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社科博士申請需要注意什麽?

01

選擇直博要慎重

我的本科專(zhuan) 業(ye) 是國際政治學,在此期間,我對政治學產(chan) 生了強烈的興(xing) 趣,因而想在這個(ge) 領域繼續深入研究,未來想在學術領域發展。

18年的時候我是機構的學員,當時拿到了很多政治學的 offer,打算先讀一個(ge) 碩士項目,積累一些經驗後再申請更高質量的博士項目。

碩士畢業(ye) 後,我又到聯合國工作了兩(liang) 年,主要做一些經濟學相關(guan) 的研究,量化的內(nei) 容比較多,後來又在普林斯頓大學作為(wei) 研究助理為(wei) 導師做項目,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想法,也掌握了更豐(feng) 富的研究方法。

對於(yu) 想要在學術領域長期發展的同學來說,碩博的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其一,美國比較出色的研究中心或者智庫的主要門檻就是博士文憑,如果沒有,可能就隻能做比較邊緣化的研究助理工作。

其二,博士的訓練和碩士完全不同,美國很多社科碩士項目都是職業(ye) 導向的(MPP、公共管理之類的),而且課程內(nei) 容更多偏向解決(jue) 問題(比如如何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但博士的學習(xi) 不僅(jin) 要求學生會(hui) 使用這些方法,還要能夠融會(hui) 貫通,做出自己的改進,並理解每個(ge) 研究方法背後的意義(yi) ,在更深層次有所建樹。

關(guan) 於(yu) 本科直博,其實我在讀碩士之前也是打算碩博混申的,不過我覺得對於(yu) 在美國沒有充足背景經曆的陸本同學來說,不太容易受到頂尖博士項目的青睞(我覺得美本的同學申請成功幾率會(hui) 高很多),而且近年來陸本直博的同學越來越少了,申請成功的案例大多集中在中國政治領域的研究,如果你研究的是其它領域,那麽(me) 直接申請博士也會(hui) 更難,所以陸本的同學想到美國攻讀博士,我建議還是從(cong) 碩士項目開始積累。

在美國找助研機會(hui) tips:

美本的同學機會(hui) 會(hui) 比較多,比如可以直接發 email 向導師申請參加研究項目,而且畢業(ye) 後有 cpt,可以找全職的研究助理工作。如果是陸本的同學,可能需要通過暑校和交換項目來達成。

不過如果你想先在美國讀個(ge) 碩士項目,部分政治學相關(guan) 碩士目前已經有 3 年的 opt 了,可以放心地去找助研機會(hui) ,不用太擔心身份問題。

02

重中之重:語言、標化、文書(shu)

關(guan) 於(yu) 申請,首先理想的語言和標化成績肯定要早點拿到,否則你會(hui) 非常慌亂(luan) 。雖然托福考慮到有效期的問題也不是越早考越好,但 GRE 是五年有效期,我是在碩士申請之前的七月份就拿到了比較理想的成績,所以後來申請還比較從(cong) 容。

然後就是大家都很關(guan) 注的文書(shu) 。如果是社科碩士的文書(shu) ,我覺得側(ce) 重點是寫(xie) 自己的研究經曆和研究興(xing) 趣。

而美國博士項目的申請文書(shu) 更像是歐洲國家申請博士時的 research proposal,大概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頁紙。以我的文書(shu) 為(wei) 例,我的“第一頁紙”以一個(ge) 研究問題開局,然後體(ti) 現的是我的專(zhuan) 業(ye) 知識,以及我這個(ge) 問題的思考。而另外一頁紙則是說明我的經曆為(wei) 什麽(me) 能讓我得出這樣的研究問題,以及它將如何支撐我去做這樣的研究。

博士申請的文書(shu) 要求很高,所以寫(xie) 的時候一定要反複修改,查閱大量資料,展現你對這個(ge) 領域持之以恒的關(guan) 注和研究。

而對於(yu) 更長遠的博士期間的學習(xi) 和工作來說,我覺得最核心的要求,一是研究方法,二是研究能力。

研究方法主要是我們(men) 常說的定量和定性研究。國內(nei) 高校比較主流的是定性研究,比如如何寫(xie) 文獻綜述、如何做檔案研究最終寫(xie) 成一篇文章。而定量研究依賴代碼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這兩(liang) 者都是我們(men) 需要去不斷提升的。

就我所見的政治學相關(guan) 的主要領域(比如 comparative politics、international relation)大多都需要運用到定量研究的方法,足見它的受歡迎程度。大家在本科的院校裏要積極地找一些定量研究的助研,可以從(cong) 數據收集、用爬蟲來獲取網絡信息開始,把 Python、R 等常用編程語言也都學起來。

也可以找一些比較權威、自己也感興(xing) 趣的文章,把它們(men) 的代碼下載下來自己去跑一遍,看看有沒有什麽(me) 不同的發現(我們(men) 叫做 replication)。

