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App於(yu) 上月21日公布了最新的美國本科申請報告,統計了截至2022年3月15日的申請數據,是2021-22申請季度的第五次更新。老師今天就為(wei) 大家講解一下這份報告都透露了什麽(me) 重要的申請趨勢和現象吧!
3月份的更新報告主要有9項主要發現——
01、總的來說,截至3月15日所收集的數據都與(yu) 2月份的報告保持一致。
*2月份的報告分析可參考:資訊 | 31%的國際生增長率!接近一半申請者提供標化成績!CA最新申請數據帶來的消息是好是壞?
02、截至 2022年3月15日,已有1,182,322名大一入學申請者向853所成員校*提交申請,比 2019-20 年的 1,033,830 人增加 14.4%)。
*這裏的853所成員校指的是自2019-20年就與(yu) Common App合作的大學,晚於(yu) 2019-20加入Common App的成員校未被納入此項統計中,因這些成員校缺乏2019-20年的數據,無法與(yu) 2021-22年的數據進行對比。
03、截至3月15日,2021-22申請季的總申請量為(wei) 6,644,028份,較2019-20 年的5,477,465份增長21.3%。每位學生申請的學校數量平均為(wei) 5.62所,比2019-20的5.30所增加 6%。
04、弱勢群體(ti) (Under-represented Minorities; URM)和第一代申請人(第一代接受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申請者,其父母/撫養(yang) 人從(cong) 未接受本科教育)的申請人數持續增長,12月份報告所提到的這個(ge) 趨勢一直持續到3月份。
與(yu) 2019-20 年相比,URM 申請人增加了 18%,而第一代申請人增加了22%。在同一時期,第一代申請人的增長速度是非第一代申請人的兩(liang) 倍。
05、大約56%的美國本土申請人居住在全國最富裕的地區(郵政編碼中的前20個(ge) 百分位)。居住在相對沒有那麽(me) 富裕的地區(郵政編碼最後的20個(ge) 百分位)的申請者占申請者總人數的6%,截至3月15日,此項趨勢與(yu) 前幾年的數據相似。
06、從(cong) 地域上看,除了新英格蘭(lan) 和大西洋中部,全美所有地區的申請人數均呈增長趨勢。
07、自2019-20年以來,國際申請人的數量以美國本土申請人的近三倍速度增長(國際申請人34%的增長對比美國本土申請人的12%增長)。來自中國、印度、加拿大、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亞(ya) 的申請者在國際申請者總人數中占比最高。
08、如之前的報告所述,Common App中要求申請者提交標化考試分數的成員校比例在2020-21年達到11%的曆史低點後,2021-22年進一步降至5%,但標化考試提交率從(cong) 2020-21的43%增長至2021-22的48%。
12月份報告中提到的學生人口統計數據(URM、第一代大學生、學費減免接受者和性別差異)在考試成績報告方麵的顯著差異仍然持續至今。
09、截至3月15日,近60%的申請是向私立大學提交的。但公立大學接收到的申請量增長比私立大學要強勁,前者的申請總量增長約24%,後者為(wei) 17%。
上述的第三、七、八項對國際生來說較為(wei) 重要,老師這次就主要說說這幾項數據所代表的意義(yi) 以及其帶來的啟示~
1、申請人數和總量繼續上升
截至3月15日,申請者創建的賬戶總數共1,948,920個(ge) (+13.8%),申請人數共1,182,322人 (+14.4%),申請總數共6,644,028份 (+21.3%) ,每位申請人的申請學校數量為(wei) 5.62所 (+6.0%) ,這四項數據均比2019-20申請季有所增加。
這些趨勢的幅度都大體(ti) 上與(yu) 前幾個(ge) 月的報告一致。
與(yu) 之前幾份報告類似,上述數據反映出即便在全球疫情情況不明朗的情況下,美國大學申請依然熱門,申請者人數及申請總量不減反升,隻從(cong) 申請數量上看,競爭(zheng) 甚至比疫情前更為(wei) 激烈。相信未來申請季的申請數量也不會(hui) 有明顯的下降,甚至還會(hui) 繼續上升,大家在申請上千萬(wan) 不可掉以輕心。
每位申請者的申請學校數量也有所提升,在申請人數大增、競爭(zheng) 更為(wei) 激烈的情況下,似乎有更多學生為(wei) 了避免失學沿用了“廣撒網”的申請策略。申請什麽(me) 學校、申請多少個(ge) 學校還是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和近年學校的錄取數據來製定。若方向不準確,盲目申請幾十個(ge) 學校可能隻會(hui) 添加不必要的工作量或加重焦慮。
老師在此鼓勵2022-23年度即將進行申請的同學,盡早開始做選校方麵的功課,在正式申請之前做好充分準備。在查看申請趨勢的時候,不僅(jin) 可以參考Common App的報告,也可以查看各大學每年發布的申請和錄取數據。
2、國際申請者的增長比例是美國本土申請者的三倍
截至3月15日,美國本土申請者和國際申請者自2019-20年一直持續增長,但國際申請人的增長率(34%)幾乎是美國本土申請者的增長率的三倍(12%)。2021-22申請季,共有1,062,600名美國本土生進行申請,而國際申請者人數則為(wei) 119,674人。來自中國、印度、加拿大、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亞(ya) 的申請者在國際申請者總人數中占比最高,是主要的五個(ge) 生源地。
