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ge) 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工智能和社交媒體(t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著我們(men) 的生活。麵對這些,作為(wei) 青少年應如何培養(yang) 批判性思維,理解並應對社會(hui) 快速變化帶來的挑戰?Scholar of Tomorrow(SoT)舉(ju) 辦的心理學和經濟學競賽是難得的能力提升通道,是一場不能錯過的學術盛宴。
目前賽事正在火熱備賽階段,機構特邀請了賽事官方的老師,為(wei) 大家帶來她對賽事的一些思考和心得分享!
Part.1、賽事背景
Scholar of Tomorrow(SoT)明日學者是中國第一個(ge) 中學生科研分享的公益平台,旨在為(wei) 青少年提供一個(ge) 展示自己科研成果的舞台,促進學術交流,創造社會(hui) 價(jia) 值的同時讓更多的年輕聲音被聽見。
比賽論文題目來源於(yu) 斯坦福大學的補充文書(shu) 題“Wha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llenge the society faces today?當今社會(hui) 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是什麽(me) ?”。
其中,近兩(liang) 年被提到最多的關(guan) 鍵詞是人工智能和社交媒體(ti) 的快速發展,以及由此引發的歧視、失去真實感、欺騙等問題。故而本次圍繞AI和社交媒體(ti) 兩(liang) 大熱門話題展開,希望引發青少年對它們(men) 所帶來的社會(hui) 影響的思考。
Part.2、心理學賽題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Misinformation on Adolescents' Cognitive Perceptions and Belief Systems
社交媒體(ti) 錯誤信息對青少年認知觀念和信念體(ti) 係的影響
解題思路
明確邏輯鏈
題目要求陳述因果關(guan) 係,因是社交媒體(ti) 存在虛假信息,果是對青少年認知感知和信念係統的影響,需要在兩(liang) 者之間建立邏輯關(guan) 係,回答虛假信息帶來的影響(對認知感知和信念係統產(chan) 生了什麽(me) 影響)以及影響機製(如何導致這些改變)。
明確關(guan) 注對象
題目對象是青少年,需要關(guan) 注他們(men) 在認知發展、情緒、應對同輩壓力等方麵的特征,以及這些特征對影響的作用,例如是否使他們(men) 更容易受到影響或傷(shang) 害。
有效輸出觀點
在表達對社交媒體(ti) 虛假信息的負麵態度時,不要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批評,還要提出應對和解決(jue) 的方法,例如研究如何矯正扭曲的信念係統等,避免整篇文章都在進行批評。
解題要點
檢查預設前提
關(guan) 注題目表述中的預設前提,如本題中社交媒體(ti) 會(hui) 帶來虛假信息的前提,雖然在本題中爭(zheng) 議不大,但在其他題目中可能存在爭(zheng) 議,討論前提是否成立有助於(yu) 回答問題。
建立現實聯係
在寫(xie) 作中避免抽象地討論,要給出真實世界中發生的案例,如青少年因思維方式或信念改變而產(chan) 生的不當行為(wei) 的新聞案例;在討論解決(jue) 方法時,要將理論具象化,給出切實可行的具體(ti) 方法,使文章更貼近讀者,減少距離感。
學術後盾
心理學賽事學術委員會(hui) 成員由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Ellen Langer(正念冥想之母)領銜,其在認知方麵如決(jue) 策、心理健康、應對壓力等有很大建樹,是哈佛第一位獲得的終身教授稱號的女性。另外還有來自中國的兩(liang) 位博士以及來自CL的一位外國教授,中西結合的學者背書(shu) ,使賽事更加多元化,能夠包容更多的思路和考慮。
Part.3、經濟學賽題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Does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Alexacerbatome inequality among people?
人工智能與(yu) 收入分配: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是否會(hui) 加劇或減少人們(men) 之間的收入不平等?
