師是新西蘭(lan) 幼教服務中的關(guan) 鍵資源。教師的主要職責是通過反複考量並縝密設計的教學方法促進兒(er) 童的學習(xi) 和發展。
這意味著他們(men) 需要具備廣泛的能力,包括支持兒(er) 童的學習(xi) 和發展、了解幼教大綱並掌握教學方法、具備廣泛的知識和文化能力、掌握與(yu) 家長和家庭有效溝通的能力等。
新西蘭(lan) 全部八所公立大學中開設了不少和幼兒(er) 教育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和項目。除了大綱裏反複提及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外,實踐同樣是新西蘭(lan) 幼教培養(yang) 的重點。
學生需要在導師的指導下前往各種幼兒(er) 中心進行實習(xi) 。在新西蘭(lan) 取得的部分幼兒(er) 教育文憑在澳大利亞(ya) 、中國、馬來西亞(ya) 等國受到認可。
新西蘭(lan) 高等教育學院開設了教學學士(幼兒(er) 教育)Bachelor of Teach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課程和教學學士後文憑(幼兒(er) 教育)Graduate Diploma in Teach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課程。
學生畢業(ye) 後將有資格在新西蘭(lan) 申請教師注冊(ce) 。同時,這兩(liang) 門課程也在國際上受到認可。畢業(ye) 生也有資格在澳大利亞(ya) 申請幼兒(er) 教師身份。
重視實踐是NZTC的教學特點之一。對此,NZTC的執行總裁James Ward解釋道:“我們(men) 的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非常高,因為(wei) 我們(men) 的課程中每周必須讓學生在幼兒(er) 園實習(xi) 。很多時候我們(men) 學生並不經常來學校,因為(wei) 他們(men) 都在幼兒(er) 園裏麵實踐。”
此外,James Ward也提到了那些選擇在中國就業(ye) 的畢業(ye) 生:“我們(men) 的學校與(yu) 中國也有合作,是受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可的院校,所以中國畢業(ye) 生中也有很多人會(hui) 回國創辦幼兒(er) 園,或是在國際幼兒(er) 園裏擔任園長。”
新中在幼教領域的合作
多年以來,新西蘭(lan) 與(yu) 中國在幼兒(er) 教育領域開展了一係列經驗交流活動。
新西蘭(lan) -中國學前教育研討會(hui) (New Zealand-China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ymposium)為(wei) 兩(liang) 國教育部門官員、學前教育領域專(zhuan) 家與(yu) 廣大從(cong) 業(ye) 者提供交流的平台,雙方積極分享政策經驗,共同促進兩(liang) 國進一步完善幼兒(er) 教育優(you) 質發展。
作為(wei) 新西蘭(lan) 幼兒(er) 教育領域的專(zhuan) 家,坎特伯雷大學教育學院院長Joce Nuttall教授曾參與(yu) 該研討會(hui) ,並在近期獲得了新西蘭(lan) -中國三兄弟教育合作項目(New Zealand-China Tripartite Partnership Fund)的資助,以支持其“數字轉型在早期教育中的應用:建立共享協作平台”科研項目,該項目與(yu) 上海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和合作,研究幼兒(er) 教育中的數字化轉型教學法。
“新西蘭(lan) 對中國學生來說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許多中國學生選擇進入新西蘭(lan) 高校的教育項目,並且在新西蘭(lan) 成為(wei) 教師,尤其是在幼兒(er) 教育領域。”Joce Nuttal教授在此前的采訪中表示。
新西蘭(lan) 的幼兒(er) 教育相信,所有孩子都天生具有巨大的潛力。高質量的幼兒(er) 教育有助於(yu) 孩子們(men) 實現這種潛力,並為(wei) 以後的學習(xi) 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