關(guan) 於(yu) 研究能力,我覺得主要表現為(wei) 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怎麽(me) 樣把問題表達清楚的能力,尤其是對於(yu) 陸本的同學來說,因為(wei) 全英文的學術訓練環境比較缺乏,所以需要花大量時間去鍛煉。所以當我剛來到美國的時候,在這方麵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即使到現在,我仍然覺得我做的不是很好,還需要不斷的練習(xi) 。

03

我的申請曾被“完美主義(yi) ”和“拖延症”籠罩

我在申請時犯過很多錯誤,我覺得這也是很多國內(nei) 的本科學生申請留學時比較普遍的問題——我們(men) 可能明明很早就開始規劃留學,但不等到最後時刻,總是寫(xie) 不好那篇文書(shu) ,語言成績好像永遠都不滿意?。

其實我在碩士和博士申請時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全職工作下申請時間非常緊張,我感覺我的文書(shu) 永遠不能定稿,為(wei) 了展現更多我所學到的技能,我重新找數據、寫(xie) 文章,整個(ge) 過程非常磨人。

我覺得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申請,一定要做好策略,控製自己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找準優(you) 先級,學會(hui) 放手,否則無論申請多少次,都會(hui) 拖到 DDL,這很影響到申請時的心態。

除了要把時間更細致地規劃好,我覺得還有一些常見的誤區,希望可以引起大家注意:

比如很多同學認為(wei) GRE 的 verbal 部分很重要,但通過我和導師們(men) 的交流來看,導師們(men) 其實更看重 quantitative part,隻要達到一定的分數線,例如 90%的 verbal 成績,再為(wei) 了一兩(liang) 分反複刷 GRE 是沒什麽(me) 必要的。

再比如有些同學認為(wei) writing sample 不重要,但對於(yu) 研究性很強的專(zhuan) 業(ye) 來說, writing sample 是展現你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最直接的材料,而且我建議大家盡有能力的話量直接用英文寫(xie) 作,而不是用中文論文來翻譯。

04

可觀!博士畢業(ye) 後的發展

因為(wei) 我自己對申請的博士項目的學校排名還挺在意的,所以我主攻的就是 Top 10 的博士項目(不僅(jin) 競爭(zheng) 力強而且項目都是全獎),我知道頂尖名校的博士大多未來想進入學術界,在美國找一份教職,從(cong) assistant professor 到 full professor,這是一條比較常見的路。

不過現在的競爭(zheng) 非常激烈,大多學術職位都需要你去做個(ge) 博士後,除此之外,你還要有比較好的導師推薦,需要你的研究方向和你想進入的整個(ge) 項目組所缺的人剛好相合,所以這條路其實走得並不容易。

第二條路就是在各種非高校的機構做研究類的工作,比如各種國際組織智庫,我們(men) 也叫研究型智庫。這類崗位晉升壓力小很多,薪酬也很可觀,這個(ge) 職業(ye) 選擇也是這些年的新趨勢,其崗位的專(zhuan) 業(ye) 性也被越來越多的博士認可,不過想在這些機構中的研究崗位有長遠的發展,也至少要有博士的學位。

第三條路是去到一些企業(ye) ,仍然做研究類的工作,比如穀歌、微軟、亞(ya) 馬遜等等企業(ye) 的數據分析崗位,選擇這些工作機會(hui) 的大多是研究方法掌握得特別強的同學,當然薪酬也很可觀。

05

以興(xing) 趣做“明燈”

我的本科攻讀的是國際政治,當時我研究的主要是西歐的難民流,那時正值敘利亞(ya) 難民時期,我們(men) 常常關(guan) 注於(yu) 難民去了哪裏,卻很少關(guan) 注難民從(cong) 哪裏來,我想去研究這些飽受戰亂(luan) 影響,卻沒有什麽(me) 人關(guan) 注的國家,這是我研究興(xing) 趣的來源。

後來因為(wei) 工作原因,我又做了一些阿富汗、緬甸以及拉美國家替代性農(nong) 業(ye) 等經濟學相關(guan) 的研究,我的研究方向在政治學領域,其實還是一個(ge) 比較小而交叉性強的部分。

我想,隻要你對政治學感興(xing) 趣,哪怕是理工科背景的同學都可以來做研究。

然而,對於(yu) 中國學生來說,研究中國政治當然是很好的,也有我們(men) 自己的背景優(you) 勢,但我更鼓勵學弟學妹們(men) 去研究非中國的領域,關(guan) 注那些非傳(chuan) 統中國學者關(guan) 注的話題。

從(cong) 現實角度上來說,在這些領域做研究,無論就業(ye) 還是回國,你的專(zhuan) 業(ye) 稀缺性會(hui) 給你帶來比較大的優(you) 勢。更重要的是,作為(wei) 研究者,我認為(wei) 我們(men) 不能被自己的背景所限製,而應該以自己感興(xing) 趣的領域為(wei) 目標、為(wei) 明燈,指引著自己向前走,這樣你在未來無數個(ge) 做研究的日日夜夜,麵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時,都會(hui) 更加有動力支持著自己往前走。

畢竟博士生涯非常漫長,有時也很難熬,做熱愛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盤點美國10所頂尖大學全額獎學金申請條件

下一篇

2021-2022年TOP40美本申請錄取數據匯總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