解題思路
分析AI影響
AI對高低端勞動力、不同技能的勞動力是否產(chan) 生不同影響,這是討論收入不平等之前需要明確的。
曆史案例借鑒
經濟的很多洞察來自曆史,曆史上的科技大躍進(如互聯網、計算機)對經濟產(chan) 生了影響,在這些影響被曆史化之前,人們(men) 對其認知是過分誇大還是縮小,這對我們(men) 麵對當代科技大躍進(AI)有啟示。
設計研究方式
如果現有證據不足以支撐論點,可以設計一個(ge) 研究方式(如調研、經濟學小實驗等),並說明該方式能為(wei) 論點提供額外證據。
提出解決(jue) 辦法
如果AI確實導致失業(ye) ,根據過往經濟學理論和案例分析,提出一個(ge) 可能解決(jue) 該係統性問題的辦法。
解題要點
建議選擇AI擴大或減少收入不平等的其中一個(ge) 方麵進行深入討論,而不是試圖兼顧兩(liang) 方觀點,以免導致文章混亂(luan) 。
解題要點
經濟學賽事學術委員會(hui) 成員由在發展經濟學方麵有諸多貢獻,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經濟政策和金融有深入研究,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的Peter博士領銜。
其他成員包括在休斯頓大學讀經濟學博士、複旦大學發展經濟學相關(guan) 課程教授、賓大實證微觀經濟學的學術領袖。兩(liang) 位外國教授都比較側(ce) 重於(yu) 研究發展中國家,因為(wei) 中國還是一個(ge) 發展中國家,主辦方希望學術委員會(hui) 能更貼近答題者所在的環境。
Part.4、備賽指南
備賽建議
時間管理
至少花兩(liang) 周到一個(ge) 月的時間做研究,不要動筆,收集背景信息,思考潛在論點,沉澱思維,可使用思維導圖梳理信息和邏輯;不要執著於(yu) 最初的想法,如果在研究中發現更有邏輯和證據支持的論點,應及時調整。
大綱製定
花一周時間寫(xie) 大綱並不斷修改,與(yu) 同學、老師或專(zhuan) 業(ye) 人士討論大綱,修整好文章骨架後再開始寫(xie) 作,以節約時間並使文章更清晰。
成文與(yu) 修改
留一個(ge) 月左右時間寫(xie) 出並修改文章,在成文過程中,不建議對文章大的邏輯框架進行修改,可修改小的邏輯、語言表達和文章組織方式,使文章更可讀、與(yu) 讀者距離更近。
解題思路
分析AI影響
會(hui) 對最後獲獎的優(you) 秀論文進行查重,要求查重率小於(yu) 20%(考慮到心理和經濟學科引用較多)。
資源選擇
不建議使用Wikipedia等百科類資源,應尋找真正的學術文章或博士生論文作為(wei) 來源。
Part.5、寫(xie) 作心得分享
寫(xie) 作技巧
結構重要性
寫(xie) 作前定好outline和框架非常重要,這能使文章邏輯清晰,便於(yu) 讀者接收信息,很多research paper都有既定的結構(如introduction、method、result和discussion)。
邏輯構建
在做研究查資料時一邊構建邏輯鏈,確保每一個(ge) 證據對邏輯鏈的支持是完全的,而不是為(wei) 了論點硬塞證據;同時要考慮潛在的反麵論點,列出例外情況,使邏輯鏈更完滿。
討論與(yu) 交流
多與(yu) 老師或其他專(zhuan) 業(ye) 人士討論文章,同學或朋友的意見也可能幫助發現文章的漏洞,對構建文章有很大好處。
寫(xie) 作要點
開頭吸引讀者
每一篇優(you) 秀的academic essay都需要一個(ge) 好的開頭(hook),例如舉(ju) 一個(ge) 現實例子或構建一個(ge) 虛擬化場景,讓人能代入並願意繼續閱讀。
舉(ju) 例輔助理解
在一些難以建立邏輯連接的地方,要給出具體(ti) 例子(最好是真實的,虛構的也可以),避免通篇都是純理論推理,以提高文章的溝通效果。
語言平衡
文章語言應保持半正式(semiformal),既有學術嚴(yan) 謹性,又有人性和魅力,避免使用過多從(cong) 句,可使用一些日常化的口吻和例子,找到學術嚴(yan) 謹性和寫(xie) 作表現力、溝通能力之間的平衡點。
Part.6、競賽要求
賽事規則
麵向人群:任何國家和任何學校的學生均可參賽。候選人必須在提交截止日期前年滿18周歲或以下。
參賽費用:200人民幣,此項所有收入都將用於(yu) 項目運作和其它非營利活動。
提交截止:2024年9月1日
獎項公布:2024年10月15日
格式要求
Times New Roman,12點字體(ti) ,雙行距,標準邊距
包括標題,封麵上的作者信息,以及不超過250字的摘要。
采用APA格式的文中引用和參考文獻列表。更多信息請參考《美國心理學會(hui) 出版手冊(ce) 》(第7版)。
Scholar of Tomorrow(SoT)舉(ju) 辦的心理學和經濟學競賽不僅(jin) 是一場學術的較量,更是一次思維的碰撞和知識的交流。希望通過老師的精彩分享,每一位參賽者都能從(cong) 中汲取靈感,創作出既具深度又具廣度的優(you) 秀作品。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