與(yu) 之前幾份報告類似,此項數據更是進一步反映全球疫情絲(si) 毫沒有耽誤國際生申請美國大學。來自中國學生的申請占了國際生總體(ti) 比例中的很大一部分,可見中國還是美國大學在國際招生中最大的生源地。
前段時間當美國當地疫情狀況較為(wei) 嚴(yan) 峻的時候,有些教育從(cong) 業(ye) 者預計不少國際生也許會(hui) 因為(wei) 安全考量轉向申請新加坡或香港地區的大學,但此項數據反而證明美國依然是很多學生和家長心中的留學首選。
國際生暴增這一項數據也提醒了大家在製定選校策略時需要更為(wei) 謹慎,應避免隻參考目標大學往年的錄取數據,而忽略了最新的申請數據。在申請人基數大增的情況下,以往被視為(wei) “保底校”的學校也許不再那麽(me) 的“保底”。從(cong) 已有的結果上看,2021-22申請季確實是“卷出天際”,像國內(nei) 學生常申的藤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和紐約大學的錄取率都非常低。
針對還未申請的國際生,建議大家密切留意學校官方數據以及包括CA在內(nei) 的申請平台發布的最新數據,根據實際情況去製定選校策略,確保申請院校中既有衝(chong) 刺校,也有匹配校和保底校。
3、標化考試成績提交率有所上升
正如過去報告所指出,需要申請者提交標化考試分數的Common App 成員校的比例自2019-20年以來急劇下降——從(cong) 55%左右降至2021-22 年的5%。
從(cong) 下圖可以看到,即便大量的成員校都相繼采取靈活的標化考試政策,申請者提交標化考試成績的比例仍然略有增加,從(cong) 2020-21的43%增長至2021-22的48%。
標化考試成績提交率的小幅增長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能順利參加標化考試的概率隨著時間推移有所提高 —— 相比起疫情剛爆發之際,大量考場相繼關(guan) 閉的情況,現在申請者能去線下考試的可能性較大。
隨著越來越多的標化考試考點恢複正常開放,學生能夠參與(yu) 標化考試的概率也就相應提升了。即便大部分大學都采取了不強製要求提交標化考試成績的政策,但2021-22年標化考試成績提交率的回升也就反映在可以考試的情況下,大部分學生還是希望透過提交標化考試成績來鞏固自己的申請,提升整體(ti) 的競爭(zheng) 力。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學校采取的是Test-Optional/Test-Flexible政策,而部分學校采取的是Test-blind政策。前者意味著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提交或不提交標化考試成績,學校會(hui) 審核一切學生提交的材料;後者則是不需要學生提交標化考試成績,校方表明即便學生提交標化考試成績,他們(men) 將不會(hui) 查閱或審核。這就說明針對於(yu) 采取Test-Optional/Test-Flexible政策的學校,學生若能提供一份具有競爭(zheng) 力的標化考試成績單,還是會(hui) 對申請有幫助的。這也許就能進一步解釋標化考試成績提交率在2021-22申請季度有所回升的現象了。
不過,像麻省理工學院(MIT)早前就宣布2022-23申請季開始將恢複對標化考試的要求,想要申請MIT的學生必須提交SAT/ACT成績(詳情可參考:MIT恢複SAT/ACT標化成績要求!2022-23申請季標化考試“非考不可”嗎?)。但也有大學,比如說紐約大學,就明確表示將會(hui) 繼續延續靈活政策,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提交標化考試成績。預計2022-23申請季各大大學對於(yu) 標化考試的政策也可能會(hui) 有不同程度的調整,老師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時關(guan) 注大學的官方消息!
總結
Common App係統三月份公布的這一係列數據與(yu) 早前的報告大體(ti) 上都是一致的 —— 反映出美國大學申請並沒有因為(wei) 全球疫情而變得簡單,無論是美國本土學生還是國際生的申請數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幅,平均每位學生申請學校的數量也有所提升。因此在準備申請時萬(wan) 不可抱有僥(jiao) 幸心理,應最大化完善自己的申請背景和材料,同時也應該經常留意目標院校和申請平台的最新數據,及時調整自己的申請策略。
但需要注意的是,Common App係統在2021-22申請季度新增了超過100所成員校,覆蓋的大學從(cong) 2019-20申請季度的800多所增加至今年的900多所。而這一點在報告中並沒有被明確提及。在可選擇申請的學校數量有所提升的情況下,申請總量出現漲幅也是可預計的結果,因此也無法單靠申請數量的增長就斷定競爭(zheng) 更為(wei) 激烈。因此在此鼓勵大家無需因為(wei) 這些數據而過分焦慮,但也如前文所說,還是需要努力完善自身。
而在是否要提交標化考試成績這個(ge) 問題上,數據表明即便在硬性要求學生提交標化考試成績的學校占比低至5%的情況下,今年標化考試成績提交率仍有所回升,顯示申請者對標化考試成績的重視程度頗高。各人情況不同,2022-23年進行申請的同學應綜合自身情況考慮,關(guan) 注目標院校對於(yu) 標化考試提交政策是否有調整,同時考慮時間安排、身處地區是否有標化考試考點開放等因素,決(jue) 定是否參與(yu) 或提交標化考試成績。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